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东就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郎世宁为西方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宫廷供职的画家,其艺术经历与宗教活动是构成“清三代”宫廷艺术的重要风貌,因而,对郎世宁生平的考察、对其主要作品与政治关系的梳理,均反映了17至18世纪中国绘画史的转向。本文通过对郎世宁传记、作品的阐释,分析其作为传教士和画家双重身份背后的真实人格。
  关键词:郎世宁;清三代;视学;平定回疆图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米兰人,原名F. Josephus Castiglione,亦作Castiglioni,Castilhoni,音读约瑟·迦斯提里阿纳,圣名称作Ciuseppe,字若瑟,华名郎世宁,亦作“郎士宁”“郎石宁”。1766年(清康熙二十七年)7月19日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市。郎世宁在意大利成长的年代,正是1540—1706年西班牙统治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绘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便挂在北意大利圣母玛利亚感恩女隐修院。
  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仅19岁的郎世宁加入了耶稣会,开始了他的助理士生涯。耶稣会会士分为两级,第一级为神父会士,第二级为助理会士。神父会士可以晋升为神父,从事教学传教各项工作,助理会士不能晋升为神父,但仍需终身不娶,在修道院内协助办理教堂内一般事务,或是做一些技术性、艺术性的工作。郎世宁加入耶稣会之后,被分配到意大利北部港口热那亚会。由于他是助理会士,不必像神父一样地从事神职工作,从而使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他喜欢的绘画工作中,绘画事业进步一日千里。并为当时的教堂绘制壁画。其一是《山洞中的圣依那爵》(即耶稣会创立人),其二为《基督向依那爵圣图》,其余几幅都在耶稣会初学院内,迄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尚保存完好。
  自15世纪以来,东西方海路渐通。中国明清之际,西学东渐,艺术也包含其中,天主教的耶稣会士是西学入东的主要传播者。教会借无文字隔阂的艺术为媒介,投中国帝王所好,派遣传教士画家入值皇宫内廷,形成了后来清代独具特色的宫廷绘画。献身于天主教的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华。郎世宁因受耶稣会海外传播福音工作成绩的鼓舞,于是便自告奋勇前来中国。按当时葡萄牙政府的规定,凡前往远东的传教士,均须正在葡京里斯本候船启程。因此,郎世宁先由热那亚至里斯本。在里斯本,因为哥因勃拉耶稣修道院院长欣赏郎世宁的绘画才能,便留其为该修道院作壁画,为时先后两年左右,葡皇后也慕名请郎世宁为其太子画像。1714年4月11日,郎世宁搭乘“圣母希望号”船由里斯本起航正式赴华。9月17日到达哥亚,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7月14日抵达中国澳门。并且依照当时传教士来中国的惯例,先学习中国语言及生活礼节,以便于与中国人交往。12月22日乘轿北上,由马国贤神父引见,一同朝见了康熙皇帝。居住在葡萄牙教士的“东堂”,并取了中国名字——郎世宁。郎世宁在这段时间偶尔进宫作画,无事的时候便回到教堂。一般供奉内廷作画的画师,就住在京西海甸“如意馆”(属圆明园)。“如意馆”其实是一所平房,是清代宫廷“画院”。设备特别简陋,冬天生一个小火炉,冻则呵笔作画;夏天炎日蒸灼,室内如灶一般,正好“解衣磐礴”,传教士们像是被囚禁一样,还时常与中国画师、官吏发生摩擦,郎世宁性情温和,多能避免一些无谓的事端。
  康熙六十年(1722),时任东堂本堂的费隐神父利用葡王费迪南三世的赠款扩建东堂,由工程师毛奇设计,郎世宁负责内部装潢工作,并画了两幅壁画:一是《君士坦丁大帝作战图》,另一幅是《君士坦丁赖十字徽号得胜图》。天主教会在北京尚有一个大教堂称南堂,郎世宁住南堂的圣若瑟学院,曾绘制大厅的天花板壁画。
  在台北故宫所藏郎世宁作品中,署有年款的最早作品是《聚瑞图》,雍正元年(1723)所作,画的是禁池里的并蒂莲,双穗的稻,款中有“臣”字,可见这时候已经步入内庭,当起了宫廷画师。除了从事绘画外,郎世宁也在清宫中担任油画老师,班达里沙、王学儒都是他的学生。还帮助年希尧出版了一本介绍西方透视学的著作《视学》。这本书初刊于雍正七年(1729),再版于雍正十三年(1735)。
