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可追忆到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南朝乐府名篇《西洲曲》。荷实质上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中“莲花美人”意象的传承与进一步发展,无论这是出于自觉的艺术追求还是潜意识的艺术灵感。
关键词:荷塘月色;莲花;意象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64-02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颇不宁静”的。然而这种“不宁静”,却被那半亩荷塘里一池月光的幽雅暂时暗暗掩过。众多读者在朱自清先生清丽如洗的妙笔之下,仿佛流连于“另一个世界里”的清梦,“且受用了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而至于朱自清先生内心的“荷塘”,虽低回曲折,怅惘反复,却又似另有所寄。在文章的结尾,抒情主人公忽发思古之幽情,于“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喧扰之外,独自回到魏晋南朝那个名士风流的江南故地去了。
于是我们看到,在文篇的末尾,主人公“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同时朱先生引用了两首和莲有关的的古代诗赋,一首是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一首是南朝乐府名篇《西洲曲》。然而许多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并不太注意朱先生在文末所注引的这两首诗赋,即使有读者注意到,大抵也附和了教科书的意见。《荷塘月色》是朱先生在北大任教期间的作品,写于1927年7月左右,而朱先生又是曾经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加之朱先生引用《采莲赋》的作者梁元帝萧绎,又是这样一个颇有文学才华但又治国无术,对父亲梁武帝见死不救,妻子与人私通,晚年又先后丧失5个儿子这样颇具坎坷和争议的亡国之君。所以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朱先生引用这两篇诗赋是借古今对比,隐秘地表达对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彷徨与失落之感;还有学者以为朱自清先生是借花草美人表达了他对南方革命战友和革命形势的关心;甚至有学者把朱先生在《荷塘月色》开篇所设定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接跟当时“四一二”白色恐怖的政治气氛联系在一起,变成了图解政治的工具;还有学者认为,朱先生对萧绎《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的引用,是朱先生无意中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次自由而超俗的精神畅游,文末了朱先生对江南生活年少青春、自然和谐的憧憬,又是对毫无生活情调、对自己一切心理活动漠不关心的局外人似的“妻”的生活态度的否定。
其实,如果我们继续细细品读《采莲赋》、《西洲曲》和《荷塘月色》的文本,便会发现这两首诗赋中所形成的莲花意象,美人和莲花\荷塘情景描述中自然和人物的融合,与朱先生在文中所倾力描摹的莲花意象实质上是一脉相承、似断实续的。在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那段荷塘景物描写中,对莲花神韵的把握根本上与美人的喻体或明或暗地相关。其莲花意象都通过鲜明神圣的恋爱乃至性爱的仪式美感,渲染出艺术家们自在多情的江南幻梦。
萧绎《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褠。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梁元帝萧绎出生在传统文学世家,酷爱藏书写文,同父亲梁武帝萧衍,其兄梁简文帝萧纲,昭明太子萧统共称为“四萧”。而萧绎作为“四萧”中最出色的文人,著有《金楼子》。作为南朝辞赋家的代表人物,萧绎的著名代表作就是这篇《采莲赋》。《采莲赋》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是写一群美丽绰约正值花季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到荷塘采莲过程中游玩嬉戏,以及由荷塘美景引起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属于以物抒情,以状物传神小赋。