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辽地处吉林省西南部,东、西辽河汇流区,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接壤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
双辽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是吉林西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中心。距长春市150公里,距四平市100公里,距通辽市100公里,距大连、营口港仅300-500公里。郑大、平齐两条铁路在此纵横交汇,成为沟通辽、吉、内蒙古三省(区)的交通枢纽;沈明、集锡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贯穿南北;长双、郑太两条省级干线公路横跨东西;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松原至双辽段已建成通车,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春至通辽段)正在建设中,集安至双辽高速公路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
双辽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特点鲜明,能源、硅砂优势突出。双辽市是国家重要的硅砂生产基地、吉林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和玻璃建材生产基地。双辽农业发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享有“花生之乡”和“鹅业大市”的美誉。双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整洁优美,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全国生态林业先进市。双辽经济发展软环境持续优化,连续3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2011年以来,双辽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市”总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战略,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促进双辽经济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双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6亿元,同比增长2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46亿元,同比增长2%;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3.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20.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5亿元,同比增长27.3%;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4亿公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产粮大县)称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50元,同比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60元,同比增长15%。
“十二五”时期,双辽市委、市政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紧紧把握“三化”统筹这根主线,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坚持富民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做强“一核两翼”,打造“333工程”,推进“三业”发展,实现赶超跨越,努力把双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市。
(双辽市发展和改革局供稿)
双辽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是吉林西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中心。距长春市150公里,距四平市100公里,距通辽市100公里,距大连、营口港仅300-500公里。郑大、平齐两条铁路在此纵横交汇,成为沟通辽、吉、内蒙古三省(区)的交通枢纽;沈明、集锡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贯穿南北;长双、郑太两条省级干线公路横跨东西;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松原至双辽段已建成通车,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春至通辽段)正在建设中,集安至双辽高速公路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
双辽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特点鲜明,能源、硅砂优势突出。双辽市是国家重要的硅砂生产基地、吉林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和玻璃建材生产基地。双辽农业发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享有“花生之乡”和“鹅业大市”的美誉。双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整洁优美,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全国生态林业先进市。双辽经济发展软环境持续优化,连续3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2011年以来,双辽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市”总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战略,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促进双辽经济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双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6亿元,同比增长2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46亿元,同比增长2%;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3.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20.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5亿元,同比增长27.3%;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4亿公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产粮大县)称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50元,同比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60元,同比增长15%。
“十二五”时期,双辽市委、市政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紧紧把握“三化”统筹这根主线,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坚持富民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做强“一核两翼”,打造“333工程”,推进“三业”发展,实现赶超跨越,努力把双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市。
(双辽市发展和改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