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cj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设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以来,突出学校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综合中英文课程体系、国际暑期学校和国际交换学习完成授课内容。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参加科技竞赛,依托科研项目,辅以名师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综合型高端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 国际化实验班;培养模式;英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9)01-0047-07
  2016年 8 月 11 日,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1],提出在教育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思路、重点合作内容和基础性举措[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教育实力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各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高端人才,这给中国的工程教育国际化赋予了新使命。中国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使命,使培养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在推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合作中发挥作用,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高度入手,基于各高校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积累的经验,提出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和措施。
  新加坡以华人为主体,文化传统与中国相似,其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值得中国借鉴。陈曦[3]在总结新加坡土木工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教学,如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学生与教师的国际交流、吸引高端人才加入等。
  李炎锋和杜修力[4]等对比了中美土木工程教育,探讨了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实现国际化教學的思路,建设性地提出了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应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议。汪洋等[5]对“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育模式等提出了建议。
  中国高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经验[6-8]。以同济大学为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提出了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意识、确定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实现研究领域国际化、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等多项推进国际化的对策[9],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国际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专业也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全英文授课团队建设、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有效措施,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经验[10]。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开始建设顶尖一流本科教育,加大了对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资助力度,扩大了资助范围,北航各专业迎来了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到2017年秋季学期,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已积累了5年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经验,借此机会得以向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全体学生覆盖,并为其他工科专业提供借鉴经验。北航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制定了合理的培养方案,实行双语教学,注重学生的国际化交流等,尤其强调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重要性,注重全局,拓宽本科生的国际化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一、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概况
  北航于1999年成立土木工程系,2014年更名为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旨在充分发挥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学科优势,依托土木工程系姚仰平教授主持的首个民航机场973课题,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为打造本科生国际化教育环境,推动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推进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依据“高起点、求特色、国际化”的办学方针,于2012年开始开设本科生国际化试验班,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知名学府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开展本科生互换培养、“2+2”双学位、“3+1+1”本硕一体化培养等活动。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在国内的教育以国际大学知名教授与本专业具有海外访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授课为主,国际知名大学公开课为辅,形成了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机场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建筑材料以及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在内的6个学科方向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本科生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同时配套有暑期海外课堂、本科生交换项目等,土木与机场工程系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学术会议的机会,全方位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二、 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模式
  自2012年起,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每年开设一个国际化实验班,大一新生入学后自愿报名,参加统一考试,最终通过由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的学术小组面试,方可进入国际化实验班。每年,实验班招收的学生人数约为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总人数的1/3左右,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一)中英文课程体系设置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采用中文课程与英文课程相辅相成的授课模式。根据工程建设需求,中文课程体系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科,削减了部分传统课程的学时,如,工程地质学由2学时减少为1.5学时,增加了优势学科的课程,如道路与机场工程导论、机场道基道面工程、沥青路面智能养护等。同时,中文课程的设置越来越注重文化底蕴,由引进的青千教授、优青教授开设专业课博雅课堂,从故宫博物院、比萨斜塔等建筑中领悟工程之美。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在充分调研国际一流学校课程设置[11-12],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设置了较为系统化的英文课程体系,包括13门专业核心课程,6门专业实习与实践课程,以及8门提高性专业课程(表1)。经国际交换生反馈,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的中、英文课程体系与国外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一致,授课内容基本相符,达到了中外课程内容的良好衔接,但在教学内容上依旧存在设计方法与设计规范的差异。
  (二)对外交流学习
  暑期学校和交换访学是提高学生国际认知的有效途径。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自2014年开始组织赴暑期学校学习交流活动,带领学生到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进行为期4周的专业学习。同年,开始选派大三本科生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交换访学,学分互认。对外交流学习在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反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着本科生国际化的深入,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可供交流的名校数量逐年增加,参与长期交换学习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培养的学生水平不断提高(表2、表3)。   (三)科研项目与科技竞赛并驾齐驱
  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佳方式是在科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充分发挥本科导师的重要作用,指导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阅读英文文献,撰写科研论文,整理科研成果,参与科技竞赛。
  以2014级国际化实验班学生为例,14名本科生自大二开始,全部参与到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表4)。其中,由周思齐等设计的沥青路面智能贴缝机有望实现量产。10名本科生自大三开始参与科研工作,將科研成果撰写成论文、专利和软件著作(表5)发表。学生在科研中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表6),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
  一系列的科研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其进行更深入的科研工作和学习,这在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名师讲座活跃科研思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能看得更远,名师讲座为学生提供了巨人平台,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座,与学生分享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科研成果。最近一年内,土木与机场工程系共举办学术讲座16场,讲座内容涉及面较广,包括中国尊、北京新机场、首条光伏路面、新材料应用等最前沿的工程技术和科研成果(表7),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五)中英文教材编写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育之本,教材的选择成为教学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课程选择国内外著名教材进行授课,但在授课中依然存在问题,如国内外选用的设计规范不同,设计方法不同,以及无法体现中国高铁工程和机场工程等学科优势,因此,编写突出中国土木特色,展现国内外差异的教材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根据“一带一路”需求,突出学校的机场优势学科,制定了系列教材编写计划,教材的内容设置同时兼顾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不但可以满足中国注册岩土工程的考试要求,也可以满足国际土木工程师认证考试要求。
