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说谎的孩子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不做作业;小学生;个案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不做作业,还编造各种理由来撒谎,你可能会感到非常生气。那么,如果一个学生不交作业,也不说理由,只懒懒地回答“没做”,连一个字也不愿多说,你的感觉会怎样呢?是不是火冒三丈,恨不能揍他一顿?小龙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二、三年级时不做作业还编些不同的理由,比如昨晚肚子痛,忘在家里了,等等。升入四年级后,连谎也懒得说了,该交作业的时候,老老实实朝老师面前一站,低头不语,问了就答:“没做。”任课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为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运用关爱、鼓励、单独补课等方法,甚至哄骗、“威胁”等软硬兼施的手段,但好不了三天,小龙仍然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尤其是语文作业。终于有一天,倍感失望的老师将小龙赶出了教室,被我“收留”到心理辅导室。
  我对小龙早有耳闻,以前也有过少量接触,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我先让他说说被老师赶出来的感受,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他聊聊昨天放学回家后的情况,以此为切入点,收集具体信息,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学习态度、学习状况等,从而寻找他不做作业的症结。
  原来,小龙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经常下班很晚,小龙放学后就是一个人在家,早期没有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边做边玩,看看电视,时间就过去了,父母回家也不太问他作业完成情况。每天往往只做一点作业,多数是数学,比较费工夫的语文等就不做了。我问他,睡觉时会不会想到第二天交作业时怎么面对老师,他说想过,知道会被批评,所以觉也睡不太好,但也没有办法,自己也改不了。他还告诉我,当老师找家长时,“爸爸就狠狠打我,认为我就是懒,改不了,打过就忘了,教育也没用。”
  小龙在学校的课堂作业是能完成的,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多数的家庭作业也会做,就是不想做。不交作业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也无所谓,总之习惯了。老师让他自习课、午间等补作业,他就乖乖补作业,总之慢慢地做,这堂课拖到那堂课,能做多少是多少,没有一点玩的时间。
  我给他做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测试,结果提示自我意识水平低,可能存在情绪问题或行为障碍。当受到外界对他的不适当评价时,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低于实际情况。
  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分析,我觉得小龙的情况是一种典型的习得性无助。所谓“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研究狗的逃脱实验时提出的,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它的特征是个体的成就动机低,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超过对成功的希望,遇到困难时容易自暴自弃。小龙从一、二年级起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少做、漏做作业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和家长打骂,周围的消极评价,使他逐渐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并以消极的方式来对待学习。从情绪上看,小龙从低年级的烦躁、害怕(表现为说谎),逐渐变得冷淡、被动,陷入情绪抑郁状态(表现为麻木、无所谓)。
  找到了他的症结,我制订了针对性的辅导方案。
  一、帮助他认清自己的问题
  小龙对老师的批评已经麻木,但有一定的自尊、有改变的愿望,但觉得自己无力改变,所以陷入迷茫。我用民间马戏团大象的故事,向他解释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说有一只被抓到马戏团的小象,想逃回自由的森林,可是难以挣脱粗粗的铁链。后来渐渐长大,马戏团也放松了对它的看管,有时铁链只是象征性地拴在一根细木桩上,但它因为经历了小时候无望的挣扎,所以不再尝试逃走,一辈子不再向往自由。我没有用塞里格曼对狗实验的例子,怕他有被贬低的感觉。我让他对照一下自己,像不像那只被铁链拴在木桩上的小象,几经挣扎,几经失败,便放弃了对自由的追求,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已长成一头大象,只要还有追求自由的心,轻轻一挣,便会拔起木桩。这些话他第一次听说,触动很大,在当天家庭作业(小作文)中,记录了我和他的谈话,写下了对习得性无助的理解,说自己几年来就是一头没有信心、没有追求的小象。
  二、改变对做作业的认知
  针对他做作业动力不足的情况,与他谈谈“为什么要做作业”,这是老师、家长老生常谈的话题,套老师的话说“讲了一百遍”,我必须另辟蹊径。根据他的年龄特点,我首先就他们刚刚学到的某个知识点,问他学习到新知识是否有乐趣,引申到学习过程也是获得快乐的过程。指出他目前心情很不快乐,是因为消极地应付学习,所以没有乐趣只有痛苦。其次,我讲解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学习内容是会被遗忘的,复习和应用就是巩固和内化的过程,所以做作业不是老师管理学生的手段,而是遵循科学规律。
