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旺苍县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建设正加快实施,为全县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对整体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作用发挥还不太明显。本文阐述了旺苍县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在今后的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建设中,为切实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及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四川旺苍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59-01
现代农业水稻项目是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粮田,全面提高农田抗旱减灾能力,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田生产环境,提高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全面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
1 发展现状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幅员2 987 km2,辖38个乡镇(街道)、354个行政村、2 516个社,共12.2万户、逾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耕地面积464 km2。县域地形地貌复杂,“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是全县客观的农业大环境,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受地理条件和设施老化等因素制约,一度造成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局面。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对农业实行一系列的补贴和保险,对农业注入巨额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恢复和提高,旺苍县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1-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落后
抓农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存在不足,仍然是沿袭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老思路、老方法,不能跳出农业看農业、跳出农业发展农业,不能用工业化的思维指导谋划农业发展。
2.2 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基础设施底子薄。全县农业用水、用电和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没有根本改变,种田成本高,是造成全县出现耕地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的主要原因。二是未充分调动自建的积极性。习惯于部门单干,而不去调动直接受益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部分农业项目建设成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争资跑项、布点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重复建设、劣质工程等时有出现[3-4]。
2.3 措施手段不够
一是领导重视还不够。部分乡镇和职能部门无论是在重视程度和领导力量等方面都还有不足,领导亲自过问少、亲力亲为少。二是发展创新还不够。在如何挖掘历史老品牌(如原广元县颇有盛名的“神皇寨大米”“龙凤大米”等)、做大做优做强大米品牌及系列产品品牌,如何延长全县大米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何扶持培育全县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拳头品种生产示范区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凝聚产业优势,如何整合利用系列农业建设项目、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发展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如何巩固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效、整体推进全县发展的工作思路等方面创新不够。
3 发展建议
3.1 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关系
3.1.1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旺苍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保障机制已经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比较效应,传统农业已经无法留住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步伐。切实落实县委提出的农业“435”发展方略,必须在思路上有所转变、有所革新、有所进步。必须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负重加压,奋力拼博,力争实现农业“弯道超车”。
3.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不竭动力。农业稳则天下安。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资金。农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问题解决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就会增强。从全县示范新村建设来看,主导产业发展好、农民收入多的村,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大、效果好,如近年实施的嘉川和尚午片区7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龙凤镇龙凤村的水稻产业等都为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收入保障。因此,必须找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的对接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平台,开发整治土地资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离开现代农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源泉。
3.2 “四大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水稻生产
3.2.1 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全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布局、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水稻产业的工作思路,年初制定水稻生产实施方案、高产技术攻关课题,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9 000 kg/hm2以上,百亩攻关田平均产量10 500 kg/hm2以上,全县水稻总产突破12万t的目标。
3.2.2 强化科技支撑。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旱育秧及抛秧推广面积占84%以上;水稻专用配方肥推广面积达70%以上;全面推广三环唑浸秧,稻瘟病、稻飞虱、稻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虫损失控制在3%以下。
3.2.3 开展高产创建。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的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小组,负责水稻高产技术攻关课题方案制定、实施、资金管理、物质筹措与发放、课题总结、测产验收等工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县政府及县农业局投入一定资金,将科技人员与高产挂钩,达到指标则给予一定的奖励。
3.2.4 落实保障措施。县、镇、村层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积极保障对路良种、肥料、地膜、农药等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将措施成效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对成效显著的乡镇、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表彰、奖励。
3.3 “六个坚持”推进美丽幸福新村建设
3.3.1 坚持创新思路。坚持“六用”,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坚持“三提高”,即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用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3.2 坚持做大产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始终要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村现有的条件基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同时,切实注重产业规模效应,力争让全村大多数农户受益,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和村组集体收入积累打下基础。
3.3.3 坚持配强班子。拓宽选择视野,强化班子功能,广开渠道选贤任能,配强配优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两委”班子。通过“公推直选”,大胆启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和勇挑重担、公道正派、有远见卓识的能人。
3.3.4 坚持务实规划。切实帮助有条件的村落实制订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对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基础设施、村部建设、民建规划、水电路等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避免乱挖、乱建、乱种、乱倒等不良习惯。
3.3.5 坚持创新制度。要创新建立健全各村管用的村规民约,积极动员和严格要求村民自觉遵守、自觉执行。村“两委”班子更要自觉主动坚持遵守各类规章制度,并针对实施中发现的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及时组织村民修订,切实用系列村规民约辅助村庄管理。
3.3.6 坚持典型带动。要致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通过村“两委”牵头组织,充分发挥个人能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的公益事业心,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县、乡(镇)、村层层有点公开挂牌示范,村民学有榜样、赶有标准,并适时在县、乡(镇)、村组公开推介先进典型,促使相关村组农户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信心。
4 参考文献
[1] 刘荣章,吕姗,李建华,等.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4-547.
[2]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5):1067-1074.
[3] 张俊杰,王志刚,王国辉,等.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4(2):11-13.
