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场所佩戴什么口罩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冠病毒传染风险。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日常生活必备品。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儿童口罩如何选择?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详细回应了公众佩戴口罩需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指南》指出,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冠病毒传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根据目前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制定如下佩戴原则: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疾病感染无保护作用。
  《指南》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对于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问题,《指南》指出,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能力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对于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丢弃,应视作医用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指南》提出,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的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
  此外,儿童使用口罩应注意以下事项: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其他文献
自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发现发酵以来,比新冠病毒传播更快的是各类谣言的传播速度,这些似是而非的谣言,误导了人们判断,制造了人为恐慌和混乱,对治疗和遏制新冠病毒有百害而无一利。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并没有提到虫媒传播(蚊虫叮咬传播)。  比口罩更重要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广大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汇聚成阻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但同时,仍有少数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等问题。  那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哪些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犯罪呢?  涉嫌违纪行为  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违犯党纪行为,通常是违反工作纪律问题,也可能涉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问题。  从多省纪检
期刊
谁也预料不到,自己会以这么“宅”的方式度过2020年春节。虽然此次新冠肺炎的源头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种种迹象都指向了某种野生动物。  很长时间以来,人类更加擅长应付人和家畜的病,却对野生动物导致的疾病很陌生。  20世纪初,科学家们才开始把疾病研究扩展到野生动物身上。1951年野生动物疾病协会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成为国际承认的科学之一。  然而,将近70年过去了,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真的有了正确认知吗?
期刊
2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网信办、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林草局、药监局等部委(局)召开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和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执法行动(以下简称“联合双打行动”)部署会议。  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本次会议强调,疫情期间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严查违法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不
期刊
不到1个月,“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词汇,以超高速度到达我们视野所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  以“新”为名,足见其对人类的确是一个太新的课题。17年前,当SARS最终被证实祸起冠状病毒时,已被确认会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不过3种。在那之前,冠状病毒普遍被认为主要在鸟类和哺乳动物间传播,蝙蝠常常携带大量冠状病毒。  2020年1月30日凌晨,《柳叶刀》在线发表2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论文,称其与蝙蝠相关。  病毒
期刊
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回家的白菜、芒果、香蕉等果蔬没放多久,表皮上就出现了一些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或者大小不一的黑斑,让人纠结不已。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吃了会不会影响健康?为此,《生命时报》特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为大家解疑答惑。  史军告诉记者,果蔬上小黑点的形成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果蔬自身发生的生理变化导致,并不影响食用,对人体健康也没有影响;二是因为果蔬被微生物感染导致,其
期刊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同于以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  在疫情阴影笼罩下,有这样一群心怀大爱、无私奉献、敢于与疫情直面斗争的人。当我们围坐在餐桌前大快朵颐的时候、当我们躺在沙发上喜笑颜开的时候、当我们面对病毒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只有他们,穿过一张又一张病床,救助一个又一个病患,视患者如亲人,逆人流而行。  他们,是這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
期刊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后强调,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在全国各地的红色纪念馆内,几乎每件文物都映照着我们党的初心。深入挖掘革命
期刊
雅克·享利·拉蒂格(Jacques Henri Lartigue),法国摄影家,也是神童、画家。7岁的时候,拉蒂格就已经拍摄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虽然年少成名,但是直到70岁他才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他一生拍摄了约15万张照片,写下5万页日记,绘制了数百万幅图画,直到92岁去世时。  拉蒂格一生经历了1次世界金融危机、2次世界大战,他的家族也因此遭受打击,然而他的作品跟苦难、悲惨、
期刊
构筑最大同心圆 汇聚最强正能量  1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银川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马凯、杨发明、蒋光临、钱秀梅、保建新、杨兆华、徐永豪、刘西存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银川市委书记姜志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左新军,市长杨玉经,市委副书记周云峰到会祝贺,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政协银川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应到委员302名,实到委员283人,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