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如何对待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运动员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pas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体育教师,长期从事业余体育训练,总有机会碰到一些具有运动天赋、技术出众的学生运动员。他们表现突出,技术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人。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运动员,怎样促进其健康的成长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作为一个规律,教师在训练水准一般的运动员时,总感到自己的能力绰绰有余。但是具有运动天赋、技术出众的运动员往往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果认为由于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表现出众,就认为他们可以自然进步和发挥自己的潜力就不对了。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前进的路上有很多困难和障碍。在比赛胜利后,对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随之而来的是过高的期望和压力,而这些东西有可能把年轻的运动员压垮。教师、父母、亲朋好友和公众期望他们每次比赛都要表现出众,打出最高水准,期望他们每次比赛都要有突出表现。这种要求和压力在过去曾经造成很多悲剧,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过度的压力,往往会发挥失常,或动作走形,造成身体受损,甚至是终身瘫痪和死亡。
  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在运动场外也常常被要求要符合人们的期望。许多老师要求他们文化课也应和在运动场上一样优秀。假如他们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就会处处碰壁,在压力的挤压下,一些学生运动员甚至中途退学。
  在运动员取得了一定成绩后,使得他们在学校和崇拜者中间大受欢迎。但是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喜欢采取低姿态的内向运动员来说,就成为一把双刃剑。运动员要学会区别,哪些是带来真正的友谊的人,哪些是只想来分享风头的人。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经常出现对别人不信任,甚至有离群的现象,这是不奇怪的。
  造成这些压力的因素很多,老师、同学的热议,有的甚至有异性的干扰。这些运动员普遍抱怨他们感到自己被向四面八方拉扯,不得安宁。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帮助他们对付这种因出名带来的潜在困难。下面列出的是对教师的一些建议,这将有助于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不断进步,充分发挥他们的体育才能。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殊体育技术能力
  许多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不了解自己具有多大的体育才能,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这些运动员认识到:他们具有的才能突出,带给他们的机会是别人梦寐以求都难以得到的东西,这将加强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主观能动性。
  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训练习惯
  由于天赋才能,这些运动员接收技术训练很容易,然而由于他们轻易掌握,会导致厌烦和缺少兴趣,从而养成一些技术缺陷。这些技术缺陷将阻碍他们向高水准进一步发展。教师要随时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为此,教师要在训练上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学生,每一次训练对他们都应该是一种挑战。
  三、不要拔苗助长
  教师在训练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时,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急于求成,想要把他们很快地推到最高水平而又不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结果有可能会毁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进而言之,期望他们去练身体尚未成熟到能够负荷的技术,会造成艰难的结果。另外,在心理上造成丧失信心,更有可能使他们产生退出体坛的想法。
  四、帮助学生学会谦虚
  发奖仪式和表扬经常陪伴卓越的体育表现,教师应该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使他认识到在运动生涯中出名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最主要的还是保持自己的运动青春。一些取得很好成绩的运动员慢慢的会轻信自己,这样就容易和教师产生误解。运动员有时感到他们早都知道了,而杜绝教师对自己技术表现的批评,或产生不满情绪,教师应该帮他们认识到在技术上总是有改进和提高的余地。同时,让他们和老运动员或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交换意见,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五、教师工作不要超越界限
  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比赛风格。如果事实证明是优点,就不要去干涉和改变他们。教师心中有一个完美的形象要求,但强迫运动员在技术上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改变,可能会导致运动员技术下降、情绪低落,甚至丧失信心。最明智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其自然地让运动员发挥运动才能。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 李树荫, 《成功心理》,知识出版社,1999
  [4]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习兴趣 教育质量    皮亚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曾提出:“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人们才会主动地去探索。学生学习历史也是如此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的第一条就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一方面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显然,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期刊
所谓探究式教学一定是以问题情景或认知冲突为起点的,“问题情景或认知冲突”在探究式学习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对学生是否合适,故问题情景的创设应该由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同一个问题可以设置多个探究的角度,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在化学学科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实验,那么通过实验的“现象观察”、“现象解释”和“引导得出结论”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关键之处。    一、探究式教学中实验
期刊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文件中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不会学习的人。”一针见血地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而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是重中之重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要用一定的方法,来攻克难点。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以下一些方法:抓好读的教学,掌握进入语文殿堂的金钥匙;记忆专有名词,不被特殊名词困倒;弄懂各种文体
期刊
我校生源本身就不是很理想,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大多去了城里的中学读书,今年周边的俩个村镇中学的学生也并入了我校,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十几个学困生甚至厌学生。我是教历史的,虽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也时常因为课上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小睡、说话、小动作不断而无力改变,课堂的整体教学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深深地意识到如果不解决好课上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历史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是很难提高的。
期刊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教师们都应努力在教学中注重更新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必须在教学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并实施相应的教。一是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真正掌握知识。二是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以发展思维、
期刊
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已尤为重要。而作为小学基础学科的语文,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接触面广,信息量大,求知欲强。他们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上课以师讲生听、师问生答,重情节分析,轻语言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再满意,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往往一堂课后,学生没有收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尊重和发扬小学生主体地位和
期刊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这是当前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要求:“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大纲在新时期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给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领域观念转变的结果,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的规定性。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观察与思考,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紧张  在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
期刊
摘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五方面来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和造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