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的汲黯等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禅并重一诗僧——读了心大师的诗作
  胜成居士
  
  遍能大和尚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佛学院院长、乌尤寺兼宝光寺方丈、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又是书法家,亦被誉为“诗僧”。他所敬佩的高僧就有了心法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并随身携带了心法师的《农禅诗钞》,吟哦涵泳,选录诗作以酬索书者。我曾经见到同馆冯修齐(胜齐居士,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珍藏的遍能大师手书的“青山到处是吾家,秋看霜林春看花。云里闻中知有寺,长途不怕日西斜。”(录自《农禅诗钞·行脚集》)诗句情景交融,更显示高僧以苦为乐,行脚寻法的精神。两位高僧于此有共同感受,引起共鸣,诚所谓诗以书传,书因诗显。本师遍公书写此诗,盖有为前贤宣扬功德,弘法劝善之深意。
  但由于历史原因,《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集中,没有留下了心法师的照片,且仅有如下一段简介文字:
  了心(1882—1958) 浙江天台人,1956年入馆。日本法律学校毕业。曾任黎元洪秘书,高等法院推事。35岁出家,在乐山乌尤寺了心洞传佛授徒。
  近日读到胜刚师兄搜集编印的了心法师《病中草》,现根据其中《了心法师纪略》,补充如次:
  法师俗姓谢,字仁斋,法名了心,号农禅,曾任浙江省高等检察院检察官。1917年削发为僧后,于陕西终南山结茅耕种,出没崖谷,不履城市。1937年携钵入川,寄居德阳荒寺,耕种数载。1946年朝峨嵋,礼普贤大愿菩萨。诸学佛同仁迎住乐山石室。师农禅并重,从不募化,喜坐禅,每月初八、十八、廿八日讲经宣法,听众受益良多。时与文士唱和,方便导化。1947年师率弟子开荒耕耘,得信士资助,建立山崖石室为主的四合院佛堂,供奉三世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崖壁深处是法师坐禅处,人们尊称为“了心洞”。同仁编印法师《农禅诗钞》与人结缘同增慧业。1948年进藏觅法途中于西昌广开法筵。新中国成立,国运替兴,法师率弟子返回了心洞,带疾躬耕。1954年与弟子海丰、昭通带地加入农业合作社。法师患风湿病,不能下地务作,经中共乐山地委推荐,1956年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当时称研究员)。是年法师亲手书写诗作《病中草》成册,藏乌尤寺藏经楼,惜毁于“浩劫”。1958年12月1日法师示寂于乌尤寺。
  《病中草》收录有了心师1956年1月写的十首律诗,序日:
  老病山居,久荒笔砚。值兹岁首,万象更新。群贤在位,国运兴隆。无限欢情,勉成俚句,聊当庆颂。
  字里行间洋溢着新年伊始,目睹万象更新,庆幸国运兴隆的无限欢情。他以诗章纵情歌颂,恭贺新春。
  特别是对照法师以前身处艰难困境中写的充满悲情的诗句,如“飘零万里家何在,踏遍千山谁是亲”、“瓮无余米愁来客,笥有弊衣可御寒”、“冬来无力严寒御,僵卧山斋似蛰虫”、“冻云风雪送残年,老病缠身更自怜”,更能理解法师此时次悦的心情。下面选录点评其中五首,以管窥蠡测,提供赏析和研究者借鉴:
  祖国河山冠五洲,物丰民众世无俦。
  崇高文化渊源远,豁达襟怀爱自由。
  奇耻百年今尽雪,嘉谟千古可长留。
  和平多获同情友,大放光明射斗牛。(其一) 起首即赞美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文明悠久,人口众多,酷爱自由;歌颂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建立新中国,湔洗百年奇耻大辱立于世界和平之林,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新中国如日之升,光明直射牛斗之墟。“冠”,动词,读去声,音如贯。
  不堪追忆少年时,国命危如悬一丝。
  内政贪污梁上贼,外交待割圈中稀。
  乱源皆藉洋场造,祸种多生在自私。
  岂意翻身垂老日,欢庆难已赋新诗。(其三)
  法师回顾历史,痛斥贪官污吏盗贼公行,国弱无援,听凭列强宰割,更进而指出自私和崇洋媚外是乱源祸种。结句老人表达期盼国富民强的心愿得以实现,无比欢跃喜唱新诗。对比鲜明,振奋人心。“悬丝”、“梁上贼”、“圈中稀”等比喻贴切,形象鲜明,自是诗家高明手法。又,“稀”属五微通四支,而刊本作“猪”属六虞不与四支通,或系误植,故改。
  睡狮一吼兽群惊,雨顺风调祝太平。
  国政雍熙民乐业,邦交正义日光明。
  赓歌增产建农社,载舞公私改合营。
  一德一心齐努力,黄河定可早澄清。(其五)
  这首列举新中国建立七年以来外交内政各方面的伟大成绩。起句用睡狮醒来典故,末句用海晏河清故事,不仅显示法师的语藏丰赡,也突现高僧爱国忧民的慈悲心肠。
  援朝一举世皆钦,灿烂花开铁树林。
  教战功成能止战,攻心术好用悲心。
  忘私克己祥云靉,害理贪图苦海沉,
  若解和平真幸福,便教大地化为金。(其七)
  此章由抗美援朝胜利发挥议论:胜利辉煌空前,“止戈为武”,攻心为上……进而表达消灭私心贪图,维护世界和平,让阳光照耀金色大地,人民永享和平幸福。真是金刚怒目与菩萨低眉的佛子胸怀。诗用“十二侵”韵,不杂他部,严谨。“战”与“心”在相应的位置迭用,对仗工整。“教”读如交,阴平声,合律。
  七十五年幻化身,更能欢乐几何春?
