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发展建设中,农民合作社如何发挥好自身的能动性,激发内生动力是健康发展的基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实践中,农民合作社成功典型的发展经验都很好的诠释了自身规范发展与外界良好环境相结合的重要性。文章主要从实践中总结了农民合作社先进典型成功的基本因素,以及政府服务部门应如何科学有效地支持服务合作社发展壮大。
关键词: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
一、农民合作社成功的基本因素
(一)合作社有凝聚力
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联合与合作,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向和决策要在民主的基础上,最终达到统一。实践中,发展好的合作社都有一个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有威望、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带头人,能把成员紧密的团结起来,齐心合力做共同的事业。这类合作社的领办者多为村干部、有能力和影响力的种养大户、能人等。合作社能够实行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组织运行顺畅。在利益分配上能够保障成员权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论“带地入社保底分红”模式、 “现金入股分红” 模式、还是“土地流转不入股”等模式,只要充分保障成员的权益,利益分配机制合理,能调动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能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此外,合作社的社风很重要,比如五常新庄合作社社风纯正向上,制定了“三条九款”:诚信——在金融部门无不良还款记录、不欠村集体债务或履约偿还、向合作社交售产品不弄虚作假;道德——家庭和睦、孝敬长辈、子女不辍学;行为——积极参与合作社会议培训、关心集体公益事业、不赌博。“三条九款”使村民在在诚信道德的感召下凝心聚力,合作社事业越做越好。
(二)合作社有好产品
合作社定位市场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实行品牌化经营,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比如五常市新庄农民合作社坚持实施规范有机种植并进行认证,建立了产品生产过程档案记录制度,有完备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加工产品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使传统农产品身价倍增。目前,该合作社有机认证面积达到3.1万亩,辐射周边2个乡镇8个村屯,合作社成员因有机种植增收近1000万元。
(三)合作社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合作社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等方面需要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支持,但决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内生动力。为了壮大发展,合作社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延长产业链条。但是,决不能产生过于对政府扶持的依赖,或成为企业运营的附庸。即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原料供应;企业负责市场渠道,并在資金、技术、管理方面为合作社提供支持,形成长期共赢,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较好的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的合作社多采取这种“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
(四)合作社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渠道
合作社坚持市场理念,以销定产,降低市场风险。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变为“签订市场订单——锁定原料成本生产——盈余共享风险共担”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和平台。伴随着电子商务潮流的到来,合作社面临市场环境的新要求,新挑战。合作社要适应和积极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实行线下实体销售、线上网络销售相结合。在传统的销售方法基础上借助已经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农产品输送到网络上开展销售。如在淘宝、天猫、亚马逊等点击量大的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注册微信公众帐号,开展微店销售等。
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作用
政府和农业等相关服务部门的角色定位,应充分发挥支持和服务引导作用,通过出台政策文件,落实资金项目、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宣传推介,搭建营销平台,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等措施,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健康规范发展,切实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一)加大政策支持
针对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制约难题,政府和服务部门应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办法,从财政、金融、税收、科技,用地用电等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意见办法。我市近五年来先后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有效地支持了合作社发展。
(二)加强规范引导
建立规范创建标准。地方政府应按照国家、省有关引导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及示范社建设标准,制定本地区规范社评创建办法,做到发展有标尺,比如我省实行农民合作社“省、市、县三级名录制”,各层级都有自己的评定办法和标准,建立规范社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各级规范社创建评选申报活动,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在规范社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培育选树合作社示范典型,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识和积极性。
(三)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对合作社人才培养。人才是合作社发展的关键。要以规范社为重点培训对象,围绕合作社辅导员、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种养能手素质提升,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引导合作社品牌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打响合作社品牌,增强产品附加值。引导和组织合作社参加农博会等国家级、省级农产品推介活动,为农民合作社寻求合作伙伴和销售渠道搭建桥梁和平台。
(四)加大项目扶持
农民合作社发展,离不开财政扶持。各级政府应落实和建立合作社示范社项目扶持机制,加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规范发展、影响大、带动性强的典型合作社,增强合作社生产技术、仓储运输、初深加工等能力建设。同时加强合作社财政扶持项目的选择和管理,增强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农民合作社成功典型经验和普及相关政策知识,从思想层面提高农民和社会各界的认识和关注,引导和激发农民入社、办社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典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带动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03).
