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贵妇图鉴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簪花仕女图》。

  最近的《长安十二时辰》热映,精美的器物,考究的服饰,精致的画面……又一次掀起一股唐代审美热。唐朝,或许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绮丽旖旎的美梦。
  只要提起唐代的女神,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起这样的印象来:胖胖的一张圆脸,丰腴的体态,在那时只有这样才是大唐的“颜值担当”。这种所谓的脸颊、体态丰满的特征在唐以前是没有的,唐以后也很少见。
  那为何偏偏就在唐代出现了这种风格呢?大家不妨一起来读一读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这幅具有大唐颜值担当的仕女画,就可以从中看出唐代贵族女性的美在何处,她们又是如何引领时尚之美的。

从屏风到手卷


  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仕女图。仕女图是中国人物画中的一个重要的门类,专以描绘宫廷的贵族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人物画,后来也逐渐扩展到对一般女性形象的描绘。
  所谓簪花,是指插花于冠,也就是把花插在云发上。画面中的五位贵族仕女,她们的发冠上最显眼的地方都插着一朵朵硕大的鲜花,所以这幅画被称为《簪花仕女图》。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点很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它前世今生的载体形式。此图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大手卷的装裱形式,但其实,根据一些研究者分析,以及我对画面的仔细观察,可以猜测,这件仕女画的最初形制很有可能不是手卷,而是一组画在屏风上的仕女画。
  读者可能会问,唐代的屏风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从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的一幅重要作品《重屏会棋图》中清晰地看到当时屏风画的模样。唐朝时,人们通常坐在一种被称为“胡床”的榻上,当时还没有普及椅子板凳之类的坐具,为了装饰或者对胡床上坐者的遮掩,榻后面常常会放置一圈屏风。在《长安十二时辰》的电视剧里,宰相林九郎(原型为李林甫)所坐的“胡床”以及其身后的屏风庶几近之,只是林九郎身后的屏风,画的是李思训风格的青绿金碧山水,类似于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千里江山图》。所以有人认为《簪花仕女图》原来就是几条单独的屏风被摆放在榻的后面,后来有好事者把几幅画从屏风上拆了下来,又合在一起装裱,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手卷。
  如何可以证明这是屏风画?从画面上来看,画中的几位贵妇的位置并不在同一条连贯的地平线上,人物有高有低,特别是画面左端的第二位贵妇,形象明显小于其他人。似乎与周围的人物大小相比,很不协调。如果是普通形制的创作,画家这样的处理似乎没有任何的道理和必要。接着再仔细看一下,较小的仕女,以及下方的小狗,还有白鹤,周边的绢面是不是都有裁切的痕迹?据说在1972年此图进行了一次重新修复的过程,有人发现此图为三块绢拼接而成,而且几处都有明显的裁切痕迹。
  经过一番论证研究,才有了今天此画前身是屏风画的论断。可以说今天我们眼前这一幅《簪花仕女图》,是好事者对周昉画作原始状态的一次改编,是形式上的二度创作。也许艺术上本没有真正的眼见为实,艺术的呈现实际上很有可能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或欺骗性。

大唐“颜值担当”


  接下来再仔细观赏下画中的精彩内容。
  图中一共出现六个人物,其中五位是贵妇,一位是侍女,还有两只小狗,一只白鶴,这些估计是贵妇们的宠物。画面的最左端,还有半块湖石和一株玉兰花,画面中没有任何环境的场面,动物、植物都只是点缀,画家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这六位女士的身上。
  这几位贵妇身上有哪些炫目耀眼之处?
《长安十二时辰》的华服美饰。

