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可供教师与学生所用的口译教材,但是我们发现,部分教材基础薄弱,在内容多样性、语料真实性以及教学方法指导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当今社会,口译的作用逐步加深,而作为转化口译知识为实践的载体,口译教材应以口译理论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地适应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口译 翻译特点 口译教材
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在各个领域,口译的需求都日益增大。近几年来,关于口译的培训、考试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口译教材的层出不穷也就屡见不鲜了。口译活动特点鲜明,日趋专业的性质,使我们有必要去分析口译教材的特性,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口译教材的编写,以及口译水平提高的方法。
一、 口译的特性
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的活动,要求口译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门语言传递出另一种语言,因此,有限的时间就成了笔译与口译之间的重要区别。那么,口译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
1.即时性。笔译时,译者可自动调节翻译的速度、节奏,必要时课借助字典;相反地,口译时,译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理解、转化译入语的信息。虽然,口译者可以提前根据翻译的内容作相关的准备,但口译活动的即时性不可忽视。
2.活跃的稳定性。笔译时,译者看不到原作者,也看不到读者,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相对稳定;而口译时,交流的环境是活跃的,译者甚至可以使用非语言信息,相比起笔译,口译活动具有相对活跃的稳定性。
3.准确性。在充足的时间里,笔译人员可以选择合适准确的词汇进行表达,译出语更加准确恰当;而口译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词语的转化方面,选词的准确性就相对薄弱。因此,口译是简单的、确切的,但是是不完美的。
二、 口译教材的特性
口译教材不仅应当服务于口译课堂教学,而且要服务于口译人员。显然,它要区别于笔译教材,这样才能凸显其特性。
1.技巧性。在培养学生口译能力的过程中,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理解口译技巧,而不是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因此,口译教材应侧重技巧的练习,而这种技巧的详细解释也应该贯穿整个教材。具体说来,包括:记忆、笔记、数字、理解、表达、应急技巧、译前准备,等等。
2.科学性。口译教材应结合理论与实践,应符合口译评估原则。举例说明,口译教材应根据由易及难的原则,逐次介绍交传、同传;如果口译教材涉及双边翻译,那么介绍的顺序应先是法语翻译成中文,然后才是中文翻译成法语,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使译者脱离原语的习惯,后者则是使译者清晰地掌握并理解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3.多样性。总体来看,共有六种口译题材:记叙、论证、介绍、礼貌、话语及对话。因此,口译教材的编写应该突出其特性及这六种文体。换句话说,口译教材应涵盖多种主题,诸如:旅游、外交、人文、国际关系,等等。
4.真实性。口译教材应当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同时,需要注意口译录音的语速;即使原语都是法语,但录音者可以来自不同国籍的讲法语的人。
三、 口译教材中的问题
1.缺乏特点。口译教学中,口译技巧的练习是主线。大多数教材编写者的目的是编写教材、培养学生口译的能力,但是,只要涉及到实际问题,教材就又回归到语言的教学法中去了。因此,最重要的是区分语言教学以及口译教学。换言之,口译教材应突出其特点。
2.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性。由于对技巧练习的忽视,很多教材不再依据主题选择语料,而编写者也不重视素材的对应与契合。经常会出现编写者忽视难度的情况。口译是一项评估活动,如果教材的编写缺乏逻辑、缺乏科学性、那么培养学生口译水平和能力的目的就无从谈起了。
3.缺乏真实性。我们经常可以在口译教材中看到很多法律类文章和寓言故事,而这些语料素材篇幅较长,内容晦涩难懂,还可能缺乏配套的录音,那么可想而知,真实性也就不具备了。有些练习和参考文献没有取材自现实生活,偏离真实生活,也就是偏离真实语境,那也就做不到培养学生和口译人员提高口译水平能力的目的了。
四、 结语
口译教材的编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既要符合教学的要求,又要切合社会的需要;教材中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同时还要具备充足恰当的例子。在之前的研究论述中,我们虽然发现了不少目前口译教材编写中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口技教材的编写是需要更多努力,更有前景的事业。
如果,教材编写者能够重视教材的选择与配置,增加口译技巧的练习,更好地结合口译教学与真实需要,那么,口译教材的体系则会更加完整,日趋成熟与完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及口译经验丰富的教师投入到口译教材的编写中去,也期待有更多更优秀的口译人员涌现,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和平. Initiation à l’interprétation professionnell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陈伟.法语笔译实务[M].外文出版社.2005.