《采莲赋》开头:“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荷花淡紫色的茎干,船体波动下产生的水纹,红色的莲花,亭亭玉立,而绿色的荷叶仿佛高大的绿伞,遮盖着绿色的花蕊,一副出淤泥而不染一样的莲花形态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一样煞是迷人。“夏始春馀”说的是当时的季节,比喻少女其年轻娇柔的年龄,“叶嫩花初”一句以花叶的形态比喻青春美貌,脱俗淡雅。“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想纵情任性,又担心船摇晃的太剧烈,把衣服弄湿,更怕因为剧烈的晃动直接导致翻船。荷塘和情景的描绘反而把少女的神态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荐”:湖水缓缓的溅在船桨和船舷上,芦苇也像和丝绸的裙子亲热一样。“荇湿沾衫,菱长绕钏”:都是美人和荷花融合的情景。“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莲花的粉嫩的颜色和美人妆容的色彩,害羞和情窦初开的神情融为一体,衣服和荷叶的眼神和形态也相互融合,衣服上美人的香味和荷塘中荷叶,荷花、莲子的清味浑然一体。荷塘采莲图中一个冰清玉洁的美人形象就在和大自然的契合中形成了,在妙不可言的美感效应下,使人有美不胜收的自然和谐之感。
本文前后都是对荷塘景色和采莲过程的描写,其中贯穿青春年少的男女嬉游打闹的情景,最后以采莲歌曲结束。看似仿佛与“采莲”的主题活动无多关联,但是这些场景的融入都是是整个采莲过程中的动态渲染。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为出名的抒情诗,抒写了女子对爱人的漫长等待,含蓄而内心又浓烈似火的思念。的最大特色是不是少女第一人称来叙述,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郎用“忆”的方式来抒写。“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梅花纷纷落下,引申为想起当时两小无猜的美好时光;折枝赠予情郎,引申为姑娘的情意如同梅花,经冬不谢,情意悠远。“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单薄的薄纱衣衫像杏子那样通透红亮,头发的颜色有如小乌鸦那样黝黑。这是作者通过服饰色彩的搭配来透露出女子对爱人的等待和渴望。女子穿“红杏”那样通透鲜艳的衣衫,一头乌黑的秀发,以自己最娇艳动人的一面来等待自己的爱人,也只有热恋中的女人才会如此专注自己的妆容,在不经意之间把女主人公的心意表露出来。“西洲在何处”到“海水摇空绿”,是这首诗写得最具特色所在,主要续写男子对“梅”的“忆”。因为他想去但是却不能过去,所以才引出他的回忆,这是很自然。“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通过对自然景色中分析,说明了季节已经到了夏天,同时这样的描述有又从侧面显示出女子的寂寞和空虚。只是空有“伯劳”、“乌臼”,而女子的爱侣却迟迟不知道归期。“树下即门前,门中露崔钿”一句把女子在门附近徘徊,想看又不敢看看的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一个“露”字将女子对爱人的期盼与爱慕表现的淋漓尽致。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作者通过“莲子”“莲心”与“怜子”“怜心”的谐音表达出女子与爱人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无法克制的思念。“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女子怀念自己的爱人而爱人久久不归,抬头看天,大雁都会来了,但还是不知道心爱的人在何方,只有寄望于飞雁能把爱人的书信带到他身边。“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中,以“尽日”这样夸张手法表现主人公长期等待爱人的心情。“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女子只能将自己对爱人的情义和期待全部托付给“南风”,期盼着爱人能够通过“南风”知晓女子对他的期盼与牵挂,更盼望能够早一点与爱人相聚。
朱先生在《荷塘月色》也在文中写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个片段更为明显地将莲花与美人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荷花、荷叶的描绘,将它们比作一个个亭亭玉立的舞女,自然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莲花美人”的这样自然与心境融合的生动图画。再比如,写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写风中的莲叶“更见风致”了,写月光下的莲叶像“笼着轻纱的梦”,等等,用对写美人的笔墨来勾勒莲花的风貌气质,使荷花都成幻境中的美人,带有梦幻飘渺感觉的莲花意象。他在文末所引用的古诗赋,实质上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中“莲花美人”意象的传承与发展,无论这是出于自觉的艺术追求还是潜意识的艺术灵感。
