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让电子商务插上翅膀

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FID技术及其应用
  
  因特网使电子商务得以诞生并且成为主流的商务模式。如果提到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人们一定会提到例如物流、支付、信用等等。今天,解决物流瓶颈的革命性技术已经诞生,这就是RFID技术。不过,RFID技术所解决的还不仅是物流问题,它更广泛涉及到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问题。事实上,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实践中,数据采集一直就是基础和核心问题之一。就像ERP的实施,离开了BOM(物料清单)根本就无从谈起。
  RFID ,即射频识别技术,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70年代已经在汽车等一些行业中应用。但是,作为可以逐步替代条形码的“电子标签”,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十大技术,却是由应用、市场来推动的。这里包括:Wal-Mart、Tesco、Metro等零售业巨头,美国国防部等采购方,波音公司等下游制造商。一言以蔽之,是应用推动着RFID产业。
  EPC(产品电子代码)标准体系的提出,使得RFID的大规模应用具备了前提。在此意义上可以说,RFID、EPC和物联网是近年来出现的物流信息及运营管理的最新技术。EPC在国内被称为产品电子代码,它给予每一产品一个惟一的身份标示,它是在无线射频技术并基于网络环境下,在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新应用;RFID,即射频识别,又称为电子标签,通过无线方式对产品进行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因特网,就在物品之间、物品和人之间建立起了庞大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因特网之后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带来的将是一场彻底的供应链革命,将使电子商务真正落到实处,并将深刻地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RFID作为自动识别技术,不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管理作业,速度上即时反映,可大幅缩短作业时间,应用范围非常广。例如:自动识别,分级分类,追踪追溯,统计分析,防伪防盗,进出管制,自动控制,联合票证等等。RFID的作用就是:把物件变聪明,把流程智慧化,如:
  门禁管制:人员出入门禁监控、管制及上下班人事管理
  回收资产:栈板、货柜、台车、笼车等可回收容器管理
  货物管理:航空运输的行李识别,存货、物流运输管理
  物料处理:工厂的物料清点、物料控制系统
  废物处理:垃圾回收处理、废弃物管控系统
  医疗应用:医院的病历系统、危险或管制之生化物品管理
  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
  防盗应用:超市的防盗、图书馆或书店的防盗管理
  动物监控:畜牧动物管理、动物识别、野生动物生态的追踪
  自动控制:汽车、家电、电子业之组装生产
  联合票证:联合多种用途的智慧型储值卡、红利积点卡
  
  市场前景及现状
  
  对于RFID,尤其是物联网的前景,研究机构的市场预测十分鼓舞人心。例如英国ARC顾问集团预测,RFID到2008年的全球工业生产总额将达到约37亿美元,是今年总额约一亿美元的36倍;Q.E.D. Systems预测,到2009年RFID年均增长30-35%。RFID市场看好。
  不过,这一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尽管如此,还是抑制不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主流厂商的激情。全球主流芯片厂商如德州仪器、英飞凌、飞利浦,IT厂商如IBM、微软、思科、SUN、SAP等都积极介入了该产业,该领域的主流厂商如Checkpoint、Alien、Symbol、Tagsys等都有非常好的市场表现,在美国RFID标签已供不应求。
  作为全球加工制造中心之一,中国是RFID巨大的应用市场,中国的举动(如在标准等领域)至关重要。不过中国本土的供给市场还十分稚嫩,处在实验室或小范围初步应用阶段,潜力巨大。
  总的说,RFID市场前景诱人。由于沃尔马等零售巨头、DoD(美国国防部)等采购大户的强力推动,RFID箭在弦上。而且我们必须看到,这些行动体现的不只是单个厂商,而且是美国等政府在作为21世纪十大主流技术的RFID领域占领先机的战略意图。正因为RFID有确定的前景,才有了国外巨头的大量涌入。
  不过,RFID的应用还存在成本(不仅是标签成本,还有整个实施)、标准、隐私等问题。但就目前包装箱和托盘水平的应用来说,标准、隐私等已经不是问题。主要的瓶颈在于成本和整个应用的价值链还不够完善。
  采购大户对RFID的强力推动,对多数供货商而言是有苦难言。因为RFID固然可以做好货物流程管理,但目前投资成本仍然太高,所以他们多半只愿意以最少的投资达到要求,来想办法维系沃尔玛、DoD这些个大客户。
  实际情况是:德国最大的零售商Metro原计划2004年11月其前100家供应商开始实施RFID,结果目前实施的只有其中的20家;DoD不得不将实施时间从2005年1月1日推迟计划到2-4月;有研究机构认为Wal-Mart也将会推迟计划。
  但是应用已经开始。在美国,标签供不应求。应用、示范,将是RFID最强有力的推动力。
  因此,2005年的RFID市场将步入快车道。
  
