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六种阴离子方法研究

来源 :饮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氢氧根等度淋洗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氟离子),BrO-3(溴酸盐),Cl-(氯离子),NO-2(亚硝酸盐),NO-3(硝酸盐)和SO2-4(硫酸盐)6种阴离子,对6种阴离子测定时产生的相互影响进行讨论并消除其影响.结果表明:水样中F-,BrO-3,Cl-,NO-2,NO-3和SO2-46种阴离子互不干扰,分离度较好.在线性相关系数为99.31%~99.62%范围内,6种阴离子中BrO3-和NO2-线性范围最小(均为0.01mg/L~0.20mg/L),次之为F-(0.10mg/L~2.00mg/L),其余3种阴离子最大(均为0.50mg/L~10.00mg/L),且这6种阴离子的检出限值高低与其线性相关范围呈正相关性.这6种阴离子检测方法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92.0%~105.4%)、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0.014%~0.42%).水样测定过程中通过稀释进样、分离过滤等方式可消除高响应峰阴离子对低浓度阴离子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故此方法可满足日常大批量饮用水中阴离子的检测需求.
其他文献
针对某公司铝合金扁锭铸造冷却水水质较差、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从冷却水系统运行方式、扁锭铸造工艺、生产方式、补水水质等方面分析冷却水水质差原因,并通过利用现有冷却水系统设备,改进设备运行方式,稳定生产量和铸造工艺,定期取样分析检测水质,探索补水规律等控制措施,使冷却水水质明显改善,符合铸造工艺要求,有效提高扁锭质量.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工艺经历了池浸、堆浸工艺的沿革,目前采用原地浸矿工艺.原地浸矿开采工艺具有不破坏地表植物、不产生尾渣等优势,但仍存在滑坡、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等隐患.在分析原地浸矿机理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介绍离子型稀土开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生产阶段、生产后期的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要点.实践证明,通过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离子型稀土矿的原地浸矿开采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扰动在可控范围内,可实现离子型稀土矿山的绿色发展.
建筑石材矿因开采工艺和管理理念落后,矿区无序开采,地形地貌挖损破坏严重,遗留大量土壤覆盖层薄、植物生长立地条件差的高陡边坡,而挂网客土喷播技术在岩石边坡生态恢复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总结了挂网客土喷播技术的适用条件、工艺流程、各环节技术要点及设备.挂网客土喷播技术通过坡面挂网增强土壤的附着能力,人工调配喷播基材的土壤肥力,为植被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为岩石边坡生态复绿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介绍了西门子法多晶硅的副产物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技术及其现状,从原理、工艺优缺点、存在问题、改进方向等方面介绍了四氯化硅制备气相白炭黑、硅酸乙酯、光纤预制棒及三氯氢硅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四氯化硅氢化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氢化技术上的难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为国内多晶硅技术开发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简要介绍了有色金属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大背景,结合行业特点和现状,提出了有色金属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要坚持战略引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规划;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完善基础平台建设;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绿色智慧矿山、环保智能工厂;加强基础应用研究,构建资源共享、高度协同、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培养数字化人才,打造数字化转型队伍,构建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
简要介绍了热继电器、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和智能电动机保护器的优缺点,并阐述了智能电动机保护器如何正确的选型,重点比较了智能电动机保护器保护模式、端子控制模式、全通信模式、半通信模式等几种常见工作模式,介绍这4种模式适用的实际情况,最后通过分析智能电动机保护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法和建议.
近日,发表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多喝咖啡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rn作为关于衰老的“澳大利亚成像、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研究”的一部分,伊迪丝·考恩大学(ECU)的研究人员在十多年时间里调查了200多名澳大利亚人,研究咖啡摄入量是否影响其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和几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重要标志物之间存在联系.
期刊
从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EPC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其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其主观、客观存在的必要性、优势,重点阐述了EPC项目的费用确定和控制的内涵,详细介绍了费用确定的基础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并从设备及材料采购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管理费用等方面阐明费用控制的要点.EPC项目执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应得到重视,费用控制是关键,尤其是费用事前控制.
研究生物酶处理技术降低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麦麸酯酶去除茶叶中氯氰菊酯残留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粗酶质量浓度40mg/L、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20min,去除率为80.31%.通过对处理后茶叶水浸出物及主要成分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的分析表明,酶处理农残对茶叶的品质无明显影响.利用麦麸酯酶去除茶叶中氯氰菊酯残留,可以降低安全风险,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建立了一种采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9种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酸性红、亮蓝、赤藓红)的方法.样品经ProElut PWA-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乙腈-0.02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采用低压梯度洗脱方式,在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上分离,于254 nm波长处检测.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9种色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2%~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