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古典壳子里的浪漫时尚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伟,8岁习琴,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曾师从林耀基等著名小提琴教授。
  1985年,薛伟远赴英伦跟随尼曼教授学习。
  1989年起,薛伟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成为了这所久享盛誉的高等学府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也是教授中的第一位东方人。
  1986年,薛伟在莫斯科获得了第八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银奖。两周后,他返回伦敦参加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大赛,赢得金奖及其他所有奖项。同年,他还获得英国青年独奏家年奖。
  去年10月,薛伟出任“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评委,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评委。薛伟曾经为ASV、RCA、雨果等唱片公司灌录过大量唱片,他所录制的《梁祝协奏曲》被评为最权威的版本之一。去年,他与古典音乐界的“百年老店”EMI签约5年,成为EMI旗下的第一位华人专属音乐家
   ——这无疑是一份简单而厚重的简历,因为一位来自东方的小提琴家,可以用音乐来很好地诠释小提琴这种属于西方乐器的古典情怀,这是难能可贵的。
  见到薛伟是在马勒别墅里——这个躲在高架道边的有着欧洲古典城堡面孔的褐色大房子里,还保留着欧洲中世纪的气味,结实的深褐色上好木料做成的护墙板,雪白的有着美妙的弧度的穹顶,还有硕大的在晶莹剔透里光芒四射的水晶吊灯。两个巨大的音箱里流淌着优美而且有着像丝绸般柔滑质感的小提琴曲,那样的感觉就好像是在一个真正的欧洲古堡里,盛装的客人和这盛装的大厅一样,等待着一场盛大的舞会——弓和弦在乐手们的手中流动,飞扬出一个个神奇而魔幻的音符。童话故事里,英俊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就要登场了……
  当然,这并不是童话里的舞会,当一个在繁华的都市里坚持着古典的小提琴家要推出他的专辑的时候,选择这个城堡一样的房子就再适合不过了,所有的氛围都是在古典中时尚的,一如薛伟的这张专辑的整体品位。身为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中少有的大师级的人物,这是薛伟签约EMI(百代)之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在这张完全在国内录制的古典音乐唱片中,集合了最优秀的演奏家和录音师,来自英国的钢琴家迈克、青年大提琴家秦立巍、古筝演奏家祁瑶和范玮卿,以及中国一流的录音师李小沛,顶尖的组合共同演绎了一段在古典和时尚之间游走自如的经典音乐,而作为主人公的薛伟也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他在音乐上的细致到一个音符甚至一个符点的精益求精,所以,对于这张用法语取名叫做《爱的致意》的小提琴专辑,它所代表的不仅是薛伟的大师级的演奏水平,也是中国古典唱片业的一个里程碑的作品。
  薛伟说,你可以把它当作发烧天碟,也可以把它看作古典大碟,或者让音乐缓缓流淌于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只是用音乐给心灵带来温暖。在这个暗红色调的唱片盒子里,装着制作精美的唱片、DVD,以及由EMI著名乐评人Jameson亲自撰写的对于每首乐曲的权威点评,还有一本由薛伟自己标上弓法指法的袖珍乐谱。一切都同时具备了古典和时尚的双重气息,把古典音乐从古板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在保留了那种安逸和典雅的时候,也贴上属于这个时代的标签。
