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相应的教材建设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设计和编写理念新颖、结构合理、内容适当、切实可行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是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在广泛调研课程教学背景、资源环境、学生特点和师资水平的基础上,探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知识
体系的设计与建构。
■ 对现行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反思
由于我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地信息技术教育条件差异性较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呈现多层次、多品种、多版本的特点。为了全面地考察教材的知识容量和学习难度,我们对不同省市编写出版的教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几套进行深入分析。除了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模块外,还进一步研究了“知识点”、“操作点”、“练习题”和“综合性活动”等的编排特点。表1是所调研教材涉及模块内容的统计。
分析表明,相对于2003年之前编写出版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教材,现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重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螺旋上升,但也存在简单重复。
◎注意到了信息技术的学习要立足于操作实践,但力度仍显不够。
◎操作过程和方法的介绍详略不一,内容灵活性过大。
◎注重以综合实践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但活动任务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的处理方式不一。
◎对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分歧较大。
◎初中阶段逐步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体现了随着学习阶段的深入,学习内容逐步综合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的思想。
■ 教材学科知识体系的设计与建构
教材内容要体现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1.基本知识体系
各套教材涉及的具体知识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从内容模块看,存在约60%的共有基本内容模块。其中,小学阶段可以归纳为“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文字输入”“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文件管理”“制作演示作品”“网络应用”7个模块;初中阶段可以归纳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数据处理基础”4个模块。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基本知识体系,我们依据课程目标、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等,在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实践中,把这一基本知识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阶段进行了螺旋层次划分,获得了表2所示的基本知识体系。
事实上,基本知识体系不等于现行教材的共有知识体系。例如,小学阶段的“制作网页”模块和初中阶段的“程序设计”模块在多数教材中都有所涉及,但它们不适合作为统一要求的内容放在基本知识体系中。相反,类似“认识Linux等开源操作系统”的内容虽然只在个别教材中有所涉及,但这一内容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多角度了解软件技术与信息文化。我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多元发展,应该让学生逐步了解、掌握更多开源软件的知识。为此,特意把这一内容放到了基本知识体系之中。
2.拓展知识模块
除了基本知识体系的内容外,所有教材都根据选用地区的实际需要,安排了或多或少的选学内容。这就意味着,近年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已经为学生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拓展知识。可见,拓展知识是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课程内容层次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的需要。
从拓展知识的具体内容来看,小学阶段一般选取“常用工具软件拓展”“制作电子相册”“多媒体素材处理”“数据表处理”“制作网页”“制作动画”“Logo程序设计”等模块。初中阶段通常选取“图像设计与制作”“制作Flash动画”“程序设计”“制作网站”“学用几何画板”“智能机器人”等模块。从学习功能看,拓展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提升;二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多数教材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拓展知识,要求学生在“做”“考察”“研讨”“探究”“设计”“制作”“展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知识体系的编排特色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基础+拓展”的知识体系,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具体说来,上述知识体系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编排特色。
(1)注重不同阶段的分层学习,体现知识内容的螺旋上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内容模块与信息处理过程不可能一一对应,一个内容模块可以对应多个信息处理过程,而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也可以对应多个内容模块。以专题活动组织学习内容时,一个专题可以对应多个内容模块,同时一个内容模块可以分散在多个专题活动中逐步学习。因此,教材的体系结构设计要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把各模块的内容按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认知能力拆分开,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同时各模块之间的知识与技能要相互渗透,整体协调。教材编排结构不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制,也不单纯是学生心理结构的同构,而是在遵循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在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找到最佳的支撑点和结合点,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局限性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深入分析内容的层次、类型,构建一个个“螺旋”以及“螺旋”之间的内容跨度和时间跨度,并达成知识点之间的“上升”。从信息处理过程看,学生从接触局部到经历完整过程;从内容模块上看,同一模块的内容在多个学习阶段逐步深化,体现在学习主题相同而内容深度、应用广度的不同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从某一具体知识点上看,同一知识点伴随不同模块的学习逐步综合和提升。这些不同层次的螺旋上升,往往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它们“隐性”地存在于教材实际呈现的内容之中。
(2)充分研究课程内容特点,体现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从学段内容衔接看,存在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初中课程内容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又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要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前期准备。从各模块内容看,存在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以及基本知识与拓展知识之间的衔接等。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科在学习进度上的衔接,从而便于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3)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引起了科学与生活、文化的背离。教材设计要注重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培养学生善于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原理和操作,体验信息技术工具的高效与便捷的同时,还要展现信息技术的文明与创新,以及日常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中蕴藏的神奇和趣味,引导学生欣赏、体验信息技术及其活动中的艺术感和文化性,注重信息技术的文化产业、道德观念等的渗透。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针对信息技术的种种负面影响,教材设计要在学习活动中适时渗透道德规范教育,加强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地看待和处理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着力塑造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
