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黄芪对肾阳虚水肿的治疗价值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i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桂枝黄芪对于肾阳虚水肿的治疗价值.本文用桂枝黄芪治疗肾阳虚水肿,同时应用常规方法口服济生肾气丸与单纯应用口服济生肾气丸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共收集肾阳虚水肿患者32例.均为成年人,病程1个月到5年不等.年龄从30岁至65岁.分别应用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16例,单纯应用济生肾气丸治疗1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所有病例都是随机分成两组.本文对全部32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组,用桂枝20克,黄芪20克,加水煎成120毫升,每天分成两次口服,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15天为一疗程.常规治疗组单纯口服济生肾气丸,15天为一疗程.结果: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痊愈9例,有效7例.常规口服济生肾气丸痊愈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最终结果显示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p0.05),同时,应用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组和单纯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组在年龄,职业,性别上都具有随机性,临床资料上无相关性(p>0.05).结论: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和单纯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两者效果有显著差异.桂枝黄芪同时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济生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三语文教学要做到“三有”:有魂、有根、有人,教师的教学就有了灵魂,学生的学习就会充满阳光和激情。高三语文教学实现“三有”的途径主要有三:登高望远,建立立体的全方位语文教学视角;开放多元,建设流动生成的语文课堂;民主平等,开展师生间积极的对话交流。  关键词: 高三语文教学 “三有” 实现途径    高三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
色彩是电视包装中的一个重要表达元素,它对电视包装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色彩搭配能使电视节目更具吸引力。在电视包装中,色彩应和声音、形象设计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摘 要: 当前,在学校里,重理轻文的现象愈加严重;在社会上,人们对学外语、学电脑趋之若鹜,而进修语文的却很少听闻。面对这种现象,作者分析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工具性 人文性    一个国家的国力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人才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国人口数量虽多,但素质却不高,文化科学技术落后,还不能
目的:对比局部枸橼酸与普通肝素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凝方式
电脑音乐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音乐的创作特征。例如传统音乐从创作到流传必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先是作曲家的创作,他的主要任务是依靠内心听觉,经过反复仔细地斟酌,最终以乐谱的形式完成创作;然后是演奏家的演奏,演奏家除了要具有完成该作品所必备的演奏技巧外,还必须尽量理解、领会作曲家的意图;如果是协奏、合奏之类的音乐,那么指挥家无疑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让作品形成便于流传的音像制品,还必须融入许多电声技术
摘 要: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身,对于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语文教学 优点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教学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根教鞭”的
目的:研究中药鼻饲对预防心肺复苏以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符合条件的心肺复苏以后自主循环恢复的66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
摘 要: 对文本丰富意蕴的发掘程度,是衡量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成为中学语文新教材实施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实践层面谈谈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文本意蕴 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高低的尺度,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省级及副省级电视台开通少儿频道。因资金、人员等问题,目前全国共开设以少儿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化频遁近30家,少儿频道如何走出资金
一  近日,拜读了朱良才老师的《教育三十七度二》这本书,其中有一则《语文老师放牛》的小故事。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如果让一位语文教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快速地嗅一嗅,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几段,每段的作用是什么?”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