  10岁的孩子不宜过多说教,接着我直接给了他三条必须做作业的理由,如果他能反驳,那么就维持现状,可以不做;如果反驳不了,那么就必须做。我先问他:“你是天才吗?”“你是蠢才吗?”“你放弃自己了吗?”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我给出三条理由:1.不是“天才”,需要做作业;2.不是“蠢才”,会做作业;3.没有放弃自己,必须做作业。
  他接受了我的三条理由。
  三、训练自我管理
  小龙除了自我意识低下外,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缺少自律,必须让他建立自动化的管理程序。我与他协商后制订回家后的“程序”:放下书包,可以喝水和吃点东西,时间不超过10分钟,马上坐到书桌前(人面对墙壁),桌上不放任何杂物,做完一门功课,可以休息10分钟,接着做另一门,保证在晚饭前做完两门功课,饭后做剩余的作业,全部完成可以干其他事情。我还根据当天的作业情况,让他复述了一遍回家后的具体“程序”。同时说明,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坚持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鼓励他,当每一天的行动养成了习惯,回家做作业成了自动化的程序,一切就变得自然、顺畅、没有痛苦。我举了另一个同学自我管理成功的事例,作为他前进的榜样。因为我们以探讨的形式协商这个问题,小龙很乐意接受,表示今天回家就这样实施。
  四、用积极暗示替代消极暗示   小龙的习得性无助是在周围环境和自己的长期暗示中形成的,必须也用暗示来消除。一个10岁的孩子,对暗示是比较敏感的,可以运用周围一切积极的暗示。
  1.权威暗示:心理老师的身份有点神秘,小龙还有些崇拜,加上真诚的态度和理性的话语,有较强的权威暗示作用。我让他做了一个“瑞文推理测验”,智力为正常中等,我告诉他:“你的智力很正常,还高于一般的同龄人,所以学习完全没有问题,现在赶上去还不迟。”我看出他眼中掠过一丝惊喜。
  2.关键人物暗示:任课老师和家长是与小龙密切接触的人,他们是小龙身边的关键人物。我与他们沟通,发现小龙有一点进步就要肯定他,发自内心地表扬他,适当运用表示关爱的身体语言,要抛弃以前的负性言语。
  3.同伴暗示:同学们和小龙在一起四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认为他是一名学业不良的同学,平常也很少关注他。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也看到了他的优点,看到了他的变化,在班会上一致推举他获得阶段进步奖。
  五、强化自信与学习的乐趣
  在辅导后的第二天,我就接到老师的信息,说小龙竟然三科作业都做了,老师在惊喜中表扬了他。中午,我专门走过他班级的走廊,发现他正站在阳台上和同学说笑,而没有和往常一样到老师办公室补作业。我轻轻走到他的身边:“今天的感觉是不是很好?”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告诉他,这就是自己努力带来的乐趣,相信他会坚持下去,相信他和同学们一样有快乐的校园生活。同时,任课老师也是趁热打铁,鼓励他,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六、遇有反复立即矫正
  在连续一个星期完成作业后,小龙又出现不做作业的现象,他主动承认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认为自己仍然是懒。我首先表扬他能坚持一个星期是多么不容易,是从来没有的,要看到自己已经打破了长期的积习,已经显示了大象的力量。另外,我分析了他说的“懒”,说明承认自己有能力做作业,是意志力不够,那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做到。在偶尔的反复中,小龙很自责,我们看到了这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一起陪伴他、帮助他度过最初的艰难时期。
  经过一系列的辅导,小龙的变化是明显的,他的笑容多了,玩耍的时间多了,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首次全部在70分以上,老师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给小龙的反馈信息自然也是积极的。
  通过对小龙的辅导,我感到找到症结是辅导成功的关键,习得性无助就是小龙的病症所在,为此打开了他心中关住的那扇门;摈弃前嫌,真诚、平等地对待他、尊重他,是辅导成功的保证;老师同学家长周围环境的积极暗示是他成功的基础。
  面对一个四年没有完整交过家庭作业的学生,不要说一贯如此,不要轻言放弃,孩子是等待塑造的泥胚,一切都有可能。
  通过小龙,我们也要从中看到老师的习得性无助,长期的付出得不到积极的反馈,也易疲惫不堪,校领导和心理老师也应该帮助他们从无助感中站立起来。
  升入五年级,小龙偶有一些小问题,经过及时辅导,都顺利解决了。现在他已经比较快乐地度过小学的最后时光,以良好的成绩升入中学。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上海,201802)
  编辑 / 王晶晶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亲子沟通;沟通姿态;辅导个案  第一次会谈之后,我整理了资料,确定了方案,经过了当事人同意,大体方向为: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这是第二次心理辅导,当儿子小林推开门,脸上泛出浅浅的笑容,有点让我意外,因为同样是推开门,第一次我见到他时,他面无表情,毫无生气。母子俩迟到了,晚了大概半小时,母亲解释说是自己工作耽搁的。我很直接地说:“迟到这么久,我很生气。”母亲连连道歉,但看到小林的变化,我
