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与“哎哟”并存的中国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中国改革开放最具符号意义的城市上海邀请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
  刘翔是继“上海高度”代言人姚明之后的第二任上海形象大使,他代言的是“上海速度”。这似乎向世界传递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快速奔跑的上海仍将加速奔跑。
  “奔跑”也正是上海和整个中国留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西方各大媒体报道中国节目的片头通常是川流不息的外滩车流,摩肩接踵的滚滚人潮,或者是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在建筑工地上埋头苦干,与西方国家悠闲宁静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就是这样,一路跑着的中国在2005年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经济增长率达9.9%,GDP总量从1990年的全世界第11位跃升至2004年的第六位,超过了意大利,在20多年之内使4亿人脱离了贫困线。
  如此的奔跑速度,使得到了2006年,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看法已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中国热”和“中国威胁”,“中国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全球现象。
  
  世界上从没有发生过的许多事都在中国发生了
  
  有一句笑谈说,“你去上海了吗?”已经成了国际社区最流行的问候语。
  这并非完全是一句笑谈。今年9月,就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中国研究专家和300多位中国学者齐聚上海,参加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再次坐论“中国”。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参加这次论坛的最大感受是,“中国”目前既是全球经济界、外交界、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最大的猜想对象。
  
  “中国崛起”将如何影响冷战之后的世界均势?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曾参与签署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美国资深外交官卜励德(Nicholas Platt)就认为,“中国在其和平崛起期间已于国际势力平衡中添加了重要的力量”,全球力量平衡正出现从欧洲向太平洋的转移,“自苏联解体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个潜在影响平衡的力量”。
  “中国发展”是不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有别于西方主流看法的模式?这个问题被中国学界反复争辩着。一位名叫乔舒亚·拉莫的美国记者为此创造出了一个名词——“北京共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过的一位印度学者甚至认为,谁能破译中国发展的密码,谁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将为许多今天的难题提供终极智慧和解决方案?在今年世界杯赛上取得好成绩的葡萄牙队主教练斯科拉里就介绍说,他的成功靠的并非是先进的足球理念,而是从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中得到的灵感。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全球都在研究中国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世界上从没有发生过的许多事都在中国发生了。
  
  让人“哇”与“哎哟”并存的中国
  
  但是,被寄予厚望的奔跑中的中国,并非只有让人惊艳的速度。
  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上海记者吴新慧一年前来到中国的时候,为了了解—个“真实的”上海,特意选在了黄浦区的老城厢老西门居住。她的办公室则位于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路,对面就是“连卡佛”专卖店和星巴克咖啡。
  尽管家和办公室同在一条路上,但吴新慧每天上下班所看到的,却是两个不同的上海。“常常是几步之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吴新慧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一过淮海路,就看到拥挤的弄堂里的市民把家里的椅子搬到马路中间,打着赤膊纳凉。”
  吴新慧有个形象的说法来形容这样的两个上海——一个是让人“哇”一声的上海,另一个是让人“哎哟”一声的上海。
  越来越多的海外媒体开始关注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的贫富差距、环境恶化、诚信缺失、人文素质落后等问题。
  9月24日的美国《洛杉矶时报》在一篇题为《信任危机对中国社会造成危害》的报道中说:“就在中国如同火箭一般在助推燃料的作用下飞快地跻身世界强国之际,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却被信任问题所困扰。规章制度不明不白,食品市场上充斥着危害人身健康的假货……缺乏信任甚至让婚姻出现危机。”
  在关注中国的读者眼中,由此出现了中国两个不同的形象——一个是以惊人速度飞快奔跑、潜力无限的中国,另一个则是被诸多难题困扰的中国。
  
  中国仍处于“复兴的初期阶段”
  