  盛清时,康熙皇帝对于西洋传教士十分礼遇,而雍正时期已有“教难”发生,乾隆时代也未平静,郎世宁对于护教方面有他重大的贡献。
  郎世宁来华时,已是有极高艺术素质、画技娴熟、享有盛名的青年画师,但绘画的高超技艺也早已为康熙皇帝所肯定,并且他热心于宗教事业。乾隆皇帝小郎世宁23岁,在没有继位前便常去“如意馆”看郎世宁作画,对他高超的绘画技艺非常赞赏,从那时起,君臣之间便建立了一段非比寻常礼数的友情。乾隆元年(1736)因辅臣的奏议,除供奉内廷的传教士外,满汉军中传教士禁止居住。因此北京及各省教民遭囚禁,教会人士想利用直奏天子来解除这项禁令,同年的5月3日,乾隆帝为欣赏郎世宁的作品,亲临他作画的地方,郎世宁突然搁笔下跪,呈明禁教悲惨的事实。这种冒渎宫廷禁例的行为,不但没有遭到乾隆皇帝的指责,反而和颜悦色地劝他静心作画。10天后,宫中就传出禁止满人信教外,其他并不过问。
  第二年(1737)葡萄牙传教会中的中国教民刘二为一个弃婴施洗时,为人诬告迷拐,被官府所捕,于是禁教之令又起。郎世宁便又当皇帝之面请愿,哀求解除禁令,后来刘二虽仍被定罪,但禁教之事却被平息了。又人说“郎世宁片言之功,有胜于百之奏疏”。郎世宁以画家的身份,却做了护教人物,也完成了他传教士的真实身份。
  乾隆十一年(1746)禁教之事又起,尤以华南各省最为严重,任福建司教的桑斯神父及其属下4人,被处死刑,在京的宣教士复请郎世宁哀求皇帝解除这项禁令。因为这件事,已经请求两次,遭朝廷大臣们极力反对。但郎世宁还是利用皇帝召见他的机会哀求皇帝不加杀戮,遗憾的是这次请愿并没有成功。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看到一幅西洋喷水机图,便召郎世宁为其解说,并且询问宫中的西士是否有制作能力,郎世宁推荐了蒋友仁神父担任,并自愿协助。园中的西洋馆舍建筑及周围之配置便是由郎世宁设计监造的。同年与王致诚、蒋友仁奉命吸收巴鲁克建筑风格,开始为长春园北端建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的设计与制作。
  乾隆十九年(1754),回部的阿睦尔撒纳归顺清朝,乾隆皇帝特命在热河的避暑山庄开宴庆祝,召王致诚赴行,描绘这次庆宴的史画。王氏精业50日,积劳成疾,便先返回北京,康复以后,遂同艾启蒙、郎世宁偕行,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中国人的计岁法,正是郎世宁七十大寿之年,乾隆皇帝特别为之举行了盛大祝寿活动。可见其在宫廷画家中尊贵的位置。第二年(1758)作《孔雀开屏图》。乾隆三十年(1765),为夸耀平定准噶尔回部的辉煌战绩,郎世宁奉命与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人以西洋雕铜版画开始制作《平定回疆图》(又名《乾隆皇帝得胜图》)的草图,共计,16幅。由郎氏独自完成的有2幅:一幅是《格登鄂拉斫营》(1765),这幅与《阿玉锡持矛汤寇图》是同样的题材,描绘清兵平定伊犁格登鄂拉大捷;另一幅是《黑水解围图》(1765年)。其余由王致诚画3幅,艾启蒙画1幅,安德义画7幅,未署作者的有7幅。后分3次,每次4幅送往法国制版,即用西洋凹雕铜版画制作。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十日(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病逝于中国北京,享年78岁,葬于北京西郊阜成门(平则门)多公栅栏内。通称“葡萄牙公墓”墓碑中行刻“耶稣会士郎公之墓”碑石中文刻铭:“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奉旨,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年间入值内廷,颇著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今患病去世,念其行走年久,齿近八十,著照戴唯贤之列,加恩给予侍郎衔,并赏银三百两,料理丧事,以示优。钦此。”
  碑文对于郎世宁绘画方面的贡献只字未提,足以说明绘画在清代政治话语中的真实处境,这也恰为我们判断郎世宁及其同时代提供了直白的注脚。
  参考文献:
  [1] 聂崇政.郎世宁[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 苏立群.郎世宁传[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3] 伯德莱(法).清宫洋画家[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4] 聂崇正.郎世宁全集[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5] 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宫廷绘画研究[M].故宮出版社,2015.
