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_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和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政治语言十分抽象、枯燥,不易为听众理解,政治家们在公开发表政治演讲时,常常将隐喻作为工具来激发群众热情,获得听众认同感,以达到宣传自己政治目的、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的目的。本文选取了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发表的影响力较大的政治演讲各5篇作为语料,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根据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研究语篇中出现的隐喻表达,对韩中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类型进行概括。对韩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并剖析差异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政治语篇 概念隐喻 政治演讲
  一、引言
  隐喻可以理解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源域即喻体,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概念。目标域即本体,是一个较抽象的、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概念。概念隐喻就是基于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将具体的源域映射到抽象的目标语,用源域来解释目标域,已达到认知的目的。
  隐喻如今已成为国内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也不乏将隐喻理论与政治话语相结合,剖析政治话语背后世界观与意识形态的研究。韩中学界对政治语篇概念隐喻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某一国家的有关政治语篇的研究。针对不同国家的有关政治语篇的隐喻对比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中美政治语篇的隐喻对比研究,中韩政治语篇的隐喻对比研究还未见。本文选取了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发表的政治演讲各5篇作为语料,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共48790个字符。根据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研究语篇中出现的隐喻表达,对韩汉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类型进行概括。对韩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并剖析差异背后的原因。
  二、中韩元首演讲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共同性
  人类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思维都根植于人类基本的身体体验,而基本的经验应该是人类共有的,这使得中韩两国人民对抽象事物进行感知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两国元首政治演讲中对抽象概念进行隐喻表达时呈现相似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对语料库中政治语篇全面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韩中政治语篇中存在着许多的隐喻模式,但有些隐喻只出现了一两次,不具有典型性。因此,下面笔者只对韩中政治语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即排名前八的政治隐喻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习近平演讲中涉及的隐喻类型有旅途(25.91%)、建筑(22.60%)、人(20.60%)、战争(14.95%)、家庭(4.65%)、圆圈(4.32%)、容器(3.65%)、象棋(3.32%);文在寅演讲中涉及的隐喻有旅程(25.17%)、戰争(20.81%)、人(20.13%)、建筑(18.46%)、容器(6.71%)、疾病(4.36%)、戏剧(2.35%)、家庭(2.01%)。由统计数据可知,中韩政治语篇中相同的隐喻有:旅程、建筑、人、战争、家庭、容器。其中,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都为旅程隐喻,韩国使用战争隐喻的频率比中国高,中国使用建筑隐喻的频率较韩国高。考虑到篇幅问题,本文只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三种隐喻类型来说明韩中政治隐喻的相似性。
  (一)旅程隐喻
  旅程是每个人都比较熟悉的身体体验,是某种长期而有目的的活动。起点、终点、方向、目的地、旅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或困难、到达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方式都是构成旅程的重要要素。
  当我们把“国家发展”比作“旅程”时,就激活了“共同目标是终点”、“国家领导人是导游”等映射关系,用“旅程”模式去思考和理解“国家发展”。例如:
  例1: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将探索消除地区、阶层、年龄层间的矛盾和解决非正式工问题的道路。)
  众所周知,旅行是在导游的协助下,旅行同伴相互鼓励和协助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例1中所蕴含的概念隐喻为“共同富裕”是旅程。习近平在共同富裕隐喻为旅程,从认知上将“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形象地传达给人民,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鼓励所有中国人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前进。例2所涉及的概念隐喻为“解决韩国社会问题是旅程”。始源域“旅程”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旅行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预设终点。例句中将旅程所具有的属性投射到政治上,暗示解决社会问题也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
  (二)建筑隐喻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基于我们对具体事物的体验,建筑贴近人们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建筑这一有形概念来理解政治语篇中的一些抽象的事物,本文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建筑隐喻”。
  例3: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
  以崇高的敬意!