一、主题阐释  本期的主题是心理“伙伴”,这个伙伴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或朋友,也可能是一个玩具熊、一个玩偶等。當我们有些话无法对其他人说的时候,可以尽情地跟心理伙伴表达和交流,而心理伙伴可以化身为暗夜中的精灵或者是一个小孩,静静地听着我们的心事,也可以化身成一个温暖的玩伴,跟我们一起游戏和玩耍,不管做什么,这个心理伙伴始终接受我们的一切。  这个故事隐喻着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伙伴,事实上每个人也都曾
〔摘要〕传统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两方一起行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并确保其完成,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无视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诊式”家校合作方式,在家长、教师、学生平等沟通的基础之上,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深入了解,为孩子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持续性发展服务。  〔关键词〕家校合作;会诊式;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4 〔
〔关键词〕意象对话;初中生;不良情绪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芊芊,女,14岁,汉族,浙江省温州市某辖区中学初二学生。无家族精神病历史,本人身体健康,此前没有患过重大躯体疾病和严重心理障碍。  父母为个体户,长期在义乌经商,每年回家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是生意原因才回到温州,住不了几天就走了。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六岁。弟弟一直跟着父母在外地生活,而芊芊则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与父母和弟弟的
〔摘要〕个体在生活中,有时会因外来的沉重打击而受创伤,受创伤的程度因人而异。如果创伤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严重时可能造成心理疾患。本案例中小王的班主任不久前突然病逝,老师生前非常关心小王,老师的离世给该生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理老师通过叙事疗法、空椅子技术、认知重建、支持心理疗法等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后,该生宣泄了内心的悲痛,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学习
〔关键词〕高中;潜力;适应     【活动背景】进入高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产生了心理落差,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设计了这堂心理活动课,通过热身活动“掌声响起来”调节学生情绪,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入主题;通过“圆球游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通过活
〔关键词〕ADHD;箱庭疗法;情绪行为问题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儿童期发展障碍。又称“轻微脑损伤或功能障碍”“儿童期运动机能亢奋反应”等,在中国称为“多动症”。我国学者何侃调查指出,我国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为4.31%~5.83%,居于学龄儿童精神障碍发病率的首位[1]。  ADHD儿
〔关键词〕心理教师;心理压力;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3-0074-02  团体心理辅导里有一个经典的心理游戏“进化论”,团体成员通过猜拳的方式PK,逐步从鸡蛋—小鸡—猴子—人蜕变成长。如果成长是一首悠扬的曲子,那每个人用自己的节奏谱写生命灵动的音符。在心理教师职业生涯成长的心路上,我在谱写着一首属于自己的独特歌曲,那就
〔关键词〕自我价值观;叙事疗法;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7-0045-03  【活动背景】  随着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施行,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各普高相继为学生提供生涯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指导学生选课及志愿填报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
〔摘要〕手机的出现、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给高中生的生活、学习等带来新的挑战。该研究自编《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调查南通地区高中生手机使用现状,探索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希望能够以此引导高中生更为健康规范地使用手机。  〔关键词〕手机使用;心理因素;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8-0013-03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