  我们所生活的已经是个不再古典的年代了,在这样的年代里,如何让古典音乐再一次深入人心呢?在选择乐曲的时候,薛伟和唱片的策划者们一道精挑细选了19首各具特色的乐曲,从古典到浪漫,从电影音乐到音乐剧选曲,从小品到如歌慢板。薛伟说,这一定都是最好的乐曲。
  当这个自信的音乐家从大英博物馆的角落里找到这些早已匿迹隐形的曲谱的时候,当他把这些消失已久的音乐重新演绎出来的时候,当他在听到一个歌唱家的演唱后如获至宝并且毫不犹豫地去找人改写成小提琴曲的时候,在这样的苛刻却充满灵感的挑选中,这一定是薛伟眼里最好的乐曲,最动听的乐曲——就像童话一样,瑰丽而不失纯真,在古典的浪漫情调里徜徉游走。
  可以沉浸在古典音乐里的心灵应该是澄明而安逸的,所以薛伟看起来是温和的,黑色的细框眼镜和CHANEL的设计师打造出来的毫不张扬的造型,让不拉琴时的薛伟多了一些别样的魅力——就是唱片封面上的那个在深秋般的色调里会心微笑的男人,儒雅中却有着非凡的洒脱。
  可是对于他所钟爱的古典音乐来说,薛伟却是个无法洒脱的人,这个在音乐上的完美主义者,他总是喜欢在每一段音乐中近乎苛求地“折磨”着自己,在录音室里,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的感觉不对,他必须将在别人听来已经非常不错的录音一次又一次地推翻,重来……对于这样的经历,薛伟自己也只能用“精疲力竭”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暖气还没有开放的北京初冬,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录音棚里,薛伟和他的合作者们开始了这张唱片的录制。录音对于他们来讲,是段极其艰难的日子,每天都要在一起排练七八个钟头,每一个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都是要反复推敲的。录音并不像是舞台上的表演,可以随心所欲一些,当乐曲被永久记录下来的时候,它需要做到的境界一定是完美。而冰冷的录音棚里,一曲奏完手指就已经冻僵了,只有用热水袋不停地捂,然后继续下一曲……
  在录音的时候,常常要熬夜到凌晨。一次,在半夜三点的时候,挑剔的薛伟仍旧对一首曲子不满意,要求一遍一遍地重来。他的钢琴伴奏迈克告诉他,已经很完美了。可是薛伟仍然坚持着,直到实在体力不支,只能拖到第二天继续录。然而第二天一早,当迈克把那段凌晨三点的录音放给薛伟听的时候,在无遇的寂静中,薛伟自己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因为那的确是他自己拉过的最好的,他突然感到非常骄傲。
  大提琴伴奏秦立巍说,薛伟在运弓时候的技巧令人叹服。是的,在这张专辑里,他拉出了世界上最最快的《无穷动》,而他的《霍拉舞曲》中娴熟的顿弓技术几乎无人可以企及。
  古筝伴奏祁瑶说,在录完音的那天晚上,已经几天没有好好吃饭饿极了的大家冲出去好好吃了一顿,而那个在录音棚里精益求精谁都不会轻易放过的薛伟,竟然捧着一个比他的脸还大的碗就呼噜呼噜吃了起来……
  而曾经在签约时承诺在5年里出8张专辑的薛伟,对于他来说,这只是拉了一段精美绝伦的序曲而已……
  
其他文献
这两天,上海的天特别蓝,是那种透明的蓝,白云或零零散散的铺絮,或大朵大朵的堆积,风大时,它们就飞快地奔跑、追逐。一到晚上,天并没有如往常那样的彩色——这边一块红那边一片白,而是那种很厚重的深蓝色,映衬着厚实大云朵和漫天的小星星。那天,在一辆运货的火车前被堵了半小时,周遭的人开始埋怨不耐烦,我要了一杯酸奶,开始仰头观天。发msg给朋友,邀他们一同来享受这难得的景色,同一片蓝天下,不同的角度,同样美妙
期刊
前几天重看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说:“也许每一个男人全部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但红与白永远却在争持,争持一样她们永远都得不到的希望……”  那是三十年代上海的爱情,热闹的上海滩,放荡与保守、纵欲与传统并存着,碰撞着。七十年后台北,这些东西依旧伴随
期刊
这两年来,安吉丽娜·裘莉一直生活在意料之外,最好的和最坏的都在她身上发生。  生活总是这样变化莫测,就像阿甘不知道他生活里的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口味一样,我们,甚至连安吉丽娜·裘莉自己,也无法预测她下一步会给出怎样令人惊叹的牌。    跟老公掰了的裘莉    2001年,《古墓丽影I》热映的时候,安吉丽娜·裘莉正和她的新婚丈夫比利·鲍伯·松顿(Billy Bob Thormton)窝在洛杉矶的新家里
