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地内部流转绩效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地流转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舉措。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12个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对2010—2017年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与农地结构、农业种植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湛江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市场绩效总体呈增长趋势,指数从0.483 3增长到0.842 2;并与农地结构、农业结构存在高度相关。最后提出调整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 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农业结构调整;湛江
  中图分类号 F30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4-024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4.066
  Abstract Farmland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market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rnal circulation by selecting 12 factors from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to construct an index system in Zhanjiang City from 2010 to 2017,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agricultural land structure and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Zhanjiang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Zhanjiang City has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in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and the market performance shows an overall growth trend, with the index increasing from 0.483 3 to 0.842 2.It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farmland and agriculture. Finall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adjust the market performance of farmland internal circulation..
  Key words Internal transference of the market;Performance;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Zhanjiang
  农地内部流转是指农业用地在保持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土地经营权在不同用户之间有序、有偿、合理的流动,通过流转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土地收益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让劳动者充分就业。对于农地流转的研究,国内研究普遍集中在流转的形式[1-3]、原因[4-6]、存在问题与障碍[7-8]以及影响因素[9-11]等方面,国外对于我国农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12]。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广泛[13-17],但从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的角度来研究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尚少有报道。笔者以湛江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及其与农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建议,为湛江市农地合理利用、农业结构优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省的西南部,东、西、南三面环海,地理坐标在109°41′~ 110°58′E、20°07′~21°57′N。地处热带北缘,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东西两端略低,北部多丘陵,地貌以平原为主;光热资源的生产潜力较大,年平均气温22.8~23.4 ℃,冬季无霜或仅有轻霜,年平均降雨量1 400~1 700 mm,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为75.77亿m3;地带性土壤从北部的赤红壤向南部的砖红壤过渡,农业土壤主要有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等。湛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以粮食、糖料、油料作物为主,已经建立了遂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廉江、雷州2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建立了遂溪、雷州、徐闻和廉江等国家级糖蔗及食糖生产基地,建立了北部以香蕉、甜橙、荔枝、龙眼为重点,南部及西南部以芒果、反季节蔬菜和菠萝为主的热带水果和热带作物商品基地。2017年全市土地总面积13 262.8 km2,总人口730.50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 806.88亿元,人均38 508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1.17亿元。
  经调查表明,2017年湛江的农用地总面积为981 859.55 hm2,其中耕地472 986.88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8.17%;园地132 230.17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3.47%;林地304 593.72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1.02%;牧草地305.89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03%;其他农用地71 742.89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31%。湛江市的农用地总量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各地类在其内部发生了流转,尤其是在2012—2017年。其中耕地减少20 625.66 hm2,减少率为4.18%;园地增加 20 564.31 hm2,增加率为18.42%;林地减少8 733.03 hm2,减少率为2.79%;牧草地减少11.33 hm2,减少率为3.57%;其他农用地增加了2 922.17 hm2,增加率为4.25%。这些地类中以园地的变化最为明显。   2 湛江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是综合反映农村土地流转的水平和结果。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一般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方面。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可比性、可量化及可行性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构建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评价。
  根据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权重的确定方法也有不同。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主观赋权法是依据专家的经验得出,如AHP法,主观引导为重,客观性稍差。客观赋权法则正好相反,依据实际数据形成。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指标的权重确定(表1)。
  表1中, λ 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准则层的 λ max=4.012 9,CI=0.004 3,RI=0.004 778。
  2.2 评价指标标准化
  该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数值不具有可比性,须把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把不可比较的指标化成单一的最优化指标,使其具有可比性。由于该指标体系所选各指标,单调性不一致,为使标准化后的矩阵中各元素值在0~1,且其单调性不变,根据各指标性质的不同,该研究采用功效函数法和相对比较法进行标准化,功效函数如下:
  式中,UA(Xi)为功效函数值;Xi为指标;bi为指标下限;ai 为指标上限,这里分别选取各对应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相对比较法即用指标值与其最大值进行比较的方法,即: U=Xi/X max。
  2.3 评价模型 根据选定的指标和各指标因子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先分别求出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的功效值 U ,再求出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 P ,计算模型如下:
