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营养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开发实施的营养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营养学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营养观、健康观和平衡膳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营养健康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践
  高中生营养健康教育是以提升健康素养为导向,以传播、教育、实践为手段,以帮助学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教学活动及过程。通过营养知识及国家有关营养政策的宣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解,从而推动科學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确立、实践与宣传。
  1 课程开发背景
  1.1 健康中国的时代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营养健康状况在明显改善,但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仍是影响健康的普遍问题。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健康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营养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普及营养知识,丰富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营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宣传与践行,对自己、家长及家庭的合理膳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课程实施贯彻纲要精神,具有时代性。
  1.2 国内外营养健康教育的发展  发达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美国早于1946年就颁布了《国家学生午餐法》,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日本也通过营养立法,建立营养师制度,实现了改进国民体质的目标[1]。我国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专门的营养教育课程体系与标准,中学阶段的营养健康教育主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初、高中《生物》中渗透。虽然学科教材中有相当的内容和较大的空间可以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但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及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难系统地学到营养相关知识,营养教育目标的落实和教育效果与实际相差甚大。
  1.3 高中生营养健康意识薄弱  在课程开设之初,笔者在本校高一、高二约1700个学生中进行了“饮食营养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不重视饮食营养、存在偏食、挑食现象,健康意识淡薄、不关注食品标签、高糖饮料、高能方便食品等摄入较多。部分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没有吃早餐就上学的占12.8%,有吃早餐且在家吃的占33.9%,在上学路上随便吃的占15.8%,而在某一节课间吃的占35.8%。选择食物的首要标准:风味占19.57%、口感占33.07%、营养仅占14.42%。严重偏食的有10.81%、轻度50.23%、不偏食38.96%。坚持每天喝纯牛奶的有34.73%、偶尔喝的49.2%、不喝的有16.07%。关于零食:吃零食关注营养的占37.41%、不关注的占62.59%;买零食会注意营养成分的占38.9%、不会的占61.1%。从问卷结果看,对高中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是必需的、也是迫切的。
  2. 课程开发的意义
  2.1 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2017版)的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物学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拓展课程以及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以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2]。根据选修课程的“现实生活应用”方向并结合本校学生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开设的营养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以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2.2 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健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2]。通过“平衡膳食”、“食物奥妙”等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中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的形成与确立;通过“食物的营养成分探究”、“营养食谱的设计与分析”、“食品标签调查”、“营养宣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营养相关问题的分析、判断与解决能力、认同饮食健康并积极宣传,制定并践行健康生活计划,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使之更具社会担当与“社会责任”。
  2.3 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也更加明确。对于已有一定职业规划的学生,选修营养教育课程对其兴趣的培养和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可能有较大的影响。他们会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升学或就业需要联系在一起,对知识的需求较强烈,有利于其主动参与与深度学习。而对于大学没有选择相关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而言,由于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限制,他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后很难再系统地接受营养教育,因此,在高中阶段习得的营养学知识和建立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对他们当前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还将对其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产生深远的影响。
  3. 课程实施
  3.1 课程目标  “营养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学科和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课程目标如下:
  (1)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2)宣传营养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膳食行为,形成平衡膳食观,促进身体健康。
  (3)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并开展多元化的营养实践活动,培养团对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从实践的层面探讨或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营养与饮食问题,在实践中提升营养素养和营养宣传能力。   (4)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能充分运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3.2 课程内容  课程作为校本选修课程,一个学分,18学时,每周一课时,教学任务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从“营养基础”、“食物奥妙”、“平衡膳食”、“营养实践”四个层面展开,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营养基础知识,提高营养实践能力。
  “营养基础”衔接义务教育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营养”的相关内容,着重阐述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的生物学作用;人体的营养需要量;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与平衡;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会人体的危害以及营养不均衡与常见营养疾病等,侧重营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食物奥妙”主要介绍食物的营养价值,其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其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利用情况,了解食物所含营养素、能量与人体营养需要的关系以及加工烹调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以指导学生科学选择食物和合理膳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与膳食不平衡相关的食源性疾病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平衡膳食”主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依据,介绍青少
