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进程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事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性质和方向的重大问题,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发展。本文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进程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程
  近些年来,关于“中国精神”、“中国梦”、“中国视野”等已经受到了公众的认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被提上日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进程,对于实现法治道路的本土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目前研究学界还有争议,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几个特点:
  ①反封建
  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资本主义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对立面,我国封建社会有着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旧社会封建专制主义对于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封建主义信奉国家至上、君本位以及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反西化
  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我们的法制现代化、法治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我们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法治最早源于西方,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并没有普适性,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法律进程中,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导致执法活动出现了混乱。
  ③反极左
  在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我们收到了极左思想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无法无天的群众运动、虚无缥缈的法律主义,由于忽视了人权,过于关注法律的惩罚与强制性原则,领导人凌驾于法律机关之上,忽视了法律的监督和约束。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导致我国法制建设出现了倒退的现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征与标志
  法治的内涵丰富,包括自由、平等、民主、文明、正义、秩序、理性、效益等等,历代领导人从中国国情为出发点,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失去了法治,那么社会主义便会沦为虚无缥缈的社会主义,如果没有法治,我们也无法实现发展。经过了30多年的努力,我们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社會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依法治国、人民民族、党的领导之间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其中,人民民主属于法治的一项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则是基本方针,而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人民民主制度,这既是法治的前提,也是法治的动机,要实现人民民主,关键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尊重人权、保障人权、
  (二)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统一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变革的意义在于,我们党彻底摈弃了自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并延续到70年代末的党内盛行的“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要人治不要法治”的传统习惯,也超越了8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一般要求,实现了党既严格守法又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和司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进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丰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形成的强大动力的有力推动下,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进程深入展开。这一时期先后两次修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摆在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议程加以谋划和推进。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在这种统一互动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崭新境界。
  作者简介:刘欢欢(1992-),女,汉,湖北襄阳,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生2016、硕士),研究方向:当代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J].本刊编辑部.理论导报.2014(11)
  [2]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J].蒋立山.中外法学.1998(0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走向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J].杨帆.理论学习.2015(01)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J].王乐泉.求是.2014(21)
其他文献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追寻习主席的七年知青岁月,探寻习主席的成长足迹,不禁感到这不仅是对我们青年人的告诫,更是领袖对自己七年知青岁月深深的沉思。他在陕北梁家河度过的岁月是艰苦的,但更是奋斗的时;那是他意志磨炼的起点,也是信念树立的始点;梁家河赋予了他同于同龄人却异于常人的青春岁月,也为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时值大好韶华的青年官兵,在细细品味习主席的成长历程之时,
期刊
【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全面普及与推进,时事政治也逐步变成高中阶段政治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时事政治的融入有助于提高高中生在政治方面的领悟,加强他们学习政治课程的热情,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利。对此,本文针对目前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分析探讨  一、巧用时事政治,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思想政治课给高中
期刊
【摘 要】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合,在教学案例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更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也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发挥初中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二、紧贴学生的生活,开展德育教育;三、多渠道讲解法律,渗透法治教育;四、围绕新课标教学,注重互动探究,将政治新教材的知识讲得更加透彻和明了,引导初中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习,丰富
期刊
【摘 要】初中的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许多学生表现出叛逆,过激的行为,影响了班级和睦。本文提出,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融合到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成绩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级管理  引言  在初中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班级管理一直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但是许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工作人员在学生智力和能力培养方面花费了太多心思,从而将学生品德教育工作忽略。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并从对德育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将德育与美育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德育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四方面,论述了加强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现实生活;校园德育环境  为了提升
期刊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均略称为《考虑》)是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论文,写于1835年8月,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全文共29个自然段,共计2619字。篇幅虽短,却可以一窥到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与卓越才能。其中,马克思用冷静现实考察,立志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和价值理想,都对我国当代青年择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高的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对人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的《考虑
期刊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初中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初中德育老师经验不够充足,有的学校对于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及缺少有必要的家庭教育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现实情况使得在初中生中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阻力。面对新的形势,初中德育老师应该多利用班会来加强对于学生的沟通,这样才能够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自己对于学科的教学来提高对于德育工作的质量,通过借助各种实践的
期刊
众所周知,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要有德育教育为引导。也就是说,德育教育就是班级管理的“舵”!现在我就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有关德育教育的一些想法以及做法做以简要归纳:  一、率先垂范  师者典范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效仿的蓝本。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严于律己,做学生的楷模。其实说来简单,就是你怎样要求学生的,你就怎样去做。如:你要求学生不说脏话,礼貌待人
期刊
【摘 要】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要求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德育课程深入学生心灵显得尤为重要。“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究,旨在让德育课程能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心灵,让德育课程充满实效。  【关键词】中职;德育;问题——启发式  一、“问题——启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思想意识与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一个良好的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这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认知的形成。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英语教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已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就怎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