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培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51-02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翻译“我认为你不对”这句话时常常译为I think you are not right.而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把这种错误归结为语法错误,其实学生所犯的这类错误并不主要是语法错误,而是语言思维上的错误,是一种由于语言思维习惯的不同所造成的错误。学生在英汉翻译中的这种错误是一种表面现象,透过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英语语言逻辑思维有缺陷。
  出现上述错误主要是我们的学生在说或写英语的过程中,一直没有跳出母语的思维模式。学生在造句的时候不是按英语的思维方式去思维,而是先按汉语习惯把句子组织好,然后再译成英语,这样一来译出来的句子自然是Ch—English(汉语式英语)了。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的影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即培养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然而母语的影响在学生脑海里根深蒂固,要丢掉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要有用英语上课的习惯,使课堂教学英语化
  什么是课堂教学英语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语。教师用英语教,学生用英语答,使整个课堂形成一种英语环境。在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有用英语上课的习惯,不仅指示语、日常交际英语要用英语说,课文讲解,练习等一切主要课堂活动也要用英语说,同时要求学生用英语表在自己的观点,向教师提问并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要求学生就会使得用英语表达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和习惯,并使之逐渐深入到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去,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尽量避免用母语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尽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也有利于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来自母语的干扰。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借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培养学生直接学习和直接运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教一些名词时用一些图画实物让学生看,直接用英语进行教学。我们学习到一些表水果的名词时就带一包水果去,可以指着它们说:“apple, an apple This is an apple. Do you like this apple?”教到五官的词汇时就先指着自己的各个部位做示范,说:“Touch my nose. Touch my ear.”等,然后再让学生指着自己的部位说,可以设计为一个小活动,看谁指得快,指得准。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直接使用英语来表达和思维。另外我还用下列方法来加强学生对生词的理解。
  ⑴双比:用于一些表示特性的形容词。
  My apple is big, but yours is small.
  These exercises are very hard and those are different, too.
  ⑵归类:用于一些表明类别的词。
  Apples are fruit and oranges are fruit, too.
  Red, green, black are different colours.
  ⑶联想:用于一些相互关联的动作或现象。
  It’s raining. My shoes are wet.
  ⑷概括:用于一些意义较抽象的词
  Both John and Tom are boys.
  2 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英语语境
  关于什么是语境,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胡壮麟将语篇的语境分为三个层次:⑴语言语境(LinguisticContext),亦称上界文,指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⑵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具体场景、事件及参与者;⑶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即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等与语境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狼孩”的故事,“狼孩”之所以不会说话而只会学狼语,就是因为他居住在没有人说话的环境中,如果他生活在我们的环境中,说话也会说得很流利。作为汉语国家的学生活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汉语自然而然就成了第一语言,在运用语言交流时就会习惯性地使用汉语,而以后再学英语就会经常受到母语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创造出适合学生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中实物、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和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很多,运用这些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更直观、生动、活泼,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演示,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对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富的表象,特别是教师结合课文设定一些特定的对话情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生置身于该环境之中,有利于激发用英语思维。如教师设定“有关各门功课学习情况对话”情景,运用一些句型,如I (don’t) like…. He likes / doesn’t like….等。只要学生掌握了各门功课的英文单词,就可以引导他们用英语思维、对话了。另外我曾做过这样一个简单试验:让每个学生为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我利用做班主任的优势,要求他们只能对同学使用英文名字,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按要求做的同学听到他人英文名字的反应明显快于听到中文名字的反应。这说明,在这些孩子的脑皮层上言语运动器官,言语听觉器官,言语视觉器官因该英文名字所产生的兴奋中枢已经接通。英文名字的动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已成为该具体人在他们大脑中的直观信号。这一思维训练的尝试让我意识到只有把学生完全“浸泡”在英语里,英语思维的训练才会成功。
  3 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的把握,即一种自动化了的语言意识定向反射。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学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语感。”因为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一切文字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语言文字的前提,是沟通知识的“桥梁”和“窗口”。语感反应出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反应和熟悉程度。语感强的人思维敏捷、表达自如,而这种连贯表达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丰富积累,以及运用这种语言来完成内部的能力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果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再通过有目的地加强语感信息来进行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就会形成一种语感,使英语口语表达清晰、自然、地道、得体,从而产生出思维与表达完美结合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多诵读句子,能熟练到脱口而出,并多进行俩俩对话,多从阅读方面培养语感。
  4 用多种方法特别是借助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
  4.1 引导学生学会“听”。听时只要求学生跟读模仿,教师在适当时可用表情,手势等提提醒,让学生多猜测并理解其含义,而不是用汉语翻译过来。通过听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边学边思考,分析评价对方的观点、动机及内容,学生听话水平的提高,标志着他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
