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4
摘要:本课题研究基于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以本校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索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引入《药物化学分析》教学所产生的效果等进行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的经验旨在能为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药物分析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药物分析》(习惯上称为药品检验)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结合了高职高专教育特点以及医药企事业单位药品质量检验实际所需而设的一门方法学课程,是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用药品检验方法的原理(如掌握物理常数测定、对照法检查杂质、光谱法、色谱法等的原理 )及主要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独立按照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药品检测。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具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课程项目化设计
2.1中国药典案例分析
通过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并能够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药品质量观的深入思考,取得很好效果。
2.2 项目教学法【1】
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以“项目导向”进行“任务驱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通过模拟职业岗位工作情景或于实际工作岗位中,进行分组执行项目,分工完成任务,从而进一步明确实训目的。十二个实训项目涉及到的常用药物检测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常数测定法、化学分析法、杂质检查方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这些分析方法为各种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药品正常生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二个实训项目分析的对象包括了常见八大类药物,即维生素类、巴比妥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胺类、杂环类、芳酸类和甾体激素类药物,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分析方法操作的同时,对于常见类型药物的结构及性质能有更全面的理解。
2.3教、学、做一体
“教”为“做”,在做中教;“学”为“做”,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注重“教、学、做”三者有机统一,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全程采用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我教、你做相结合。在讲解了某一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方法后,教师进行实操示范,同时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完成后加以总结;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做,教师进行指导、纠偏,学生则根据老师的指导、纠偏,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方法,领会关键点及错误的症结,再进行正确的操作,这样“教、学、做”反复循环,使学生一步一步,不断摸索,反复训练,直至能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方法与组织
3.1 实施准备
对象以药学系的班级为研究对象,每班学生人数48人左右,选取药学班和药物分析技术班实施中国药典为案例引领的项目教学法,按照行此教学法进行分组,每班分为12个小组, 3~4人/组。
3.2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3.2.1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按照生产工作过程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包括绪论、总论(药典概况、物理常数测定、杂质检查、制剂分析)、各论(各类典型药物的分析)及质量标准制定等。
3.2.2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不同结构类型的药物、不同剂型(主要以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输液剂)、不同分析方法为对象,將《药物分析》课程的知识体系从新编排,并且药物的选取不仅仅来源于教材,而是以《中国药典》为主要依据。
3.2.3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12项实训项目,每一次实验就是一次中国药典为案例的项目引领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整次实验的预习、操作、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数据处理、书写报告等。在此过程中, 教师示范与学生动手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加强对药品检验的认识。教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成就学习动机。
3.2.4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分析方法与过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5带领学生到六安市药检所,实地体验,参与药检所在检项目,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4.项目教学法意义【2】
4.1熟练掌握中国药典中药品的质量标准,根据中国药典案例分析。
4.2为学生组建团队,创造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
4.3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自导学习能力。
4.4实现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4.5改变传统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林艳菲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分析》的探索 药物与人,2014,27(7),247
【2】吴新玲 浅谈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讲坛,2012,3,294
【3】吕忠宝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科教视野,2007,9,41
摘要:本课题研究基于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以本校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索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引入《药物化学分析》教学所产生的效果等进行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的经验旨在能为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药物分析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药物分析》(习惯上称为药品检验)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结合了高职高专教育特点以及医药企事业单位药品质量检验实际所需而设的一门方法学课程,是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用药品检验方法的原理(如掌握物理常数测定、对照法检查杂质、光谱法、色谱法等的原理 )及主要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独立按照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药品检测。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具有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课程项目化设计
2.1中国药典案例分析
通过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并能够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药品质量观的深入思考,取得很好效果。
2.2 项目教学法【1】
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以“项目导向”进行“任务驱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通过模拟职业岗位工作情景或于实际工作岗位中,进行分组执行项目,分工完成任务,从而进一步明确实训目的。十二个实训项目涉及到的常用药物检测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常数测定法、化学分析法、杂质检查方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这些分析方法为各种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药品正常生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二个实训项目分析的对象包括了常见八大类药物,即维生素类、巴比妥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胺类、杂环类、芳酸类和甾体激素类药物,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分析方法操作的同时,对于常见类型药物的结构及性质能有更全面的理解。
2.3教、学、做一体
“教”为“做”,在做中教;“学”为“做”,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注重“教、学、做”三者有机统一,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全程采用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我教、你做相结合。在讲解了某一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方法后,教师进行实操示范,同时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完成后加以总结;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做,教师进行指导、纠偏,学生则根据老师的指导、纠偏,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方法,领会关键点及错误的症结,再进行正确的操作,这样“教、学、做”反复循环,使学生一步一步,不断摸索,反复训练,直至能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方法与组织
3.1 实施准备
对象以药学系的班级为研究对象,每班学生人数48人左右,选取药学班和药物分析技术班实施中国药典为案例引领的项目教学法,按照行此教学法进行分组,每班分为12个小组, 3~4人/组。
3.2 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3.2.1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按照生产工作过程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包括绪论、总论(药典概况、物理常数测定、杂质检查、制剂分析)、各论(各类典型药物的分析)及质量标准制定等。
3.2.2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不同结构类型的药物、不同剂型(主要以片剂、胶囊剂、注射剂、输液剂)、不同分析方法为对象,將《药物分析》课程的知识体系从新编排,并且药物的选取不仅仅来源于教材,而是以《中国药典》为主要依据。
3.2.3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12项实训项目,每一次实验就是一次中国药典为案例的项目引领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整次实验的预习、操作、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数据处理、书写报告等。在此过程中, 教师示范与学生动手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加强对药品检验的认识。教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成就学习动机。
3.2.4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分析方法与过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5带领学生到六安市药检所,实地体验,参与药检所在检项目,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4.项目教学法意义【2】
4.1熟练掌握中国药典中药品的质量标准,根据中国药典案例分析。
4.2为学生组建团队,创造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
4.3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自导学习能力。
4.4实现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4.5改变传统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林艳菲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分析》的探索 药物与人,2014,27(7),247
【2】吴新玲 浅谈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讲坛,2012,3,294
【3】吕忠宝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科教视野,200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