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传承红色文化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章,既有反映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的文章,也有描写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文章,但是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面临着“时间”难题,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并将红色基因与和基础语言教学相结合是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红色经典
一、 运用学生可接受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运用学生可接受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帮助学生体会经典文本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进行红色经典的讲解时,首当其冲解决的是“时间久远”的问题,红色经典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伟大事迹唯有放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才能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当今小学生对那些艰苦岁月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隔膜。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历史与文本沟通的桥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如观看影片、补充资料、博物馆参观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直接、真切地感悟当时的情景,进而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执教《吃水不忘挖井人》时,补充关于“红井”及其沙洲坝的地理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红井”的历史意义,感受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如在执教《飞夺泸定桥》时,教师为学生播放截取的“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十八勇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缩短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经典教育。电影片段欣赏过后,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材 精心的课堂设计 合适的教学方式,方能促使“红色基因”走进小学生的心灵。
二、 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红色经典进课堂需要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观看红色电影,阅读革命历史文章,听革命故事,红色教育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的评比比赛,网上祭英烈,祭革命烈士墓,使得“红色”精神渗透于学生的心田,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红色经典的理解。如红色革命故事会的开展,故事既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也能发挥强大的教育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革命英雄的伟大事迹讲述。如召开革命诗词朗诵会,教师以语文教材中收录的红色革命诗词为切入口,通过朗诵革命诗词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既提高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如开展语文红色经典综合实践活动,观看红色电影、祭革命烈士墓都能让学生直观真切感受到革命岁月。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著作并写下观看后的感想,让革命精神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将红色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进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三、 注意把握讲解分寸
在红色经典的讲解中如何引领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交叉点上交汇,如何与时俱进在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中汲取正义能量,语文教师需要注意把握讲解分寸,避免机械说教、不可戏说搞笑、注意言语形式的把握。
首先,避免机械说教。“红色经典”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彰显了时代主旋律,具有正向的思想教育作用。但是此种教育功能需要在情感熏陶、精神感染中自然达到,不能通过僵硬说教或空洞的政治标签来实现。语文教师应抓住红色经典的语言特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情感力量,方能弘扬红色经典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次,在当今“大话、戏说”历史经典几乎成为时尚的前提下,语文教师应警惕不严肃态度和“流行”渗入“红色经典”的阅读学习中,“红色经典”的学习需要营造严肃、深沉、激情的课堂氛围,始终坚守“红色经典”的精神价值和审美理想,不可戏说搞笑破坏了经典的严肃性。最后,“红色经典”富有饱满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英雄故事,师生往往会被红色经典中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却忘却了语文课堂中理解运用語言文字的本真,忽略了对课文言语形式的鉴赏。因此,语文教师应将“红色经典”的言语形式与内在的精神力量有机结合,抓住语言形式,细细品味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厚情感内涵,既能够在语言鉴赏中获得审美的超越,又能在经典故事和人物中获得人格和心灵的激荡与净化。
语文教材是红色教育的重要窗口,讲好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 适合的教学方式 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方能营造红色教育的情境氛围。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讲透彻、讲生动、讲灵活,从而让红色经典渗透于学生心中,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参考文献:
[1]林芳.论新形势下“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6(12):142-145.
[2]洪爱娟.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策略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1(29):34-35.
作者简介:
李光霞,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红色经典
一、 运用学生可接受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运用学生可接受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帮助学生体会经典文本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进行红色经典的讲解时,首当其冲解决的是“时间久远”的问题,红色经典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伟大事迹唯有放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才能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当今小学生对那些艰苦岁月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隔膜。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历史与文本沟通的桥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如观看影片、补充资料、博物馆参观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直接、真切地感悟当时的情景,进而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执教《吃水不忘挖井人》时,补充关于“红井”及其沙洲坝的地理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红井”的历史意义,感受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如在执教《飞夺泸定桥》时,教师为学生播放截取的“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十八勇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缩短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经典教育。电影片段欣赏过后,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材 精心的课堂设计 合适的教学方式,方能促使“红色基因”走进小学生的心灵。
二、 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红色经典进课堂需要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观看红色电影,阅读革命历史文章,听革命故事,红色教育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的评比比赛,网上祭英烈,祭革命烈士墓,使得“红色”精神渗透于学生的心田,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红色经典的理解。如红色革命故事会的开展,故事既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也能发挥强大的教育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革命英雄的伟大事迹讲述。如召开革命诗词朗诵会,教师以语文教材中收录的红色革命诗词为切入口,通过朗诵革命诗词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既提高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如开展语文红色经典综合实践活动,观看红色电影、祭革命烈士墓都能让学生直观真切感受到革命岁月。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著作并写下观看后的感想,让革命精神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将红色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进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三、 注意把握讲解分寸
在红色经典的讲解中如何引领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交叉点上交汇,如何与时俱进在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中汲取正义能量,语文教师需要注意把握讲解分寸,避免机械说教、不可戏说搞笑、注意言语形式的把握。
首先,避免机械说教。“红色经典”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彰显了时代主旋律,具有正向的思想教育作用。但是此种教育功能需要在情感熏陶、精神感染中自然达到,不能通过僵硬说教或空洞的政治标签来实现。语文教师应抓住红色经典的语言特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情感力量,方能弘扬红色经典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次,在当今“大话、戏说”历史经典几乎成为时尚的前提下,语文教师应警惕不严肃态度和“流行”渗入“红色经典”的阅读学习中,“红色经典”的学习需要营造严肃、深沉、激情的课堂氛围,始终坚守“红色经典”的精神价值和审美理想,不可戏说搞笑破坏了经典的严肃性。最后,“红色经典”富有饱满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英雄故事,师生往往会被红色经典中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却忘却了语文课堂中理解运用語言文字的本真,忽略了对课文言语形式的鉴赏。因此,语文教师应将“红色经典”的言语形式与内在的精神力量有机结合,抓住语言形式,细细品味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厚情感内涵,既能够在语言鉴赏中获得审美的超越,又能在经典故事和人物中获得人格和心灵的激荡与净化。
语文教材是红色教育的重要窗口,讲好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 适合的教学方式 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方能营造红色教育的情境氛围。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讲透彻、讲生动、讲灵活,从而让红色经典渗透于学生心中,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参考文献:
[1]林芳.论新形势下“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6(12):142-145.
[2]洪爱娟.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策略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1(29):34-35.
作者简介:
李光霞,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