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两面性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zheg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指出,现代社会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近些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谣言渐渐成为了“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2011年日本地震后,中国发生了全国抢盐风潮,罪魁祸首便是被疯狂散播的“碘盐防辐射”谣言。在此谣言的散播过程中,微博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对微博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的正负两面效应予以探析。
  【关键词】风险社会 微博 谣言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概念,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开始了一场“从短缺社会的财富分配逻辑向晚期现代性的风险分配逻辑的转换”。①在现代化风险社会当中,传媒担负着呈现风险状况、传达风险预警、提供风险信息、规避和化解风险危机等职责,但传媒也可能在风险呈现过程中出现偏差,成为已有风险的放大镜和助推器。近几年,传媒风险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谣言风险,无论是非典“板蓝根”谣言、还是碘盐谣言,纷纷加大了风险危害。
  2011年3月11日,日本突发里氏9.0级大地震,随后引发的核危机让全世界陷入了惊慌之中。对于此次灾难,中国传媒在着力构建危机全面图景的同时,也引发了海量的信息轰炸,其中不乏众多毫无根据的谣言,这对受众的认知判断和决策选择带来了挑战。自3月16日起,由于民间盛传的“碘防辐射”和“海盐被污染”等谣言,中国大陆开始出现“抢盐风潮”,导致盐供应一度失控。微博因其信息内容丰富、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而成为了谣言传播的重要“基地”。本文结合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以新浪微博碘盐谣言传播为例,浅析谣言风险中微博的两面性。
  一、微博环境下碘盐谣言事件回顾
  微博环境碘盐谣言事件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谣言传播的常态阶段
  2010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后,新浪微博上关于此次灾难的信息铺天盖地。伴随着事态的发展,微博上的信息也开始偏轨,错误观点、失实报道经转发逐渐充斥了微博信息平台。
  日本地震导致了当地核电站爆炸,从3月12日至3月17日,在新浪微博的1小时话题榜、今日话题榜当中,“核辐射”稳居前十。新浪微博中最先得到广泛传播的是有关核辐射即将进入中国境内的谣言,其中转发最为频繁的便是所谓的“BBC新闻台”的消息:“日本政府证实因第二波地震而波及的福岛县的核能工厂辐射外泄抢救失败,已开始蔓延至亚洲区域国家,预计下午4点抵达菲律宾。”同时,有博友开始发布日本风向示意图,认为未来几天的天气将促使核辐射进入中国;还有博友声称见到了上海某校园里停留了核化救援车,暗示政府开始防范日本核辐射。诸如此类的谣言转发速度惊人,使得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逐渐相信核辐射真的离自己不远了。
  2、谣言传播的变型阶段
  短短一两天时间,核辐射谣言被疯狂转发,在微博构建的信息环境中,核辐射似乎已经开始影响中国了。于是,接下来谣言焦点转变为“如何防范核辐射”。防范措施虽各有说辞,但普遍指出:碘可以防辐射。“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同时,还有微博指出日本核危机会影响海水,所以今后海盐也可能不健康。两种有关碘盐的谣言在微博上肆虐的扩散着,于是出现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开始囤积碘盐。
  3月16日,大量的微博发布了各地抢盐的“盛况”:“@花容瘦:老妈接到消息出去跑了好几家店,都说卖光了,她说别人都成箱成箱买的。”“@朱俊的微博:获悉大多的超市货架上的盐几乎被卖空。原因是怕海水被污染,提炼出来的盐也会有问题。”微博中频频出现的抢盐胜景,无疑怂恿了更多人参与到抢盐队伍当中。于是,抢盐风潮在微博的帮助下越发“壮观”。
  3、辟谣传播阶段
  3月17日,微博上出现了大量的辟谣信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来自三种微博用户:
  权威机构微博。在辟谣队伍中,权威机构的说法无疑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抢盐风潮的后一天17日,中国盐业总公司注册了新浪微博,第一时间通过发布官方信息来平息风波。果壳网也在16日通过旗下的谣言粉碎机主题微博发布有关碘盐防辐射的辟谣信息,为受众传递正确的科学常识。各大媒体的官方微博也通过原创或转发形式极力扭转民众对于谣言的错误认知。
  微博管理员。在整个核辐射谣言的辟谣过程中,新浪微博管理员“微博辟谣”帐号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15日,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收到了来自“微博辟谣”的两条通知,通知郑重声明核辐射尚未影响中国。信息群发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微博的辟谣威力,削弱了谣言所带来的全民恐慌。
  名人微博。名人微博较高的关注度和公信力使其成为了微博辟谣有力的援军,社会各界有良知的知名人士都纷纷利用微博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和可靠的官方消息,有效地阻止了谣言的传播。
  二、谣言传播中微博带来的负效应
  1、风险不可感知性 微博用户理性的缺失——导致谣言风险产生
