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近几年北京高考试题特点的分析,尤其是2020年学业水平等级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归纳出北京高考物理考查方向,提出北京2021届高三同学和教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应重视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北京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复习规划;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1-0042-03
作者简介:崔琰(1982-),男,天津人,博士,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与考试评价;
马朝华(1969-),女,北京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
李俊鹏(1973-),男,山东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与考试评价.
2020年北京高考物理学科从“高考”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转变,从试卷结构、题目数量、试题难度分布等方面有所变化.从近几年北京高考(为行文方便,本文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仍称之为“高考”)试题整体上分析,物理试题始终保持“变中求稳”的总基调,在积极“适应变”的同时努力“把握稳”.无论是命题理念,还是试题特色和整体风格,总体上保持稳定,这也为后续高三备考提供了有利条件.
1 北京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1.1 重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从高考的功能上看,高考试题是要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从而实现对人才的选拔.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划分为不同水平,学生能力的表现,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更是在情境中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卷始终重视在真实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境中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如这几年考过的情境有:蹦极(2011年18题)、跳环实验(2012年19题)、公交IC卡(2015年20题)、雾霾PM2.5颗粒物(2016年20题)、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18题)等.在2020年的试题中,对实际情境,尤其是科技前沿情境的考查更加突出,详细情况见表1.
1.2 重视对知识背后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物理方法来源于人们探索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实践,这些方法又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不论是对物理学自身还是整个科学体系,物理方法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已成为北京卷的亮点和特色.物理方法的考查要依托物理知识和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在近几年的北京高考试题中,挖掘了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方法,较全面地考查了科学思想方法,曾经考过的有:控制变量法(2007年16题)、估算法(2008年15题)、极限法(2009年20题)、量纲法(2011年20题)、类比法(2012年23题)、模型法(2013年24题)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物理学中核心的处理问题方法.在2020年的试题中,也突出对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详细情况见表2.
1.3 试题素材多出自教材
北京卷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重视对教材素材的使用和课后习题的再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这也是高考的另一重要功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演示实验的理解,是这几年试题的共同特点,这些演示实验的素材均为教材上的原型,曾经考查过的有: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2005年21题)、研究平抛运动(2013年19题)、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2014年19题)、电表的改装(2015年19题)、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2018年19题)等.在2020年的试题中,教材素材的选用或改编仍占整卷试题非常高的比重,详细情况见表3.
1.4 淡化繁琐、突出考查物理本质
近年来北京卷始终坚持突出物理学科本质的考查,淡化繁琐计算,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鲜明风格.北京高考的计算题一般不出现下面形式的考点:
(1)在全国其他省市高考题中多次出现的多模型、多过程组合的力学题目,如图1所示;
(2)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磁电复合场)中的运动结合复杂的数学(几何)关系技巧的题目,如图2;
(3)计算量过大、难度过高或综合度较大的力电综合题.
2 2021年备考复习规划建议
2.1 注重基础,重视概念、规律建构过程的理解,重视教材素材的熟悉和使用
自北京自主命题以来,至今一直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要注重教材,近几年北京卷试题的70%以上内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试题从教材中提取素材,再对素材进行加工进行设问,引导教师使用并研究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教材,引导教学回归教材.
一是要搞清楚教材中的物理概念、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使用了什么科学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再就是怎样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再有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规律应用的拓展和变化是什么.也就是要让学生彻底了解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方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二是对于教材中的插图代表的意义要搞清楚,对于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器材、原理、实验的操作、实验结论要搞清楚.对于教材中做一做、科学漫步等栏目要亲自试一试,要认真阅读,了解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三是对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要认真做,领会与本节教材及前面学过的知识间的关系,要对练习的题目规范书写表达,特别是论述性问题.对于较综合的问题要尝试进行拓展变化练习,强化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新情境和新材料中提取物理信息,应用物理基础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2.2 注重知识内容的整合,促进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
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不是表现在对单一知识的认识上,更在于能否融会贯通,理解其中的关联,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2020年北京卷17题关于平抛运动的研究,这个认识不是简单重复学习的过程就能达成的.只有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整合,认识才能进一步提升.类似的试题案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曾出现,这就必然要引起教師的重视.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改进复习策略,全面、系统地督促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落实,真正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北京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复习规划;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1-0042-03
作者简介:崔琰(1982-),男,天津人,博士,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与考试评价;
马朝华(1969-),女,北京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
李俊鹏(1973-),男,山东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与考试评价.