  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所得數据及湛江统计年鉴,整理出2010—2017年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各评价因子的指标值。然后根据评价方法和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对湛江市2010—2017年的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进行了评价(表2)。
  由表2可知,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指数的分布落差间距比较大,最大绩效指数与最小绩效指数相差40多百分点,这说明湛江市的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的发展趋于不稳定状态。但其发展态势还可以说是强劲的,2010—2017年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成波浪式总体上升趋势发展。从2011年的0.434 3升到2016年的0.842 2,表明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市场不断扩大,取得良好的结果,但2017年绩效却有所下降,这就要注意一个适当的农地内部流转规模的问题。有时不是流转得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当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2010年的绩效指数才为0.244 1,但随着我国重视“三农”问题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粮食得到增产,农民收入得到增加。生活得到保障之后,才会更注重生态环境。表2中的生态绩效指数从2010年的0.719 3开始锐减,到了2015年绩效指数仅有0.300 9。因为2010—2014年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很多生态问题出现并影响了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的绩效。2016年的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0%,农民以解决自给问题,所以之后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由2016、2017年的生态绩效指数分别为0.610 6、0.505 3可以看出。
  3 湛江农业结构调整
  湛江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提升农业效益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但必须进一步调整农地利用结构和和农业种植结构,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3.1 农地利用结构调整
  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与耕地、园林、牧草地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0.888、0.903;与林地面积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9.901。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与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指数为变量 Y1,以耕地(X1)、园地(X2)、林地(X3)、牧草地(X4) 的面积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其关系为:
  通过以上的相关性研究,可以看出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与林地面积和水稻种植面积呈负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可以在保持一定的森林覆盖率下,把部分林地流转为其他类型的农用地。一方面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农地内部流转绩效,所以要把水稻种植面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耕地、园地、牧草地面积与绩效是正相关,而当中又以牧草地的相关性最强,所以可以增加牧草地的面积,然后是耕地、园地的面积。
  3.2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农业种植结构对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有明显影响。湛江市的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糖蔗、花生、蔬菜等大宗作物。通过将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指数与大宗作物种植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与水稻的种植面积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7 8,而和糖蔗、花生、蔬菜的种植面积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 2、0.808 6、0.908 1。以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指数为变量 Y2,分别以水稻(X1)、糖蔗(X2)、花生(X3)、蔬菜(X4) 种植面积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其关系为:
  根据相关性分析,在以上4种主要的农作物中,花生和蔬菜对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正相关性较大,所以可以相应增加种植面积。糖蔗种植面积也可以适当增加。   4 农业结构调整措施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进行评价发现,湛江市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呈明显增长趋势;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与农业利用与种植结构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也可以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具体建议如下。
  4.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湛江是个农业强市,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得它能够发展亚热带农业,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徐闻县为例,以前水稻面积较大,经济效益不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农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带来好的效益。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尤其是增加蔬菜、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使种植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更和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此外,林地是提升生态绩效的主要来源,要稳定并逐步增加林地面积,进行适度配置,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不断优化林业结构,打造“绿色湛江,生态湛江”。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必须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基本农田不减的前提下调整耕地利用结构,适度地控制耕地流转面积,加强其他农用地流转,适当扩大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的规模。
  4.2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地内部流转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转让、租赁、投资等方式,改变农村土地产权的封闭性并使其进入流通市场是必然趋势。同时政府应加快完善农地内部流转的法法律法规,合理规范操作流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的发展。
  4.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规模效益,同时也可以提高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利益的驱使下,有能力的经营农户想扩大规模,而能力稍微欠缺的农户就可以把自己的农地流转给有能力的农户,这样既实现了产业的调整,规模化经营,又实现了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的绩效提高。
  4.4 加快市场信息平台的建设 農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农业的结构,因此要取得好的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绩效,就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同时也会推动农地内部流转市场的发展,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绩效。若湛江农民能及时把握住市场对各种农作物的需求,就可以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面积。在信息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政府很关键,要尽量及时为当地农民带来最新最准确最有力的信息,也可以成立专家小组,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预测农作物市场的走向。但是切忌出现政策的多变及盲目的“三拍”决策。
  参考文献
  [1]朱志泉.浙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农村经济导刊,2002(2):20-21.
  [2]康雄华,张安录,王世新.湖北省农地流转特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7):35-36.
