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词分析的世界肿瘤学研究主题演化分析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05—2014年世界肿瘤学领域内部结构和研究主题的变化,为相关研究与科研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05—2014年间《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203种"oncology"学科期刊刊载的文献类型为"article"的论文数据,依据《医学主题词表(MeSH)》对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和归类处理,构建2005—2007、2008—2010和2011—2014年3个阶段高频词共现矩阵,采用共词分析方法,绘制各阶段的类团变化图和战略坐标图,分析各阶段肿瘤学内部结构和研究主题的变化。

结果

2005—2014年间肿瘤学主要关键词数目减少,单个词词频快速增加;肿瘤的化疗、放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及肿瘤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一直都是肿瘤领域的核心主题;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组织癌变的病理机制、肿瘤发生的遗传学因素以及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是目前肿瘤研究学领域较受重视且发展较快的研究主题;"乳腺癌"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也带动着其他主题的发展;肿瘤筛查和肿瘤基因、遗传学的相关研究发展速度很快。

结论

肿瘤学领域内主题的合并、分裂、发展、衰退、消亡一直在发生,研究主题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相互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明显;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朝专深方向发展的趋势;而肿瘤筛查和肿瘤基因、遗传学的相关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的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病例的不同临床表型,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本院医学遗传中心因产前筛查高风险而就诊,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确诊的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14 651例产前筛查高风险病例中22例(1.5‰)确诊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其中心脏超声结构异常13例(59.09%),心脏结构异常合并腭裂1例
目的对两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PRRT2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集两例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覆盖基因全外显子及其侧翼,通过PCR扩增PRRT2基因,再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例1的PRRT2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c.282dupA重复变异,例2的PRRT2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c.715_716dupCC重复变异。两例患者的母亲均检测到与患者相同
目的分析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SMC)的来源与形态。方法对1例常规G显带分析核型为45,X[26]/46,X,+mar[43]嵌合体的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SRY基因Sanger测序分析,明确其sSMC片段来源和存在形态。结果患者G显带核型为45,X[26]/46,X,+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在调控基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机体几乎每一生理过程都会受到miRNA的影响,也有许多疾病与miRNA失调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关系密切,其有望成为胃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微小RNA(miRNA)通过对目的基因翻译的调节,在肝癌复发的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iRNA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复发密切相关,机制包括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等。miRNA可能成为最具潜力的肝癌治疗靶点,并在复发预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人参皂苷(GS)为人参的主要成分,包括Rg3、Rh2、Rd、Rh1、Rg2等数十种单体。GS及其各种单体抗肝癌机制各异,主要机制包括以下方面: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联合其他治疗手段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不同的GS单体通过各自途径发挥不同的抗肝癌作用。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MP-7、bFGF与肿瘤内间质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MMP-7、bFGF、MVD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性NSCLC石蜡包埋组织80例、正常肺组织40例中MMP-7和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MMP-7、bFGF在NSCLC、正常肺组织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放化疗对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疗效,并进一步筛选出与肿瘤预后有关的指标。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30例)或术后辅助治疗(50例)患者的生存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淋巴结转移情况、远隔脏器转移情况、治疗方法、分化程度和T分级等变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Ka
肺癌的常规治疗疗效有限,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新选择。多个临床研究初步证实了伊匹木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免疫细胞、细胞因子、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蛋白疫苗、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和多肽疫苗等对肺癌的治疗效果,且多数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有望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泛素耦联酶2C(UBE2C)参与细胞周期进展、有丝分裂调控以及靶向降解短寿命的蛋白质。UBE2C是癌症相关的泛素耦联酶,其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异常表达的UBE2C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展、C-erbB-2、细胞凋亡因子及转移相关因子等,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并且可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