  例3将人们比较熟悉的建筑用语“建设”投射到了比较抽象的国策和奋斗目标上,而建设者正是我国的劳动人民。习近平运用“建筑”一词,旨在告诉劳动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厦要靠他们一砖一瓦去砌成,把劳动人民推向一个无比重要的位置,极大地鼓舞了劳动者为中国长远发展而努力,让“劳动最光荣”蔚然成风。例4将“朝核问题的解决”隐喻为一项建筑工程,句中的“ ”是地基的意思,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地基对于建筑物来说至关重要,文在寅把自己形象化为了“打地基的人”,显示出自己对于朝核问题解决的重要作用,以赢得更多群众的支持。
  (三)人隐喻
  “人隐喻”就是把无生命的某物隐喻为具有生命的个人。最典型的人隐喻就是将无生命的国家组织形象化为具有生命的个人,用人的模式去思考国家。国家是人的隐喻模式包括“国家是人”、“邻国是邻居”等映射关系。
  把一个国家看成是一个人,这样就凸显了国家的整体性而掩盖了国家内部的复杂性。隐喻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帮助受众对信息进行筛选,即通过映射把复杂的政治概念简化为人们熟知的概念,与受众达到意识上的认知共识。人隐喻恰到好处得实现了隐喻的筛选功能,能够引起与群众的共鸣,在中韩元首演讲中备受青睐。   例5: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
  朋友和真诚伙伴。
  (青年就职问题不仅是子女的难题,还是父母的难题,我再次嘱咐政府和国会要手挽手一起站出来解决。)
  例5中习近平将各发展中国家隐喻为个人,将中国隐喻为各国家的“可靠朋友”、“真诚伙伴”, 将中国这一形象具体化,在“人”与“国家”间建立联系,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即“可靠”、“真诚”投射到国家中。习近平使用这一隐喻旨在把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转化为人们熟知的概念,使这些概念更贴近普通民众,进而和人民达成认知上的共识。
  政治家们在通过演讲传达政见时,往往会结合民众的知识结构使用一些新奇的隐喻。例6中文在寅将政府和国会隐喻为两个“手挽手”的人,使演说更加生动。他使用这个隐喻旨在说明,广大韩国人选择他做领导是正确的,他能够解决广大韩国国民所关心的青年就业问题。
  三、中韩元首演讲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独特性
  根据Lakoff(1993:245)的相关理论,隐喻映射除了具有认知上的普遍性外,还具有文化上的特殊性。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通过概念隐喻体现出来。政治语篇也是一样,韩汉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韩汉政治语篇中独具特色的概念隐喻。
  (一)圆圈隐喻
  圆圈隐喻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概念隐喻,它在中国人的社会和政治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圆圈之于中国人象征着太阳、天地,有着统一、归一、整体、美满等附加意义。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中国政治语篇中的表征就是圆圈隐喻。习近平在政治演讲中多次使用圆圈隐喻,用圆圈表示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将中国共产党概念化为圆心,将人民群众比喻为团结在圆心周围的圆圈的组成部分。
  例7: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緊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奋劳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例7的“党中央”是圆圈隐喻的典型表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把全中国人们团结在一起,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利用圆圈隐喻对中国人民的情感进行诉求,告诉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广大人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民只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种方式不仅能加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政府的信任,还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二)戏剧隐喻
  韩国戏剧起源于史前的宗教仪式,假面舞、木偶戏是这类古典戏剧形式的典型范例。可以说,戏剧是韩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文在寅在他的政治演讲中7次将国民熟悉的戏剧投射到政治领域,使一些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更贴近普通民众。
  戏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戏剧和正剧。也就是说例8中的“(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例8中,文在寅充分利用大多数韩国国民都熟知戏剧的事实,用“(悲剧)”一词形象得向国民传达了战争、事故的严重性、破坏性。
  四、结语
  隐喻与政治的关系就如同鱼与水,隐喻是构筑政治语篇的重要手段。分析语料可知,概念隐喻在中韩元首政治演讲语篇中俯首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某些相似之处为中韩概念隐喻的共性提供了物质基础,比如中韩元首都善用旅行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等来向受众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是中韩两个民族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政治语篇中,中韩元首的政治语篇中又展现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概念隐喻体系,如中国的圆圈隐喻和象棋隐喻,韩国的疾病隐喻和戏剧隐喻。
  参考文献
  [1] 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 杜凤兰,韩颖.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探微[J].语文学刊,2015(6):4-6.