  中国企业的机会与发展策略
  
  按照采购巨头的日程表,目前RFID的大规模应用还没有直接到达中国企业,但从前100家供应商来看并不遥远。应用拉动市场,中国各行各业的产品制造商、分销商、物流企业等必须积极应对,做好准备,拥抱RFID。
  从RFID技术、产品供应方来看,现在是积极介入的最佳时机,不要错过。
  首先,中国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其次,中国在系统研发、小规模应用、标准研究跟踪等方面并不落后;第三,对于芯片、印刷、读写器以及IT厂商,RFID是重要的战略方向,是新的增长点;第四,RFID也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
  除了标准、隐私等问题,RFID应用的瓶颈主要还在价格。只有大规模的应用才能带来应用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就此而论,中国乃是大规模应用的首选之区。
  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最大机遇,可以概括为:
  (1)由于中国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的蓬勃发展,RFID 研发应用产业将成为半导体产业新的增长点。
  (2)中国IT产业正大力发展,RFID也将带来IT、更深入、更广阔的应用,成为信息化的赋能者。
  (3)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己是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生产基地,RFID的发展及应用,关系着企业全球供应链的效率及企业竞争力提升,因此中国必然成为RFID的主要市场。
  (4)RFID 应用多元,可创新各服务产业的营运模式,并可促成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5)借助政府各项产业扶植计划及大型国家发展计划,将可有效推动我国 RFID产业。
  RFID产业链包括芯片、天线、封装、读写机具、软件、系统集成等环节。目前中国RFID产业链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应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快推动该行业发展呢?我们的观点是可以两条路径并行。对于具体的地区、产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
  第一条路径,从某个环节突破。从整个产业的情况来看,我们在芯片、中间件、后台软件等方面差距较大,一时难以和国际巨头相抗衡。明智的选择可以是,在其他环节,例如封装、读写器、系统集成等方面,找准某个切入点,集中突破。借助中国这一大的应用市场来快速发展自己,但不能仅限于此,单点突破的生命力在于要作这个环节的国际玩家,才有资格与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结成战略联盟,成为价值链上的强者。
  第二条路径,集成地突破。芯片、软件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软肋,是政府产业政策大力扶植的领域,发展RFID产业,是我国在芯片、软件领域寻求突破的一大机遇。借助政府扶持,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中国RFID产业链的集成突破。例如,中国公民将在未来开始使用采用RFID技术的身份证,这就意味着需要10多亿张启用RFID功能的卡片。这绝对是中国企业的机会。政府采购推动应作为扶植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例如身份证、市民卡等,借此给中国本土企业以机会,形成集成的解决方案,包括在芯片、软件等方面。
  当然对于中国发展RFID,挑战同样不言而喻:
  (1)对RFID供应商,中国是国际玩家抢滩的重要目标,竞争激烈,中国厂商不能迟误;中国厂商并无先发优势,是否能找准切入点并且形成突破并非轻而易举;中国厂商缺乏国际化经验,要成长为国际玩家还难题多多。
  (2)对政府主管,目前主要由美、欧主导的RFID应用,如何借助相关政策,促动中国的产业发展,决非易事。
  (3)对RFID应用,中国企业并非主动,而是应手。来自采购方的压力迫使中国企业采用RFID,而RFID系统的采用和诸如ERP等系统一样是系统工程,必须慎而为之,否则就会面临“不上是等死、上是找死”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必须明确,RFID解决的是物流、生产等环节中的数据自动采集问题,并非万能,因而需要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才能充分发挥效力,要防止一哄而上,防止泡沫。
  对于应用企业,包括制造、分销、物流等公司,笔者的建议是:
  第一, 鉴于条码仍将继续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如果条码或者二维条码用得很好,没必要强行采用RFID;
  第二, 但未来将属于RFID。对此不可漠视,要做全球市场的玩家的思想准备;
  第三, 积极筹备采用RFID(调查采购方的要求、选择技术供应方、内部培训等)。
其他文献
2005年2月19日,新浪公司(NASDAQ:SINA)宣布,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NASDAQ:SNDA)及其关联方,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13-D表格备案,并披露其已通过二级公开市场购买从而拥有新浪已发行普通股的19.5%股权。  消息一经传出,业界哗然,猜测不一。《华尔街日报》评论,盛大试图收购新浪全部股份的尝试堪称中国交易市场的一个里程碑。  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认为,盛大成功收购新
期刊
