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部分语文教师躬耕于字、词、句、段等孤片教学,忽视了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单篇阅读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微雕艺术,但是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学生通过比较、甄别和归纳可以得到很多灵感。群文阅读突破了专题阅读的局限性,不再是同种体裁作品中的异同对比,更具有技巧性和灵活性。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3-0080-02
前言
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单元壁垒,突破单项阅读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将几部作品或者是几个诗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和对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不同文体之中的差异,在阅读中寻找不同文体之间的魅力。
一、群文阅读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也正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发生了改变。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要学会“博览”才能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标准》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有一项目标就是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中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作为初中教师需要将群文阅读作为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目前,我国一线的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的重点依旧放置于就作品讲作品的过程中,没有注重语文阅读的拓展,也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延续,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无法得到增加。学生对自己需要读什么书,如何选择书籍,如何在书籍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感到困惑。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没有突破单元壁垒,依旧保留原始教学结构
一些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选择的是相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发现文章中的异同之处,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依旧保留着原始的教学结构。很多教师没有尝试着突破单元壁垒,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也无法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收获知识。另外,教师群文阅读依旧是依托于教材所设计的阅读模式,不具备随意性和技巧性,教师的目的性过强,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群文阅读“生态链”构造不明显
群文阅读的生态链构造现在还不明显,教师没有具体区分初一到初三学生的阅读作品。教师也没有深入思考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接触哪些作品,需要了解哪些群,每个群应该凸显出来的艺术点在哪儿等,这也就导致了群文阅读没有目的性,十分混乱。一些教师在课堂中采纳“原著阅读”,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阅读原著,虽然每个学期学生都可以阅读一些书目,但是学生没有归纳和总结的机会,只是单纯的阅读和对比,只能收获自己所阅读的知识,不了解其余的学生阅读取得了何种收获,学生阅读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三)群文阅读交流氛围不强
学生目前的群文阅读氛围还没有构建起来,大多数学生所接触的文体体裁还是相对较为简单的,很多学生也不注重总结和交流,班级整体的阅读氛围相对较差。如在学习《水浒传》《西游记》这些经典名著选段的时候,学生可能都通过影视作品或者游戏等渠道了解过一些知识,但是没有进行自己的概括和总结,学生之间也没有进行人物描写对比和情节描写对比等细节交流,学生也没有群文阅读对比意识。
(四)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思考习惯
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习惯,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是单纯的阅读,没有带着自己的思想和疑惑去阅读,这也是很多学生在解决一些中考题目时比较困难的原因。此外教师现在对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需求,但是也没有给学生布置阅读题目,教师自己对这些阅读材料的理解可能也不深入,没有办法给出问题,这其实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养成。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建议
(一)跨越单元界限,探索群文阅读新领域
首先教师要突破教材范围,强调以课内文本教学为主,引入课外阅读。教材如若選择了《荷花淀》,教师完全可以拓展课外阅读读物《山地回忆》、《风云初记》等篇章,探索同一个作者,不同题材作品中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特征和写作技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举办群文阅读辩论赛,大家共同辩论同一个作者不同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探讨作者喜爱的写作方式,拿出作者的作品进行辩论[1]。
其次,教师还需要以初中常见作者为核心,与学生进行多部原著作品集中研读。其实在一些初中学校中也经常会有作家专题阅读,如“史铁生专题阅读”“毕淑敏专题阅读”这一类都十分符合群文阅读要求。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整体架构意识,减少学生的阅读随意性,避免学生因为取舍不当而致使学习成绩下降现象。另外,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也需要结合中考要求进行开展,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独特而忽视了考核的基本要求,面对群文阅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具体的优化策略和实施路径是教师所必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教师需要做好阅读分类,群文阅读并非杂乱读书,而是有目标、有种类的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专题阅读活动,每次活动维持一个月或者三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专题书籍,如有关亲情、爱国情怀等一系列专题书籍,在教室后面的阅读角可以摆放与专题相关的书籍,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和阅读量,这样学生后期在写专题作文的时候也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二)谋篇布局,建立合理的群文生态链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首先,教师应当思考群文阅读之间的“群“,探索不同年龄学生适合的群文内容,划分清楚学生从初一到初三适合的群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原著作品让学生阅读,第一学期可以是史铁生的四本原著,第二学期可以是鲁迅的四本原著,每个学期以四本原著为定量,那么三年下来学生可以完成二十四本原著的阅读,自身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必然能得到提升。