其他文献
摘 要:西田几多郎的纯粹经验与布伦塔诺严格意义上的表象都是任何判断、情感等现象的基础,并且作为活动本身的表象也是先于主客之分的。事实上,西田也多次使用表象一词,在统一和分化过程中,表象和纯粹经验都受内部统一力的作用。此外,他们都对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作出区分,而且心理现象与直接经验的意识现象具有类似的结构和指向,这为我们研究和理解整体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表象 纯粹经验 心理现象 自持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日两国频繁地进行了各领域的交流。我国一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日语专业,特别是最近数年,高校的日语专业规模逐渐地扩大起来了,但不成熟的地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人们为了实现顺畅的交流,认为必须使用敬语。很多日语学习者即使拼命学习日语,特别是按照教科书一样规范的使用敬语,但在异文化交流的情况下,经常会引起误解、导致交流不畅。日语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高校日语教学中普遍存在
期刊
摘 要:临川派和吴江派作品中涉及的母亲形象大致可分为教育型、慈母型和物质型三类。通过对这些母亲形象及其形成根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时代环境、儒道思想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明末传奇中的母亲形象开始有所转型和突破,具有新的风貌特征。这些母亲形象不仅反映当时的时代环境,折射出深刻的社会根源,对了解明末女性生活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女权运动等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明末传奇 临川派 吴江派 母亲形象 
期刊
摘 要:“大学书写”尤其是描写当下大学校园生活的小说,在表现正能量的主流文化时,也有更多篇幅在“审丑”,揭示大学生活灰色的一面,即非主流文化。在阐述这一现象时,通过具体的文化乱象的表现,探讨净化校园环境甚或消解影响的多元渠道,旨在对大学校园小说呈现的非主流文化梳理出引导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校园小说 校园亚文化 引导思路梳理  主流文化是表达了社会主体意志(国家意志、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
期刊
摘 要: 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观念、方法可以从其家书中体现出来。因此,本文试图回归《傅雷家书》这一主体来研究傅雷的家教与家风。通过研读,将其家教与家风的观念、方法归纳和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的科学性;二是教育方法的实用性。  关键词:傅雷家书 家教 家风  《傅雷家书》从1981年出版至今36年,依旧经久不衰,仍然成为很多父母培育子女,并从中吸取经验的广泛读本。研读《傅雷家书》发现,这
期刊
摘 要: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文中,最先出场的纸面人物——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见证了父亲为建造高台阶辛劳奉献的一生。纸面人物视野下的父亲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朴实忠厚的农民,更是在叙述者“我”与作者、人物、读者的交互共融中塑造出的“现实的传声筒”、“精神的高台阶”、“情感的诉诸者”,其形象旨向内蕴深厚。结合叙述者的特质深入剖析父亲形象,引导学生移情人物经历、感受人物命运,从而实现审美与文化的熏陶,获得精
期刊
摘 要: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藏有一批清末时期民间的童帽,其中动物形制童帽种类较多,有龙头帽、虎头帽、狮头帽。这类童帽形制多样,装饰丰富,生动地展现了清末民间的审美风尚、信仰风俗以及制帽艺术的不凡造诣。  关键词:清末童帽 动物形制 装饰手法 构成形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相当重视儿童的帽饰,人们制作童帽,除了考虑实际的功用,更以夸张的造型手法将各种自然与人文的物象绣制于帽上,表达驱邪纳福的寓
期刊
摘 要:《红楼梦》中充满了有关礼法秩序的多重信息。无论是贾府外部阶级地位的建构、世代诗书簪缨之族优美门风之形成及贵族文化之传承,还是府内及大观园日常生活的作风仪派,都显示出礼法秩在其中的重要的维护和支持作用。《红楼梦》不能简单的被批评为是一部维护礼教/反礼教的小说,尽管小说亦表达了礼教表演带出的虚伪性,但通过小说文本透出的对礼法秩序的充满感情的描述,可以看出小说明显的尊礼倾向,以及其对建构情/礼兼
期刊
摘 要:委婉语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不同文化和场景下的委婉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本文将以《老友记》为具体案例,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原则,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角度具体分析委婉语的汉译,以期引起读者对在功能对等理论下委婉语研究的兴趣。  关键词:功能对等 委婉语 《老友记》 字幕翻译  一、引言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来自各国的影
期刊
摘 要: 20世纪初,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奠定了祖国大陆对香港的“想象”基调;20世纪末,中英谈判过程中,香港的文化作品(文学、影视、流行音乐等)为我们反思港人的文化心态提供了新的思考:尽管回归前后的一些文化作品印证着大陆的世纪初“想象”,但也存在着大量文化作品显示着两者之间的差异。港人在中英谈判中遭遇的自身话语权、选择权的双重“缺席”,以及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迷茫,导致颓废的“世纪末”情绪的蔓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