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小学语文美育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和目标。蔡元培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则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各阶段目标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了以下要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系列目标,虽主要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但也整合了语文课程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维度目标。概括起来,小学语文美育的核心目标是感受、欣赏,以及表现、创造汉语言文字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努力挖掘教材的审美素材
小语教材文质兼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教科书,我们要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引领学生领略教材的内容美,学习教材的形式美,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1、自然环境美。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草原》的风情,《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等。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
2、人文景观美。小语教材中,作者描写了很多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北京《颐和园》的绝妙,都给人以新颖的美感。作者所表现的这些人文景观的美,不仅颂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建设的成就自豪感。
3、社会生活美。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等。这些生活的反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4、人物形象美。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流露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周恩来,《一定要争气》的童第周等。这些人物形象,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以及语言设计所表达的美,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2、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
3、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
马克思讲,“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教学美这一极其重要的美育资源,教师务必不懈追求教学的审美化。
宋云霞,语文教师,现居河北巨鹿。
一、充分认识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小学语文美育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和目标。蔡元培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则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各阶段目标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了以下要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系列目标,虽主要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但也整合了语文课程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维度目标。概括起来,小学语文美育的核心目标是感受、欣赏,以及表现、创造汉语言文字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努力挖掘教材的审美素材
小语教材文质兼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教科书,我们要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引领学生领略教材的内容美,学习教材的形式美,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1、自然环境美。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草原》的风情,《五彩池》的神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等。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
2、人文景观美。小语教材中,作者描写了很多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北京《颐和园》的绝妙,都给人以新颖的美感。作者所表现的这些人文景观的美,不仅颂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建设的成就自豪感。
3、社会生活美。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的《亲人》,赞美小姑娘纯朴诚实品德的《在金色的海滩上》等。这些生活的反映,让学生了解了人际间的友好的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的艺术珍品。
4、人物形象美。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流露自己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这些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如《飞机遇险的时候》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周恩来,《一定要争气》的童第周等。这些人物形象,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以及语言设计所表达的美,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2、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
3、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
马克思讲,“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教学美这一极其重要的美育资源,教师务必不懈追求教学的审美化。
宋云霞,语文教师,现居河北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