[3]唐杏英.法语口译综合能力(二级)[M].外文出版社.2005.
[4]蔡小红.法语口译实务(三级)[M].外文出版社.2005.
【关键词】口译 翻译特点 口译教材
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在各个领域,口译的需求都日益增大。近几年来,关于口译的培训、考试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口译教材的层出不穷也就屡见不鲜了。口译活动特点鲜明,日趋专业的性质,使我们有必要去分析口译教材的特性,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口译教材的编写,以及口译水平提高的方法。
一、 口译的特性
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的活动,要求口译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门语言传递出另一种语言,因此,有限的时间就成了笔译与口译之间的重要区别。那么,口译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
1.即时性。笔译时,译者可自动调节翻译的速度、节奏,必要时课借助字典;相反地,口译时,译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理解、转化译入语的信息。虽然,口译者可以提前根据翻译的内容作相关的准备,但口译活动的即时性不可忽视。
2.活跃的稳定性。笔译时,译者看不到原作者,也看不到读者,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相对稳定;而口译时,交流的环境是活跃的,译者甚至可以使用非语言信息,相比起笔译,口译活动具有相对活跃的稳定性。
3.准确性。在充足的时间里,笔译人员可以选择合适准确的词汇进行表达,译出语更加准确恰当;而口译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词语的转化方面,选词的准确性就相对薄弱。因此,口译是简单的、确切的,但是是不完美的。
二、 口译教材的特性
口译教材不仅应当服务于口译课堂教学,而且要服务于口译人员。显然,它要区别于笔译教材,这样才能凸显其特性。
1.技巧性。在培养学生口译能力的过程中,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理解口译技巧,而不是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因此,口译教材应侧重技巧的练习,而这种技巧的详细解释也应该贯穿整个教材。具体说来,包括:记忆、笔记、数字、理解、表达、应急技巧、译前准备,等等。
2.科学性。口译教材应结合理论与实践,应符合口译评估原则。举例说明,口译教材应根据由易及难的原则,逐次介绍交传、同传;如果口译教材涉及双边翻译,那么介绍的顺序应先是法语翻译成中文,然后才是中文翻译成法语,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使译者脱离原语的习惯,后者则是使译者清晰地掌握并理解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3.多样性。总体来看,共有六种口译题材:记叙、论证、介绍、礼貌、话语及对话。因此,口译教材的编写应该突出其特性及这六种文体。换句话说,口译教材应涵盖多种主题,诸如:旅游、外交、人文、国际关系,等等。
4.真实性。口译教材应当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同时,需要注意口译录音的语速;即使原语都是法语,但录音者可以来自不同国籍的讲法语的人。
三、 口译教材中的问题
1.缺乏特点。口译教学中,口译技巧的练习是主线。大多数教材编写者的目的是编写教材、培养学生口译的能力,但是,只要涉及到实际问题,教材就又回归到语言的教学法中去了。因此,最重要的是区分语言教学以及口译教学。换言之,口译教材应突出其特点。
2.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性。由于对技巧练习的忽视,很多教材不再依据主题选择语料,而编写者也不重视素材的对应与契合。经常会出现编写者忽视难度的情况。口译是一项评估活动,如果教材的编写缺乏逻辑、缺乏科学性、那么培养学生口译水平和能力的目的就无从谈起了。
3.缺乏真实性。我们经常可以在口译教材中看到很多法律类文章和寓言故事,而这些语料素材篇幅较长,内容晦涩难懂,还可能缺乏配套的录音,那么可想而知,真实性也就不具备了。有些练习和参考文献没有取材自现实生活,偏离真实生活,也就是偏离真实语境,那也就做不到培养学生和口译人员提高口译水平能力的目的了。
四、 结语
口译教材的编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既要符合教学的要求,又要切合社会的需要;教材中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同时还要具备充足恰当的例子。在之前的研究论述中,我们虽然发现了不少目前口译教材编写中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口技教材的编写是需要更多努力,更有前景的事业。
如果,教材编写者能够重视教材的选择与配置,增加口译技巧的练习,更好地结合口译教学与真实需要,那么,口译教材的体系则会更加完整,日趋成熟与完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及口译经验丰富的教师投入到口译教材的编写中去,也期待有更多更优秀的口译人员涌现,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和平. Initiation à l’interprétation professionnell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陈伟.法语笔译实务[M].外文出版社.2005.
[3]唐杏英.法语口译综合能力(二级)[M].外文出版社.2005.
[4]蔡小红.法语口译实务(三级)[M].外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