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文化个案的研究入手,单独选取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将两者分别作为独立的整体,具体分析他们的教育思想所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从而将二者的精神实质和所造成的影响加以比较,进而比较完整地把握二人教育思想的基本意义系统和精神特征。在做好上面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抽象出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寻找二人教育思想中的联系以及相互关系,并从中探寻更高的普遍性规律,以期对笔者以后得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启发式教学;差异
一、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最大贡献,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味着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二、关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会在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地方开展他的教育。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经常佯装无知,向受教育者设下巧妙的诘问,通过对话暴露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第二步是定义,在反复诘难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归纳,从而对探寻的问题得出明确的定义或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自行得出要探寻问题的结论。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比较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第一,两个人都遵循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去开展各自的教育活动,孔子是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于教育的垄断,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苏格拉底则作为一个义务教师,向每个愿意向他学习知识的人传授知识,并不收取费用,这种行为也是区别当时的“智者学派”那种以教授知识为赚钱手段的教学方式。
第二,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概括来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苏格拉底则选择了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苏格拉底问答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二者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并通过矛盾对学生进行启发。
第三,两个人都注重对于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而教育目的都是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孔子他主张“学而优则仕”。而苏格拉底教育的目的也是造就治国的人才,在造就治国人才的时候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1.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和蘇格拉底的“问答法”的区别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启发式教学法来说,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八个字概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和苏格拉底“产婆术”对话法相比较,虽然二者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略显呆板,同时由于机械的使用习惯性的三步走原则,并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特征来采取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例如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中是不断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提问而使教育对象不断地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令其否定自己所说的话,但是要让一个人否定自己所说的话本身就不是一种愉快的感受,正因为这样,这种教学方法极其容易引起被教育对象的反感。
四、结论
要“言传身教”就必须立身以正,洁身自好,言行一致。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应该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志向;二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三是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四是要学会内省;五是要知错就改。这些做人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做人应遵循的起码道德准则。我们每个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课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柏拉图对话集》,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2]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3]《论语》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4]《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冯灵草(云南师范大学)
[5]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7—13
[6]张一平.苏格拉底与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1):15—19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启发式教学;差异
一、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最大贡献,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味着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二、关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会在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地方开展他的教育。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经常佯装无知,向受教育者设下巧妙的诘问,通过对话暴露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第二步是定义,在反复诘难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归纳,从而对探寻的问题得出明确的定义或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自行得出要探寻问题的结论。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比较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第一,两个人都遵循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去开展各自的教育活动,孔子是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于教育的垄断,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苏格拉底则作为一个义务教师,向每个愿意向他学习知识的人传授知识,并不收取费用,这种行为也是区别当时的“智者学派”那种以教授知识为赚钱手段的教学方式。
第二,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概括来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苏格拉底则选择了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苏格拉底问答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二者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并通过矛盾对学生进行启发。
第三,两个人都注重对于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而教育目的都是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孔子他主张“学而优则仕”。而苏格拉底教育的目的也是造就治国的人才,在造就治国人才的时候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1.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和蘇格拉底的“问答法”的区别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启发式教学法来说,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八个字概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和苏格拉底“产婆术”对话法相比较,虽然二者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略显呆板,同时由于机械的使用习惯性的三步走原则,并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特征来采取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例如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中是不断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提问而使教育对象不断地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令其否定自己所说的话,但是要让一个人否定自己所说的话本身就不是一种愉快的感受,正因为这样,这种教学方法极其容易引起被教育对象的反感。
四、结论
要“言传身教”就必须立身以正,洁身自好,言行一致。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应该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志向;二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三是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四是要学会内省;五是要知错就改。这些做人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做人应遵循的起码道德准则。我们每个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课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柏拉图对话集》,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2]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3]《论语》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4]《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冯灵草(云南师范大学)
[5]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7—13
[6]张一平.苏格拉底与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