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会计业务日趋复杂,对管理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本文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勤会班”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的改进和提升,以期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项目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 应用型本科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55-02
1 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或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由四部分组成: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这四个阶段首尾相连、周而复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螺旋式循环上升。
2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勤会班”项目
在2014年,财政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将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勤会班”项目是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政府平台,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从校内搬到校外,从模拟走向实践,开创了高校、企业及地方政府协同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校企政协同配合,相互支撑,为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了一支企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勤会班”项目已成为苏州会计行业有影响的校企合作项目之一。
3 PDCA模式在“勤会班”项目中的教学管理运用
(1)计划(Plan):“勤会班”项目创新性地将财会专业学生的大三学年突破原有的时间设置,按教学需要将第三学年分设成“三上学期”(每年9月至11月)、“三中学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和“三下学期”(次年4月至6月)三个学期,分段进行集中实训、企业实习和回校学习。在该种新型模式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教学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每期“勤会班”都调派专业老师进行跟班带班,掌握实时学生心理生理动态,及时疏导情绪或反馈上级;此外,還可以适时提供专业指导,为学生解惑。
(2)执行(Do):“勤会班”项目采用的模式为一个月的集中专业实训加上三个月的校外企业实习,集中专业实训采取的方式为三人一组为一个团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角色,选用的教材是企业教师根据真实资料进行修改完善的模拟真实企业概况和单据,不再是传统的对于经济业务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原始凭证的判断和理解,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企业财务岗位的职责和义务,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竞争上岗意识。完成实训之后,则被安排到各大行内知名企业参与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学习观摩,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作为实习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此期间,学校教师一方面仍然关注学生的各种状态,适时引导学生摆正心态,从“学生”调整为“企业职工”,为将来正式迈入职场做准备,并鼓励学生要融入企业中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断积极投身挂职锻炼学习,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同时,在实习实践中,不断获取企业行业前端知识,从理论中走向实践,丰富了相关案例理论基础,极大地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专业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检查(Check):“勤会班”项目采用的“一个月的集中专业实训加上三个月的校外企业实习”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从原始凭证转换为会计凭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在大三学年就为学生创造了会计实践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走出学校构筑的“象牙塔”,有时间有机会回校之后进行查漏补缺,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也对学校教师起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一方面,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知识和素材;另一方面,还锻炼了大学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再是理论的“纸上谈兵”,可以更好地将理论通过实践案例等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等相关课程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校内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
尽管“勤会班”项目实现了校、企、生的共赢,但也存在部分问题:部分学生思想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很好地从“学生”转换为“企业员工”;部分学生在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无法适时调整心态,抗压抗挫折能力有待提升等。要切实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仅靠单一“勤会班”项目仍显单薄,需要将项目合作班进行前后期的贯穿,将“勤会”精神渗透进前后的课程中去,打好理论基础,再行实践探究。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从多方面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成为“T”字型人才。
(4)调整(Action):第一期“勤会班”之后,校企双方都意识到了进一步深化教学共建的重要性,着手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延伸推进:开班宣讲“勤会”精神,鼓励学生多看多学,吃苦耐劳;在正式开班前增加相应的导入模块,如职场礼仪、职场思考和职场理想,充分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准备;在实习实训期间,组建微信群和蓝墨云班,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定期跟踪关心学生,召开学生交流小会;撰写实习周记,记录相关案例和行业新知识,为今后授课增添相应素材;号召青年教师发挥带头作用,秉持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投身实践实习第一线,为实习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学生回校后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扩大“勤会”精神的影响,,在一届届三方合作班中不断针对识别出的问题进行化解升华,以期不断提升“勤会班”的效果,更好地培养满足企业行业需求的全方位应用型会计人才。
4 结语
将PDCA循环模型应用于目前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可以使通过不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使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规范化,形成环环相扣的良性螺旋式上升循环,丰富和完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勤会班”运行质量的同时,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并将其推广到现有的模拟实训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闻学颖.基于PDCA循环的校企合作质量改进——“双主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0(2):38-41.
[2] 张妍,曹丽丽.高校人才培养规划模型的建立[J].教育现代化,2015(12):218-223.
[3] 吴昀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基于PDCA的视角[J].中国培训,2016(12):17-18.