  4.2 引导学生“说”。说话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表达思维感情的能力,是诸多能力的综合,它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要靠思维来组织内部言语,思考“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这是说话的前提;二是阅读“语言环境”的能力,依据“环境”提供的信息,判断出说的内容;三是组织语言材料的能力,进行“说”的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此方法运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学生可能用常用语、短句来表达思想,但是说出来的话要有完整性,想好了再说,多次训练后学生的表达会逐渐趋向流畅。通过种办法也可以训练写作能力。
  4.3 要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有实验证明,学生要掌握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词汇量,其实际总词汇量应多出一倍(刘润清,1992)。引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用语,识记生活中熟识的各种事物的英文名称。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将见到的事物和问题用英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设法使学生能随时处于“一个英文名称组成世界”,这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关键,因为语言是文字的前提,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我们观察幼儿学母语时会发现,往往是接触和熟识了周围的事物之后,他才会运用识记的有关事物名称来表达相应的思维内容。以后随着识记的名称增多,他才会慢慢体会出一些抽象概念的含义。同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点,注意时常将日常生活有可能接触到的事物名称,用英语告诉学生,这样,当他们熟知了大多数事物的英文名称后,一见到某一事物就可能将该事物想起来,然后,再辅以一些常用语和语法知识,学生就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思维。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一下子实现这一目的,也决非一日之功,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要有机会,就应随时引导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用英语思维了。
  4.4 开展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英语演出、日常生活用语比赛、日常生活所见的事物单词分类竞赛等等。据文史资料载,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的四川高等学堂,校内常设有英语谈话会组织“English Speaking Society or English Club”,由师生共同组成。每周开会一次,节目有对话、说故事,辩论等,对当时学生的口语练习作用很大,深受学生的欢迎,为当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外交官、英语教师、翻译人才。可见,我们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经常置身于英语环境中,从而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通过在实践中运用以上方法对我所教的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大大提高了,有的学生由原来经常说错英语而造成怕说英语的状况有明显改观,同时,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都加强了,成绩在同年级中始终名列前茅。当然,这其中还要从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等多方面加以培养。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是学生学英语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学好英语的保证。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要大力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起来轻松,才能真正地掌握英语,我们也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英语人才。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59-01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自主学习”这种新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57-02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们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个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引入能很快地把学生引导进课堂教学中来。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67-02    化学学科既可以培养学生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逻辑推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此非常重要。本文探讨就如何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谈一点个人的观点,仅供商榷。  1 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首先要发扬民主  教师在教学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62-02    所谓“扬长教育”,是指学校要充分发掘和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才和成功之路。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只能蕴藏在他的特长之中。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长处,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短处。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因为“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该有机整合,我们老师要重视语文学科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体现。本文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出发,试图从情境、活动、问题等方面探讨在课堂学习中如何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并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情境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如果将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参与到初中学生的合作活动中,将会促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思考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采用适当的学习法,成为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合作式的交流过程,也将能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启发,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慢慢进步。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它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在班级授课制下学习优等生“吃不饱”、学习后进生“吃不消”的现象日益明显。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并受到各个学校条件及家庭条件的限制,更使得学生升到初中之前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此时再采用同一标准“一刀切”的班级授课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70-02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新课程理念深入到基础教育各所学校的各门学科中。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新教育理念指导下,思想品德教学应该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建构“有效课堂”,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益。  【关键词】有效性;思想品德课堂  【中图分类号】R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72-0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64-02    听觉训练是养成聋儿聆听的良好习惯,培养聋儿的感受,辨别,确认和理解有声语言的能力,把他们带入有声的世界,促进抽象思维发展。  听觉训练是指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和助听设备的作用,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提高聋儿的听觉能力。  听觉训练应该按照符合客观规律的步骤进行,聋儿的听觉训练过程实际是沿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