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改、大胆试,这支队伍年轻有为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在大有可为、引领创新的历史机遇期,要想持续深入开拓苏相合作区的新局面,需要一支具有改革创新、热情澎湃、敢于当担、尽职尽责特质的干部队伍。
  第一张“全家福”的诞生
  2020年7月1日,苏相合作区团队在漕湖大厦前集体合影留念,有了第一次“全家福”。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相城区委常委、苏相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磊强调,“苏相合作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迫切需要锤炼担当品格,焕发干事创业热情。这既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也是初心所系、使命所在。面对苏相合作的发展要求,坚决不能忘了‘我们是谁’,坚决不能忘了‘从哪里来’,坚决不能忘了‘為什么出发’。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全面总结苏相合作开发建设8年来的经验,用整装扬帆再出发的奋斗姿态开启再创业新征程,全面推动苏相合作向纵深发展。”
  从“整合”“磨合”到“融合”“融入”
  2020年8月,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的干部队伍初具雏形。据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组织人事局局长陈建忠介绍,“除工业园区、相城区委派的干部外,合作区新引进了57名人员,平均年龄31岁。他们中有从工业园区和相城经开区遴选的骨干,也有借助园区平台优势,从国内和世界名校引进的人才。其中,30人来自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全球前一百名大学,整体素质较高。”然而,由于来自不同的体制机制,拥有不同的工作和专业背景,初来乍到,这支年轻的“新生军”需要一段磨合期。
  为进一步强化苏相合作区干部的政治素养与理想信念,让其深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的管理体制与开发建设情况,提升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帮助新进人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9月12日,苏相合作区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式开班。“一直到11月,我们组织了12期培训课程,从各个方面帮助学员提升工作本领,重在学中干,干中学。”陈建忠介绍。培训的第一讲就邀请到苏州工业园区原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潘云官,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元老”的亲身经历,解读园区发展的秘诀。
  通过集中授课、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和实践,切实提升了苏相合作区干部综合素养,推动了干部队伍整体建设,进一步点燃了苏相合作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此外,苏相合作区还初步建立起了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机制,综合运用日常走访调研、专项测评、个别访谈、年终考核等方式,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克服不足。
  “从前不久的定岗定级测评,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人员都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今年9月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十多场。在这个过程中,有思想碰撞,有特长展示,有才干提升,加速了干部队伍内部以及与合作区开发公司、相城区属地相关部门之间,从整合、磨合到融合、融入的进程。”
  优化体制机制,激活干部队伍活力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只有创新体制机制,使体制更顺、机制更活,合作区的管理运行才能更加协同高效,合作区才能具备更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陈建忠说,依托“园区经验”,参照“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苏相合作区统筹使用各类资源,理顺权责关系,减少管理层级,团队化运作,整合人员力量,增强基层干事活力,促进干部落实“一人多岗,一岗多职”工作机制,让工作效率更高效。
  目前,苏相合作区正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包括科学制定合作区权责清单,明确经济发展、投资服务、安全监管等主责主业,切实减轻合作区不必要的非经济发展负担。同时,按照聘任制搭建组织架构、推进管理体制,致力打造“精品化”的干部队伍。
  主动改、大胆试,这既体现了 “园区经验”的特质,也是苏相合作区作为创新热土,自带改革基因、充满创新勇气的特点。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苏相合作区将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厚植向善向上良好氛围,增强干事创业素质能力,在实践中不断蜕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他文献
“这个不得了,都过了70年还保存得这么好……”近日,一群参观者驻足在虎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戎心·印迹馆”展柜前,讨论着里面的老物件。自2020年虎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面建成以来,这里已经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參观者。  退役军人服务站,映衬江南情  虎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位于北浩弄49号,地处外城河边。北浩弄南起山塘街,北至广济路,弄长644米,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景色宜人,每逢节假日游客众多。首屈