2020年北京高考物理学科从“高考”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转变,从试卷结构、题目数量、试题难度分布等方面有所变化.从近几年北京高考(为行文方便,本文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仍称之为“高考”)试题整体上分析,物理试题始终保持“变中求稳”的总基调,在积极“适应变”的同时努力“把握稳”.无论是命题理念,还是试题特色和整体风格,总体上保持稳定,这也为后续高三备考提供了有利条件.
1 北京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1.1 重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从高考的功能上看,高考试题是要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从而实现对人才的选拔.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划分为不同水平,学生能力的表现,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更是在情境中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卷始终重视在真实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境中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如这几年考过的情境有:蹦极(2011年18题)、跳环实验(2012年19题)、公交IC卡(2015年20题)、雾霾PM2.5颗粒物(2016年20题)、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18题)等.在2020年的试题中,对实际情境,尤其是科技前沿情境的考查更加突出,详细情况见表1.
1.2 重视对知识背后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物理方法来源于人们探索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实践,这些方法又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不论是对物理学自身还是整个科学体系,物理方法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已成为北京卷的亮点和特色.物理方法的考查要依托物理知识和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在近几年的北京高考试题中,挖掘了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方法,较全面地考查了科学思想方法,曾经考过的有:控制变量法(2007年16题)、估算法(2008年15题)、极限法(2009年20题)、量纲法(2011年20题)、类比法(2012年23题)、模型法(2013年24题)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物理学中核心的处理问题方法.在2020年的试题中,也突出对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详细情况见表2.
1.3 试题素材多出自教材
北京卷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重视对教材素材的使用和课后习题的再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这也是高考的另一重要功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演示实验的理解,是这几年试题的共同特点,这些演示实验的素材均为教材上的原型,曾经考查过的有: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2005年21题)、研究平抛运动(2013年19题)、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2014年19题)、电表的改装(2015年19题)、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2018年19题)等.在2020年的试题中,教材素材的选用或改编仍占整卷试题非常高的比重,详细情况见表3.
1.4 淡化繁琐、突出考查物理本质
近年来北京卷始终坚持突出物理学科本质的考查,淡化繁琐计算,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鲜明风格.北京高考的计算题一般不出现下面形式的考点:
(1)在全国其他省市高考题中多次出现的多模型、多过程组合的力学题目,如图1所示;
(2)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磁电复合场)中的运动结合复杂的数学(几何)关系技巧的题目,如图2;
(3)计算量过大、难度过高或综合度较大的力电综合题.
2 2021年备考复习规划建议
2.1 注重基础,重视概念、规律建构过程的理解,重视教材素材的熟悉和使用
自北京自主命题以来,至今一直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要注重教材,近几年北京卷试题的70%以上内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试题从教材中提取素材,再对素材进行加工进行设问,引导教师使用并研究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教材,引导教学回归教材.
一是要搞清楚教材中的物理概念、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使用了什么科学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再就是怎样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再有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规律应用的拓展和变化是什么.也就是要让学生彻底了解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方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二是对于教材中的插图代表的意义要搞清楚,对于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器材、原理、实验的操作、实验结论要搞清楚.对于教材中做一做、科学漫步等栏目要亲自试一试,要认真阅读,了解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三是对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要认真做,领会与本节教材及前面学过的知识间的关系,要对练习的题目规范书写表达,特别是论述性问题.对于较综合的问题要尝试进行拓展变化练习,强化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新情境和新材料中提取物理信息,应用物理基础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2.2 注重知识内容的整合,促进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
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不是表现在对单一知识的认识上,更在于能否融会贯通,理解其中的关联,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2020年北京卷17题关于平抛运动的研究,这个认识不是简单重复学习的过程就能达成的.只有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整合,认识才能进一步提升.类似的试题案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曾出现,这就必然要引起教師的重视.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改进复习策略,全面、系统地督促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落实,真正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