  微博属于自媒体形式的一种,自媒体是一种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媒体,其核心在于普通市民的信息自主提供与分享。②微博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但缺乏责任分配和管理制度的微博“记者”所构建的信息环境常常是鱼龙混杂,作为现代性风险的一种,谣言在传播初期同样具有不可感知性:利用微博阅读信息时,由于微博碎片化阅读的特性,用户常常缺乏理性思考的时间,信息从脑中一闪而过,只留下潜意识里的一点经验判断;同时,短短的140字,没有来源,没有背景,受者不易发掘深度信息以帮助理性思考。即使时间和资源充足,但受到认知水平的局限,暗藏在字里行间的“谣言风险”也很容易被忽略。在缺乏理性思考时间和能力的微博用户面前,谣言摇身一变成为真理。
  2、风险全球性 微博即时传播和转发传播——加速谣言风险普及
  在谣言风险中,全球性具体表现为谣言接触的普遍性,传统社会中,谣言主要通过人际传播,传播面较窄,而微博即时发布和转发功能的实现,使其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谣言传播的加速器。
  微博的传播速度之快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即时的信息分享附上操作的简便性,使得微博长期占据信息发布的至高点。在微博丰富的信息流当中,一旦滋生谣言,其传播速度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而微博信息的受众群体之庞大,使得原本速度极快的谣言传播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另外,在微博使用过程中,用户既是传者,又是受者,微博的转发功能使这两种身份重合在同一信息面前。因此,微博用户对于信息的认知和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人的信息接触。面对成风谣言,盲目的受众继续跟风转发,使得谣言传播速度几何增长。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在传播中极易加入自身评价或者对原先的信息加以修改再传播,这便促使谣言传播更加危险和不可控制。
  三、辟谣传播中微博的正效应
  1、反思性的交流平台
  贝克对于科学家的批判让人联想起专家形象的公众信任危机。碘盐谣言事件的产生,部分原因归咎于专家言论传播失误。对于防止核辐射,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委员会委员邹剑明表示,服用碘片防辐射是有科学依据的。浙江海洋学院教授邓尚贵则表示碘对辐射有防御作用。科学理性的片面化、专家信息提供的不全面以及媒介传达过程的价值选择,导致受众信息解读时出现了偏差,产生了谣言。
  风险社会理论提倡在科学公共领域中实行反思科学化,给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性。微博在碘盐辟谣过程中,为民众在科学公共领域中反思科学理性提供了交流平台。微博的自由互动让普通受众能借此尽情发表自己的公众知识,挑战和克服专家知识的局限性、不可自明性和不确定性。③面对谣言,无论是明星微博还是专家权威微博,乃至草根微博,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都有可能超越专家的权威。在专家形象陷入公众信任危机之时,他们在辟谣时所做的解释说明往往更深入人心,从而打破科学高高在上的神圣。
  2、开放性民主的试验基地
  微博传播的匿名性和高效互动性打破了权威机构的话语垄断,将受众从反馈的弱势地位上升为交流层面的人人平等,为受众构建了一个民主对话的公共空间。同时,微博的内容海量化和众多的使用者也促进了信息的公开与透明。而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这两点正是开放型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谣言止于公开,公众对于谣言传播的积极参与与反馈也是化解谣言风险的最佳良药。因此,微博的开放性和民主特性契合了辟谣传播的需要。具体来说,微博促成了公众加入了谣言风险传播的直接参与,参与谣言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从而在再现、定义、监测和沟通风险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公民得以获权亲身参与风险的定义过程和决策过程,这将促进社会对风险的界定和风险决策上的民主化。风险传播中公众的参与,使民众获得了风险治理话语权,提升自身在政治场域的分量,达到风险民主治理的目的,同时也使风险的责任分配更为民主而且平等。④
  综上所述,风险社会理论中现代化风险的不可感知性和普及性与微博信息急速的发布和广泛的扩散相结合,使得微博成为了谣言风险的温床。但是在辟谣过程中,微博信息的公开透明、意见表达的自由多元恰好迎合了谣言风险对于科学理性反思和政治制度民主的需要,这又使得其成为绞杀谣言的最佳刽子手。微博在谣言风险传播中的正负效应也印证了风险社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减少了风险,却也制造和纵容了风险,在科学的反思化过程中,科学的自我矛盾性变得更为具体,对其自身的批判会转化为其进一步扩张的动力。
  参考文献
  ①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
  ②余欢欢、杨婷,《危机事件中的自媒体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9(1)
  ③李艳红、张培富,《风险社会中的专家体制、困境与出路》[J].《山西大学学报》,2010(1)
  ④方雪琴,《论新兴媒体背景下的风险传播》[J].《当代传播》,2009(1)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近代知识分子一方面是精英文化的先锋,但在中国的近代史舞台上,更大程度上展现的是其的带头作用。本文以章士钊作为其中的典型,试探讨近代知识分子在急剧变化的公共交往中,从事报刊活动及其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章士钊 公共交往 报刊    一、章士钊其人    章士钊188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少年受过系统的旧式教育。1902年,进入江南陆师学堂,随后带领30多位同学退学,带上海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以微博为代表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对大众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上。本文以央视对“药家鑫”案的报道为例,探讨大众媒体在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上该如何寻找舆论支点,以及建立什么样的舆论支点。  【关键词】大众媒体 公共事件 议程设置 舆论导向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以微博为代表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对传统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公共