  首先是服饰。唐代的女装一改前代保守风格,盛行裸露的装束。像今天街头潮女穿的抹胸礼服、吊带裙,还有露脐装等,这些似乎在今天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古代女性的着装上,唐代的开放是前朝后代都没有的。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无论是宫中贵妇,还是王宗汜将军的女儿,乃至开香铺的闻染,几乎都穿过类似这样的抹胸裙。正如此画中的贵妇,身着低胸的长裙,而且裙腰提到了腋下,遮住了腰身,充分显示了当时以丰盈体态为美的时尚风潮。长裙外罩着半透明的薄纱,肩上还有披肩,这些应该是当时被认为最奢侈的丝绸制作的。而且丝绸的纹样、款式各不相同,绝对算得上是上流社会“白富美”们的低调奢华了。有两句唐诗来描绘当时的时尚女装最合适不过——“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
  看完服饰,再来看一下贵妇的妆面。画中女子丰盈的脸颊上都有着厚厚的粉底,但这个粉底并不是均匀涂抹,而是额头、鼻梁、下巴三处更白一些,这就是人物画的“三白法”,尤其仕女画在画脸时的一种技法,会在脸部最突起的部位加染白粉,来体现脸部的立体感。
  同时,女子的眉毛也有些特别,两片浓而粗短的眉毛,形状像飞蛾的羽翼,也就是非常有名的“蛾眉”。蛾眉一般以青色来点染,所以又称之为翠眉。可见唐代的化妆师很会发现自然中的各种美,并善于应用到生活中去。
  在贵妇面容的眉心正中还有一点小装饰,叫做花钿。花钿是古代女子脸上的一种花饰,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贴在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这里有个典故,据说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一天卧在殿角的廊檐下休息,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先前觉得有趣不在意,后来怎么抹也抹不去,经过三天的清洗,花瓣才落了下来,但留下了梅花般的印记,美极了!宫女们都觉得神奇,于是也纷纷效仿,后来这种妆饰被称为“梅花妆”。这一点,在电视剧中,引起长安城一阵追捧热浪的著名歌女许鹤子的装扮,就很接近。
其他文献
在当代中国画坛,张大千无疑是永恒的传奇。他是天分卓越的艺术家,更是性格宏观之奇人,集画家、鉴藏家及美术史家于一身。面临大时代的剧烈变迁,却能跳脱现实环境的限制,透过交游、阅历与自身的才情,将中国绘画千年传统开创出全新格局。晚年张大千。  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像张大千那样,以其鲜活曲折的一生,映照着整整一个20世纪,甚至延续至今。他既以巧笔丹青享誉海内外,其实又为善作假画的高手;富可敌国,却“穷无
2019年4月的印度总理大选。  纳伦德拉·莫迪,本世纪以来印度最有权威的政府总理,正引领这个年轻的大国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日本大阪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莫迪将其变成传播“印度传奇”的绝佳舞台。但据《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媒体最新报道,赢得不久前议会选举的莫迪及其领导的人民党却惴惴不安,因为那场胜利存在“后遗症”。据圈内人士称,对人民党权力地位构成威胁的政党正积极整合,而他们的
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最初不一定是多么轰轰烈烈。相比于此后伟业,开始的那天,有时常常十分朴素。1990年4月18日,就是这样的一天。  那天在上海,有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将举行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虽然桑塔纳汽车很受用户欢迎,但是5周年庆本身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闻。让人有所期待的,是有一位重要领导人将出席大会,那就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  从新闻的角度讲,这意味着那天,会有比庆祝
一艘是服役近6年的“辽宁”号,还有一艘是已经处于海试阶段的国产航母。近来,一张中国双航母同框的照片,在社交平台疯传。寻找这张照片的源头,来自于今年5月27日的大连造船厂。在先后完成既定的训练与海试任务后,中国的两艘航母首次出现“同框合影”的历史性瞬间。  7月13日,上海吳淞口国际邮轮港新客运大楼开始试运营。当天迎来了“盛世公主”号、“诺唯真喜悦”号、“地中海辉煌”号等3艘大型邮轮靠泊,接待出入境
中国首创,全球推广的首款人工智能痘痘检测应用艾菲卡痘痘检测。  从只有“雪花膏”“擦脸油”的单一时代,到如今爽肤水、面霜、眼霜、精华等产品的百花齐放,人们对于自己的颜值越来越在意,“颜值经济”也令美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加大。  随着中国消费者在脸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美妆企业们也是不断加码新科技。例如,进博会上,欧莱雅希望通过科技,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个性化和更加极致的美妆体验。  “在去年的成功基础上,欧
日本要换天皇了。德仁即将即位。  他是二战以后日本第二位即位天皇。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裕仁死了,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如今德仁即位,改年号为令和。同为即位,30年前和30年后,情况却很不一样。  二战以后,日本好不容易钻了空子保留了天皇。但同为天皇,即使是同一个人——裕仁,在日本战败前后,完全是两种意义的存在。为何当年日本要拼命保留天皇,又是谁最终给了天皇一条活路?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
刚在春晚上露了回脸,演了个揭穿骗子的警察,翟天临就充分体会到某种“反弹”的威力了。向来自诩“学霸”的他,因不知收敛,近日遭到了网友360度无死角的学术打假。论文千万条,原创第一条,学术不规范,被扒两行泪;而除了学术不端、张口就吹的问题让“宝藏老男孩”欲泣难泣外,翟先生的其它黑料也被陆续曝光,骂临演怼观众私自加戏踩编剧,恶形恶状罄竹难书。总之,“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的人设光环,
饭店饭店,开饭店是老烦的。这句话一定要用上海方言讲出来,方能从那种节奏与语调中体会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当下,魔都餐饮市场的繁荣局面超过历朝历代,据说每天有两百家饭店开张。然而还有下半句:每天也有兩百家饭店关门。各位吃货朋友想一想,围城效应何等强烈,市场竞争又何等激烈。  生意场上的朋友往往一见面就发牢骚:自从有了网购,零售这块生意越来越难做,唯有餐饮,必须一筷一勺塞进自己嘴里,不假他人之手,所以
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支支轻盈曼妙的舞蹈……在精心搭建的舞台上上演,而台下的观众,都是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庞上,洋溢着舒心欢快的笑容。  这样的场景,来自于去年在上海市的多家养老院进行的“爱,在您身边”老人陪伴项目专场活动。这个由上海市永达公益基金会发起组织的老人关爱项目,今年还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和社区,为晚年生活的老人们带去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慰藉。梁波罗、马丽丽等志愿者在
娱乐圈从来不缺“人设崩塌”的惨剧,只不过,农历新年的第一个“瓜”——明星“学霸”翟天临倒塌记,来得比想象中更快更猛。  事件发酵至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学校表示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2月16日,北京大学也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称2019年2月8日以来,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关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