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巅峰记忆》不可或缺的女主角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看似柔弱文气的女子,却跟这个世界上强度最大的运动结下不解之缘。放弃北大广告系给她带来的优裕生活,做了一名自由攀登者。亲历两次山难,仍不言放弃,向完善自我和挑战极限的巅峰迈进。
  她叫李兰,西藏登山学校老师,国内首部户外探险电影《巅峰记忆》的当事人和女主角。
  
  循着雪山的召唤
  生长于北京,北大广告系毕业。李兰没房子,没存款,没稳定的工作,似乎混得有点失败。
  1998年夏天,李兰19岁,读大二,裙裾飘飘,快乐而骄傲。一个偶然机会,瞥见食堂边的一块展板,上面钉着一幅海报,神奇大美的西藏和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就在眼前,叩击心灵。海报下面是北大山鹰社的招募启事。
  山鹰社是享誉国内的登山社团。对社团兴趣不大的李兰,冲着西藏报了名,招聘的同学看她瘦瘦弱弱的样子,疑问,登山是人人能玩的?李兰的韧劲上来了,偏着头说:“我能行。”
  那一年,李兰随山鹰社的大队人马,热热闹闹去北京周围爬山、攀巖,学习登山的基本技术。很多女生都败下阵来,李兰却越学越有劲,渐渐,她将做一名自由攀登者当成理想。
  1999年,李兰和山鹰专业队员攀登四川雪宝顶。这是一座很适合初学者攀登的山,雪线以上只有400多米高,坡度在0度到25度之间。李兰胸有成竹、无畏无惧。
  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很快让她感到敬畏,踩在看似坚硬的雪壳上,突然“砰”一声,脚下的雪开始滑动,铺开了篮球场那么大的一片雪,人混在雪里滑到平坦处,赶紧爬起来。
  李兰刚走几步,一处雪崖横在眼前,一块落石不偏不倚打在她头上,幸好戴了头盔。然而不幸却在她的身边发生了,同伴周慧霞因身体失衡滑坠,瞬间被抛下悬崖不幸遇难。
  李兰的痛哭在空旷山间回荡。
  雪宝归来,李兰一下子长大了,她开始懂得珍惜每一座登临的山峰,每一个同行的朋友。不以征服的心态去对待山峦,试着了解、熟悉它的性情和气息,山有性灵,学着与它沟通和相处,而不是占领、驯服。
  随后几年,李兰平安地攀登过中国的无数大山,她爱上了大山,也形成了大山的气质:独立、透彻、坚韧。
  2002年,李兰毕业,放弃知名企业的优厚年薪,做了专业登山指导。7月,她受北大山鹰社之邀,共同登临希夏邦马峰。希夏邦马,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主峰海拔8012米,是全球14座8000米雪峰之一。
  7月,李兰一行15位队员乘火车到格尔木,再坐火车辗转到拉萨。住10元钱一张床的小旅馆,也不是一人一床,好几个男生还睡在地上。登山前,西藏登山协会给他们三条建议:租一部海事卫星电话、雇几名向导、改季节攀登。
  但三条建议都未被采纳,队员们没有钱,他们也不想错过宝贵的暑假时间。登山前,15人被分3组, 李兰在第二组。8月7日,第一组翻过一面6700米高的大雪坡,与第二组失去联系。李兰以为是对讲机故障,对讲机通话的有效距离只有5公里,遇到山崖阻挡则更短。
  第二天,李兰和同伴按计划来到第一组的营地,发现没有人活动的痕迹,如雪地上的脚印等。他们侥幸地认为:或许他们改变计划提前冲顶,或许更改了线路。
  但当他们继续向上搜索时,发现了半个足球场大的雪崩区域,李兰亲眼看见两个队友的遗体……她大声嘶哭,在漫天风雪中飘荡。
  西藏登山协会接到求救后,派员赶到大本营。最终,搜救人员找到了第一组5名队员的遗体。按国际惯例,在拍照、取下部分遗物后,将遗体原地掩埋。
  这起事件成了2002年8月震惊国内的大新闻。
  
  自由登山者的知己
  两次山难,特别是第二次,让李兰陷入巨大的悲伤、内疚、彷徨中。父母不允许她再爬山,凭她的条件,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选个好人嫁了,过安稳生活。李兰纠结了许久,还是放弃了。她不喜欢朝九晚五、熙攘拥挤的城市。只有在山里,才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因此,她毅然做了一名自由登山者,收入来源于给两家户外探险杂志写稿、登山培训、攀岩裁判。她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攀登。但每次登山,山难的场景历历在目、逆光而来,她忧伤而孤独,不知心结如何解开。
  很多次,李兰独自登临山顶,一览众山小。但她的寂寞并没有稀释,她看清自己内心的那些软弱和无助。眼前的冰天雪地和碎石蛮荒,很久以前就跟她建立起了某种联系,有这么些好朋友,李兰无惧世俗。软弱和孤独,来自那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8年过去,李兰仍没办法与自己和解。
  直到2009年5月,她接到老朋友孙斌的电话,“兰兰,《巅峰记忆》要拍了,你是不可或缺的唯一女主角,回来谈谈吧!”
  听到这个消息,李兰激动不已。孙斌是山鹰社的老社员,现是北京一家公司的经理。2002年的山难是几乎所有山鹰人不愿碰的话题,但他和李兰及其他几个老社员曾深度讨论了很久,想以纪录片的方式回顾和纪念。
  当时,有人指出不应该重提过去,这对失去孩子的家庭太残酷。而当时的登山队也陷入了来自社会、遇难者家庭和自身的重重困顿,好不容易平复下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但孙斌的意念很坚定,走出校门、经历了大小山峰的洗礼之后,他已变得非常理智,“这件事在中国民间登山活动中具有代表意义,我们不应该忘记,将它完整地记录下来,或许是对逝去的人和后来者最好的告慰和借鉴。”
  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也是唯一一名女队员,李兰同意孙斌的观点,投了赞成票。没想到时隔数年,孙斌竟促成了这件事情。
  
