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旗袍,一个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性文化象征,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非语言符号。自满族入关清朝建立到辛亥革命,从孤岛繁华的海派文化再到近些年的“中国风”、“民国热”,旗袍的三百多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跨族群传播、跨群体传播、以至于跨国际传播的文化融合历史。在实质上,旗袍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就是其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放在不同符号系统中反复编码译码的过程。本文将按照线性时间为序,选取重要的历史节点或时段,分析旗袍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特征,最终从“主体间性”理念出发,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思路。
  关键词:旗袍;跨文化传播;符号
  一、 跨族群传播中的旗袍
  1.传播背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同族群间文化差异,而中华民族的历史正是在族群间不断迁徙、互动和融合中发展形成的,其实质上就是一部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历史。
  清军入关前,满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生活方式也经历了由游牧转向定居。在这一生产生活演变过程中,满族服饰也逐渐成形。女子典型的服饰就是旗袍。清朝建立后,在国家机构设置上“清承明制”,在统治机制上标榜“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建立起满汉地主联合专政的政治统治。但在社会生活上,清政府颁布了“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等一系列的政策,其中“男从女不从”即指汉族男子剃头从满俗,而女子还是缠足穿汉裙,不用穿旗袍。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汉族妇女还是沿袭以江南水乡地区典型汉族妇女服饰为主,裹小脚。
  2.旗袍在跨族群传播中分析
  清政府对于汉族女性生活服饰方面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并不代表清朝统治阶层不重视汉族人的生活文化空间。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弘历即钦命沿边各督抚,把大清王朝所管辖域内的各少数民族及外国民族的衣冠服饰,绘成图像送交给军机处,后绘制成《皇清职贡图》。 此书主要记录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描述这些民族与清王朝的关系。由此证明,清朝统治阶层是非常重视对于辖区内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研究。
  2.1满汉两大族群符号体系中:能指——旗袍,所指——统治权力,文化互动是以统治权力交换为目的
  旗袍作为满族统治阶层的符号体系中的符号,并没有在对汉传播中实现广泛的认同,实质上是因为旗袍没有存在于受传两方(满汉统治阶层)强调的核心利益范畴。对于汉族女子旧习俗的认可,实质上是满族统治阶层对于汉族男权社会权力的认可和保障,女性资源对于男性来说,是一种族群延续的必须需求,是物种延续过程中男性的附属品,清朝不强迫汉族女性着满服就是缓和跨族群传播矛盾的明智之举。
  2.2满族族群内部符号体系中:所指——旗袍,能指——男尊女卑的枷锁
  一个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直接反应了某一主体的社会参与度,与社会权力的拥有程度。这一时期,旗袍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有改变的,这种改变是以封建思想为根基、以阶级识别为目的、加之男权审美视角。从这一时期的旗袍发展来看,这种内敛的美是藏在宽大的袍里,埋在沉重的滚边下,消逝在深宫高墙之中。
  二、跨群体传播中的旗袍
  1.传播环境——民国的中西文化交融
  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旨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在文化学中,任何一种民族文化或主导文化都会存在与之并存的群的文化,这些文化中存在一些共同的理念,但是它们不遵从主导文化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同时也不享有主导文化的影响和权力。二十世纪初,民国社会矛盾极其复杂,武昌起义集结同盟会和北洋军阀这两支政治力量组成政治同盟。但在革命后,不同的政治团体、不同的社会群体确由于价值体系,信仰不同,选择不同的道路。
  2.旗袍在跨群体传播中的双层关系
  2.1女权运动中的旗袍改良:能指——旗袍,所指——女性独立解放的战衣,政治变革是文化互动的推动力
  1929年4月民国政府公开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所谓国服,条例中规定,女子礼服有两种,一种是长身旗袍,一种是短上衣和单裙。此时,旗袍作为一种服饰要求,被纳入到了制度的体系。19 世纪末国际女权运动逐渐高涨,西风东渐,女权运动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女性解放运动。最开始接受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们开始兴办女学、创办各种报刊杂志、演出各种话剧以及奋起反抗封建的包办婚姻适度,并掀起国内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的旗袍设计改良就体现了西方的设计思想。
  2.2孤岛时期海派旗袍:能指——旗袍,所指——阶级社会的枷锁和封建残留的余毒,并非“战衣”
  社会中存在原则、奖惩和权威这三大要素,但是在旗袍这一制度中没有一个要素得以建立,可以说,这一时期旗袍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在当时东方巴黎“大上海”短暂的几年中,上海凭借着短暂的“和平”,为当时失意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冒险家的天堂”。
  阮玲玉、张爱玲、唐瑛、宋美龄、蝴蝶、孟小冬、陆小曼,在这些至诚至真的女子生命中,旗袍是美丽的枷锁,是时代的符号,时而用作战衣,用来挣脱原本生命的轨迹,却最终是乱世中的一抹血印。一方面,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困境。另一方面,上海大部分的势力掌握在大军阀大买办手中,他们与黑帮勾结,想要挣脱命运都是极难的。例如,依赖鸦片起家上海的青帮,掌握了国民政府、英法租借的各种资源,杜月笙、戴笠作为青帮头领在上海只手遮天。女明星们摇曳在旗袍中,为了自己的命运而争取,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独立,胡蝶,孟小冬这些女性最终是无法实现自由的发展。
  三、国际传播中的旗袍
  1.传播环境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旗袍的面向全球
  国际传播学界的著名学者莫拉纳坚持广义国际传播概念——通过个人、群体、政府和技术在两国、两种文化或多国、多种文化间传递价值观、态度、观点和信息的研究探索领域,同时是对促进或抑制这类信息相关体系结构的研究。
  法国符号学家、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针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的符号学观念,指出所指和能指之间不是相等的观念,而是对等的观念,强调一种“结构性关系”,旗袍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其能指和所指共存于一个“联想式整体”。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旗袍只是形而下的器,而文化传统才是形而上的道,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文化传统是隐藏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挖掘旗袍的生命力,就是透过旗袍发现中国服饰文化传统,这不仅仅在于简单的时间延续,而是不断地进行更新和阐释。
  目前,国内很多民族风格的服装品牌,忆江南、秀观唐、吉祥斋等专业的旗袍品牌,在旗袍的设计上会加入欧版的尺码,在图案样式的选择上,会尽量避免使用鹤、孔雀、喜鹊等具有文化理解差异的图案。
