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拍场这个冬季不太“冷”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45亿元——上海朵云轩此次秋拍创造了其成立20年来总成交额最高记录,而7475万元成交的文征明《溪山清远图》更是成为朵云轩史上最高成交价。随后举槌的西泠秋拍首先以其别具韵味的预展而赢得了一篇赞誉,而此场拍卖也斩获了7.16亿元的佳绩,总成交率高达85.7%,与其2012年春拍基本持平,一幅佚名漫画成功上演“屌丝逆袭”,从1万元竞至281.75万元成交,赚足了眼球。
  朵云轩创造四宗“最”
  为期四天的朵云轩20周年庆暨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诞生了7件成交价过1000万元的拍品,一举创下了四个“朵云轩之最”——总成交额最高、拍品件数最多、单届拍卖会千万元级拍品最多、单件拍品成交价最高。最终,以高达82.7%的成交率、20年最高记录——总成交额7.45亿元笑傲拍场。
  此次朵云轩秋拍,从预展第一日起便是人山人海,而拍卖现场气氛堪称火爆激烈,号牌你落我举,拉锯战时时上演。
  其中,大连文物商店旧藏、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的文征明《溪山清远》书画合卷以7475万元的朵云轩史上最高成交价在此次秋拍中称冠群芳。除此之外,博古斋藏书画专场之张大千青绿山水精品《烟江叠嶂》以5232.5万元成交;同为博古斋镇店之宝的吴湖帆《临韩滉五牛图》以2012.5万元拍出。油画雕塑专场之陈逸飞《助妆》拍得2127.5万元的高价。古代书画专场之八大山人、高邕《一水荷花卷》以1610万元成交。近现代书画专场之张大千《五亭山色·行书风蝶七律》和江寒汀100开册页《百鸟百卉册》分别以1552.5万元和1403万元成交。
  拍场上演“丝逆袭”
  西泠此次秋拍颇具新意,最大的看点则是首次将漫画门类纳入到大拍之中,而最受热议的莫过于中国名家漫画作品专场上的佚名作品《母女》。
  此作由余白墅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从1万元起拍,经过84轮竞价,以281.75万元成交,把现场观众惊得瞠目结舌。这幅作品虽未署名也无落款,但从其绘画风格来看,买家都认为是黄土画派创始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刘文西的早期作品。画面内容是特殊时期探索农业问题、寄托生产希望的缩影,创作方式也不同一般。而《母女》的上款人、中国老一辈版画家余白墅,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编审等职,与唐云、程十发、应野平等书画名家时有往来。
  西泠秋拍中的隐墅居藏中国书画作品专场由余白墅家属友情呈拍,基本都为余白墅上款,成交率达100%,且多数作品都以高于估价的数倍成交。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对一幅佚名之作,能慧眼独具作出判断,折射出艺术品市场的日趋成熟,表明藏家对艺术家形式语言的熟悉,以及对于文化艺术价值高且带有时代印记的作品具有专业修养和鉴赏品位。
  “供暖”能量来自何处
  在艺术品市场整体处于调整的背景下,拍场可谓寒流阵阵,而朵云轩和西泠印社这两场拍卖却能取得如此佳绩,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得益于两家公司稳中求新的策略。
  以西泠此次秋拍为例,整场秋拍共23个专场、为期4天,稳中求新,亮点频现。如首度现身拍场的吴湖帆罕见“新中国”题材《庚桑古洞图》以1725万元成交;同样首次在拍场中亮相的任伯年《棕阴纳凉图》(吴昌硕小像)成交价为1092.5万元。
  古籍善本专场的海内孤本《北魏王子晋碑》,从180万元起拍,以305万成交,既是西泠印社拍卖的又一次金石奇缘,也表明具有学术价值的碑帖正为更多藏家所重视。
  古代书画专场中,文征明退隐吴门后所作《草书七言诗》“字如其人”温厚平和、雅饬从容,为藏家所好,从200万元起拍,成交价为977.5万元;陈洪绶作于杭州西湖定香桥畔的《松石图》,古意盎然,从300万元起拍,瑞雪之中以816.5万元成交。
  近现代书画中,董寿平、关良、吴昌硕等艺术家的作品,都达到了一个新的价格水平。董寿平书法“龙”和“寿”均以35.65万元成交。赵冷月藏、广东画家关良的《戏曲人物图》、《水浒英雄人物图》,均从15万元起拍,经过激烈竞价,分别以高于起拍价数倍的89.7万元和85.1万元成交,这也是关良书画作品在市场上鲜见的良好表现。
  另个一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庭园艺术·石雕专场,预展现场就别具韵味,在西泠的“叠山理水”下,仿佛来到一处江南园林,令人流连。中国明清御窑金砖专场作为西泠拍卖首创且独有的艺术门类,同样因其承载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生活雅趣而受到藏家关注,庭园石雕专场92%和御窑金砖专场98%的高成交率体现了雅居生活之味。
  再以朵云轩20周年秋拍首开的邮品钱币专场为例,社会反响也极其热烈,场内热情高涨,除了远道而来的全国各地邮品钱币藏家外,朵云轩20年来本身积累的书画藏家也纷纷进入新领域。无论人气、举牌人数、成交率都表现惊人。最终,该专场总成交额达1790.2万元,成交率高达91.62%。
其他文献
你可曾还记得小时候收到压岁钱时的喜悦?你可曾体会过压岁钱与普通零花钱有何区别?你可曾为了一张更新的钞票、一个更漂亮的利是封而苦苦搜寻?作为中国年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压岁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意义而传承至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俗与雅、形式与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钱来祝福,背后却是用情来生活,情感的意义化作最简单的形式,却表达了极深厚的内涵。而当情感的意义被不断放大后才发现,其载体无非是生活中最单纯与