  老逢盛世诚堪庆,学愧无成只耐贫。
  晚岁灰余惟爱国,散心尽了自忘尘。
  水边阔步观长影,可悟婆娑即本人。(其十) 组诗最后谈及自身。法师认为自己已届七十五岁高龄(与文史馆简介所载生年契合),体弱多病,幻化人生时日无多。诗句使用“欢乐春”十足表现出他老人家在新年伊始之际无比喜悦的心情。究其原因在于“老逢盛世”。一贯“禅农并重”的了心大和尚自认“学愧无成”,并以“耐贫”自诩,固是佛门美德,而“惟爱国”则又可见法师的伟大精神。结句有无心贪图乐居林泉之意。
  法师博学多才,精于诗文,恪守音律。组诗中的每组律联都力求精心遣词造句,特别注意七言句式重在后三字(或1-1-1,或2-1,或1-2)的变化,不仅富于变化,而且保证对仗工稳,平仄协调,完全避免诸多大忌。略择数例请读者对照研讨,领悟其妙:
  奇耻百年今尽雪。嘉谟千古可长留。
  内政贪污梁上贼,外交待割圈中稀。
  (割,入声)
  国政雍熙民乐业,邦交正义日光明。
  忘私克己祥云靉,害理贪图苦海沉。
  老逢盛世诚堪庆,学愧无成只耐贫。
  晚岁灰余惟爱国,散心尽了自忘尘。
  (国,入声)
  此外《农禅诗钞》和《病中草》许多律联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值得学习研究,留待识者评说。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正直的汲黯
  崔雨风
  
  西汉大臣汲黯(?-前112),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儒,汉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汉书·张冯汲郑传》。以下引文史实,主要出自此书)官不大,但跟的却是国家未来的领导人; 做的事业也不重要,但属亲信。“洗马”,大约相当于太子的侍从官。虽然如此,汲黯却很当回事,把这官做出了味道,“以严见惮”,很讲原则,大家包括太子在内都怕他。或许也有因嫌恶而懒得理他的成份在里头。
  汲黯就这么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太子后来当了皇上,是为汉武帝。汲黯也跟着受到提拔,官名叫“谒者”,专司传达之事,秩比六百石。俗话说:跟着首长转,见官大一串。汲黯当时肯定就是这么想的。这个世家出身的大官僚,熟悉做官的进止尺度和权力运作方法。
  东越的少数民族闹纠纷,发展成了械斗;当局没有控制好,终于演变成战争。皇上派汲黯去看看,走到半路,汲黯就往回走,给皇上说:“少数民族扣架,是他们的风俗习惯,不足以辱天子使者”。皇上明知他是困为路途艰险、事情棘手而中途退回的;好在事在边鄙,影响不大,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也就舍而不问。河内失火,烧千余家,武帝又派汲黯去灾区慰问。汲黯去转了一圈,回来说:“火只烧了千余户人家,不足忧。我在河内看见旱灾严重,涉及万余户人家。我当时也来不及报告,便自作主张,假传圣旨,凭着手中特有的介绍信,打开了洞内粮库,赈济贫民。请皇上治罪吧。”皇上反应快,连声说:办得好办得好,开仓救灾,正是我的想法,我代表我的人民感谢你。这两件事让皇上觉得汲黯很有点政治头脑,分得清轻重缓急,提拔他做荥阳令。谁知汲黯全没心思做个小地方官,称病不去,背上行囊回家。皇上本是打算发火的,一想又觉得人才难得,于是又提拔他为中大夫,秩比千石。中大夫相当于后来的言官,专司议论进谏之职。
  那个时候汉武帝召集了不少的文人儒士在自己身边,一心想当个尧舜一样的皇帝,嘴里老念着要治国以德、爱人以仁、使民以义。有一天在朝堂上,君臣又在讨论着这些问题,冷不丁汲黯插进来说:“陛下你表面上装仁义,实际上心里想的是开疆拓土、巩固权力,就这样还想效法唐虞之治?”
