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应用:农远工程的生命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与完善,我们不难发现,农远工程的核心是资源的应用。为此,我们在“农远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结束后做了一些基本的调研,结合这两次调研的结果来对比分析当前的农远工程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远工程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
  1.资源应用的意识提高,但实践不足
  在推进农远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的观念和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直接决定着农远工程的应用。由于农远工程的历时性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大部分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意识有所转变,他们大多数都能意识到在注重学校发展、“以生为本”的前提下,重视信息技术的投入,重视教师在新理念、新技术掌握等方面的支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者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低、设备与条件的限制、学校的后续经费难以保障以及教师的教学习惯等原因,农远工程的资源应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资源应用的频次增加,但程度不均
  通过调研发现,实施农远工程的农村中小学应用相关教学资源的频率普遍有所提高,三种模式的应用基本是按需提供教学服务,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均衡:一是应用农远工程资源的学科不均,相对而言,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应用较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应用较少;二是应用农远工程的教师年龄与性别不均,相比较而言,年青教师比年老教师应用较多,男教师比女教师应用得多;三是应用农远工程资源的深度不均,有些教师能很好地把农远工程资源整合到教学内容之中,实现资源的本土化教学,而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3.资源应用的管理加强,但保障不易
  农远工程的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顶目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形成了比较好的传统与规范,尤其在资源应用上,有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经费保障明显不足的问題。首先是计算机的老化并且更新无法保障,原来一间30台至40台计算机设备的机房,现在可能会有1/5左右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次是学校的学生人数较多,而机房与教室明显不足,无法保证每次教师申请都能如愿安排。再次是相关人员的有关待遇问题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无法保障的状态。
  4.资源应用的技能提高,但培训弱化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全面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的关键。随着农远工程项目的结束,轰轰烈烈地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激情下降,校本培训的规模变小,热情松懈,相关的制度执行也有所弱化。在新一轮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地域偏远、经费紧张等原因,忽视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导致学校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巨款投资,无人使用或低层次使用,使农远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偏离农远工程开展的初衷。
  二、农远工程资源应用的对策
  1.激发教师应用资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农远工程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还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要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去接受它,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教师应用资源的兴趣,全面透彻地认识远程教育资源,了解它的作用及它对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学习的意义。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对教师进行远程资源信息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与引导,使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接触并大胆实践,使得远程教育资源不只是学校的一个亮点与摆件。激发教师对农远工程资源的持久的兴趣,是农远工程项目成功的基本前提。
  2.满足教师应用资源的需要
  欲使教师对农远工程资源的应用产生牢固的兴趣,还要使对农远工程资源的应用变成教师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发展的需要。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想到使用现有的资源——不仅是在进行教改与示范课中想到教学资源,而且是在日常教学中能想到利用其优质资源。这就要求学校不仅具有一定的硬件支持,还要有一定的“软件”支持——对教师的精神世界给与一定的支持,使教师形成应用资源与日常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习惯。显然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却是农远工程项目无法回避的任务。
  3.强化教师应用资源的素养
  农村教师应用农远工程资源的素养是农远工程项目的核心素养。这种素养除了需要农村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相关理论与应用知识外,还要有正确、熟练运用相关设备的技能与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资源本土化应用、资源与课程整合、资源与课堂教学设计、资源与学生学习、资源与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真实深刻地体悟到农远工程项目能改变的不只是增加了几个设备,而是改变了整个农村教育与教学的范式,为我国开拓农村教育提供了一种理性的反思与重建。
  4.开拓教师应用资源的视野
  应用资源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教材和课程教学为中心。农村教师要适时、自觉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为学生服务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树立服务的观念。农村教师对农远工程资源的认识与理解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不仅要看教师对农远工程资源本身的认识,还要看他们有没有形成应用资源与改革教学相应的视野。项目工程本身只是一个物质与数量的变化,而精神与质的变化要看其带来的农村信息文化与“农村教育内涵与价值”的变化。我们应该认识到,农远工程项目资源,不只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变革,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的变革。在应用项目资源的同时,不仅使学生享受优质资源,接受好的教育,而且是使落后的农村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一个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个性化教育、自我教育的一个桥梁。
  5.形成教师应用资源的自觉
  农远工程所具备的海量信息资源、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等特点,正好弥补了农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探究、自主、合作的新课程教学必将越来越多地向深层次应用方面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习者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并非塑造他们”。此时农村教师只有对农远工程资源的正确认识仍然不够,还要有运用这些资源解决自己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自觉。一旦教师接受与形成了这样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能力,应用资源的相关技能与技巧已不再是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内容,而是教师习以为常的创新性发展过程,也是农远工程项目从物质层面通向精神层面的生成过程。当上述行为形成之后,农村教师也就拥有了应用资源的智慧与力量。
  归根到底,应用农远工程资源的根本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农村,将优质资源送入农村,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这不只是停留在技术与项目本身,而是深入其应用的内涵。教师在应用资源的同时,不仅是依靠经验与单纯的技巧进入课堂,而且是带着整个身心,随心所欲地与课堂教学、课后教育做无缝连接时,才是农远工程项目的真正生命。
  
  参考文献
  [1]刘和海等.安徽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6(2).
  [2]刘和海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3]李政涛.我们时代的教育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在企业化的过程中,作好人力资源管理是地勘单位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地勘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持续性发展,必须探索适合自身特点
为了降低深水油气田开发的成本,笔者对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用高强管线钢的焊接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包括材料、焊接性、焊接工艺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高强管线钢能够显著降低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
在信息技术学科五个选修模块中,《网络技术应用》一直被认为是实用性最强的模块。然而,这个模块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最大难点。该模块从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设备介绍,到组建网络、使用网络,逐步深入。由于该模块内容比较抽象,教师演示和讲授较多,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时常觉得枯燥无味,一段时间下来,也由刚开始的充满好奇到逐渐失去兴趣,更有个别学生投入到网络游戏的快乐中。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积极性,成为困
<正>记得有一次,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给了我一份调查问卷,是关于我校小学生上网情况的。588名学生中,上过网的有207名学生,占37%;在上网的学生中,85%可以从网络接受正面信息。
本文从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索资金来源的新渠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期刊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结合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对高职机械类
在城市路网中,地铁线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既有线路,建筑文物,管线等既有设施,而穿越既有设施是地铁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阐述采用洞内做桩辅以千斤顶托换技术,在保证既有线正常运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保证施工市场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即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