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探析与策略的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衔接实质为,各学段德育系统彼此间的贯通及连接,在学生成长、道德发展期间,各阶段的学校德育教育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当前,在中小学德育衔接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问题,提出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67-01
  1.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问题
  第一,德育目标不明确。当前小学期间德育目标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社会公德意识。中学期间德育目标为,在学校及班主任的引导下,使其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有志青年。可以得出中小学德育教育其力度及程度存在差异性,且培养目标更侧重于社会要求,对于各阶段学生自身需求进行了忽略。第二,德育内容不具有时代性。当下中小学德育内容存在缺失、脱节、重复等问题,不能全然符合中小学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未对各阶段德育内容的层次性、递进性及连续性充分考虑。第三,德育途径过于单一。小学阶段德育教育途径包括:开展各类活动、课堂渗透、常规教育等。中学阶段德育教育途径包括:思想政治课、班级班会等。但教学时仅是对理论知识加以讲解,而对德育实践考核予以忽视,德育方法太过单一。
  2.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策略
  (1)明确德育目标
  习主席曾明确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各校应根据各省市教育部所确定的德育目标,相应制定合理的德育计划,班主任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依据中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身心发育特质、年龄特点分层明确德育目标。使得德育目标有序性及阶段性互为统一、导向性及现实性互为统一、层次性及整体性互为统一。中小学德育目标本质应具有内在联系及梯度关系,比如,小学期间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初步培养学生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形成基本的集体、法律意识及是非观念;初步养成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礼貌、讲卫生的良好行為习惯。而中学期间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及传统进行了解;热爱、关心祖国,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爱护、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及班级集体;热爱劳动养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对有关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纵向目标为根据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及次序性,设计德育目标从低至高,并与横向目标有效结合。横向目标为各区间的分类目标,主要为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德育教育目标等。
  (2)规划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应以德育目标为中心,依据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及身心发展规律,规划德育内容使其从浅至深、层次分明、从具体至抽象,对教材内容进一步进行完善。比如,小学期间选择德育内容,应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让其初步对道德形成自身认知。中学期间选择德育内容,由于中学生年龄特点从而自我意识较强,可培养其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德育内容应注重实践、突出重点。小学期间德育重点为行为习惯教育、中学期间德育重点为心理品质、思想教育等。确保德育内容具备完整性,并于内容上形成合力,防止简单重复,呈现螺旋上升。此外,德育内容应和时代相连接,做到与时俱进。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新情况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连,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期间应在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加强引导,教育其基本道德信息,辅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引导其对各类信息理性思考,明确自身道德立场。如小学阶段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虚心接受父母的教导、主动承担家务等。中学阶段教育学生体谅、理解、关心父母、并学会与父母沟通等。
  (3)拓展德育途径
  首先,小学期间班主任可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去到田间进行劳动、去野外进行勘查等,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初中期间班主任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等,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播放有关的视频及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打造德育网络。为使德育工作有序展开,在学校的努力下,还需社会及家庭的配合,社会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学生德育教育,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明确德育目标并完善德育内容。在三方协同配合下,培养出优秀的栋梁之才。最后,学校可将德育教育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如,举办升旗仪式、开学及毕业典礼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及荣誉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激发。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作为复杂且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学校为之努力,更需要社会及家庭的配合。本文分别从明确德育目标、规划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三方面,提出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策略。希望在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与有效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8(53):22-22
  [2]周晔.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与破解政策体系[J].教育科学研究,2018.284(11):95-98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是指一种娱乐活动,教育游戏则是融合了教育因素与娱乐性质的学科游戏,蕴藏着学科智慧,但是带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是为了利用游戏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来减弱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反感与抗拒心理,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将从利用数学游戏导入课堂,引导小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利用数学游戏丰富数学练习,保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利用游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社会水平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的人才能够不断的输入到社会当中。因此,我国现阶段正在对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的改革,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
期刊
摘 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与关注,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析”为题,以创设合理情境,提高学生交际欲望;提供足够空间,给予学生交际机会;传递交际方式,增强学生交际能力作为主要论据,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实
期刊
摘 要: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育兴则国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发展迅速,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国家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小学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品质的塑造与培养,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学更容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受用终生。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着很高要求的学科,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够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望而却步,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越过数学学习的这座大山。可见,即使是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由于抽象思维与数学模型构建能力的不足也已经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体会;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社会的进步,带动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深入,促使新课标更加全面地渗入到教学中,相应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引起广大一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入手,结合课堂实际,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教育,提升到教学日程上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课堂问题,把握好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向,实施多元化的课堂实践活动,丰富和拓宽学生的思维,搭建生活与课堂沟通的桥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以达到落
期刊
摘 要:出场学就是以中国当代精神为代表而产生的一种哲学。小学武术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和武术界研讨的重点,从出场学视角探讨和寻找小学武术教育的实施路径,对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强健小学生体质、增进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长期存在于教育形态中的小学生武术教育,应立足于国家和民族的宏观高度,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提出可操作性措施,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武术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出场路径。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落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结合一年级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和积累语言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基础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核心素养;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由于他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学生对他的学习不能忽视,还应该向课外拓展,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和资源,以此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认知与了解,使其能在课外知识中得到应用。所以,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说,不应该局限于课本上所要求学习的知识,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扩大学习的范围,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的知识,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可以说是学校教育教学政策措施的传达者,也是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同时也是整个班级的“领头羊”、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组织者。而班级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的成长,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和优化班级管理的过程,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对此,本文将从建立有序的学生管理队伍、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三个方面出发,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