之所以细品《采莲赋》、《西洲曲》两首诗赋,就是要找到它们与《荷塘月色》相似的意象、相似的情怀以及相似的情感脉络。在《荷塘月色》的文后,朱先生注明了写作此文的时间和地点:“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我们知道,朱自清先生祖籍是浙江绍兴,少年时又长期生活在扬州,自称扬州人,而浙江绍兴与江苏扬州在古代文化地理中是属于典型的江南文化的。作为一个南客北上的游子(1925年朱自清先生北上清华大学任教),一个深受传统江南地理文化浸润的儒雅文士,朱先生的“江南情节”在他的作品和书信中都多有流露。我们品读《荷塘月色》的写作,虽然明写清华荷塘,但实写的却是江南的荷塘情景,是“江南情节”里的美人意象与名士风流。这些内在于文本的情感投射,不能不说是朱先生个人爱情生活与社会政治氛围压抑下的个人潜意识。从朱先生引用的两首诗赋看,这种意味就更加明显了。无论是《西洲曲》还是《采莲赋》,其莲花意象都通过鲜明的恋爱乃至性爱的仪式美感,渲染出文人雅士自在多情的江南幻梦。这种源自于先民对莲花生殖崇拜的混沌信仰,经《诗经》、《楚辞》中对莲花意象的意蕴拓展和文化升华,变成了独立的文化审美原型。加上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佛教文化有深远的莲花崇拜),魏晋南朝的士人南渡、帝国偏安,对莲花美人的涵咏便与文人洁身自好的儒士情节联系在一起了。而同为江南文士,同样身处社会动荡的覆巢之下,通过散文这种最具个人性情的文体来缓释个人的压抑情绪,对朱自清先生来说,是再自然不过。
每个个人的心思都是极其复杂的,何况是朱自清先生这样的艺术大家。对于朱先生在散文开头所流露的“颇不宁静”的怅惘情绪,由于关涉全篇主旨与朱先生个人隐秘的情感,历来都是是诸多读者、学者和论者所争论的焦点,本文的主旨就是为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名作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角度,以期从一个侧面看到“新青年”骨子里的江南文士遗风。
参考文献:
〔1〕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王仁俊﹒补梁书艺文志[M]﹒上海: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5〕钟仕伦﹒《金楼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王承略,刘心明﹒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关键词:荷塘月色;莲花;意象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64-02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颇不宁静”的。然而这种“不宁静”,却被那半亩荷塘里一池月光的幽雅暂时暗暗掩过。众多读者在朱自清先生清丽如洗的妙笔之下,仿佛流连于“另一个世界里”的清梦,“且受用了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而至于朱自清先生内心的“荷塘”,虽低回曲折,怅惘反复,却又似另有所寄。在文章的结尾,抒情主人公忽发思古之幽情,于“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喧扰之外,独自回到魏晋南朝那个名士风流的江南故地去了。
于是我们看到,在文篇的末尾,主人公“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同时朱先生引用了两首和莲有关的的古代诗赋,一首是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一首是南朝乐府名篇《西洲曲》。然而许多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并不太注意朱先生在文末所注引的这两首诗赋,即使有读者注意到,大抵也附和了教科书的意见。《荷塘月色》是朱先生在北大任教期间的作品,写于1927年7月左右,而朱先生又是曾经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加之朱先生引用《采莲赋》的作者梁元帝萧绎,又是这样一个颇有文学才华但又治国无术,对父亲梁武帝见死不救,妻子与人私通,晚年又先后丧失5个儿子这样颇具坎坷和争议的亡国之君。所以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朱先生引用这两篇诗赋是借古今对比,隐秘地表达对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彷徨与失落之感;还有学者以为朱自清先生是借花草美人表达了他对南方革命战友和革命形势的关心;甚至有学者把朱先生在《荷塘月色》开篇所设定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接跟当时“四一二”白色恐怖的政治气氛联系在一起,变成了图解政治的工具;还有学者认为,朱先生对萧绎《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的引用,是朱先生无意中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次自由而超俗的精神畅游,文末了朱先生对江南生活年少青春、自然和谐的憧憬,又是对毫无生活情调、对自己一切心理活动漠不关心的局外人似的“妻”的生活态度的否定。