[2]赵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探究——以山西省原平市为例[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
[3]王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支持研究——以南阳市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0(07).
[4]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41).
(作者单位:鸡西市经管站)
关键词: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
一、农民合作社成功的基本因素
(一)合作社有凝聚力
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联合与合作,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向和决策要在民主的基础上,最终达到统一。实践中,发展好的合作社都有一个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有威望、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带头人,能把成员紧密的团结起来,齐心合力做共同的事业。这类合作社的领办者多为村干部、有能力和影响力的种养大户、能人等。合作社能够实行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组织运行顺畅。在利益分配上能够保障成员权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论“带地入社保底分红”模式、 “现金入股分红” 模式、还是“土地流转不入股”等模式,只要充分保障成员的权益,利益分配机制合理,能调动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能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此外,合作社的社风很重要,比如五常新庄合作社社风纯正向上,制定了“三条九款”:诚信——在金融部门无不良还款记录、不欠村集体债务或履约偿还、向合作社交售产品不弄虚作假;道德——家庭和睦、孝敬长辈、子女不辍学;行为——积极参与合作社会议培训、关心集体公益事业、不赌博。“三条九款”使村民在在诚信道德的感召下凝心聚力,合作社事业越做越好。
(二)合作社有好产品
合作社定位市场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实行品牌化经营,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比如五常市新庄农民合作社坚持实施规范有机种植并进行认证,建立了产品生产过程档案记录制度,有完备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加工产品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使传统农产品身价倍增。目前,该合作社有机认证面积达到3.1万亩,辐射周边2个乡镇8个村屯,合作社成员因有机种植增收近1000万元。
(三)合作社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合作社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等方面需要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支持,但决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内生动力。为了壮大发展,合作社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延长产业链条。但是,决不能产生过于对政府扶持的依赖,或成为企业运营的附庸。即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原料供应;企业负责市场渠道,并在資金、技术、管理方面为合作社提供支持,形成长期共赢,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较好的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的合作社多采取这种“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
(四)合作社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渠道
合作社坚持市场理念,以销定产,降低市场风险。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变为“签订市场订单——锁定原料成本生产——盈余共享风险共担”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和平台。伴随着电子商务潮流的到来,合作社面临市场环境的新要求,新挑战。合作社要适应和积极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实行线下实体销售、线上网络销售相结合。在传统的销售方法基础上借助已经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农产品输送到网络上开展销售。如在淘宝、天猫、亚马逊等点击量大的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注册微信公众帐号,开展微店销售等。
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作用
政府和农业等相关服务部门的角色定位,应充分发挥支持和服务引导作用,通过出台政策文件,落实资金项目、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宣传推介,搭建营销平台,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等措施,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健康规范发展,切实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一)加大政策支持
针对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制约难题,政府和服务部门应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办法,从财政、金融、税收、科技,用地用电等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意见办法。我市近五年来先后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有效地支持了合作社发展。
(二)加强规范引导
建立规范创建标准。地方政府应按照国家、省有关引导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及示范社建设标准,制定本地区规范社评创建办法,做到发展有标尺,比如我省实行农民合作社“省、市、县三级名录制”,各层级都有自己的评定办法和标准,建立规范社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各级规范社创建评选申报活动,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在规范社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培育选树合作社示范典型,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识和积极性。
(三)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对合作社人才培养。人才是合作社发展的关键。要以规范社为重点培训对象,围绕合作社辅导员、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种养能手素质提升,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引导合作社品牌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打响合作社品牌,增强产品附加值。引导和组织合作社参加农博会等国家级、省级农产品推介活动,为农民合作社寻求合作伙伴和销售渠道搭建桥梁和平台。
(四)加大项目扶持
农民合作社发展,离不开财政扶持。各级政府应落实和建立合作社示范社项目扶持机制,加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规范发展、影响大、带动性强的典型合作社,增强合作社生产技术、仓储运输、初深加工等能力建设。同时加强合作社财政扶持项目的选择和管理,增强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农民合作社成功典型经验和普及相关政策知识,从思想层面提高农民和社会各界的认识和关注,引导和激发农民入社、办社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典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带动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03).
[2]赵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探究——以山西省原平市为例[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
[3]王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支持研究——以南阳市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0(07).
[4]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41).
(作者单位:鸡西市经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