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构建的变异对角膜散光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及其构建变异,以进一步降低术前角膜散光.方法 对白内障患者123例(126只服),术前常规作角膜地形图检查.病人随机分成5组,A组、B组、E组为小切口手法组,A组和B组分别于上方和根据角膜地形图在强子午线方向行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E组根据角膜地形图在强子午线方向行水平巩膜隧道切口;C组和D组为超声乳化组,分别于上方和根据角膜地形图在强子午线方向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观察术后1d及7d后视力、角膜地形图等情况.结果 ①视力:术后7d,发现B组与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裸眼视力≥1.0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散光轴向变化:A~D组变化不明显,E有12例散光轴向发生改变.③角膜散光:A组、B组散光变化较小,B组和E组术后7d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D组术后1d角膜散光较大,7d后渐回复,但C组仍高于术前水平;A组与B组、C组与D组及A组与C组比较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D组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E组比较,术后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观察角膜地形图来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及其构建,可降低手术源性角膜散光或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明显改善术后早期视力.对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屈光手术因其可保留较多的角膜基质组织,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相对稳定,且有一些特殊的手术适应证(角膜偏薄、角膜瘢痕及角膜移植术后等),目前仍是屈光矫正手术中较为主要的方法之一.然而,因其手术后特殊的愈合反应所导致的术后疼痛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主要问题,影响了此术式在临床上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手术后如何缓解疼痛亟待解决.现就角膜表层屈光手术后疼痛的控制做一综述。
目的 探讨复合式三角形小梁翻转移位术,治疗青光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8例(156只眼)青光眼患者均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0.05%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下3min后用80ml生理盐水冲洗,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组织(4mm×2.5mm×2.5mm)不完全切除.顶部有1mm巩膜未切,以其为蒂将其向后翻转,固定缝合于巩膜床上.术毕时前房注气形成前房.术后随访6~48个月.结果 15
例1患者女,48岁.因发现双眼视近不清至某县城诊治.眼部检查:双远视力0.8,双近视力0.6/25cm,矫正可至近1.0/25 cn,双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无异常,双瞳孔散大,约8 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应均迟钝,双眼屈光间质及眼底均无异常,双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当地医院仅根据瞳孔散大,诊断为双眼压正常青光眼,右眼先行青光眼减压术,左眼择期仍嘱手术.适因回家乡于2005年4月6日来我院诊治,除右眼1
期刊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作为一种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更符合角膜的生理.由于它对角膜损伤小、炎症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当今屈光手术中的主流手术,它具有良好的有效性、预测性、安全性,但是临床实践中也有部分近视患者在LASIK术后出现了屈光回退,影响了手术的长期效果.文中将对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机
目的 探讨眼眶囊肿的影像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学证实的眼眶囊肿70例的B超、CT、MRI的表现.结果 B超、CT、MRI在眼眶囊肿中均有特征性表现,B超可以确定病变的声学性质,揭示病变内的组织结构.CT能够准确空间定位并可揭示骨缺失等继发改变.MRI可通过不同信号强度提示病变的组织结构,并可清楚显示眶颅沟通性病变.结论 联合应用B超、CT及MRI多种检查方法在眼眶囊肿的诊断中有重要价
目的 利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3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3D-OCT)测量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观察其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ETDRS)9分区,应用3D扫描测量226名6个年龄组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地形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人黄
眼轴长度(AL)即眼球前后径的长度,AL延长是导致近视发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对其进行规律探索和机制研究在近视相关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已发现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父母近视人数、读写时间等可影响AL生长,AL相结合上述因素及其他眼部参数对儿童近视发生具有预测意义.现就AL的影响因素及其近视预测价值作一综述。
第十四届国际眼科学和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大会将于2014年3月27—3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会议继续秉承面向临床、面向创新、面向医学转化的三大特点,着眼点始终围绕临床眼科以及视觉科学。在本次会议上,除了以往的许多特点外。例如瞄准前沿学科举行临床病例讨论会,眼科临床新技术新疗法交流,视光学中的热点远视离焦与近视离焦等,还将有诸多亮点,如:国际角膜塑形学术大会是连续在美国和欧洲召开
期刊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s,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占第二位的视网膜血管异常病变,对人视力健康有重要影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RVO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0岁[ 1]。呕吐导致RVO迄今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本文报道因醉酒后剧烈呕吐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例,患者均为年轻男性,疾病的发生与剧呕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期刊
目的 比较新型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和近用光学助视器在低视力和盲康复中的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19例低视力患者和14例盲患者分别使用近用光学助视器和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阅读报纸里的新闻文章,记录使用2种仪器后的近视力、阅读速度和阅读持续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近用光学助视器和近用连续变焦电子助视器后近视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