【摘要】教育新闻作为社会转型期最重要的“民生新闻”,力求在教育新闻宣传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近几年来为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教育新闻 深度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均衡教育发展等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关键词】电视法制访谈节目 农民群众  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初创办了一档专门为农民群众服务的电视法制访谈栏目《执法直通车》,迄今已制作播出了200期,每期都有一个司法执法、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嘉宾,回答记者和农民群众代表提出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向公众做出承诺,请求社会各界给予监督。这档栏目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而且也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的调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兰州晨报》2007-2008年度报纸中抽取的435篇民生新闻为样本,从新闻要素、报道、版面编排方式、关注内容、受众本位理念等方面对其民生新闻报道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兰州晨报》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其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兰州晨报》 民生新闻 内容分析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
【摘要】电视传媒对少年儿童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少儿节目的特殊性对少儿节目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笔者的主持经验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少儿节目的主持技巧。  【关键词】少儿节目 主持人 主持技巧    现今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各种各样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节目,这对于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少年儿童影响颇大。少儿节目的特殊性也对少儿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具备一般主持人的素养之外,更
【摘要】本文对安庆日报社自2003年以来,连续9年开展的“新春记者行”活动进行回顾,用实践证明了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生活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探讨了记者应如何在基层捕捉新闻亮点并提升基层报道的“含金量”。  【关键词】基层 新闻 亮点 安庆日报社 “新春记者行”活动    安庆日报社自2003年以来,连续9年开展“新春记者行”活动,记者们深入八县四区的乡村、社区、工业园区,进农家、入田间、蹲炕头,吃
【摘要】本文阐释了新形势下,地方台记者如何发挥优势,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关键词】地方媒体 记者 外宣    地方媒体记者在对上对外发稿中(以下简称外宣工作)具有三种优势:一是对地域深刻了解的优势;二是对历史文脉深刻把握的优势;三是与上级新闻媒体深入交流的优势。  一、对地域深入了解的优势  宣传工作是各级党和政府有效开展工作,贯彻工作部署,宣传、联系群众、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重要途径。当前
让新闻发言人真正成为“明星”  6月30日,11位中共中央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在中外记者面前集体亮相。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让中央部门从幕后走向台前,无疑使实施多年的党务公开又迈出重要一步。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让新闻发言人成为各级党委与社会公众沟通与联系的重要渠道,通过他们把党的决策予以公开,使党的权力机关在阳光下运行。  不过,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才刚刚起步,没有直接经验可以借鉴,一切还处于探
【摘要】现代英文报以“厚题薄文多板块,钢筋结构大窗户”的版面特色激发受众的阅读欲望,让读者有效地获取信息,但其在版面设计创新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版面 编辑 媒介素养    随着快餐式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愉悦。相关研究表明,现代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视觉成分约占总数的74%—80%。因此,报纸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在版面设计上下功夫。这就要求版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