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美术教育要适合幼儿心理、智力的特点。多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让幼儿在乐趣中建立和提高对美术及美术课的兴趣。在娱乐中画他们感兴趣的景物,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感情。在幼儿作画前后及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并学会创作的技巧。通过引导、鼓励幼儿去观察、感知大自然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术素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社会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属于社会群众文化范畴。绘画是人类感情的需要,是心灵与理想的寄托。如何教幼儿画画,这是迄今為止仍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领域,也是每个教师和家长感到难以着手的一个课题。因为教幼儿画画不同于成人,需要适合幼儿心理规律,需要适合幼儿智育发展的需要,按幼儿年龄特征和意愿画画,才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让幼儿体验上美术课的乐趣
快乐的生活是幼儿的理想,也是长大成人后值得怀念的阶段。玩中求乐,从美术教育方面来说,是把只会胡乱涂鸦“画画”的婴儿教育成能初步运用手中的画笔,通过色彩、线条等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小小美术家”。作为教师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幼儿的眼睛来看事物,以幼儿的心理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这样就更能启发和引导他们的兴趣,画出来的画就会有生动活泼的情趣和无穷的想象力。
因此,此阶段的各种教育,包括美术教育,仍要更多的寓教于乐,适应幼儿的心理要求,而不能通过施加各种压力强迫幼儿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比较枯燥的理论与抽象的技巧等。作为幼儿美术教师,要通过运用各种形式,将比较枯燥的理论与抽象的绘画技巧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去,而尽量不直接讲对幼儿来说晦涩难懂的理论。幼儿好奇心重、爱幻想,而他们创作无拘束,随心所欲,在幼儿作完画后,我们时常可听到自豪的欢呼:“我画得真漂亮!”这正是他们感情的流露,这就是创作的快乐。多引导幼儿画创作画,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开创创造潜能的有效方式。让幼儿在美术教育中以娱乐的形式学会运用手中的笔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感情。
二、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如何让幼儿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贯彻教师的教学意图呢?这就是努力提高幼儿上美术课的兴趣。乐趣不是上课的目的,而是提高幼儿上课兴趣的一种手段。
1.幼儿时期的一切活动,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运用动画片、幻灯片等展示一幅画的创作过程;通过野外的实物,讲解对一些实物如何进行抽象的绘画;通过欣赏各种雕塑,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并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幼儿对美术课的兴趣。幼儿在创作画时,往往还不懂得怎样去积累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由无意识转为有意识进行思考。
2.因势利导,画他们好奇心重或兴趣浓的景物。如给幼儿提供富有创意空间的题目,如果作画题目新奇有趣,那么,幼儿一定会积极主动,尽情发挥想象力。
3.让幼儿适当进行集体画画,每个幼儿都能各抒己见,思维得到拓展,在交流中屡有新创意涌现。同时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
4.适时进行点评、鼓励等,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每次幼儿创作完毕,我都要与幼儿一起来点评,选取有特点的画让幼儿从构图、构思、色彩等几方面进行互评互赏。
三、创作中进行技巧帮助,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当前,对幼儿画的指导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艺术性,强调画的造型职能,主张自由绘画,成人少加干涉,这种做法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目的性。另一种则注重图画知识教育,主张模仿画,将绘画技巧作为美术重点,显然又存在脱离幼儿生活实际,违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弊端。
教师应首先端正对儿童画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基础。儿童画虽是幼儿的画,它有着与成人画完全不同的特殊属性。教师在辅导画画时,要顺应童心,倾听幼儿的见解,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产生好奇心,把所想的知识转化为孩子自己的知识,让幼儿自己去发掘。应采用重视其意而不拘其形,重视其趣而不拘其法的教学模式。
启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方法有三:联想、畅想和猜想。所谓联想,指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给幼儿一个创作题目后,要引发幼儿联想,可以从故事内容、色彩感受、情趣感染等去引导。所谓畅想,是指采用无逻辑推理的方法,让幼儿海阔天空地想象,克服“不知画什么”的困难。所谓猜想,是指借物想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进行想象,不受任何对错限制,锻炼幼儿大胆设想。
总之,教师善于捕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幼儿想象空间,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画面上,这样才能增加乐趣,才能拓展幼儿创作思维。