  到底哪一个中国是想像中的中国,哪一个是真实的中国?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主旨演讲中特别指出,中国目前仍处于“复兴的初期阶段”——“中国的发展是快的,举世赞叹,但是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主任郑永年博士也提醒《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不能太乐观于国际社会所“热炒”的“中国崛起”——中国目前的崛起可能还只是经济的崛起,数字上的崛起,还不包括文化和道德的全面崛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软法专家王海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通过三种形式展开,即文化与价值输出,国际组织或NGO的表现是否强有力,和国际组织的所在国的参与及利用国际组织的程度。中国目前的软实力输出仍然集中在第一点上,第二、第三点都是远远落后的。
  “中国的软实力远远还占据不到主导作用,”王海峰说。
  换言之,中国需要“跑”起来的,绝不仅仅是GDP,更是包括文化复兴、国际影响力提升、道德人文素质与发展相适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的全面要素。
  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戴炳然教授认为,中国应当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并把这个“速度与问题并存”的真实形象交给世界,而不光是“飞速发展”的一面。
  
  更好的中国,而不是另一个美国
  
  由于中国发展成功和不完美并存的特点,试图破译中国发展“密码”和预测“中国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可移植性的学者专家也越来越多。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梅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最近有一本新书叫做《中国,我们的邻居》(China Our Neighbour),它的主题就是说,中国的发展是它自己的事,任何来自外部的评价都是无关紧要的,而对于真正了解中国的人来说,“惟一可以做的有实际意义的事就是解释在中国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的发展”。
  瑞士日内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教授同样认为,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的成功挑战了西方主流的应对贫困和国家转型的办法,其精髓在于“植根于中国的国情”,而这也将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从贫困到恐怖主义——提供新的、具有思考价值的解决途径。
  “中国当前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进一步改进‘中国发展模式’,从而管理、控制和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发展问题,”张维为说。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政治研究院的本杰明 ·左尔把这个发展方向解读为“要一个更好的中国,而不是另一个美国”。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则把它称为“是基于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13至15亿人的“中国梦”。
  “我们甚至要从诸子百家中吸取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远的智慧,包括政治理念、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郑必坚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超越“独自奔跑”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已经上升为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大国,其影响已经超出了中国本身。中国需要思考:什么是中国应该具有的大国形象?什么是中国应该扮演的大国角色?
  新加坡记者吴新慧认为,如果上海和整个中国能够超越目前已经确立的“奋起直追”的国际形象,赋予“速度”以更多的和谐、公平、注重质量等“绿色”内涵,将更加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吸引力。
  而作为有影响力的地区和世界大国,中国还应当超越“独自奔跑”和“埋头发展”的形象。
  美国资深外交官卜励德说,中国目前营造的这种“和平崛起”、“不威胁其他国家”的对外形象是“非常适当的”,但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需要与周边国家分享发展成果来告诉邻居,中国发展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 Vogel)向《瞭望东方周刊》指出,影响中国未来国际地位的有四大问题:中国如何应对自己的全球责任,如核不扩散,能源问题;如何使军事增长更加透明化,减少世界的担心;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贸易纠纷;如何处理与日本的关系,不给世界留下“情绪化”的印象。这些都有赖于中国与美国及全世界的合作。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一纽瓦克分校全球变化与治理中心高级研究员毛建明(James Muldoon)注意到,中国外交官的国际形象正在发生变化,这让他印象深刻。
  今年9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以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为主题做了整版的封面文章。毛建明说,一个国家驻联合国官员走上《纽约时报》的封面本身就是很少见的。文章说,从王这样的外交官员身上所展现的老成(sophisticated)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的成熟,这和中国崛起需要的外交环境是相一致的。
  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加法尔·艾哈迈德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10年前,中国的公司到非洲投资,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赚钱而去的,对于非洲的环境一点都不关心,给他们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他认为,今天中国应该做更多的努力,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联系,让非洲人了解中国,并先建立合作的关系然后再考虑商业利益。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非洲人民的尊敬,”艾哈迈德说。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贝特勒·米说,中国政府在现有成绩之下,应该更多参与国际事务,与各种机构进行合作。中国政府也应该更加了解自己的责任,如扶贫,同时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后现代的社会需要大智慧。中国在这里贡献的不应仅仅是GDP,更应是Community(参与国际社区)的心态,”北京大学美籍教授安乐哲说。
