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学性质及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应的课堂教学观念和实施结构应对应地予以调整,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也是如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应处理好的一些问题和对应的转变谈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更倾向于知识目标的达成.为了满足高考的要求,课堂教学进行着简单的知识灌输和习题训练.新课程强调“三维”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多维目标的发展,体现高中物理课程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高考的物理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价值魅力,提升物理科学素养.
具体的教学设计上,要改变传统设计上只关注知识讲解量的多少的观念,而应关注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知识的教授方法上如何渗透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的目标应从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物理知识理解及应用的过程;从让学生单纯地积累物理知识转变为向提升学生物理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从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如下设计:
(1)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物理知识描述平抛运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运动;
(2)请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思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实.比如借助于闪光照片将轨迹描出来进行研究,或是借助于对比试验进行定性的研究,等等;
(3)对设计的方案可行性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4)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就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分析在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哪些问题;
(5)进行实验探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碰到新的没有预计到的问题,就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解决方案;
(6)师生共同小结,给出正确的评价.
借助于对上述几个问题分析与引导,学生的讨论很激烈,积极性很高.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旁辅助,整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一直是由学生动手完成,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物理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也获得了提升.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中讲的行为,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多样化.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给学生创造出适合其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施,并获得最大的发展.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首先,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的相关推论;等等.
(2)用打點计时器探究匀变速运动规律;
通过上述分析,既然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学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打点计时器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验证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再进一步对纸带进一步定量分析测量出加速度大概为9.8m/s,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由落体”这一重要的物理模型,整个过程自然、清晰.
三、教学内容设置的转变
教学内容如何设置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照本宣科显然跟不上新课程的步伐了,如何转变,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重知识与学科人文性、价值性的渗透
纵观高中物理新教材,教材不仅仅有物理概念,还有很多插图、科学漫步、思考与讨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渗透于知识教学之中.教学时要注意渗透物理学科的人文性,暴露物理学知识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共通之处以及物理学带给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彰显物理学的实用价值.
2.教材内容要二次开发
对于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很多教师都误解为从教辅和网络上搜索,看看如何丰富教学内容.笔者的看法恰恰相反,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应立足于将教材读薄,找出教材中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没必要完全掌握的知识.
总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要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必须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限于笔者的理论水平,对新课程的思考未能尽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更倾向于知识目标的达成.为了满足高考的要求,课堂教学进行着简单的知识灌输和习题训练.新课程强调“三维”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多维目标的发展,体现高中物理课程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高考的物理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价值魅力,提升物理科学素养.
具体的教学设计上,要改变传统设计上只关注知识讲解量的多少的观念,而应关注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知识的教授方法上如何渗透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的目标应从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物理知识理解及应用的过程;从让学生单纯地积累物理知识转变为向提升学生物理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从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如下设计:
(1)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物理知识描述平抛运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运动;
(2)请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思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实.比如借助于闪光照片将轨迹描出来进行研究,或是借助于对比试验进行定性的研究,等等;
(3)对设计的方案可行性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4)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就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分析在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哪些问题;
(5)进行实验探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碰到新的没有预计到的问题,就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解决方案;
(6)师生共同小结,给出正确的评价.
借助于对上述几个问题分析与引导,学生的讨论很激烈,积极性很高.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旁辅助,整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一直是由学生动手完成,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物理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也获得了提升.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中讲的行为,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多样化.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给学生创造出适合其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施,并获得最大的发展.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首先,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的相关推论;等等.
(2)用打點计时器探究匀变速运动规律;
通过上述分析,既然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学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打点计时器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验证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再进一步对纸带进一步定量分析测量出加速度大概为9.8m/s,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由落体”这一重要的物理模型,整个过程自然、清晰.
三、教学内容设置的转变
教学内容如何设置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照本宣科显然跟不上新课程的步伐了,如何转变,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重知识与学科人文性、价值性的渗透
纵观高中物理新教材,教材不仅仅有物理概念,还有很多插图、科学漫步、思考与讨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渗透于知识教学之中.教学时要注意渗透物理学科的人文性,暴露物理学知识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共通之处以及物理学带给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彰显物理学的实用价值.
2.教材内容要二次开发
对于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很多教师都误解为从教辅和网络上搜索,看看如何丰富教学内容.笔者的看法恰恰相反,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应立足于将教材读薄,找出教材中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没必要完全掌握的知识.
总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要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必须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限于笔者的理论水平,对新课程的思考未能尽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