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有度 言意共生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恰如姜露老师在课堂开始引用的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的那句话所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句话很形象地概括了寓言的特点:故事中蕴含着道理,轻松中带着启迪。这是寓言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喜欢寓言的原因所在。而对于初中生来讲,这种形式的文体,学起来兴趣颇浓,难度不大,但也容易使课堂显得单薄平淡,表面热闹,实质肤浅。姜老师这节课却上得很饱满,我觉得是因为她做了一件很巧妙的事,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扩容。
  首先是给课文扩容。原文很简短,什么人什么事,一目了然。姜老师却能别具匠心,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做文章。她让学生演读,这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动态呈现,更注意启发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神态动作,而不是一读了之,简单处理。赫尔墨斯第一次发问,显示了内心满满的自信,大有和最高的神一比高低之意;第二次发问,内心充满了自负;而第三次发问,已然有完胜的把握,简直就是自大了。当然,最后老板“白送”的回答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人物的心理反应不言而喻,那就是自讨没趣。姜老师还要求学生用含有“自”的四字词语来概括,于文字的罅隙间生发出这许多有趣的意味,语文课就像是语文课了。而学生亲自登台表演加朗读,效果不知胜出看现成的视频多少倍。这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对课文的再创造。
  其次是学生思维的扩容。上课伊始,姜老师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拉近学生与寓言的认知距离;最后巧用莫言的小故事,拉近寓言和学生的审美距离。姜老师兰心蕙质,首尾呼应,将学生的思维向前、向后延伸,形成一条完美的思维链条。此其一。其二,姜老师不满足于故事本身,而是啟发学生逆向思维,如果不是三问三答,而是进来就问自己值多少钱,表达效果会怎样?这看似淡淡一问,却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如果直接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一问一答,无法构成故事,故事不存在,寓意便无法产生,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姜老师的处理就将语言的本质特点——寓意包含于故事中,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出来,胜过无数说教。其三,姜老师还善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她没有将莫言和书商的对话全盘托出,而是分段呈现,一步步诱导学生去完成对这个故事的补充和思索。这样既创设情境,又不固化情境,而是由着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斟酌、补白。
  再次是哲理的扩容。寓言简短的故事里,深藏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其中哲理才是语言的灵魂。姜老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没有在故事本身过多纠缠,而是从文本出发,带领学生链接生活,用《莫言与书商》这个富有时代特点、嘲讽世俗风气的小故事,让学生再次明白寓言是永生的,是生命力顽强的,是所有人的精神读本。你看啊,课文是古代的,国外的,神的;而扩容的是当代的,中国的,人的。都是询问价格,都是一问三答;同样的情境,但蕴含的哲理却不尽相同。课内外材料遥相呼应,姜老师用得恰到好处。由此及彼,由文本到生活,寓言的外延扩展,内涵也无限延伸,跨越时空,值得玩味。还有,最后的推荐阅读——钱锺书《读〈伊索寓言〉》,用意也是在于激发学生对寓言的阅读热情和对哲理的探求欲望。
  总之,我认为姜老师这堂课紧扣故事和哲理两个关键词,巧妙有度地加以扩容,组织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初步领略了寓言“意在言内”和“意在言外”的魅力所在,最终达成了寓言学习“言意共生”的美好境界。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她让我感受到了寓言、语言以及语文课的美好,我必须为她点赞。这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生立场是“真学课堂”的基本原则,本文围绕笔者所在学校“积极课堂”重点教学模块,从适宜的教学设计、适当的引导和评价、适度的关注和期待三個方面阐述了如何“有针对性的教”。  关键词  课堂 教学设计 获得感  “让孩子生活在有获得感的课堂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了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求知过程和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就必须成为一种积极“教”与积极“学”的行动,而“有针对性
期刊
摘要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但是,目前散文教学的理论研究还存在缺位。文章以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为例,从作者、教材编者的角度研究该文本的价值;再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为教学起点和落脚点,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链接,试图寻找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散文 文本价值 教学内容 《回忆鲁迅先生》  散文阅读教学的通则,是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那么
期刊
摘要  随着新高考英语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须顺应改革理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应对标学科核心素养,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强化学用能力培养,优化学生语感与语篇能力,在初中阶段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  关键词  初高中英语 衔接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学用能力  在强化核心素养与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应有何变革?本文拟从苏州市相关工作现状及新高考试卷
期刊
摘要  徐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动态调适’的策略研究”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里,让学生以“本源”为基点,通过激发“兴趣点”、化解“矛盾点”、促进“思维点”等对知识“溯本求源”,激发他们心底深处的学习欲望,深刻理解学科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点的速度,以清晰的条理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还学生一个“清明世界”,让他们体验到化学这门学科的魅力。  关键词  追本溯源 兴趣 矛盾 拓展  在
期刊
一、设计思路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人体的呼吸以及呼吸过程中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有所了解,但对具体的呼吸作用的认识,还没有提升到学科知识的高度。本节课的设计中有大量的、层层递进的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在理性思维与动手实验的碰撞中,产生科学的火花,深刻明白科学探究的意义。同时,本节课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学,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
期刊
编者按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丁卫军倡导的“简约语文”教学主张已经走过10年之路。为了总结和推广“简约语文”研究成果,由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江苏省初中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和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丁卫军简约语文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2019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举行。国家督学、著名学者成尚荣先生等二十多位专家名师与来自全国的近350名一线教师
期刊
摘要  戏剧的文学要素、表演要素和技术要素,对学生提出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要求,审美创造的要求,思维品质、文化传承的要求,这恰恰也是发展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戏剧创作与表演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课本剧《桃源新话》的创作表演印证了此观点。  关键词  学科素养 戏剧创作 桃源新话  统编教材在九年级下册安排了戏剧活动单元,设置了“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
期刊
【设计理念】  本节写作指导课旨在引领学生把目光聚焦身边的匠人,挖掘匠人身上的认真、敬业、执着等精神,传播、传承“匠人文化”。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从身边的匠人聊起,说说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以名家作品为范例,引领学生如何描述匠人的手艺;提升立意,认识匠人匠心所在,明确写作目的。课前,要求学生了解身边有哪些匠人,听长辈们讲讲他们所知道的匠人故事。  【课堂实录】  一、聊一聊身边的匠人  (投影“匠”
期刊
【教学重难点】  1.梳理祥子的坎坷命运,感受祥子的前后变化。  2.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形成祥子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学情分析】  小说情节曲折,通俗易懂,但离学生所处时代和现实生活较为久远。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形成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深刻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目的。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读过《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老
期刊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数学何丽华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领衔人何丽华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曾获江苏省基本功竞赛、评优课和中小学教学竞赛一等奖,2019年在第十一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中获得“最优秀选手”奖,现任常州市金坛良常中学副校长。工作室现有成员16名,来自金坛区各初中学校。  工作室确立了“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的研究项目,即在整体思维指导下,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