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器”小議

来源 :古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關於師(袁)簋之“(袁)”與(袁)盤和(袁)鼎之“(袁)”是否爲同一人,學界或有争議,本文擬從“受賞所賜之物”的角度爲二者是同一人提供佐證,再根據“册命”和“出征”的關係,結合(袁)盤和(袁)鼎的“隹(唯)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認爲在宣王二十八年前後另有一次伐淮夷之事.
其他文献
《古音匯纂》是站在時代新起點上的鴻篇巨制,該書着眼於歷史時空的變化,以廣闊的學術視野,嶄新的編纂體例,多樣的檢索方式,爲漢語語音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不慕名利而樂守清貧,默默奉獻而堅韌不拔,爲學界樹立了一個新時代的樸學榜樣.
高等数学是我校大部分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出现课堂不活跃、消极怠学的情况.为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学生学习行为,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提供更多师生沟通渠道和课后给予学生学习帮助,基于微信的“雨课堂”被引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取得初步成效,并为下一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实证数据支持.
彭國忠、胡曉明校點本《柏梘山房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是目前匯集梅曾亮著作最爲齊全的一部作品集,然而仍有疏漏.今從史料、方志及拍賣圖録等文獻中輯録梅曾亮集外文兩篇.另外,梅氏作品以原稿本與改易本兩種形式存世,通過比較發現存在大量異文,現選擇二則進行對讀,以期有禆於梅曾亮相關研究.
陳家慶《漢魏六朝詩研究》凝萃傳統文學研究之優長,兼採中古諸史文苑列傳、中古詩歌選本、古今詩學著述之要義,輔以敏鋭的思辨,徵引博富,剪裁恰當,組織精善,新意迭出.但固守“國粹”、拒斥新變的家族文化理念對她的思路造成了一定的局限,該書也存在思想資源貧乏、視角局促、固步自封之弊,最終留下了理論“失語”的遺憾.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引入了“大数据时代”“5G时代”“互联网+时代”等新概念,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高校信息化从数字化校园逐步迈向智慧校园.[1]本文以江南大学宜兴校区为例,以“一体化管理”为宗旨,进行了江南大学宜兴分校区智慧校园整体架构设计,针对如何实现校区之间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主要业务系统的跨校区延伸和扩展给出了具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并对跨校区智慧校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其他高校智慧校园一体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雖然有文字内容絶大部分相同的《童氏宗譜序》《刁氏宗譜序》存在,但從行文與朱熹生平經歷、思想發展階段、措辭品格、用語風格的契合程度等方面情况綜合判斷,此文應爲朱熹佚文,以題作《孫氏宗譜序》爲是,可將其收入《朱熹文集》.
“區分”是漢字形體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對漢字表意的清晰明確、漢字體系的形成完善有着重要作用.清華簡文獻種類豐富,字形衆多,同篇簡文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筆劃區分”現象,却少有學者研究關注.文章結合古文字“區分”的相關理論,對清華簡同篇文字中“筆劃區分”現象的類型、方式、特點與原因做了研究.
佛經文獻的字詞解讀有一些規律性,值得總結.有的字詞可結合詞法分析幫助理解;有的詞語可以通過異文,梳理和確定其字際關係和字詞關係;通過佛經文獻的大量語例,可以總結古籍中俗寫的一些常見的訛混規律,對於解讀古籍有借鑒作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筮法》,學者研討既久,然而疑義仍存.兹就(言)、小得、昭穆、上毁四處文字,試作新詮.《筮法》卦中見“(言)”,常昭示所占事之成功,此與兑秋主收成相關.“小得”與卦中見坎之事無涉,實謂四位卦卦符并無重複而合“三某同某”之格局者.“昭穆”之法,之所以昭下而穆上,實以下卦爲北,上卦爲南,此與祫祭毁廟之主所序昭穆方位相合,又與《卦位圖》上南下北一致.至於“上毁”,則謂上二卦五行之生剋,得以促成某種占果也.
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詞用調爲歷代詞人之冠.其用調特色體現爲用調廣泛,重點擇調,并拓寬了詞調的表現範圍,豐富了詞調的聲情;他還發掘古調,對詞調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探索.陳維崧詞的用調體現出其尚雅求新的詞學觀念,與萬樹的《詞律》相呼應,强化了詞的文體特性,促進了清初詞學的復興,具有重要的詞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