期刊
这是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檀木雕花框极乐世界佛屏(约乾隆四十二年,约1777年),纵166厘米,横93厘米,厚3.7厘米。故宫藏品账目将这种佛屏称为极乐世界佛屏,而清宫档案中将其称为“漆泥子佛挂龛”。也就是说,在清代宫廷的观念中,这是一种用来供奉佛教尊神的龛,而不是普通的装饰用挂屏。另外,这种挂龛供的是“漆泥子佛”。所谓的漆泥子佛就是大家常说的藏传佛教中的“擦擦”(tsha tsha),以净泥
期刊
题词首发在哪里  ◎文、图/彭援军  1963年3月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5-6合刊,见图1,当时该刊为半月刊),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在这一期上首发,雷锋从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共和国“一号英模”。这期“学习雷锋同志专辑”,虽然只是16开本的红字白封面,但分量却重之又重。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其实是作为一张活页插在杂志里面的,因为当时版面已经排定,为了赶时间不误刊期而采
期刊
一展揽尽全国十大美术馆的镇馆之宝——这样的好事,有没有?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的“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就让京城的观众大饱眼福。  此次展览首次集合了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学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国内十大美术馆的馆藏精品,每个馆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串起来便是一部有声有色
期刊
看到贵刊2012年第12期杂志特别策划《百菜不如白菜》,登载了多篇有关白菜的收藏文章,这使我回想起与王世襄先生的一段白菜情缘。王老写了一首诗:  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  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  这首诗歌颂了白菜顽强的生命力,也是他自身的写照。  我种菜,也刻白菜,乐此不疲,王老替我写了数句白菜铭句,其中“愿盘中有此味,世人无此色”,与白菜碑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刻了不同的白菜造型,再刻上王老的
期刊
中国是礼仪之邦,“钱”作为中国人的礼仪道具,处处可见。从婚丧嫁娶到岁时节日风俗,展现了“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神奇性格。春节将至,我们不妨回顾“压岁钱”故事,考察其特有的文化品格。  诗与画  “昨夜新收压岁钱,板方一百枕头边。大街玩具商量买,先要金鱼三脚蟾。”这是1950年周作人在上海《亦报》发表的一组《儿童杂事诗》中的一首,题为《压岁钱》。  辞旧迎新,最欢喜的就是小孩子。一来不用上学,
期刊
虽然中国的十二生肖到了汉代才算齐备,但蛇早在远古就已经是非常重要且普遍的图腾动物,它既是本氏族的保护神,又是始祖神。这也是蛇在人类情感中最先占有的领地,在中国乃至世界蛇文化中最悠远神秘的内容。与现在人们对十二生肖的喜爱相比,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  中华始祖人首蛇身  在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人、英雄——共工、盘古、烛龙等,大致都是人首蛇身或是人首龙身。按《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烛龙(又叫烛阴)是
期刊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1542年11月27日)深夜,十几名宫女于大内合谋缢杀熟睡中的明世宗朱厚熜。行事期间,由于宫女误将勒明世宗脖子的丝带打了死结,未能将他杀死,与此同时,皇后亦接报赶往营救,皇帝因而幸免于难,史称“壬寅宫变”。这件为人熟知的明代宫廷谋杀案,过去鲜有在嘉靖瓷器的研究中提及。然而,它的发生和影响,却与该朝的瓷器设计和使用有密切关系。  “壬寅宫变”发生于1542年,此前三年,即嘉
期刊
可能是由于蛇的外表给人留下了丑陋、狰狞、可怕的印象,再加上它们大多齿有剧毒,故而在人类的情感世界中,蛇便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  代称灾祸  对于蛇的恐惧,主要当归因于毒蛇的威烈。而先民们对毒蛇咬人、瞬间置人于死地的现象起初无法解释。于是,先民对蛇就既感到恐惧又感到神秘,以致将蛇祸作为普通灾祸的代称。  甲骨文中蛇字作“它”,象两腮有毒腺暴凸、头作三角形的毒蛇形,被引申为一般的祸祟,常见卜
期刊
2012年,艺术品市场延续了从2011年秋开始的调整趋势,不仅拍品数量大幅减少,而且成交额与成交率相较上年度均大幅度缩水。为什么经历了2009年到2011年的飞速发展后,艺术品市场会遭遇“寒冬”?  刘尚勇:资源枯竭的速度太快了  关键问题在于市场上的好东西越来越少,资源枯竭的速度太快了。此前,许多买家花了很多的钱,买走了市场上那部分非常珍贵的艺术品资源后,就将这些资源沉淀了下去。而当后来者再花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