期刊
直至近一个月后的今天,当徐洋回忆那4天时,情绪仍然很激动,仿佛每说一遍就又去经历了一次。这一个月就生活在这样的回忆当中,不光是那4天,还有所有过去的心酸和努力。  我想徐洋永远忘不了2003年8月1日到4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吧,甚至还包括这前前后后的几个月。    赛前    今年3、4月份,徐洋接到文化部的通知,说要在她和一个少数民族的组合之间选一去参加第14届
期刊
“你反抗什么?”  “我得到过什么?”    这是马龙·白兰度1954年出演《飞车党》(The Wild One)的著名对白。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影片中一队开着摩托的黑衣车手横空出世,他们藐视传统、游戏人间,在身体的挣扎之中与世俗抗争,自此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神话。里面桀骜不驯的皮革装束也被接下去的反文化电影一而再再而三地沿用,从后来的《逍遥骑士》(Easy Rider)、《皮革下的赤裸》(The
期刊
对于很多很多年前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的一首“迟来的爱”来说,它的演唱者李茂山似乎更能算得上是一个“迟来的人”。从1984年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开始,在台湾和东南亚,李茂山已经唱了近20年的歌了,可是,在内地歌迷的视野里,他却姗姗来迟——也许,从80年代末到现在,熟悉流行歌曲的人当中很少有人没有听过“无言的结局”和“迟来的爱”,可是,“李茂山”这个名字以及这个人,却是相当陌生的。  见到的李茂山,的确是
期刊
上华唱片(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版权  江苏音像出版社出版  上海星汉音像制作有限公司发行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在十七岁的初恋第一次约会  男孩为了她彻夜排队  半年的积蓄买了门票一对  我唱得她心醉  我唱得她心碎  三年的感情一封信就要收回  她记得月台汽笛声声在催  播我的歌陪着人们流泪  嘿 陪人们流泪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在二十五岁恋爱是春光明媚  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  她不听电话夜夜
期刊
我读郎朗,感受到的是激情,不是火山喷涌那种突然爆发式的激情,不是那种大江大海,汹涌澎湃令人几乎被淹没的激情。那是一种不故意张扬、却无处不在,需要你细细品味,不经意间你就会被他征服的激情。那是一种诗人般的激情。那种激情渗透于所有音符中,渗透于所有旋律里,渗透于所有乐章间,甚至,渗透在音乐的间歇里。在他纵横于黑白琴键的十指里,你可以听到他灵魂的渴望,渴望着对话,和大自然、和上苍的对话,渴望着理解和被理
期刊
阿隆·奈维尔(Aaron Neville)对于我等发烧友或老歌迷而言是个亲切的名字。他早年于A&M唱片公司出版的那张《Warm Your Heart》,便是小弟初涉Hi-Fi阶段的启蒙天碟。可是以后,这位眉间有颗大黑痣,体格颇像重量级拳手的黑人歌手(人称“大墨粒”)便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期间,虽然也偶有新作推出,但感觉总是无法撼动《Warm Your Heart》给我等的强烈印象。直到近期阿隆转会
期刊
“自从听了Radiohead后,就戒了欧美摇滚乐。"    漩涡    我不喜欢过于扭曲的东西,尤其是男性化的扭曲。不过Radiohead算个例外。也许是这个名字过于如雷贯耳,到这地步,叫我不得不斜睨着看它一下,一看,女人倒突然觉得体内雄性激素开始分泌,无法自制深入到漩涡里--"沿着你设计那些曲线,原地转又转堕进风眼乐园,世上万物,向心公转,陪我为你沉淀"。这是我反覆念叨的一句,用来形容《鹊贼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