其实,如果我们继续细细品读《采莲赋》、《西洲曲》和《荷塘月色》的文本,便会发现这两首诗赋中所形成的莲花意象,美人和莲花\荷塘情景描述中自然和人物的融合,与朱先生在文中所倾力描摹的莲花意象实质上是一脉相承、似断实续的。在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那段荷塘景物描写中,对莲花神韵的把握根本上与美人的喻体或明或暗地相关。其莲花意象都通过鲜明神圣的恋爱乃至性爱的仪式美感,渲染出艺术家们自在多情的江南幻梦。
萧绎《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褠。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梁元帝萧绎出生在传统文学世家,酷爱藏书写文,同父亲梁武帝萧衍,其兄梁简文帝萧纲,昭明太子萧统共称为“四萧”。而萧绎作为“四萧”中最出色的文人,著有《金楼子》。作为南朝辞赋家的代表人物,萧绎的著名代表作就是这篇《采莲赋》。《采莲赋》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是写一群美丽绰约正值花季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到荷塘采莲过程中游玩嬉戏,以及由荷塘美景引起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属于以物抒情,以状物传神小赋。《采莲赋》开头:“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荷花淡紫色的茎干,船体波动下产生的水纹,红色的莲花,亭亭玉立,而绿色的荷叶仿佛高大的绿伞,遮盖着绿色的花蕊,一副出淤泥而不染一样的莲花形态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一样煞是迷人。“夏始春馀”说的是当时的季节,比喻少女其年轻娇柔的年龄,“叶嫩花初”一句以花叶的形态比喻青春美貌,脱俗淡雅。“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想纵情任性,又担心船摇晃的太剧烈,把衣服弄湿,更怕因为剧烈的晃动直接导致翻船。荷塘和情景的描绘反而把少女的神态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荐”:湖水缓缓的溅在船桨和船舷上,芦苇也像和丝绸的裙子亲热一样。“荇湿沾衫,菱长绕钏”:都是美人和荷花融合的情景。“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莲花的粉嫩的颜色和美人妆容的色彩,害羞和情窦初开的神情融为一体,衣服和荷叶的眼神和形态也相互融合,衣服上美人的香味和荷塘中荷叶,荷花、莲子的清味浑然一体。荷塘采莲图中一个冰清玉洁的美人形象就在和大自然的契合中形成了,在妙不可言的美感效应下,使人有美不胜收的自然和谐之感。
本文前后都是对荷塘景色和采莲过程的描写,其中贯穿青春年少的男女嬉游打闹的情景,最后以采莲歌曲结束。看似仿佛与“采莲”的主题活动无多关联,但是这些场景的融入都是是整个采莲过程中的动态渲染。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为出名的抒情诗,抒写了女子对爱人的漫长等待,含蓄而内心又浓烈似火的思念。的最大特色是不是少女第一人称来叙述,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郎用“忆”的方式来抒写。“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梅花纷纷落下,引申为想起当时两小无猜的美好时光;折枝赠予情郎,引申为姑娘的情意如同梅花,经冬不谢,情意悠远。“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单薄的薄纱衣衫像杏子那样通透红亮,头发的颜色有如小乌鸦那样黝黑。这是作者通过服饰色彩的搭配来透露出女子对爱人的等待和渴望。女子穿“红杏”那样通透鲜艳的衣衫,一头乌黑的秀发,以自己最娇艳动人的一面来等待自己的爱人,也只有热恋中的女人才会如此专注自己的妆容,在不经意之间把女主人公的心意表露出来。“西洲在何处”到“海水摇空绿”,是这首诗写得最具特色所在,主要续写男子对“梅”的“忆”。因为他想去但是却不能过去,所以才引出他的回忆,这是很自然。“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通过对自然景色中分析,说明了季节已经到了夏天,同时这样的描述有又从侧面显示出女子的寂寞和空虚。