  武帝听了老大不快,越琢磨这话越不是滋味,终于忍不住气愤愤地离座而去。一到后庭大骂开了:“甚矣!汲黯之戆也!”有你这么蠢的?混帐王八羔子!
  同事们也都批评汲黯,说他的不是。汲黯说:“天子让我们当大官,站朝堂,难道是为了顺着他的心意随声附和?如果大家都一味阿谀奉承,那皇上还能得个什么好呢?我在这个位子上,该怎么说我还要怎么说,前途性命算什么,朝廷总得像个朝廷样!”
  另外一个时候,那是为匈奴浑邪王带领部下来长安投降的事。汉武帝觉得这是自己一件不朽的功绩,非常重视,要求事情要力得隆重些、体面些。为此派出马车两万乘。任务摊到地方,地方政府因为连年征战,早已成为空壳,又没钱置办,就开白条子,向老百姓赊马。老百姓不见现钱,哪愿出马,就把马给藏起来。这样迎接匈奴王来降的马车事到临头都没有办齐,弄得武帝很没脸面,要杀长安令。
  汲黯急冲冲进宫,对皇上说:“杀个小小的长安令到哪儿?要杀就杀我!这样老百姓就肯出马啦!浑邪王是背叛他的主子来投降的,这种背主之奴。也值得这么隆重迎接?现在弄得全国上下应接不暇,又要杀自己的人,这是干啥?是为了让匈奴高兴?”噎得武帝无话可说。
  汲黯在两项重要的国策上与武帝有不同意见,一是对匈奴,武帝主张征伐,而汲黯则主张少生事、毋起兵、搞和亲。一是对儒术,武帝信仰儒术,尊崇儒士,而汲黯学黄老、好清静、轻儒士。幸好武帝并非狭隘昏庸之主,虽然并不一定听从汲黯的意见,但毕竟是自己龙潜时的亲信,而且总的来说,这人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汲黯常常不避忌讳不讲礼数提意见、建议,触犯武帝。武帝也非常生气,恨不能找件事整治整治他,但又常常不能不倚重他。
  当言官的时候,汲黯“以数切谏”,令皇上生厌,外派做东海太守。汲黯做官,最大的特点,一是不与民生事,不搞形象工程,“治官民,好清净”、“治务在无为而已”;二是充分发挥手下的作用,“择丞史任之”;三是善于抓大事,不计较细枝末节,“责大指而已,不细苛”,“引大体,不拘文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黯多病,卧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武帝很高兴,“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主爵都尉”后改称“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辖区都在首都附近,是个比较重要的职位。
  以后汲黯因为得罪了公孙弘、张汤等,皇上也不喜欢他,“虽上亦不悦,欲诛之以事。”于是派他去做右内史,即京兆尹。京兆尹治内多皇亲国戚和当朝权贵,不管,要得罪皇上,管吧,又得罪大人物,摆明了要汲黯的好看,但借口是冠冕堂皇的:“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弗能任。”汲黯顶着压力去了,“数岁,官事不废”。
  后来,楚地不太平静,而淮阳为楚的交通冲要之处。武帝有意让汲黯担任淮阳太守。这个时候,汲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而且因为得罪了皇上,赋闲在家多年。年轻的时候汲黯就不愿做地方官,这个时候更不想去了。武帝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单刀直入地说:“你是看不起淮阳这个地方吧?或者心中还有不满?我是看到淮阳官民关系不好,这个地方又重要,需要借重你的威名。身体不好不要紧,在东海的时候你不就卧阁内不出吗?你又去淮阳卧而治之吧!”汲黯只得起身。“居郡如其故治,淮阳政清。”
  十年后,汲黯死在淮阳太守任上。汲黯死后,武帝念及他的忠心正直,对他的后人特别关照,提拔他的弟弟官至九卿,他的儿子也官至二千石,为诸侯相——汲黯忙活一辈子,也不过如此。他的老家卫地有很多人都官至九卿,然而这些卫地的后进们都敬畏汲黯的严肃讲原则,不敢轻易地去拉关系结圈子。
  《汉书》上说:汲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者弗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游侠,任气节,行修洁。”中国历史上少有像他这样的大臣:缺点如此可爱,性格如此鲜明,对国事如此忠诚,对政治如此娴熟。但他之所以为史家所倾慕,则主要得益于品性的正直。这正如《汉书·张冯汲郑传》所赞那样:“汲黯之正直,……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成都)
其他文献
公元3世纪,有一位名叫宝掌的印度僧人,经缅甸沿南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游历了长江、黄河流域的许多名山大川,然后再经长安,越过秦岭,入蜀地,上峨眉,先后在灵岩寺、洪椿坪、宝掌峰等处搭起茅棚,驻锡修持。相传他在山中住了一百多年,成为颇为神奇的千岁宝掌。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又和众多名山大川进行比较,遂作出“三峨高出五岳,秀甲九州……此震旦国第一山也”(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的评价。峨眉山名列“震旦第一
期刊
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画《文姬归汉图》存世本子多达九个:南京博物院藏明、清摹本各一幅、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各藏一幅、日本奈良大和文化馆藏一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幅、瑞士苏黎士私人藏一幅以及至今下落不明的“艺林本”。它们上迄唐宋,下至元明,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系统。其间尤以南宋宫廷画师陈居中所绘的画幅影响最大。但是,有关陈居中的相关事迹至今仍旧鲜有人知。  (南吕宫)(瑶台月)“从今至古,自
