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怀中的一颗珍珠

来源 :商业2.0·豫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座安逸的城市,没有喧扰,没有纷争。夕阳西下,几位精神矍铄的长者安静地坐在“皇城”脚下,享受着“夕阳无限好”。
  对于这座城市,我从来都没有走完过她,从来都没有读懂过她,也从来都没有近视过她。其实,我很想走完她,读懂她,近视她。但是这座城却总是以她厚重的历史和被赋予传奇的文化色彩,在其身上附以厚厚的缎锦。
  也许很多人都读过有关她的故事,故事里的她总是那么神奇多彩,总是那么惊心动魄却又那么淡然,正如沧桑的脸颊显示出的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而颜容之下却是面对一切的安详之态。这竟是一种怎样的境遇?
  她也只不过是一座故城,一座让我们从来都是只能欣赏却抱有不解的眼光遥望的故城,一座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走进却永远只能徘徊于门外的故城,一座与一条河有着不解之缘的故城——开封。
  
  因黄河而生
  
  黄河奔腾着、咆哮着流过中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当它从晋陕大峡谷奔腾而来,向东拐了个九十度大弯后,便闯进了宽广的豫东平原,携来了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因这里落差小,河水流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于此,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此段的河床高出堤外地面数十米。因河床像悬在地面上空,故被称为“悬河”。悬河之下,就是这座厚重的城市——开封。清代的史书中有如下记载:开封城“城在釜底,仰视黄河……
  也正是这条悬河,带来了令人瞠目的开封地下“城摞城”奇观。这条河演绎了一个人类发展史上最奇特、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当浊浪滔天的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冲破堤岸呼啸而来时,开封城顷刻间便销声匿迹,但不屈的开封先民们不甘示弱,又在原址建起一座新的城市。若干年后,黄河再次滥施淫威,开封城又成为水下之城,但恢复元气的黄河儿女,又延续起祖先们的建城事业……如此建了淹,淹了建,开封城便成为人类历史上屡淹屡建的一座奇城。开封人是与大自然、人为灾害作着斗争走过来的,城被毁灭,再建一座新城;家破人亡,再建一个新家,始终靠着冲不垮、打不烂,自强不息的倔强意志,屹立于中原大地。
  开封,就像被搂在黄河怀中的一颗珍珠,一次次地裹藏,一次次地磨砺。
  “一个城市的精神是她的历史,是她的地域特点多年积淀的结果。北临母亲河黄河的开封城,历史上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可如今,她依然坚强地屹立在中原大地上,这正是出于其内在的精神支撑。”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耿明斋如是说。
  历史记载着文化,文化又升华了历史的人文内涵。在开封全长109.07公里的黄河大堤上分布着10余处与开封黄河历史有着密切关联的文化景观。如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修筑的“林公堤”、令人景仰的“毛主席视察柳园口险工42坝”、故事坎坷曲折的“镇河铁犀”、黄河下游最后一次改道处“铜瓦厢决口遗址”等,这些遗迹无不彰显着开封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
  这预示着什么?这又代表着什么?这座与黄河结缘的城市,一次次发水,一次次被吞噬,都没有淹没开封人的自强不息,没有淹没开封人的豪情壮志,就是为此,她拥有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城摞城奇观,她承载了古老而欢腾的黄河之水。
  
  因黄河绚烂
  
  黄河文明经历了关中文明和伊洛文明,在黄河上游、中游孕育、发展,以凝重、粗犷、浑厚、豪放的风格,创造了汉唐文明的高峰。而一座城市就像一条河,在生命的咆哮后也会陷入无限的沉思。当黄河文明的中心移到中原之后,广阔无垠的沃野又为黄河文明增添了妩媚雅逸的色彩,以开封为中心的东京文明成为汪洋恣肆的市民文化的开端,也完成了汉唐以来中外文化交融的过程,使东京文明成为黄河文明的又一高峰,由此便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千年以来的古城开封。她沿袭着宋文化最堂皇的传统,并弘扬和积淀于民间,使得这里散发着悠远的思古与幽情,宁静与安逸。龙亭、铁塔、大相国寺、桶子鸡、小笼包子是开封象征性的符号,胡同院落、市井生活同样也是古城象征性的符号,成为古城人传递精神、追求理想、迎接现实生活的历史含义,成为摄影家去探寻思想、拓展灵魂、延伸生命的精神图像。
  现今,开封城内勾栏瓦舍等游艺场所如春笋遍地,现代化的“商铺店号”、“酒楼饭庄”林立于长街短巷,处处罗绮,十里飘香。你可去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龙亭等旅游景点领略宋文化的博大精深,亦可去皇城根下与开封市民一同感受古时弦歌在茶坊酒肆的一丝绵绵惬意,醉心于琴棋书画、斗鸡遛狗中那份安泰与欢乐。
  