幼儿美术教育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进行技巧的训练,而是在画画中培养幼儿的审美知觉,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观,拓宽幼儿的创作思维。
编辑 李琴芳
关键词:学习兴趣;美术素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社会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属于社会群众文化范畴。绘画是人类感情的需要,是心灵与理想的寄托。如何教幼儿画画,这是迄今為止仍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领域,也是每个教师和家长感到难以着手的一个课题。因为教幼儿画画不同于成人,需要适合幼儿心理规律,需要适合幼儿智育发展的需要,按幼儿年龄特征和意愿画画,才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让幼儿体验上美术课的乐趣
快乐的生活是幼儿的理想,也是长大成人后值得怀念的阶段。玩中求乐,从美术教育方面来说,是把只会胡乱涂鸦“画画”的婴儿教育成能初步运用手中的画笔,通过色彩、线条等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小小美术家”。作为教师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幼儿的眼睛来看事物,以幼儿的心理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这样就更能启发和引导他们的兴趣,画出来的画就会有生动活泼的情趣和无穷的想象力。
因此,此阶段的各种教育,包括美术教育,仍要更多的寓教于乐,适应幼儿的心理要求,而不能通过施加各种压力强迫幼儿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比较枯燥的理论与抽象的技巧等。作为幼儿美术教师,要通过运用各种形式,将比较枯燥的理论与抽象的绘画技巧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去,而尽量不直接讲对幼儿来说晦涩难懂的理论。幼儿好奇心重、爱幻想,而他们创作无拘束,随心所欲,在幼儿作完画后,我们时常可听到自豪的欢呼:“我画得真漂亮!”这正是他们感情的流露,这就是创作的快乐。多引导幼儿画创作画,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开创创造潜能的有效方式。让幼儿在美术教育中以娱乐的形式学会运用手中的笔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感情。
二、让幼儿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如何让幼儿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贯彻教师的教学意图呢?这就是努力提高幼儿上美术课的兴趣。乐趣不是上课的目的,而是提高幼儿上课兴趣的一种手段。
1.幼儿时期的一切活动,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运用动画片、幻灯片等展示一幅画的创作过程;通过野外的实物,讲解对一些实物如何进行抽象的绘画;通过欣赏各种雕塑,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并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幼儿对美术课的兴趣。幼儿在创作画时,往往还不懂得怎样去积累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由无意识转为有意识进行思考。
2.因势利导,画他们好奇心重或兴趣浓的景物。如给幼儿提供富有创意空间的题目,如果作画题目新奇有趣,那么,幼儿一定会积极主动,尽情发挥想象力。
3.让幼儿适当进行集体画画,每个幼儿都能各抒己见,思维得到拓展,在交流中屡有新创意涌现。同时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就会不断增强。
4.适时进行点评、鼓励等,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每次幼儿创作完毕,我都要与幼儿一起来点评,选取有特点的画让幼儿从构图、构思、色彩等几方面进行互评互赏。
三、创作中进行技巧帮助,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当前,对幼儿画的指导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艺术性,强调画的造型职能,主张自由绘画,成人少加干涉,这种做法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目的性。另一种则注重图画知识教育,主张模仿画,将绘画技巧作为美术重点,显然又存在脱离幼儿生活实际,违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弊端。
教师应首先端正对儿童画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基础。儿童画虽是幼儿的画,它有着与成人画完全不同的特殊属性。教师在辅导画画时,要顺应童心,倾听幼儿的见解,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产生好奇心,把所想的知识转化为孩子自己的知识,让幼儿自己去发掘。应采用重视其意而不拘其形,重视其趣而不拘其法的教学模式。
启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方法有三:联想、畅想和猜想。所谓联想,指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给幼儿一个创作题目后,要引发幼儿联想,可以从故事内容、色彩感受、情趣感染等去引导。所谓畅想,是指采用无逻辑推理的方法,让幼儿海阔天空地想象,克服“不知画什么”的困难。所谓猜想,是指借物想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进行想象,不受任何对错限制,锻炼幼儿大胆设想。
总之,教师善于捕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幼儿想象空间,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画面上,这样才能增加乐趣,才能拓展幼儿创作思维。
幼儿美术教育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进行技巧的训练,而是在画画中培养幼儿的审美知觉,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观,拓宽幼儿的创作思维。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