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uanyu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严把质疑的质量关,还要引导学生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转变,由“他主学习”向“自我学习”方向转变,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质疑 创新能力 联想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81-02
  【Abstract】Creativ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refore, it will be among the wise choice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reativity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by creating a proper situation, inspir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and intriguing students’ imagination. Teacher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ques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similarity” to “variety” in students’ thinking an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ependence” to “automation” in students’ learning model. Thus, students’ creativity is gradually developed.
  【Key words】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Questioning Creativity Association Imagination
  
  近几年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相比,少了些死板,多了些实用能力的培养,但是,传统教育和现行教育的弊端仍然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那就是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严元章曾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一书中写到:“教师工作要做到成功,其实也不难,要立身立命做学生的嘉宾,做小主人的王佐。”一句话,那就是“学主教从”。
  然而如何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最大限度地还学生自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者充分的积淀,加倍的努力。
  
  一、精心设计创新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取决于他是否有创新思维,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求知欲望,不会自然涌现。它又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情境,则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的“孤”是什么意思?偌大的江面怎么会只有一条船呢?学生大脑思维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经过思考探究,学生领悟了“孤”写出了诗人目光的专注,对其他船只视而不见,船孤正体现了情深。又如对《范进中举》一文的学习,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范进与孔乙己加以对比:孔乙己和范进的相同地方在哪里?不同地方在哪里?通过思考,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然而由于作家对人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感情,结局却不同,孔乙己被人打折了腿用手走路,范进中了举人却疯了。这都是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结果。学生利用已知探索新知和未知,明白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刻画人物以达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目的。总之,精心设计创新情境,能使学生打开思维之门,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很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教鲁迅小说《孔乙己》时,我要求学生扣住课文中心,想象孔乙己到丁举人家偷东西的情景。这在小说中没有描写,我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不一会儿,一位同学发言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孔乙己穿着他唯一的又破又脏的长衫,在街上瑟瑟地走着,这时,他又冷又饿,想到酒店温碗酒喝,两只手不由自主地往口袋里摸,他摸遍所有口袋,里面一文钱都没有。忽然,他看到对面丁府门前人来人往正在大摆宴席,香气从里面不断飘来,孔乙己肚子又咕咕地叫起来,涎水直往下滴,于是,他悄悄地向丁府的后门矮墙摸去。”另一个同学补充道:“那时的孔乙己一定会想丁举人曾经和他是同学,偷他点东西,即使被抓到,也一定会高抬贵手的。”……同学们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又如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反复的朗读之中,我常让学生想象王维与元二分别时的情景,想象迁客骚人登临春光明媚中和凄风苦雨里的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致,通过想象,学生透过作者凝炼的语言,既感受到了诗文的意境,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融会在景中的人物的感情,较好的领会了作者的旨意,使学生与王维、范仲淹有了情感沟通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学生这些大胆的想象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想象结果的不同源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差别,因此学生的阅读感知的体会便会不同,这就给语文阅读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你的思绪飞多远,语文便有多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他便会翱翔于九天之外。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教学过程就其认识过程的实质而言,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因此,积极诱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多向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充分阅读课文内容并进行一定层次的思考的同时,才可能提出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会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可以说,质疑问难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发问的兴趣,敢问的勇气,善问的能力。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求同性,而学生是各个不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思维也应该是不同的。那种只注重求同思维的教育只能严重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语文上的很多观点都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在课堂设计时应该注重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驰骋发散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卖油翁》的教学中,“如何评价陈康肃这个人?”就可以作为一个启迪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长期以来,教材对陈康肃这个人只是一味的否定,认为他除了骄傲自私之外,别无一点可取之处,因而,教参上把他对卖油翁的“笑而遣之”中的“笑”都判定为尴尬的笑。难道只能用一种心理活动来评判这个人物吗?通过讨论,有学生就提出了“陈康肃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的观点:他身居高位,对地位悬殊太大的卖油翁无需伪装自己,完全可以“恼羞成怒”嘛!而最后他却“笑而遣之”,这说明他被卖油翁彻底说服了,他的“笑”是心悦诚服的“笑”。对这样的说法,我想欧阳修老先生也许会无话可说吧。又如教学《小桔灯》时,课文第10段这样写:“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提出质疑:先说小桔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后面怎么又说“我”似乎眼前有无限光明呢?这是否矛盾?这时我指导学生把小桔灯和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弄清小桔灯其实就是小姑娘的象征。然后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也像小桔灯的光一样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小姑娘的精神还可以激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光明难道不是无限的吗?
  
  四、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高职学生大多以学到一技之长为目的,他们的主要兴趣和精力都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语文课就得相应地与专业训练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产生学的愿望,才能实现打好基础,学好技能,培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经管专业可以结合市场营销、公关、礼仪等课程,训练学生措辞得体,举止恰当,表述新颖、不落俗套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并可以利用一些科学史上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让学生懂得不论是前所未有的创造,还是推陈出新的改造,都离不开思维的新颖、独特、标新立异。所以,语言、思维的求异训练,才是创新能力产生的土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谈,笔者偏重于强调思维的求异性。必须指出的是,要培养创新能力,仅有思维的求异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正所谓“不会走,哪会跑”。因此,谈培养创新能力,绝不能矫枉过正,完全抛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训练。以现在的情形看,只不过是应该把过去轻视的创新思维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上来。
  
  参考文献
  1 张卫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
  2 韩文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教海探航,2002.4
  3 黄仕华.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广西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专刊)
  4 孙建新.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2(2)
  5 高梓梅.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
  6 王兰芳.浅谈创新能力培养在职校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实施途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教中心,2000.6
  7 贾永珍.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2(4)
  8 高维铸.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6)
  9 朱家芳.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1)
  10 何 瑞.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实践和探索.学科教育,2001(6)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在对变电站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也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管控和综合治理,确保相关工作的实效性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在过去被人重复了无数次,现在,对象变成了在中国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投资者们,包括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天使
【摘 要】本文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为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教师在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如何发挥其作用以及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语感 口语 听力 阅读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80-02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raining good lingu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也明显增大。建筑工程项目不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地下空间,都可以有效利用,作为车库等,减少地面用地压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产生,为地下部分施工提供了技术条件,且发挥著应有的功能。建筑工程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并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管理,提升基坑施工质量,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电力能源的正常供应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安全、高效、经济的用电是全社会的共同需要,用电监察是电力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了解了电力企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因此资金的具体管理对于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对于资金集中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展
走在长宁路的中山公园街旁,附近的绿带廊和仙霞地区的绿化景点,宛如走在风景如画的园林公园中.长宁区公共绿地为276万平方米,单位绿地442.17平方米,居住绿地126.51平方米,人
秦皇岛检验检疫局煤检中心近期调查发现:受国内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影响,环渤海天津、秦皇岛、京唐、黄骅四港区,煤炭库存量再次大幅增加,各港口调出装船量都在急剧减少,有的港
清真食品是指遵循伊斯兰教义的可供人们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具有其他普通食品所不具备的民族性、宗教性等社会属性。国际市场对清真食品的巨大需求,为整个产业提供了广阔
长宁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在完成了“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后,随着“事权下放、管养分开”市政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区、署领导深刻意识到,作为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其管理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