期刊
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的日子来临。此时此刻,回首半个多世纪来四川舞台艺术事业走过的历程(1997年重庆市直辖,行政区划上不再属四川,本文涉及重庆方面的内容乃此时之前的),可谈论的内容多多。下面,就扼要述说二三,以供读者窥豹。    一、往事闪回舞台撷英    话剧之于中国是舶来品。1907年,川人曾孝谷与李叔同、欧阳予倩等成立“春柳社”,拉开了中国话剧的帷幕。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等地大批进
期刊
20世纪的四川美术在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审美愉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后,来自原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美术家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联合起来先后在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政区的美术组与西南美协、重庆美协、四川美协、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省文史馆、四川人民出版社(后美术出版社)和一些报刊等单位院校的积极组织、团结、指导下,学习有关方针政
期刊
辨别“乌”、“鸟”  书刊和解说文字中,有以“鸟”代“乌”之误植,可借对文校勘。例如:  1、据对文探讨词性。“……顾鸟帽青鞋,难得梁逢大佛;……问黄冈赤壁,何如乡郡挟飞仙。”“乌、青、黄、赤”为颜色词,构成对仗。故“鸟帽”为误植。  2、据对文探讨声律。“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乌”平声,“燕”仄声,对仗。故“飞鸟(仄声)”是误植。  3、据对文探讨典故。“燕来雁去……兔走鸟飞……”
期刊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层次的对生命意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着数千年的传统,门类众多,博大精深。单就书法而言,它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干壮、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硕果累累。从古至今,不乏其人在攀爬它、培植它,但能开花结果的又有多少人?!它也如同浩瀚的大海,在这片艺术海洋中遨游的人不计其数,但能鱼跳龙门自成一家者,也较为鲜见。一名书法家要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党史国史研究在曲折中凯歌行进的60年(本文所论不涉及大陆以外)。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党史国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曲曲折折;后30年虽有曲折,但明显趋势是凯歌行进。二是前30年研究中左的意识形态影响甚巨,尤其是在作为标准教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示范作用下,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篇一腔的调门、结论。
期刊
王光祈(1892—1936),四川温江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音乐学家,出身于封建的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年稍长就读著名的成都高等学堂附设中学堂。他在近代新式学堂读书这一重要经历,奠定了他民主爱国的思想基础。当时,各种报刊书籍均针对时弊,提出改革社会、救国救民的主张,对年轻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劼人曾回忆说:“我在中学时,喜欢看《民报》、《神州日报》、《民呼报》、《民主
期刊
2005年6月18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和中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瞿秋白同志就义70周年。同年10月,龙德成先生怀着对瞿秋白同志无限崇敬的心情,经数年艰辛研究而撰写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瞿秋白同志牺牲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瞿秋白
期刊
赤壁之战与东风之谜——兼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钱玉趾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是利用特定地形特殊气候的谋略制胜。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初步统一北方的曹操率兵二十余万南下,进军赤壁。孙权和刘备有五万联军抵御。初战曹军失利,退驻江北。后周瑜等利用火攻,大破曹兵,从此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火攻与风有密切关系。《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