  不应忘却的巅峰记忆
  在这个物欲年代,坚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一度有人邀李兰合伙办学、做俱乐部,她不用出钱,只要参与即可。李兰一一拒绝,在她看来,经营不是一个自由登山者的行为。
  李兰眼里,登山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不但需要身体条件、意志力这些一般运动需要的东西,还有感悟、探索和对话。登山是一种修行。
  多年前的理想变成完整的生活哲学,因此,面对孙斌投资执导的《巅峰记忆》邀请时,李兰坦然而自信地接受了。“作为一个登山者,最好的救赎就是重登那座山。是纪念,也是告别。”
  2009年9月,李兰随摄制组重新攀登希夏邦马峰。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年雪崩的地方,曾经的岁月如漫天飞雪飘落面前,年轻的生命,自由灿烂的笑容,相扶相携艰难前行……而今,青春掩埋于雪下,记忆留在沉默的山谷里。“我们带着勇气来了,我们带着伤痛离开,我们又重新回来,我们终将会离去。”李兰说完这句话,已泪流满面。
  这次,李兰带摄制组成功登顶,站在8000米以上的白雪皑皑的峰顶,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高远世界,纯净、绚丽、旷远、浪漫。19岁那年,在北大校园海报上看到的场景,如今复原在现实中。
  李兰感慨,她已找到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同伴们的死亡,并不是无辜的,他们的梦想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延续。
  如果没有《巅峰记忆》,李兰不会有勇气再次亲近这座山。随后拍摄的一年间,她走进了罹难者亲人的世界、走进了更多登山者的理想国,拍这部电影,也如同攀登一座巍峨的大山。
  那些挥之不去的阴影,渐渐烟消云散。
  2011年3月,《巅峰记忆》在北京首映,随后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映,作为中国首部登山题材的纪录电影,深受户外探险者好评。
  而今,李兰的自由攀登身份逐渐得到认可,有企业给了她每年3万块钱的登山经费。虽然钱不多,却象征着一份肯定和鼓励。她还成为西藏登山学校的专业老师,授课时间由自己做主。
  2011年,李兰计划攀登十几座大山。目前,她正在为去攀登另一座雪峰做准备。瘦弱文气的她,因何有如此强大的能量?“不要问我为什么,岁月的痕迹、攀登的痕迹、成长的痕迹都从身上掠过了,最后剩下来的东西是不是就是我到这世界尽头来寻找的呢?”李兰说。
  当下的她,是一个幸福纯粹的女人。
  
  (编辑 郑儒凤Zrf911@sina.com)
其他文献
“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这是清末《续修平阴县志》中记载的一首咏玫瑰诗。玫瑰原产我国,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丛生落叶灌木,玫瑰为世界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机组转速和电压的响应特性。转速和电压相互作用,对两者进行综合控制非常必要.本文将H2/H∞控制理论应用于同步发电机组综合控制器的设计.计算
会议
2012年4月14日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随着纪念日的到来,一个淹没百年的幸存者的故事也流传开来:在当年的705名幸存者中有两个网球明星,一个后来赢得两个大满贯
研究多种用于预测控制的方法,包括模型预测控制、动态矩阵控制、鲁棒预测控制以及设计和分析预测控制系统的内部模型控制.经过比较后认为模型预测控制适用于渐进稳定的线性过
会议
显然,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不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一个制度敏感性适应能力的概念——从来就没有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一说,只有制度惰性一说。  中国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这一成绩的取得令人鼓舞,也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聚敛了更大的可自由发挥空间。  2018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也即将达到约1万美元。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在
期刊
同姜颖打过交道的律师称其是“在里面”的法官,“我们圈子里的人常用‘在不在里面’评价这个人的水平,就是‘在不在版权法里面’。有的只对条文字句了解,有的甚至连字、词、
为进一步改善钢材成材率,减轻卡量工的劳动强度,对济钢2,500 mm四辊可逆精轧机液压AGC系统增设在线测厚仪没备以及自动化的设计和配套,提出项目的详细技术规格书和系统考核指
会议
在现有的PID张力控制器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传统PID张力控制器的不足,引入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实时调整,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
1940年5月10日清晨,纳粹德国向法国发起全面进攻,6月22日迫使法国投降。德法战争期间,在法国南部重镇波尔多,一位葡萄牙外交官阿里斯蒂德·德·索萨·门德斯正经历人性与政治的痛苦抉择。  上司逼迫他不再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任其自生自灭。如果他从命,当然能保住身份和地位,但良知又告诉他这无异于成为纳粹帮凶,门德斯陷入了深刻的煎熬。从6月14日到16日,他整整三天躺在床上无法做任何事情,只能乞求上帝启
一件浅色方格短袖衬衫,一条浅蓝色牛仔裤,一双时尚休闲黑色皮鞋,浑身上下透露出休闲、舒适与活力;一米七几的身高,人到中年,但身板像青年人一样挺拔有型;一张和蔼的脸庞,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