期刊
27年前,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的金鸡湖周边经历了“从洼地田到繁华都市”的蝶变。如今,水域面积9.07平方公里的漕湖板块更有着值得想象的未来。被称为“下一个园区”的苏相合作区,自带着光芒,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下诞生成长,带着“园区”老师的智慧和干劲,意欲书写苏州新的辉煌。  规划引领,  打造飞地的2.0升级版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顶层设计。苏州工业园区
期刊
鼠年即将进入尾声,每个人都在等待着“牛气冲天”的春节。对于苏州人来说,对新春的期待,是从冬至开始的。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启了准备苏式大年的序幕,一幅展示姑苏深厚文化底蕴和新年繁华盛景的新“平江图”也徐徐打开画卷。  “大如年”的泰伯庙大典  江南人都说“冬至大如年”,事实上,古代苏州人的新年正是从冬至开始的。这与吴国的第一代君王泰伯相关。周太王长子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愿望,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
期刊
十里漕湖,古因范蠡伐吴而开,今因苏相合作而盛。  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位于苏州主城区北部,紧邻苏州高铁北站国家级枢纽,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拥有漕湖17公里黄金湖岸線、9.07平方公里完整水域,总面积50.58平方公里,由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合作共建,下辖漕湖街道。  作为“市内飞地”,复制园区经验、带动相城“后发崛起”的重要引擎,苏相合作区勾画的“再造一个新园区”蓝图徐徐展开,联动开
期刊
唯有做实民生服务,才能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对于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中的苏相合作区而言,高质量推进交通、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民生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实体化运作以来,苏相合作区一直努力营造一个乐居乐业的新家园,增强辖区内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高质量上。随着各类人才不断涌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激增,苏相合作区必须对标园区的高品质定位,高质量发展民生相
期刊
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园区开发主体,充分借鉴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理念和经验,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建设原则,发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打造以城市规划、产业招商为先导,土地开发、园区配套类房地产开发、绿色公用等多项业务并举的园区开发运营业务模式,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
期刊
近日,姑苏区金阊街道金门路联动支部收到一面写着“精细管理 暖心服务”的锦旗。送旗的是石路商圈的外卖小哥,金门路联动支部在石路天虹商场外专门为他们设置了“外卖专用停车位”,这务实举措让小哥们大大点赞。  2020这一年,金阊街道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以创新实施“初心堡垒”联动行动为着力点,将亟需解决的一件件大事、要事、棘手事转化为联动支部的攻坚方向,积极探索城市“区域党建共同体”的金阊实
期刊
十里漕湖,流淌的是生生不息的文明新风尚。  从民生保障,到城市管理,在新时代文明的召唤下,以科技赋能、多元共治、党建引领为切入口,漕湖街道坚持与区域协调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共生,用精细之举,开创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局面。  地处苏相合作区的核心区域,漕湖街道拥有规上企业72家,辖区常住人口25314人,暂住人口30461人,流动人口占比55%,动迁安置小区占比70%,老龄人群比重大。面对精细化民生服务
期刊
1996年便落户在苏州工业园区,并设有两家工厂的美资企业楼氏电子,多年来对园区的亲商环境和服务体系一直高度认可。然而,2013年,企业当时对外公布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园区工厂整体搬迁至位于相城的苏相合作区,成为当地首个园区产业转移项目,由此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时至今日,楼氏苏州的产值增加了60%,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人均产出提高了3倍,硅麦克风生产线和陶瓷电容器生产线也相继获
期刊
寒冬时节,漕湖之畔,在苏州国家质量基础(NQI)基地、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易德龙二期、利华科技等在建项目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挖掘机、塔吊“你来我往”。这样的在建项目在苏相合作区共有20多个,有2500余名工人为合作区项目建设挥洒汗水。  随着越来越多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苏相合作区掀起了项目集聚的高潮。“到苏相合作区投资兴业”的背后,是当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提升。自4月8日揭牌成立以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