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学作品教学中背景材料处理的错误倾向和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再现,它和一个国家的民族、地域、时代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离不开相应的时代背景。但是文学又不等同于历史,所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语文课堂上讲历史背景肯定是不可取的;如若一味地回避历史背景,就文论文也是不行的。所以应该怎样把握背景知识教学的时机,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巧妙地处理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背景材料呢?现将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起记录下来,求教与方家。
  一、目前文学作品背景材料处理的错误倾向
  1、程式化、机械化倾向
  一般语文课堂总是遵循导入新课、作者作品背景介绍、阅读感悟、语言赏析、重点探究、总结提升、巩固练习等环节,作为教师最怕漏掉了哪个环节,颠倒了哪个环节,公开课尤其如此。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知道,并不是每篇文章都一定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即使要介绍,其教学时机的把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人并不是反对语文课堂要依法行事,但光遵循“教学有法”还不够,毕竟文学作品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认知程度又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多种多样,所以“教无定法”的理念应该在背景知识的教学中有所体现。有的老师在导入环节就介绍作者背景,也有的老师喜欢把背景知识的介绍穿插于课文的讲读之中,当然还有的老师会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作者的踪迹,追寻作品所处的年代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可行的。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背景知识教学,提倡生动活泼、灵活主动的背景知识的教学。
  2、贪多求全,太多太滥的倾向
  许多教师喜欢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不善于从理解作品的需要出发进行取舍。这样一来既占用了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又冲淡了教学重点,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学生对作品本身的研读探究,可谓得不偿失。须知语文课的学习不同于历史课,背景知识的教学必须服从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作品内容的理解。如某教师教学《木兰诗》时花了近半节课时间给学生大讲特讲南北朝历史,甚至把北朝几个王朝的更替继承都讲得头头是道,让人不免怀疑他是在上语文课还是在上历史课,其结果必然影响主要教学任务的完成,真正留给学生诵读课文、赏读课文、品味人物的时间寥寥无几。
  其实,作为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比如作者生平创作、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等进行较深入的了解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把这些都作为知识教给学生显然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滔滔不绝的作者轶事、历史事件的讲述上,尽管学生可能会听得津津有味,但整体上看始终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把语文课上成了大杂烩。要避免这种倾向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自己搜集背景资料;也可以在课下延伸阅读中鼓励学生去探究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生平;还可以通过黑板报、手抄报、专题讲座等形式介绍相同或相似背景的文学作品。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长征组歌》就可以采取观看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办长征宣传的黑板报,或举行一次长征主题的演讲等形式渲染时代背景,而没有必要每一课必讲写作背景。
  3、太少甚至缺失的倾向
  当然也有的教师只从考试的实际出发,认为现在的语文考试基本上不考文学常识,不必花时间去讲一些和考试无关的知识,所以对于背景知识的介绍仅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干脆直接跳过这一环节,直奔课文而去。岂不知相当多的文学作品解讀如果完全回避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介绍,就不能揭示出作品的内涵,不能深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去,更不能展示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生活,这样一来势必给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带来很大的困难。
  很多教师都反映,现在的语文课难上,课文讲的很多却考的很少,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更是难得在语文考试中出现。面对考试的指挥棒,大多数教师都放弃了对课文的教学,至于背景知识、作者生平作品也只是简单的介绍,够应付考试足矣。这种情形的出现固然和目前的考试设计有关,但是作为老师,我们难道仅仅是在教育学生应付考试而已?这种短时行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终结。试想,反映时代脉搏的文学作品离开了时代会变成什么?反映作者精神生活的文学作品离开了作者会是什么?我们怎么能够把文学作品和它的作者它的时代割裂开来?所以背景知识、作者介绍等内容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语文教学中绕不过去的重要一环。
  4、任意发挥,随意性太强的倾向
  有些教师对背景知识的处理,仅凭个人的喜好和感觉。有时滔滔不绝,如一个在文学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地位的作者、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一讲就是半节课;有时对于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的生平、作品、时代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样的授课都不是按照作者、作品本身的重要程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去进行的,而仅仅是凭自己的感觉走。
  如有位老师讲《杨修之死》时可谓“别出心裁”。他在讲到人物外貌描写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一边讲课文一边让一个学生到投影上作画,课堂气氛倒是很好。但其实这部分内容根本与正课无关,最多可以在下课时间尝试,可是她却花了近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发挥,后来还一起点评起了画的质量,弄得听课的老师都莫名其妙。
  固然,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历史事件、作者作品也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很多时候这样的兴趣爱好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学,我们必须得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则,得完得成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如果把一个无关紧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滔滔不绝地讲上半节课,甚至讲的是演义中的故事,虚构了的历史人物,和文本教学关系很少或根本扯不上关系,那样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失败的。
  5、滥用多媒体的倾向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当今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束缚,大容量、多角度地呈现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但这种浮光掠影式的展示,尽管容量很大,却经常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的确,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安排的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试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整版出示网上或教参上提供的作品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甚至后人对作品的评价等,教师好像是精心备课了,但是学生到底接受了多少?对理解作品真正有用的又有多少呢?