其次,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到中考的考题,研读内容也必须合理布局,具体哪些书籍可以放在初一阶段读,哪些书籍可以放在初二阶段读等,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过程,这样学生也较为容易接受。在大局建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拓展和选择。也许有些学生阅读较快,在读鲁迅原著的过程中可能得到启发,自发的阅读一些那个年代的其他作品也是可以的。虽然学生的书籍选择存在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主要的知识面和选择点应是相互联系的,最终形成一种散点但是局势统一的现象,这样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2]。 群文阅读生态链的构建需要教师掌握巨大的阅读量,教师首先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种类推荐。然后教师还需要将这些书籍划分为层次,有一些书籍在这个阶段学生阅读可能稍微费脑筋,甚至有些文章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例如国外著名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一些书籍写得十分有深度,这些书籍就可以作为高阶阅读书籍让学生阅读,而一些散文杂文,尤其是近现代作家的一些书籍如《追风筝的人》等,就可以作为基础阅读书籍,给学生一种明显的层次阅读感。还有一些基础的作文阅读书籍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的群文阅读内容进行拓展[3]。
(三)设计群文阅读交流群
在整体教学目标指定之后,教师可以划分群体进行教学设计。很多学生阅读的原著是大同小异的,甚至一些学生阅读的原著是相同的,大家可以交流一些原著的核心点和优秀之处,共同分析一本原著中值得学习的内容。也许一个学生无法判断原著阅读中的取舍标准,但是一个群体中的取舍标准大多是值得借鉴的。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交流的桥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阅读交流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鼓励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提出参考的答案,这样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总结和思考,学生的概括力也会得到提升。
需要警惕的是,这种群文阅读交流方式会让学生停留于表面文字的分析,没有办法深入到精髓研究,教师也需要及时的提出指导方案和研读方向,以自己的阅读理解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向,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更为有效[4]。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专门安排对应的阅读教师进行专业的阅读分类指导,每个学期参照国家要求推荐给学生一些阅读书籍。这样大家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交流习惯,每个学生也都可以收获到不同的知识。
(四)阅读需要与中考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教师认为将教学的注意点过多的放置于阅读教学会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将群文阅读与中考相互结合,用零碎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尝试。其实,观察中考题目不难发现,中考考核的核心也就在于读写,很多阅读试题选文难度也正在增加,学生如若没有广阔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很难获得高分。分析一下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教师不敢放手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必修教材中的古诗文,这部分内容的考核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分数,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打通必修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壁垒,建立新的群文结构,突出专题性。教师通过将课外阅读资料文章进行核心定位、组文和建群完全可以设计出与中考难度相当的阅读思考题目,而且还会优化原来的阅读教学设计,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中考对学生的阅读量虽然没有明显的要求,但是阅读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理解水平,这两项在中考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教师也需要真正的理解中考究竟考核的是什么,不能单纯追求学生的阅读量,强迫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在推荐给学生的书籍中选择一两个章节进行重点的阅读讲解,从时代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目标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的解析,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内容。如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书籍的时候,让学生读完每一个回合之后,自己给自己出一些思考题,带动学生思考探索。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后期阅读一些阅读材料的时候就会有主动思考的习惯[5]。教师甚至可以参照中考出题教师的一些出题习惯进行题目的布置,如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一些段落的作用,一些字词应用的好处,文章的主要脉络和主要阐述事物等,这些都是中考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当学生学会了自动代入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在中考答题的时候肯定会又快又好地回答出来。
结束语
群文阅读鼓励学生读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突破单元教学的壁垒,突破教材限制,深化初中生阅读教学内容,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和改进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志燕.让学生的心灵在“群文阅读”中飞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219.