关键词:PDCA循环 应用型本科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55-02
1 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或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由四部分组成: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这四个阶段首尾相连、周而复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螺旋式循环上升。
2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勤会班”项目
在2014年,财政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将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勤会班”项目是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政府平台,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从校内搬到校外,从模拟走向实践,开创了高校、企业及地方政府协同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校企政协同配合,相互支撑,为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了一支企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勤会班”项目已成为苏州会计行业有影响的校企合作项目之一。
3 PDCA模式在“勤会班”项目中的教学管理运用
(1)计划(Plan):“勤会班”项目创新性地将财会专业学生的大三学年突破原有的时间设置,按教学需要将第三学年分设成“三上学期”(每年9月至11月)、“三中学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和“三下学期”(次年4月至6月)三个学期,分段进行集中实训、企业实习和回校学习。在该种新型模式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教学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每期“勤会班”都调派专业老师进行跟班带班,掌握实时学生心理生理动态,及时疏导情绪或反馈上级;此外,還可以适时提供专业指导,为学生解惑。
(2)执行(Do):“勤会班”项目采用的模式为一个月的集中专业实训加上三个月的校外企业实习,集中专业实训采取的方式为三人一组为一个团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角色,选用的教材是企业教师根据真实资料进行修改完善的模拟真实企业概况和单据,不再是传统的对于经济业务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原始凭证的判断和理解,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企业财务岗位的职责和义务,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竞争上岗意识。完成实训之后,则被安排到各大行内知名企业参与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学习观摩,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作为实习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此期间,学校教师一方面仍然关注学生的各种状态,适时引导学生摆正心态,从“学生”调整为“企业职工”,为将来正式迈入职场做准备,并鼓励学生要融入企业中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断积极投身挂职锻炼学习,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同时,在实习实践中,不断获取企业行业前端知识,从理论中走向实践,丰富了相关案例理论基础,极大地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专业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检查(Check):“勤会班”项目采用的“一个月的集中专业实训加上三个月的校外企业实习”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从原始凭证转换为会计凭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在大三学年就为学生创造了会计实践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走出学校构筑的“象牙塔”,有时间有机会回校之后进行查漏补缺,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也对学校教师起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一方面,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知识和素材;另一方面,还锻炼了大学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再是理论的“纸上谈兵”,可以更好地将理论通过实践案例等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等相关课程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校内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
尽管“勤会班”项目实现了校、企、生的共赢,但也存在部分问题:部分学生思想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很好地从“学生”转换为“企业员工”;部分学生在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无法适时调整心态,抗压抗挫折能力有待提升等。要切实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仅靠单一“勤会班”项目仍显单薄,需要将项目合作班进行前后期的贯穿,将“勤会”精神渗透进前后的课程中去,打好理论基础,再行实践探究。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从多方面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成为“T”字型人才。
(4)调整(Action):第一期“勤会班”之后,校企双方都意识到了进一步深化教学共建的重要性,着手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延伸推进:开班宣讲“勤会”精神,鼓励学生多看多学,吃苦耐劳;在正式开班前增加相应的导入模块,如职场礼仪、职场思考和职场理想,充分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准备;在实习实训期间,组建微信群和蓝墨云班,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定期跟踪关心学生,召开学生交流小会;撰写实习周记,记录相关案例和行业新知识,为今后授课增添相应素材;号召青年教师发挥带头作用,秉持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投身实践实习第一线,为实习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学生回校后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扩大“勤会”精神的影响,,在一届届三方合作班中不断针对识别出的问题进行化解升华,以期不断提升“勤会班”的效果,更好地培养满足企业行业需求的全方位应用型会计人才。
4 结语
将PDCA循环模型应用于目前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可以使通过不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使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规范化,形成环环相扣的良性螺旋式上升循环,丰富和完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勤会班”运行质量的同时,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并将其推广到现有的模拟实训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闻学颖.基于PDCA循环的校企合作质量改进——“双主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0(2):38-41.
[2] 张妍,曹丽丽.高校人才培养规划模型的建立[J].教育现代化,2015(12):218-223.
[3] 吴昀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基于PDCA的视角[J].中国培训,2016(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