  (接338页)
  (转339页)
  年的营养与膳食,了解膳食模式与健康的关系,促进学生对营养知识和食物搭配的正确理解,指导学生合理配餐,注重饮食均衡,促进自身健康。同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践行膳食指南所倡导的原则和观点,学会设计和计划膳食、比较和评价膳食,充分发挥平衡膳食对健康的有效作用。
  “营养实践”是与课程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该内容不单独成块,而是穿插在其他三个模块内容中完成。主要有“食物营养成分探究”、“食品标签的调查与解读”、“食谱设计与评价”、“食物DIY”、“营养顾问”、“营养宣传”等实践活动。“营养宣传”可结合实际多方向、多角度开展。如利用校园广播开设营养健康宣传专栏,潜移默化地渗透营养健康知识;结合5.20世界学生营养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营养宣传活动;针对学生家长开展营养与健康讲座,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饮食与营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等。近两年我校启用离城区较远的新校区,学生几乎都寄宿,学校食堂用餐人数多,学生用餐情况也很受学校关注。通过营养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与食堂的互动,丰富了食堂早餐菜谱,促进食堂饮食文化和饮食环境的建设。“营养实践”活动重实践、亲体验、可操作,使课程更具趣味性。
  3.3. 课程评价  本课程为选修考查科目,课程评价采用能体现学习过程和学习真实情境的过程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出勤、合作学习能力、参与积极性和过程实践作业为依据,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方式确定最终成绩[3]。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我们的评价指标也将进一步细化、量化和个性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学校的文化环境,更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自觉投入。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智,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索,让校本课程更具特色,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9-25.
  [2] 李丽桦.近年来国外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概述[J]. 上海教育科研,2007,(4):16-19.
  [3] 谭丽丽.“写生压花”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J].中学生物学, 2018,34(1): 67.
  基金项目
  本文为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中學生物学科教学带头人立项课题(课题编号:XKSW-201702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我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周边的农民家庭。农村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使他们不自觉的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批学生在将来的三年里能否认真学习,将来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能否向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有责任去帮助学生改掉这些坏习惯,下面我谈谈农村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关键词:农
期刊
摘 要:在高校英语教学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尤为关注。英語写作可以说是对英语掌握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它也是检验四项语言掌握情况的试金石,可以完全从客观角度直接将学生的语言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展现出来。可当下在绝大多数的高校中,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仍然相形见绌。因此,本文主要着重分析了高校学生在英语写作当中出现词汇错误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可行性举措。  关键词:写作能力;阅读量;积累;固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已经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是需要我们老师要在多角度入手,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让学生能够得以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越发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主要
期刊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品质的重要任务,其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新时代下社会赋予初中政治的新要求。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更好提升。本文简单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内容,以及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  人文学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格,维护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文
期刊
摘 要:新的开放式教学制度在近年来正在不断的改变和完善,也正在深入到中小学的课堂中去,然而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还未能及时从过去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中抽离出来,在课堂上教学也无法真正做到成功有效、得心应手,因此这就给现有教师团队带来困难挑战。所以本文主要探究,在这样新时期的教学方式改变下,如何去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课堂教学由于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界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尤为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从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源,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发展为落脚点,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
期刊
摘 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也是对小学生多方面能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有效途径。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还需要是基于实践之上进行操作,尤其是写事作文对于小学中低段的孩子,刚接触作文不久,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较为欠缺,只有基于生活的作文才能够使其得以顺利进行。本文就从生活化的教学中探讨了小学写事作文的方法运用,
期刊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参加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监测质量分析会,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扎实训练成就有效课堂》。  一、分析试题,引领方向。  提到质量分析,我不由得想起了上学期期末很多老师的感叹:这份试卷检测学生课外知识应用,分析理解的题型太多了,看来下学期要将更多的时间带学生到图书馆才行。作为旁听者,我有很多感触。这句话一下子概括了两个问题:那就是我
期刊
摘 要:速度是径赛体育项目最核心的指标,在比赛和考核中,速度是唯一指标。速度在中长跑训练中的价值可见一斑——因而,对速度训练的评价也自然成为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核心评价内容。本文基于中长跑“周训练”这个特定的训练模式,就其速度训练评价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长跑;周训练;速度;评价  影响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体能、耐力、心理、战术等等,但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一个硬指标——速度
期刊
摘 要: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足球魅力非凡。在我国,古时起就有足球这项运动,那时被称为蹴鞠。但是,在岁月的流失中,我国的“足球热”也消失在了历史中。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校园足球”这一概念,并将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综合素质的考评,以发展足球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是,校园足球雷声大、雨点小,后期落实并不到位。本文就农村地区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