[2]李元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10).
[3]张效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20(09):89-90.
[4]许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7.
[5]苏丽英.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01):79-82.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3-0080-02
前言
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单元壁垒,突破单项阅读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将几部作品或者是几个诗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和对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不同文体之中的差异,在阅读中寻找不同文体之间的魅力。
一、群文阅读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也正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发生了改变。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要学会“博览”才能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标准》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有一项目标就是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中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作为初中教师需要将群文阅读作为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目前,我国一线的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的重点依旧放置于就作品讲作品的过程中,没有注重语文阅读的拓展,也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延续,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无法得到增加。学生对自己需要读什么书,如何选择书籍,如何在书籍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感到困惑。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没有突破单元壁垒,依旧保留原始教学结构
一些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选择的是相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发现文章中的异同之处,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依旧保留着原始的教学结构。很多教师没有尝试着突破单元壁垒,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也无法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收获知识。另外,教师群文阅读依旧是依托于教材所设计的阅读模式,不具备随意性和技巧性,教师的目的性过强,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群文阅读“生态链”构造不明显
群文阅读的生态链构造现在还不明显,教师没有具体区分初一到初三学生的阅读作品。教师也没有深入思考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接触哪些作品,需要了解哪些群,每个群应该凸显出来的艺术点在哪儿等,这也就导致了群文阅读没有目的性,十分混乱。一些教师在课堂中采纳“原著阅读”,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阅读原著,虽然每个学期学生都可以阅读一些书目,但是学生没有归纳和总结的机会,只是单纯的阅读和对比,只能收获自己所阅读的知识,不了解其余的学生阅读取得了何种收获,学生阅读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三)群文阅读交流氛围不强
学生目前的群文阅读氛围还没有构建起来,大多数学生所接触的文体体裁还是相对较为简单的,很多学生也不注重总结和交流,班级整体的阅读氛围相对较差。如在学习《水浒传》《西游记》这些经典名著选段的时候,学生可能都通过影视作品或者游戏等渠道了解过一些知识,但是没有进行自己的概括和总结,学生之间也没有进行人物描写对比和情节描写对比等细节交流,学生也没有群文阅读对比意识。
(四)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思考习惯
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习惯,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是单纯的阅读,没有带着自己的思想和疑惑去阅读,这也是很多学生在解决一些中考题目时比较困难的原因。此外教师现在对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需求,但是也没有给学生布置阅读题目,教师自己对这些阅读材料的理解可能也不深入,没有办法给出问题,这其实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养成。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建议
(一)跨越单元界限,探索群文阅读新领域
首先教师要突破教材范围,强调以课内文本教学为主,引入课外阅读。教材如若選择了《荷花淀》,教师完全可以拓展课外阅读读物《山地回忆》、《风云初记》等篇章,探索同一个作者,不同题材作品中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特征和写作技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举办群文阅读辩论赛,大家共同辩论同一个作者不同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探讨作者喜爱的写作方式,拿出作者的作品进行辩论[1]。
其次,教师还需要以初中常见作者为核心,与学生进行多部原著作品集中研读。其实在一些初中学校中也经常会有作家专题阅读,如“史铁生专题阅读”“毕淑敏专题阅读”这一类都十分符合群文阅读要求。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整体架构意识,减少学生的阅读随意性,避免学生因为取舍不当而致使学习成绩下降现象。另外,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也需要结合中考要求进行开展,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独特而忽视了考核的基本要求,面对群文阅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具体的优化策略和实施路径是教师所必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教师需要做好阅读分类,群文阅读并非杂乱读书,而是有目标、有种类的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专题阅读活动,每次活动维持一个月或者三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专题书籍,如有关亲情、爱国情怀等一系列专题书籍,在教室后面的阅读角可以摆放与专题相关的书籍,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和阅读量,这样学生后期在写专题作文的时候也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二)谋篇布局,建立合理的群文生态链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首先,教师应当思考群文阅读之间的“群“,探索不同年龄学生适合的群文内容,划分清楚学生从初一到初三适合的群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原著作品让学生阅读,第一学期可以是史铁生的四本原著,第二学期可以是鲁迅的四本原著,每个学期以四本原著为定量,那么三年下来学生可以完成二十四本原著的阅读,自身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必然能得到提升。