  (六) 国际化实验班本科生毕业去向
  表8和表9分别统计了2016年和2017年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与普通班毕业生的去向,从数据可以看出,国际化实验班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比例约占71%左右,丰富的国际化培养经验使出国读研深造的学生人数呈增加的趋势。毕业生留学深造的大学主要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
  在本专业普通班中,约有30%左右的学生会在国内继续读研深造,70%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
  由此可以看出,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的成立,从入学初就为学生设置了较高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供与国际教学、科研合作的机会,高密度、高强度的学习和科研经历起到了培养卓越人才的目的。
  较为丰富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经验在培育高端本科人才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能参加交流访学的学生人数较少,其中家庭经济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种状况已在北航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解决。
  三、结语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在突出学校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的基础上,设置了较为完善的中、英文课程体系,编写了配套的中、英文教材,突出中国建设特色,展现国内外教学内容差异。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注重中英文授课、暑期学校及交流访学,辅以科研项目和科研竞赛指导,通过名人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科研思维。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培养的学生在科技竞赛、科研论文、专利和软件著作版权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认可,此培养模式可在工科生的国际化培养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让“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推进共建立“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答记者问[EB/OL].(2018-05-21)[2016-08-11]. http://www.moe.gov.cn/ykb_xwfb/s271/201608/t20160811_274678.html.
  [2]马早明.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策略选择[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72.
  [3]陈曦. 新加坡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11-15.
  [4]李炎锋,杜修力,薛素铎,等. 从中美土木工程教育对比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思路[J]. 中国科技信息,2013(5):116-117.
  [5]汪洋,滕秀秀. “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课程教育体系与评价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1-15.
  [6] 方成,王伟. 土木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的英国教学实践与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65-69.
  [7] 莫品强. 关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全英文课程建设的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26-132.
  [8] 骆英,王自平,何乃福. 力学研究生国际化水平培养实践初探[J].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5):54-57.
  [9] 沈佳君,黄宏伟.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对策[J].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6):19-22.
  [10]张云莲,黄竹也,张晶. 土木工程国际化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10-12.
  [11] 李林瑾,周云,曾雅丽思,等. 中国、美国和欧洲高校土木工程教学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41-46.
  [12] 胡指南,冯怀平,王明生,等. 国际土木工程校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7,26(2):148-151.
  [13]冯锦艳,陈军,姚仰平. Engineering Geology[M]. 北京:北航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现状,为满足“双创”对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要求,需要深度挖掘校内外资源协同培养专业人才,构建校内跨学科协同和校外校企协同两方面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人才协同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协同培养;跨学科培养;校企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浓郁的学术氛围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研究生学术氛围的现状,以及学术氛围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分析了导师、高校管理制度、研究生个体等对学术氛围的影响,由此提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氛围;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9)05-0042-06  十九大报告指
期刊
摘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中重要的一环,是促进课程体系优化和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的依据。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欠缺问题,构建了一套可量化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以学校近三年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近五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分布统计,修订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符合学生发展定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学生应具备的12条毕业要求,并将毕业要求进一步细化为30个指
期刊
摘要:大学专业课教学既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陪伴学生迈向优秀工程师的重要环节。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立足一线教学实践,从教学效果入手,分析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等多方面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调研;教学方法;实践
期刊
摘要: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对新一轮现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传统工程管理学科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在总结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面向建筑业最新需求,结合新工科理念探讨了新工程管理学科特点、主要培养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并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期刊
摘要:论述了在当今单一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成为未来高校改革方向的大背景下,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质量保证体系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国际上具有先进教学改革经验的高校在保证输出人才质量上所提出的方案和措施,并以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得到在该培养模式下提高人才质量的可行途径,完成对于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究。  关键词:土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和社会公众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科普媒介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科学传播,科普作为一种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实践活动,其传播的媒介也发生着变化。文章从科学传播的受众,即人的需求视角,通过梳理科普历史演进中传播媒介的变迁,阐明基于不同传播阶段受众需要变化而引发媒介的变化,进而分析目前新媒体平台作为科学传播新媒介的必然性,同时也分析了基于受众需要视角在新媒体
期刊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作为我国教学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工程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面临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构建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达成为主线,以工程文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两翼的“1132”
期刊
摘要:水利专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培养水利类专业创新人才是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水利类本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今水利创新人才培养的缺陷,结合南昌大学水利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通过交叉学科创新、概念创新等途径,为实现水利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同时为其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利类专业;创
期刊
摘要:为提高地方院校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对国内外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阐述行业特色对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社会需求和地方院校徐州工程学院的特点,建立“一主线、二能力、三层次、四平台、五模块”的安全工程專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实施相应的措施,切实保障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整体专业素养。以建筑行业特色为导向的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