  因黄河健强
  
  吃苦耐劳,诚实憨厚。在这片风沙盐碱居多、洪涝灾害泛滥、兵焚战火频繁的土地上,开封人年年月月地接受着黄河文化、文明历史的熏陶,靠勤恳吃苦、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吃苦耐劳也诚实善良,这种简单真实而踏实。
  尊重知识、崇仁尚义。开封是座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城市,是著名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和菊花之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在开封,尚文习武、尊重知识的理念由来已久,正是这种理念,使开封文化名人辈出。如古代的“三蔡”(蔡邕、蔡文姬、蔡漠)、“二阮”(阮籍、阮咸)等,当代享有“当代文化愚公”称号的李公涛先生,都在开封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厚德载物、宽容善良。作为历史上七个朝代的国都以及除国都以外作为历代省(州、市)府,开封长期以来“万国咸通”,“八省通衢”,富丽甲天下,人才荟萃,精英汇集。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滋养和塑造了开封人包容大度、热情好客的豪爽与豁达性情,开封城成了观光的乐园、投资的乐土、文人墨客笔下的天堂,成为多个民族集聚和生活的和谐家园。
  热情与活力,力量和信心,毅力与执著,从容和大气,这些因素汇聚在一起,凝成了一颗耀眼而坚卓的珍珠,铸成了永不言败的开封精神。而开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会黄河冲不垮,战火烧不毁。开封,这个与黄河结缘,在我们伟大母亲怀里的珍珠,经历了一次次洗礼后,光芒万丈。她将与黄河一同生生不息。
其他文献
一朝步入东京,一日梦回千年。  顺着历史的车轮回望,还没有一个城市能经历千年不变,用一幅画卷铺展自己的厚重与骄傲。  除了开封。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功能,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北宋东京彻底改变了盛唐以前的坊市制度,进而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新阶段的商业图景,更让我们惊叹开封城历史文化的神奇与商业底蕴的不朽!  文化产生神奇,神奇产生力量;底蕴孕育不朽,不朽孕育传承。  中国商业文化的原味,
期刊
当人们梳理上百年的世界企业管理史时,会惊奇地发现:对管理做出最大贡献的,并不是单纯身份背景的企业家、管理学者或商学院的教授,而是来自有军旅背景的企业掌管者,他们被称为兵商。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100多年前,当大型企业首次出现时,他们能够模仿的唯一组织结构就是军队。  “军事化管理改变了商业思维。”世界上最伟大的经理人杰克·韦尔奇这样描述军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在中国,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为数不
期刊
军事化管理所秉承的核心思想——“身先士卒”催生了从上至下的强大执行力。所有员工依循组织原则有条不紊地执行,责任与任务明确,执行才会富有成效。    兵商同道。  春秋末期,出生于南阳的商圣范蠡,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克服重重极端困难,率领越国军队,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战胜吴国,创造了复仇神话。  战争结束后,范蠡将自己领兵打仗的经验,运用在商业竞争上。十九年中,他三次积累起来超越亿万的财富,
期刊
管理没有终结的答案,只有永恒的问题。兵商在企业中的管理,不是照搬硬抄,而是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导入。    兵商的重要责任,就是把弱小组织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强大的对手。这其中,要解决的是组织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人。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企业组织要想高效运转,首先要解决员工愿不愿意做的问题,其次才是会不会做的问题,最后才涉及岗位的职能问题。  组织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内部凝聚力和对外战斗力。
期刊
一湾汴河,两岸垂暮。  一叶乌篷,渐渐地映进汴河那端的云彩里,若隐若现。  一位沧桑的男子,静静地屹立在船尾,直到一座都城渐渐地映进汴河那端的云彩里,若隐若现。  云彩深处的这位男子叫苏轼,这座都城叫开封,这一年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汴河,连接了云彩天际的两端,逶迤地来回了苏轼的一生交结,北宋王朝的兴盛衰落和故城开封的千年神韵。  之于开封,汴河成了血脉。  
期刊
CCI行贿中国企业导致了一些局部的积极变化,并给国内一些启示:需要借用外力,形成巨大倒逼机制,从而帮助中国进一步推动改革。    近日,美国司法部披露的文件显示,在美国控制元件公司(Control Components Inc.,以下简称CCI)涉嫌海外行贿案中,该公司进行过200笔以上行贿,其中有超过60笔与中国企业有关,中石油股份、中海油、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中国国电、华能电力、中国土木工程集
期刊
七朝古都开封,地处中原腹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鲜明城市特色。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古城。开封迄今已有2754年的城市建城史和2300余年的建都史,先后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历经9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
期刊
银浪翻滚。  裹挟着大汉王朝的四面征战,魏晋名士的傲然风范,南北朝的民族愿景,隋朝代的励精图治,天下大唐的华彩繁盛,五代十国的颠沛流离,千里黄河,万川奔腾。  中华文明的浓厚汇集,让行色匆匆的中原封建集体王朝逐步走向一种厚积。千年一程,略显疲态的中原王朝,在一座故城边,终于选择了放慢行程,放缓步伐,开始细细地回望,积淀,远思,深重,然后再远眺而去。  准备着下一个千年一程。  从此,中华文明的王朝
期刊
雨,越下越大。  16岁的吕家星裤腿卷得高高的,侧弯着腰,两手一用力,自行车就扛到了肩上。然后,一深一浅,一浅一深,小心地趟过了河。  几步跨上岸堤,稳稳地扔下车。右手在裤兜上轻轻捏摸了一下,赶紧蹦上了车,直冲乡政府武装部招兵办公室。  兜里的塑料袋包着“可乐”牌香烟,两角钱一包——吕家星从嘴角整整省了一个星期。  他今天偷着假期补习的空,背着家里的所有成员,去表决自己人生的大事:参军。  名终于
期刊
因为有了水,开封城愈发明艳动人。1992年7月,由开封市政府出资的清明上河园破土动工,1996年,上海置地集团接手注资,清明上河园得以继续修建,并恢复了近400亩的水面。    水城复兴水先行    清明上河园动工修建,被认为是水系复兴的开始。2002年,得到省发改委的资金支持,开封启动了全长1640米的水系一期工程,连通了铁塔湖和龙亭湖;此外,还整修了600米长的利汴河,使这两湖与城外水系连接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