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bzwk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主要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激发高中学生强烈的参与和表现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等方面加以强调,从而为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设情境 感染学生 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学习的性质是“开发、创新”,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而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和能力。音乐课毕竟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更强调的是作为人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有情感体验、有心灵参与的学习中增加音乐素养的音乐课才是一堂成功的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情绪感染力强、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来营造课堂的氛围和问题的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二、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情绪被感染、兴趣被激发以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或结合教科书的提示,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如查找有关音乐家的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一找(资料)、唱一唱(主题)、奏一奏(旋律)、讲一讲(有关音乐家的故事)等,对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充分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时教师要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既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激发高中学生强烈的参与和表现意识
  由于以往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高中教学目的中过分强调高考产生的负面作用,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就把全部精力投注在备战高考的倒计时中,加之高中生心理日趋成人化,让教师也习惯地认为高中学生只知道坐在教室里啃书本,不愿参与各种活动,更羞于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秀才”型的学生早已不是当今高中学生追崇的对象,他们更加崇尚个性和自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展示自己,只是苦于没有适合的舞台。我们有的教师总抱怨学生不配合、不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很大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自己对高中学生的认识理解存在着偏颇。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1.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愿望,教师应启迪和引导他们在音乐天地里展现他们的才华。通过聆听音乐和歌唱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可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表现音乐。如歌曲《大海啊,故乡》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歌唱艺术的实践,有三位学生进行了独唱,六名女生、八名男生进行了小组唱。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室变为舞台,让他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愿望。
  2.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想要准确表达一首作品的情感内涵,光有热情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准确地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和挖掘作品,对全曲展开分析,由最初的感性了解深入到理性的分析上去,由最初的感知情感发展到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全部思想实质,从而达到一种全面深刻的理解。
  3.歌词语言能力的培养。歌词语言是一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歌词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师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以舒伯特的《冬之旅》为例,《冬之旅》的歌词由德文写成,德文从发音上来说比我们中文要简单得多,它的发音有明显的规律,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4.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对比,引导性、示范性地剖析音乐元素及内在结构,并为学生建立某个想象的空间或设定一个联想的范围。这样,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音响的形象特点、领悟音乐情感内涵,并有助于丰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四种三和弦的音响色彩差异,将四种三和弦比喻为四季,以便于学生对于三和弦的感知从抽象到具象,最终到达“想象”的境界。对于高中生来说,带着这样的“想象”来进行音乐学习、表演甚至创作等行为,较有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掌握并使用这四种三和弦。
  总之,音乐学习能力有了发展之后,学生便会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产生一种成功体验;有了这种成功体验,将会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对音乐学习充满自信心。这个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总结自己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思考自己学习成功的原因,并且进一步追求更多的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悦歌 浅谈音乐教学.教与学,湖南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8。
  [2]刘玉茗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新课程,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2,9。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语文教学中读的能力尤显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读”有助于听、说、写能力的提高。然而在我们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虽然阅读的文章不少,但对所读材料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理解不深,不能熟练地运用到听、说、写等方面上来,对所阅读的语言素材不运用,不利于我们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从现在和将来的语文检测来看,阅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博大丰赡。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实行的是教师先写出教案,头头是道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则是记笔记、背答案,必然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耗时多、效益低。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这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从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
期刊
摘 要:合作设计是促进教师反思教育成败得失、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通过“责任到人,自主构思;互助观课,明确分工;深度研讨,条分缕析;反思调整,再度执教;达成共识,整理上传”这样合作设计出的复习教学过程,能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升教师的课改执行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研究教育教学理念,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努力构建适合自己教学环境的、新颖的化学教育教学策略,从日常的每一堂课做起,从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做起,进行教学创新。  关键词:探究教学 启发思维 自主创新 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求索,培养具有创新精
期刊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高中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五段式教学法”,它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走教学改革的路子,努力探索“五段式教学法”各个步骤的精髓之处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
期刊
时下“绿色”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通常会听到“绿色通道”、“绿色食品”、“绿色教育”等说法。现在,这一理念也落到了教育上面,而课堂教学是学生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也就有了“绿色课堂”一词。与传统政治课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相比,绿色生态政治课堂是有思想、有灵气、有个性、有实效的课堂。因此“绿色课堂”应是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催生着绿色生
期刊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中学是一所浙江省三级重点普通高中。近年来,学校在积极响应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号召下,在选修课建设方面正进行着时代的挑战。学校数学组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其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开发活动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课程领导在组织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创新,组内成员积极配合,开展了创造性探索,专题讲座和外出取经等多种途径发挥了专业支撑作用。  一、厉兵秣马:选修课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  一、要读得好,有感情地读,首先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时间是非
期刊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针对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查摆缺陷,扬长避短。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进行思考。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此,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是改变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出一代创新人才。  教师在教改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呢?几年来的教改经验表明:  一、传统的生硬说教已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在的学生特点是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娇生惯养,缺乏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