  2.共享世界中的旗袍:能指——旗袍,所指——中国的文化传统,传播的实质是不同文化主体在主体间性理念下形成“共享世界”中的服饰
  罗兰·巴特还有一个符号学观点,认为:不论编码者还是解码者,对符号意义的感知并不是因人而异,他们首先是从属于一个文化群体,解读就是两个心灵彼此进入,然后获得“共享世界”。现如今,旗袍,不是枷锁,亦不是战衣。旗袍的传播主体不再是一个族群,因此所指不再是压迫;受传双方不再是男性与女性,也无关卑贱;这里的旗袍,主体是一个全面的人,甚至一个国家。百年的枷锁,我们可以挣脱,挣脱传统文化的糟粕,正视历史中的错误,反思历史沉淀下的珍贵。也无须为战衣,旗袍前两次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均以政治为强制力形成制度层面的社会规范,却没能为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根源在于文化才是最为强大的力量,旗袍,用一袭东方的优雅一博个文化的认同,实现真正的全面自由。
  参考文献:
  [1]崔荣荣,孙晔,周开颜.世界民族服饰图典:亚洲卷.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序.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战场。化学课如何上才符合新课程要求?怎样去组织教学才能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步:学会预习,让学生提前“热身”。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时必须做到以下三方面:  1.划出关键字、词,加强理解  化学中出现的概念、定律很多。其中难懂或易混淆的词、句、要逐字逐句推敲,反复阅读理解。如预习“电解质”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
期刊
摘 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开始塑造的祥子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祥子性格的最终蜕变有力地揭露和批评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病态。  关键词:祥子;性格;演变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被视为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有
期刊
摘 要: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阐述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提出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相对于其他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的要素、目标、活动、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高等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高等教育管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高
期刊
摘 要:在电力系统技术不断的升级换代的同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加入自动化技术也是一种趋势,通过对电力系统不断的规模化、智能化的转变之后,自动化电力系统的生产方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这种自动化的机械装置在使用中操作更加简单。在本文中我们对于电力结构的分析不断的深入,加入了电磁兼容技术,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构建数值定于矩阵,再通过节点的转换,分析出电力系统的实际功能和相关的工作状态,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
期刊
画家与设计师有时会引发一些争议。有的认为,绘画与设计同属美术,只要有绘画功夫,搞设计是不成问题的;而另一种观点是:仅仅靠绘画的功底去从事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绘画与设计两者的使命,理清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这对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等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 绘画与设计的特点、使命、区分  绘画与设计虽然同属创造性活动,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使命。  具体说来,绘画具有被观赏的特征,反映的是
期刊
摘 要: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一项长期治国计划。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协调,但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阶级性,因而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和把握方向,以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先进文化;人的全面发展  党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而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最终归宿。作为归
期刊
幽兰结蕙,孤生空谷。  它高洁,俗子不得平视;它芬芳,馨香叫人倾倒;它清幽,远瞻不可亵渎。它是你——诗仙“李白”,你是我心中的兰。你手把三尺剑叶,高擎白玉兰花,化身空谷幽兰,开在你的绝代诗篇里,散发着一种纯净的美好。  兰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那是你深沉的不舍,挚友莫名遭贬,可你只能写封书信“遥有此寄”。此时的你定是感受到了仕途的险恶,定是看到了跻身官场之内的艰辛,我看到了你
期刊
丝绸之路是从远古以来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以丝绸绢帛为媒介而联系了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使人类多元文化中的宗教文化的传播也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各种货物是在这条道路上交流的桥梁,使人类历史的各种文明随丝绸之路传播;人类多元文化中的宗教文化的传播也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各种货物是在这条道路上交流的,当然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也是在这条道路上
期刊
以“音乐”叙说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其内在意蕴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重要主旨。某种程度上说,近几十年来所诞生时作品均在该主旨覆盖之下尝试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笛子与乐队——《春韵》即为其中的一部探索性作品。本作品通过五个不同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示出作者对远古人类文明的丰富想象,进而以其“传达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良好意蕴表现”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  之所以将作品命名为笛子与乐队——《春韵》有其内在深意:构思过程
期刊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十年浩劫的艰苦岁月中度过的。那时,我们家因有韩国海外关系被下放到边城丹东——鸭绿江边的一个小村子。  这里虽然是塞外江南的鱼米之乡,但在那个灾难横生的年代,好心老乡们再一次地发扬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精神,把打下来的稻米都支援全国各地了,留给自己的口粮也只是象征性的一点点。我们家也跟其他人家一样,人口众多,经常吃不上饭,就连一碗苞米馇子粥都是奢望了。奶奶说我是吃着鸭绿江的奶水长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