其他文献
纵观2015年山东省数学试题,与2014年相比,试题形式不变,选择题10道,填空题5道,解答题6道,15道客观题共75分,6道主观题共75分.试题设计延续2014年的风格,试题稳中有进,稳中有新,设计质量高,考试效果好.  1 试题质量评析  今年的山东高考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基本覆盖.试题重点考查了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试题的命制,遵循“命题保
【摘 要】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而课程结构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之一.通过文献分析和文本对比,从设计依据、结构和学分与选课三个维度对大陆、台湾以及香港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比较,探索三地区的异同,以期为各地的数学课程改革及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陆;台湾;香港;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1 引言  大陆、台湾和香港同宗同源,在文化传统上有着许多
今年1至5月,全国共发生阻碍执法、暴力袭警案(事)件1545起月均发案300余起,共造成11名民警牺牲  7月24日,公安部纪委书记、督察长祝春林主持召开“公安部督察委员会2006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暴力袭警问题成为会议探讨的重点。  此前的6月27日,辽宁大连,派出所巡警在调查一起寻衅滋事、殴打他人的案件时,受到张某等人辱骂、撕扯、击打;  5月16日,上海,某培训学校女教师违法散发广告,当民
法治,就是政府和人民均守法的政治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目前已经成了中国执政党和本届政府的既定施政方略。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决定》的形式提出了到2020年要建成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不久前,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一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在描述和谐社会的
对于目前的严重局面,国际社会应协调一致,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从最大限度地维护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冷静分析、理性应对    2006年10月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宣布其“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美、韩、日、俄等国随后均证实探测到发生在朝鲜东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朝鲜此举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中国政府的声明中也出现了“悍然进行核试验”、“坚决反对”等强硬的措辞。    拥核之路    
跟他的预言不同的是,在这里上班的人,一样需要打卡、坐班    最令未来学家兴奋的,是看见自己的预言变成了大地上的现实。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再版之际,北京东郊如他所言,真的有了一片“SOHO”写字楼。跟他的预言不同的是,在这里上班的人,一样需要打卡、坐班。无论是SOHO现代城还是建外SOHO,都不是为真正的“SOHO(在家办公)”一族所建。  就像他这个实现了一半的预言,16年时光穿梭,托夫勒预言
摘要:该文研究目标旨在以知沟理论视角来深入剖析中国农村小学在教育信息化硬件接入、技术使用及其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等三方面的现状,并在深描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全文采用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研的质化研究方法,对河南典型的农村小学——中国完小进行田野调查,从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三个层面来切入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和接入并非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短板,而使用过少、不愿使用、不会/不懂使用则成为
获得新的社会阶层冠冕的非公经济的企业家们,成为市场经济的“活力先锋”,政治上也不再自惭形秽,自下而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潮流渐显强劲    刚刚发行的《江泽民文选》,摆上了民营企业华仪集团党支部办公室的书桌。浙江非公企业的政治意识可见一斑。  获得新的社会阶层冠冕的非公经济的企业家们,成为市场经济的“活力先锋”,政治上不再自惭形秽,开始表达自己强烈的政治诉求,形成自下而上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这不是我们个人的事情”    7月30日,《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首发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及各界人士400多人参加了首发式。  8月1日下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了出版《纪实》一书的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曾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和驻纽约总领事的张宏喜。    “这不是一个一般的政治读本”    红底黄字的封面,令人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在线教育面临着资源量巨大而难以组织、异构资源之间没有统一描述而难以跨平台获取、资源之间缺乏关系而难以关联检索等问题。如何构建适应大数据特征的组织框架以实现基于海量在线教育资源的模式创新,是推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该文提出了一种在线教育资源百科型大数据组织框架,其特点在于:首先,通过轻量级的资源链接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大数据在同一平台内的汇集;其次,通过基于知识图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