其次,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到中考的考题,研读内容也必须合理布局,具体哪些书籍可以放在初一阶段读,哪些书籍可以放在初二阶段读等,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过程,这样学生也较为容易接受。在大局建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拓展和选择。也许有些学生阅读较快,在读鲁迅原著的过程中可能得到启发,自发的阅读一些那个年代的其他作品也是可以的。虽然学生的书籍选择存在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主要的知识面和选择点应是相互联系的,最终形成一种散点但是局势统一的现象,这样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2]。 群文阅读生态链的构建需要教师掌握巨大的阅读量,教师首先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种类推荐。然后教师还需要将这些书籍划分为层次,有一些书籍在这个阶段学生阅读可能稍微费脑筋,甚至有些文章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例如国外著名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一些书籍写得十分有深度,这些书籍就可以作为高阶阅读书籍让学生阅读,而一些散文杂文,尤其是近现代作家的一些书籍如《追风筝的人》等,就可以作为基础阅读书籍,给学生一种明显的层次阅读感。还有一些基础的作文阅读书籍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的群文阅读内容进行拓展[3]。
(三)设计群文阅读交流群
在整体教学目标指定之后,教师可以划分群体进行教学设计。很多学生阅读的原著是大同小异的,甚至一些学生阅读的原著是相同的,大家可以交流一些原著的核心点和优秀之处,共同分析一本原著中值得学习的内容。也许一个学生无法判断原著阅读中的取舍标准,但是一个群体中的取舍标准大多是值得借鉴的。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交流的桥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阅读交流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鼓励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提出参考的答案,这样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总结和思考,学生的概括力也会得到提升。
需要警惕的是,这种群文阅读交流方式会让学生停留于表面文字的分析,没有办法深入到精髓研究,教师也需要及时的提出指导方案和研读方向,以自己的阅读理解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向,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更为有效[4]。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专门安排对应的阅读教师进行专业的阅读分类指导,每个学期参照国家要求推荐给学生一些阅读书籍。这样大家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交流习惯,每个学生也都可以收获到不同的知识。
(四)阅读需要与中考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教师认为将教学的注意点过多的放置于阅读教学会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将群文阅读与中考相互结合,用零碎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尝试。其实,观察中考题目不难发现,中考考核的核心也就在于读写,很多阅读试题选文难度也正在增加,学生如若没有广阔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很难获得高分。分析一下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教师不敢放手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必修教材中的古诗文,这部分内容的考核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分数,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打通必修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壁垒,建立新的群文结构,突出专题性。教师通过将课外阅读资料文章进行核心定位、组文和建群完全可以设计出与中考难度相当的阅读思考题目,而且还会优化原来的阅读教学设计,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中考对学生的阅读量虽然没有明显的要求,但是阅读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理解水平,这两项在中考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教师也需要真正的理解中考究竟考核的是什么,不能单纯追求学生的阅读量,强迫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在推荐给学生的书籍中选择一两个章节进行重点的阅读讲解,从时代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目标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的解析,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内容。如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书籍的时候,让学生读完每一个回合之后,自己给自己出一些思考题,带动学生思考探索。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后期阅读一些阅读材料的时候就会有主动思考的习惯[5]。教师甚至可以参照中考出题教师的一些出题习惯进行题目的布置,如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一些段落的作用,一些字词应用的好处,文章的主要脉络和主要阐述事物等,这些都是中考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当学生学会了自动代入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在中考答题的时候肯定会又快又好地回答出来。
结束语
群文阅读鼓励学生读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突破单元教学的壁垒,突破教材限制,深化初中生阅读教学内容,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和改进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志燕.让学生的心灵在“群文阅读”中飞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219.
[2]李元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10).
[3]张效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20(09):89-90.
[4]许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7.
[5]苏丽英.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0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