体系的设计与建构。
■ 对现行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反思
由于我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地信息技术教育条件差异性较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呈现多层次、多品种、多版本的特点。为了全面地考察教材的知识容量和学习难度,我们对不同省市编写出版的教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几套进行深入分析。除了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模块外,还进一步研究了“知识点”、“操作点”、“练习题”和“综合性活动”等的编排特点。表1是所调研教材涉及模块内容的统计。
分析表明,相对于2003年之前编写出版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教材,现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重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螺旋上升,但也存在简单重复。
◎注意到了信息技术的学习要立足于操作实践,但力度仍显不够。
◎操作过程和方法的介绍详略不一,内容灵活性过大。
◎注重以综合实践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但活动任务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的处理方式不一。
◎对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分歧较大。
◎初中阶段逐步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体现了随着学习阶段的深入,学习内容逐步综合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的思想。
■ 教材学科知识体系的设计与建构
教材内容要体现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1.基本知识体系
各套教材涉及的具体知识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从内容模块看,存在约60%的共有基本内容模块。其中,小学阶段可以归纳为“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文字输入”“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文件管理”“制作演示作品”“网络应用”7个模块;初中阶段可以归纳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数据处理基础”4个模块。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基本知识体系,我们依据课程目标、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等,在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实践中,把这一基本知识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阶段进行了螺旋层次划分,获得了表2所示的基本知识体系。
事实上,基本知识体系不等于现行教材的共有知识体系。例如,小学阶段的“制作网页”模块和初中阶段的“程序设计”模块在多数教材中都有所涉及,但它们不适合作为统一要求的内容放在基本知识体系中。相反,类似“认识Linux等开源操作系统”的内容虽然只在个别教材中有所涉及,但这一内容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多角度了解软件技术与信息文化。我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多元发展,应该让学生逐步了解、掌握更多开源软件的知识。为此,特意把这一内容放到了基本知识体系之中。
2.拓展知识模块
除了基本知识体系的内容外,所有教材都根据选用地区的实际需要,安排了或多或少的选学内容。这就意味着,近年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已经为学生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拓展知识。可见,拓展知识是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课程内容层次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的需要。
从拓展知识的具体内容来看,小学阶段一般选取“常用工具软件拓展”“制作电子相册”“多媒体素材处理”“数据表处理”“制作网页”“制作动画”“Logo程序设计”等模块。初中阶段通常选取“图像设计与制作”“制作Flash动画”“程序设计”“制作网站”“学用几何画板”“智能机器人”等模块。从学习功能看,拓展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提升;二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多数教材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拓展知识,要求学生在“做”“考察”“研讨”“探究”“设计”“制作”“展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知识体系的编排特色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基础+拓展”的知识体系,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具体说来,上述知识体系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编排特色。
(1)注重不同阶段的分层学习,体现知识内容的螺旋上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内容模块与信息处理过程不可能一一对应,一个内容模块可以对应多个信息处理过程,而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也可以对应多个内容模块。以专题活动组织学习内容时,一个专题可以对应多个内容模块,同时一个内容模块可以分散在多个专题活动中逐步学习。因此,教材的体系结构设计要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把各模块的内容按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认知能力拆分开,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同时各模块之间的知识与技能要相互渗透,整体协调。教材编排结构不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制,也不单纯是学生心理结构的同构,而是在遵循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在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找到最佳的支撑点和结合点,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局限性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深入分析内容的层次、类型,构建一个个“螺旋”以及“螺旋”之间的内容跨度和时间跨度,并达成知识点之间的“上升”。从信息处理过程看,学生从接触局部到经历完整过程;从内容模块上看,同一模块的内容在多个学习阶段逐步深化,体现在学习主题相同而内容深度、应用广度的不同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从某一具体知识点上看,同一知识点伴随不同模块的学习逐步综合和提升。这些不同层次的螺旋上升,往往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它们“隐性”地存在于教材实际呈现的内容之中。
(2)充分研究课程内容特点,体现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从学段内容衔接看,存在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初中课程内容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又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要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前期准备。从各模块内容看,存在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以及基本知识与拓展知识之间的衔接等。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科在学习进度上的衔接,从而便于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3)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引起了科学与生活、文化的背离。教材设计要注重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培养学生善于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原理和操作,体验信息技术工具的高效与便捷的同时,还要展现信息技术的文明与创新,以及日常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中蕴藏的神奇和趣味,引导学生欣赏、体验信息技术及其活动中的艺术感和文化性,注重信息技术的文化产业、道德观念等的渗透。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针对信息技术的种种负面影响,教材设计要在学习活动中适时渗透道德规范教育,加强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客观地看待和处理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着力塑造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