  [3]王劲屹.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绩效与逻辑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19,16(1):138-152.
  [4]谭术魁.农民为何撂荒耕地[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5):34-38.
  [5]冀田.我国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0.
  [6]向超,张新民.“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权利体系化实现:以“内在体系调适”与“外在体系重构”为进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9(9):8-19.
  [7]李灿,蔡思佳.农地流转的情境差异与农民视角的绩效考量:基于对河南与湖南两省的深度调研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9(4):105-111.
  [8]陈曼,甘臣林,梅昀,等.农户生计视角下农地流转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基于武汉城市圈典型农户调查[J].资源科学,2019,41(8):1551-1562.
  [9]杜文星,黄贤金.区域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差异及其驱动力研究:以上海市、南京市、泰州市、扬州市农户调查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6):90-94.
  [10]黄东学,程久苗,费罗成,等.安徽省农地流转绩效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73-78.
  [11]仇童伟,罗必良,何勤英.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理论与证据——基于对农地流转对象与农地租金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9(4):128-144.
  [12]YANG D T.China’s land arrangements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 [J].China economics review, 1997, 8(2):101-115.
  [13]关莹,李玉环,卢衍文.凤城市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农业经济,2008(6):61-62.
  [14]陈士银,周飞,吴雪彪,等.湛江市农地利用绩效与农业结构调整[J].经济地理,2009,29(2):298-302.
  [15]刘丽辉,吴彩容.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J].经济问题,2014(7):85-89.
  [16]郭秀兰.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5(9):86-93.
  [17]洪炜杰.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如何影响农地流转?——以水稻收割环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95-105,159.
其他文献
摘要 选取甘肃80个气象站1960—2017年温度、降水、暴雨、冰雹以及沙尘暴最新较长序列资料,对近58年甘肃省主要气候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要素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气温分布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多,西北少,中部有个相对少雨带。暴雨主要出现在陇东南部至陇南东南部,平均不到1 d;冰雹遍布全省各地,与当地的海拔
期刊
摘要从耕地质量的综合性、生产性、生态性出发,界定了耕地质量包括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3个层次的内涵,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的综合模型。通过土壤样品采集与外业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应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并研究耕地质量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综合质量分别平均为2.6级、2.4级、2.3级、3.3级,较好地反映了区域自然条件水平、生产能力水平、作物质
期刊
摘要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探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通过频度统计法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小于经济
期刊
摘要根据国家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动物形态学的课程特点,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从教学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及结构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多方位全过程的学业评价考核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创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课程教学;双创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S-0
期刊
摘要 基于“技术+管理”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教学实习体系进行了构建,把“技术+管理”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监测评价及保护、信息技术应用3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构建了3个领域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的具体专业课程实习体系,并提出了保障课程实习教学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培养目标;复合型;课程实习;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手段,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我国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制度,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存在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私下流转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在梳理我国农村宅基地政策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淳区宅基地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陇上、小茅山脚
期刊
摘要 以霍邱县潘集镇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为例,探索了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途径、效果及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的原则,对项目区村庄、路渠、农地和灌排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分类实施,是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开展,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和土地流转及特色农业发展。潘
期刊
摘要 以北海市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发现该地区产业扶贫存在缺乏系统指导理论体系,脱贫指标冗杂,弱化了产业扶贫作用,政府主导使市场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产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和风险防控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针对当前形势,分别从宏观、区域和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内外因分析,并提出了补充产业扶贫理论体系,建立“中心—边缘村”产业扶贫发展理论,优化扶贫指标考核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角色,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优化产
期刊
摘要近几年陕西省花卉产业迅猛发展,已位居全国前五,目前陕西省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新产业、新业态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但从陕西省花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用来看,辐射作用还不够大、动能不足。通过对陕西省花卉种植、销售、深加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陕西花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花卉产业发展具体对策,以促进陕西花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花卉产业;发展问题
期刊
摘要研究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因地制宜,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更有效地实现脱贫致富。基于对山东省鱼台县唐马镇宋庄村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从家庭基本特征、个人特征、配偶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对影响当地妇女就业的因素进行调研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学历、土地面积、配偶收入对当地妇女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妇女自身和当地政府层面对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