[4] 王兴录.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J].现代情报,2004(1):224-225.
关键词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四川旺苍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59-01
现代农业水稻项目是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粮田,全面提高农田抗旱减灾能力,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田生产环境,提高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全面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
1 发展现状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幅员2 987 km2,辖38个乡镇(街道)、354个行政村、2 516个社,共12.2万户、逾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耕地面积464 km2。县域地形地貌复杂,“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是全县客观的农业大环境,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受地理条件和设施老化等因素制约,一度造成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局面。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对农业实行一系列的补贴和保险,对农业注入巨额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恢复和提高,旺苍县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1-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落后
抓农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存在不足,仍然是沿袭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老思路、老方法,不能跳出农业看農业、跳出农业发展农业,不能用工业化的思维指导谋划农业发展。
2.2 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基础设施底子薄。全县农业用水、用电和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没有根本改变,种田成本高,是造成全县出现耕地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的主要原因。二是未充分调动自建的积极性。习惯于部门单干,而不去调动直接受益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部分农业项目建设成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争资跑项、布点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重复建设、劣质工程等时有出现[3-4]。
2.3 措施手段不够
一是领导重视还不够。部分乡镇和职能部门无论是在重视程度和领导力量等方面都还有不足,领导亲自过问少、亲力亲为少。二是发展创新还不够。在如何挖掘历史老品牌(如原广元县颇有盛名的“神皇寨大米”“龙凤大米”等)、做大做优做强大米品牌及系列产品品牌,如何延长全县大米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何扶持培育全县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拳头品种生产示范区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凝聚产业优势,如何整合利用系列农业建设项目、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发展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如何巩固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效、整体推进全县发展的工作思路等方面创新不够。
3 发展建议
3.1 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关系
3.1.1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旺苍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保障机制已经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比较效应,传统农业已经无法留住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步伐。切实落实县委提出的农业“435”发展方略,必须在思路上有所转变、有所革新、有所进步。必须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负重加压,奋力拼博,力争实现农业“弯道超车”。
3.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不竭动力。农业稳则天下安。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资金。农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问题解决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就会增强。从全县示范新村建设来看,主导产业发展好、农民收入多的村,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大、效果好,如近年实施的嘉川和尚午片区7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龙凤镇龙凤村的水稻产业等都为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收入保障。因此,必须找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的对接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平台,开发整治土地资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离开现代农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源泉。
3.2 “四大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水稻生产
3.2.1 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全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布局、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水稻产业的工作思路,年初制定水稻生产实施方案、高产技术攻关课题,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9 000 kg/hm2以上,百亩攻关田平均产量10 500 kg/hm2以上,全县水稻总产突破12万t的目标。
3.2.2 强化科技支撑。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旱育秧及抛秧推广面积占84%以上;水稻专用配方肥推广面积达70%以上;全面推广三环唑浸秧,稻瘟病、稻飞虱、稻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虫损失控制在3%以下。
3.2.3 开展高产创建。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的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小组,负责水稻高产技术攻关课题方案制定、实施、资金管理、物质筹措与发放、课题总结、测产验收等工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县政府及县农业局投入一定资金,将科技人员与高产挂钩,达到指标则给予一定的奖励。
3.2.4 落实保障措施。县、镇、村层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积极保障对路良种、肥料、地膜、农药等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将措施成效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对成效显著的乡镇、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表彰、奖励。
3.3 “六个坚持”推进美丽幸福新村建设
3.3.1 坚持创新思路。坚持“六用”,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坚持“三提高”,即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用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3.2 坚持做大产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始终要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村现有的条件基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同时,切实注重产业规模效应,力争让全村大多数农户受益,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和村组集体收入积累打下基础。
3.3.3 坚持配强班子。拓宽选择视野,强化班子功能,广开渠道选贤任能,配强配优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两委”班子。通过“公推直选”,大胆启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和勇挑重担、公道正派、有远见卓识的能人。
3.3.4 坚持务实规划。切实帮助有条件的村落实制订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对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基础设施、村部建设、民建规划、水电路等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避免乱挖、乱建、乱种、乱倒等不良习惯。
3.3.5 坚持创新制度。要创新建立健全各村管用的村规民约,积极动员和严格要求村民自觉遵守、自觉执行。村“两委”班子更要自觉主动坚持遵守各类规章制度,并针对实施中发现的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及时组织村民修订,切实用系列村规民约辅助村庄管理。
3.3.6 坚持典型带动。要致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通过村“两委”牵头组织,充分发挥个人能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的公益事业心,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县、乡(镇)、村层层有点公开挂牌示范,村民学有榜样、赶有标准,并适时在县、乡(镇)、村组公开推介先进典型,促使相关村组农户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信心。
4 参考文献
[1] 刘荣章,吕姗,李建华,等.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4-547.
[2]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5):1067-1074.
[3] 张俊杰,王志刚,王国辉,等.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4(2):11-13.
[4] 王兴录.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J].现代情报,2004(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