春节后是“打工者们”开始每年新一轮“跳槽运动”的开始,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应对好春节后面临的大规模员工跳槽,如何组建一支有效的团队,如何找最好的人帮助自己创业,如何留住优秀的人才,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了。与此同时,对于希望从VC那里融资的创业者来说,创业者团队组建关系到风险投资的成败。  日前,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万浩基、科锐国际CEO高勇、DCM合伙人卢蓉、北京狼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鲁众、北京巨
期刊
金鸡报晓,新年大吉!辞别2004年,中国电子商务迎来了崭新的2005年。    2004年对于中国电子商务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资本层面:盛大、携程、金融界等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专业的垂直网站开创了电子商务的新局面;ebay增资易趣、雅虎收购3721、亚玛逊收购卓越、淘宝获得新一轮的融资,国际市场依然看好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市场仍然是世界级电子商务公司的“必争之地”;世界大的投资公司在中
期刊
时代变迁,生活方式转变,催生一批快公司,它们以崭新的产品、崭新的营销模式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无论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快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自身竞争优势。“3G填运”造就快公司  电脑价格降低、上网费用下调、PC数量大量增加、网民人数再创新高……这些为互联网门户创造了良好的商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历史性机遇。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成为信息技术发展
期刊
2004已经离开我们远走了,变成了一幕又一幕的陈年碎影,新的一年,我们的经济生活将走向何方?2005年的经济风向标将吹向哪里?    2005经济风向标——电子商务篇    2005年肯定是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电子商务获得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正式出台。《意见》分为8部分25条,有关部门将本着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加快研究制定我国电子商务税费优
期刊
如果可以送给个人年的称号,那么2004年可以称作马化腾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年中他率领的腾讯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达15.5亿港元,拥有公司14.43%股权的马化腾个人资产接近9亿港元;年底,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荣膺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捧走"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奖杯。  一时间,马化
期刊
反叛者与建设者——弗农·史密斯印象    在对于诺贝尔奖日渐焦灼的当代中国,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中国之行理所当然的应该掀起轩然大波。然而2004年12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先生的中国之行却显得过于平淡甚至寒酸。当然本次中国之行的平淡或寒酸并非出于77岁的老先生的本意,因为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中国之行。原本希望通过中国之行而最终掀起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热潮,但2004年的那场寒冷的
期刊
2005年2月1日至2月16日,拥有机顶盒的电视观众将可以免费收看精彩纷呈的《第一剧场》频道。集“央视首播剧”、“热播电视剧”和“引进大片”三大亮点于一体的《第一剧场》频道将为全国数字电视观众的节日增添欢乐。  《第一剧场》频道是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2004年8月第一批开播的影视剧专业频道。该频道三大亮点之一“央视首播剧”,领先于开路电视播出优秀央视版权电视剧,如气势恢宏的《秦始皇》、《荆柯传奇》
期刊
从事IT多年,或许常常面对电脑的缘故,任何事情都希望从网络上寻找答案,喜欢美食与购物的我更是如此。    手机搜索寻遍京城美食    衣食住行对于我来说,吃的程度远高于其他。如果衣不妨污浊、居不妨简陋、路不妨泥泞,那么吃却不能丝毫马虎。因为喜欢吃、爱吃,所以八大菜系、地方美味全部牢记心中,京城25家特色餐馆更是小菜一碟,信手拈来。因为这个爱好,关于吃,身边的朋友经常向我请教。好吃不贵的西餐厅是哪家
期刊
中国信息产业在2004年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大部分重点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继续保持较好的水平,中国成为新的全球信息产品制造中心趋势明显。随着中国将逐步兑现入世承诺,基础电信领域将向外资开放,电子信息产品进口也将趋于零关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化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中国如何由信息产业大国迈向信息产业强国,中国企业如何在激励的竞争占据有利位置,这些问题都成为业界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