  [6] 聂崇正.郎世宁的绘画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名画动画是动画界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即对原本静止的画作进行动态处理。《蒙娜丽莎走下楼梯》荣获奥斯卡动画奖,其独特的拍摄手法让人赞叹不已,将名画以动态的形式完美呈现出来。本文将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简要分析《蒙娜丽莎走下楼梯》静态画面所蕴含的动态美。  关键词:名画动画;动态美;《蒙娜丽莎走下楼梯》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被奉为经典,画面中的女子流露出不可捉摸的神秘微笑。美国导演琼·格雷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婴儿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将逐渐提高,对婴儿用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研究,从不同层次提取婴儿背带的创新点,探求婴儿背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婴儿背带;产品设计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以人为本的情感化设计成为趋势。婴儿背带设计不仅考
期刊
摘 要: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作品本自具足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20世纪日本艺术之美的代表。本文通过对《白色风景》这本画文集的理解和感受试图从此画文集中解读东山魁夷风景画的艺术创作风格及其启示。  关键词:东山魁夷;风景画;艺术风格;禅意之境;物哀之美  东山魁夷(Kaii Higashiyama,1908—1999)是日本现代美术的集大成者,纵观其作品可以发现其热衷于表现未被污染的澄明
期刊
摘 要:当代邮轮早已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大型的旅游文化载体。各大邮轮品牌纷纷对自己船队的邮轮进行较为统一的风格塑造,其中重要的手段即是船体彩绘。本文以丽星邮轮为例,阐述当代邮轮船体彩绘的立意设定与表现手法,通过分析各种艺术风格在船体上如何运用与延伸,探寻其对品牌形象创设及市场的影响。对立意确定和各种艺术元素的运用进行剖析,总结规律,对当代邮轮的船体装绘设计带来一些实用的启发。  关键词:邮轮船
期刊
摘 要:儿童活动场地作为提供给儿童活动的空间,儿童不仅可以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能够提升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当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本文对武汉国际园博会创意园“掌园儿”进行分析,阐述其设计内容,探索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其他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活动场地;掌园儿;自然  0 引言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重
期刊
摘 要:村落空间通过街巷系统联系和贯通,保持自然环境和土地特征的同时,又维持着土地肌理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联系;既保持着村落景观文脉的延续,又维持着生态体系的完整,无不体现了古人的生态营建智慧。本文以江西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对村落街巷空间体系的梳理和溯源,探讨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智慧营建方式,以期对传统村落保护设计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智慧营建  0 引言  村落空
期刊
摘 要:中日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在隋唐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隋唐时期的燕乐融合了各民族的音乐形式,是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燕乐形式多种多样,日本遣隋使、遣唐使进入中国交流,并将隋唐时期的宫廷乐舞带回本土进行了传承。本文主要以日本第五大乐书《新撰乐道类聚大全》中的曲目为出发点,叙述隋唐时期燕乐向日本的输出、燕乐在中国和日本的异同以及隋唐时期燕乐在域外的传承与流变。  关键词:传承;流
期刊
摘 要: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批示。这一文化带建设的宏伟构想和规划,已成为继大运河于2014年成功申遗之后的又一件盛事。而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种集中的表现方式,在唤醒大运河沿岸各省市人民集体文化记忆、沟通彰显运河沿线共同文化根脉以及促进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等方面,均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功用。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京杭大运河北段,以河北、山东民歌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非遗保护视野,以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为例,提炼蜀绣傳统服装的设色特点,探讨传统设色融入服装色彩教学的意义,对非遗传承与设计教学的结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蜀绣;传统设色;服装色彩教学  中国传统服装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设色文化。蜀绣是四川丝绸文明的代表,最初的功能正是装饰华服,蜀绣传统服装所蕴含的传统美学值得现代设计学习借鉴。本文以蜀绣传统
期刊
摘 要:根据不同功能所表现的特征,投影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其在展览中的本质是“承载信息的光柱”,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关键词:投影技术;传递信息;展示设计  投影技术也叫投影显示技术。是利用单个或多个投影的组合,将内容直接投影到显示表面的陈展显示技术。[1]投影技术的发展从投影仪的产生开始。第一台投影机是1640年由一个教会教士发明的幻灯机,利用光影技术讲述简单的故事,类似于中国的皮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