只是空有“伯劳”、“乌臼”,而女子的爱侣却迟迟不知道归期。“树下即门前,门中露崔钿”一句把女子在门附近徘徊,想看又不敢看看的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一个“露”字将女子对爱人的期盼与爱慕表现的淋漓尽致。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作者通过“莲子”“莲心”与“怜子”“怜心”的谐音表达出女子与爱人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无法克制的思念。“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女子怀念自己的爱人而爱人久久不归,抬头看天,大雁都会来了,但还是不知道心爱的人在何方,只有寄望于飞雁能把爱人的书信带到他身边。“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中,以“尽日”这样夸张手法表现主人公长期等待爱人的心情。“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女子只能将自己对爱人的情义和期待全部托付给“南风”,期盼着爱人能够通过“南风”知晓女子对他的期盼与牵挂,更盼望能够早一点与爱人相聚。
朱先生在《荷塘月色》也在文中写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个片段更为明显地将莲花与美人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荷花、荷叶的描绘,将它们比作一个个亭亭玉立的舞女,自然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莲花美人”的这样自然与心境融合的生动图画。再比如,写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写风中的莲叶“更见风致”了,写月光下的莲叶像“笼着轻纱的梦”,等等,用对写美人的笔墨来勾勒莲花的风貌气质,使荷花都成幻境中的美人,带有梦幻飘渺感觉的莲花意象。他在文末所引用的古诗赋,实质上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中“莲花美人”意象的传承与发展,无论这是出于自觉的艺术追求还是潜意识的艺术灵感。
之所以细品《采莲赋》、《西洲曲》两首诗赋,就是要找到它们与《荷塘月色》相似的意象、相似的情怀以及相似的情感脉络。在《荷塘月色》的文后,朱先生注明了写作此文的时间和地点:“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我们知道,朱自清先生祖籍是浙江绍兴,少年时又长期生活在扬州,自称扬州人,而浙江绍兴与江苏扬州在古代文化地理中是属于典型的江南文化的。作为一个南客北上的游子(1925年朱自清先生北上清华大学任教),一个深受传统江南地理文化浸润的儒雅文士,朱先生的“江南情节”在他的作品和书信中都多有流露。我们品读《荷塘月色》的写作,虽然明写清华荷塘,但实写的却是江南的荷塘情景,是“江南情节”里的美人意象与名士风流。这些内在于文本的情感投射,不能不说是朱先生个人爱情生活与社会政治氛围压抑下的个人潜意识。从朱先生引用的两首诗赋看,这种意味就更加明显了。无论是《西洲曲》还是《采莲赋》,其莲花意象都通过鲜明的恋爱乃至性爱的仪式美感,渲染出文人雅士自在多情的江南幻梦。这种源自于先民对莲花生殖崇拜的混沌信仰,经《诗经》、《楚辞》中对莲花意象的意蕴拓展和文化升华,变成了独立的文化审美原型。加上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佛教文化有深远的莲花崇拜),魏晋南朝的士人南渡、帝国偏安,对莲花美人的涵咏便与文人洁身自好的儒士情节联系在一起了。而同为江南文士,同样身处社会动荡的覆巢之下,通过散文这种最具个人性情的文体来缓释个人的压抑情绪,对朱自清先生来说,是再自然不过。
每个个人的心思都是极其复杂的,何况是朱自清先生这样的艺术大家。对于朱先生在散文开头所流露的“颇不宁静”的怅惘情绪,由于关涉全篇主旨与朱先生个人隐秘的情感,历来都是是诸多读者、学者和论者所争论的焦点,本文的主旨就是为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名作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角度,以期从一个侧面看到“新青年”骨子里的江南文士遗风。
参考文献:
〔1〕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王仁俊﹒补梁书艺文志[M]﹒上海: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5〕钟仕伦﹒《金楼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王承略,刘心明﹒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