  二、文学作品背景材料处理的对策
  1、课堂伊始穿插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文学创作的时段性和历时性,教材中很多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距离现在学生的感知越来越遥远,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的混沌。这个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预先查阅或教师个人搜集课文的写作背景资料,为学生接下来自主、深刻的解读文本和顺利进行课堂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当然,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篇课文,教师要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来判断和选择。例如矛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写于国民党消极抗日而根据地人民却積极抗日的时段,这样的创作背景肯定需要提前介绍;散文《柳叶儿》中刻画的是严重饥荒岁月里人们忍饥挨饿的真实情景,而选择的孩子大多生活条件较好,如果不一开始就介绍背景的话他们就很难理解那份苦涩;又如小说《范进中举》中涉及到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变色龙》中亚历山大三世的沙皇专制和警察统治等等。这些古代或是外国的教材作品只有在课堂伊始就介入背景资料的介绍,学生才能把文本的学习有效地进行下去。
  2、课堂提问中穿插背景,解决学生疑惑
  我们一向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收获。的确,学生们的思维应该是活跃的,他们对文本也往往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很多时候是可以在一番探究之后产生正确的答案。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时候他们会因为资料的欠缺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如果在这个时候穿插一些有效的材料的话,这些“愤、悱”之时的学生就会茅塞顿开,疑难也就不攻自破,课堂自然继续顺利进行。
  如教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需要学生结合苏轼的自身经历探究苏轼“闲”心。但学生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因为苏轼的人生经历很是复杂,应时创作的诗句也数不胜数。这时我适时投影出苏轼各时段创作的背景和对应佳句,如被贬扬州时“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被贬黄州时“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来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被贬惠州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观棋》)等。学生读后立马能自然感受到诗作中苏轼表达出的乐观旷达胸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时,教师应该巧妙地穿插介入必要的背景资料来解疑答惑,那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把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顺利解决更多的生成性问题,对下面课堂环节的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情感分析时穿插背景,带领学生领悟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文行进到高潮处就自然涉及到对文本思想的领悟和情感的渗透上,这时如果能穿插一些适当的背景材料,学生能很快融入作者,正确朝向作者的情感方向。
  在上梁衡的《夏》时提问:“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现在的学生对过去的农村情况很不了解,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那份同情。所以可以顺时介绍:“梁衡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曾说:‘我总是对那些在穷乡僻壤埋头工作如黄牛拉犁一般的人寄予十二分的同情……那爬满皱纹的脸与青筋暴突的手,常使我心中掠过一丝无名的悲哀,好像上帝就专造这批人来吃苦的……他们甘愿吃苦这种精神实在是人类的一份重要的财富……’他能用这样质朴的文字为普通的农民献上一首劳动的赞歌,也就不足为奇了。”
  又如教授《观刈麦》时涉及到“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句的理解。若不清楚白居易的个人经历就很难体会他对百姓的同情和对自己的愧疚。这时就必须插入背景简介: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白居易三十六岁,时任周至县县尉,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知道得最清楚。当他见到农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以及“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场景时那份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就显露出来了,同情和愧疚之情也就不难体会。
  文学作品的教学向来就比其他学科要复杂和精细的多,很多文本都是在特定时代的感召下创作和完成的。所以在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是能够恰如其分地利用和处理背景材料,做到灵活穿插、适可而止的话,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都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首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居于这一认识,本文旨在思考怎样将探究式学习落实到美术课堂之中,最大限度接近教学实際,指导教学实际,达到推进探究式学习理念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情境评价  一、 探究式学习在美术教学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再加上内容丰富多彩,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要加强历史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利用历史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改变
期刊
由于多种原因,历史课向来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上历史课内容乏味、单调,所以历史教学也就显得很枯燥。尽管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日新月异,我们的历史课堂总体仍脱离不了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总体是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更不喜欢历史考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一、創设课堂情景,让
期刊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具体把握:一个是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另一个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情境课程资源  子曰:学贵有疑。疑惑是学习的前提,疑惑也是问题的开始。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根
一、引言  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夜西方的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战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约定俗成”的行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作为一门承载人文素质、联系古今的一门学科知识。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上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力度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从历史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先阐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注意的要点,然后再提出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一、历
【摘要】巴尔蒂斯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画家之一,绘画保持着传统的具象样式,无论是绘画的技法、构图、色彩、还是画面的精神内涵,在当代画坛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关键词】巴尔蒂斯具象映像  20世纪的欧洲是艺术上的战国时代,各种艺术流派与艺术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大众面前,颠覆与变革成为艺术发展的主要使命。众多艺术家在这种境况下,纷纷摆脱传统,寻求未知,探索新的绘画表现方法。一时间,艺术呈现出种种纷繁复
课程改革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总是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学,并乐此不疲,反之则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包袱。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最大的成功
期刊
【摘要】图示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能促进学生的诸多能力,教师应对历史图示教学的优越性与局限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从而促进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图示图示教学教学设计  历史图示教学是把用文字叙述的教材内容用简要的符号、文字、数码组成的图形或图象、地图、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现,用以说明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从人的生理
‘恨天高’(Zelkova schneideriana ’Hentiangao’)是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经实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丛生型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观赏性好和抗逆性强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