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到创造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参与美术活动,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以审美带动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以促成美感的内化,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促进学生审美与创作能力的协同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美术创作能力缺失的表现、成因及培养路径。
   [关键词] 小学美术;创作能力;培养路径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想象力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术教学现状却呈现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不相协调的情况。笔者主要通过对小学中高学段美术校本课例“自画像”的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小学生创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小学生创作能力缺失的表现
  (一)思维固化
  构思画面时,先前经验会对绘画步骤、方法和内容形成心理定式。若思维灵活性不足,已有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当前主题的构思,诱发学生潜意识里存在的思维惰性和盲目模仿,进而影响其创作能力的发展。
  (二)表现形式和内容模式化
  小学中高学段学生,他们的绘画表现开始追求物象的真实性,绘画发展进入“低谷期”。由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加之技法表现上的不足,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乃至评述的思维方式会随着教师的标准取向而模式化。
  (三)评价盲目化
  评述绘画作品时,大部分学生尚不能恰当地运用绘画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与学习资源,学生自我认知的局限性,促使课堂评价呈现出盲目化、公式化的样态。
  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重新审视示范画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绘画语言进行美学判断?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小学生创作能力存在缺失的成因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先次序模糊化
  传统美术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知识创新,以致想象力培养与技能提升发生割裂。在教学目标上,没有突出想象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想象力与技能的关联性;在示范引领上,用统一的标准约束学生的想象创造,没有明確示范画的作用。这些成因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想象力的培养,从而无法唤起学生的自主想象和创作表现。
  (二)想象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凭经验教学,存在着想象力培养的非系统性和非科学性。教学计划中提出的关于想象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若未能适时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将错失想象力培养的契机。同时,因缺乏对想象的构图引导,想象构图的乐趣和创作表现欲望也难以生成,学生创作的主动性或自觉性将难以调动。
  (三)认知能力与绘画表现发展不平衡
  根据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中高学段学生正处于从图示期向写实期的转型阶段,即“转型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与绘画心理发展不同步,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对表现绘画对象的真实性欲望不断增强,但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绘画知识技能,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状态。他们具有创作的意识,但是由于审美认知和绘画表现能力的偏差,导致课堂上学生的创作能力因人而异。
  三、小学生创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引入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画像”一课中,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我设计了课前自学任务:准备儿时和现在的个人照;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画自画像。“儿童的创造性要有感性经验的积累。”经初次绘画体验,学生对人物画有了感性认知。课上,将学生收集的个人照作为教学资源,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随机抽取了本班几名学生的生活照,并对五官、发型、配饰等部位做了相应的遮挡,接着让学生根据残缺的画像猜想“我是谁”,以突出人物外貌特征。精心设计指向性明确、精炼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人物外貌特征,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形成最初的创作意识。
  (二)注重想象引导,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既是教学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教学工具。教学中适时开展想象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考,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思维,提升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自画像”中,学生总结归纳了表现人物外貌特征的要点,随后我顺势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去、现在,也将会有一个不同的未来,你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跨过时空的界限,对未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和小组同伴之间的互助,帮助学生打破了自身想象力的壁垒,也为后续独立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图像素材。想象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的发展需要个体与自身、自然、文化、社会进行频繁的互动,使得儿童时期头脑中模糊意象逐渐规模化、符号化、系统化、条理化。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给学生预留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重视鉴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创作离不开大量的观察和鉴赏。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为创作提供良好的审美根基。根据罗斯菲德理论,“转型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视觉感受和逻辑思维在迅速增长,他们对事物的观察逐渐深刻、明确化。涂鸦式的儿童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喜好,转而追求“成人化”的绘画作品,却又受到技巧的束缚而力不从心。这一阶段的授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欣赏课的价值,带领学生走近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自画像”中,我先后展示了毕加索、弗里达等艺术家的人物肖像画,结合艺术家的生平经历、个性特点和创作风格作讲解,使学生从感知人物肖像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转而深入作品内涵的体验和理解,进而获得深度的审美体验。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观察点、线、色等美感元素,探讨艺术家创作的思路,感受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示范引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示范教学要具有针对性,示范的内容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的示范要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实践的机会,示范时侧重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启发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画像”一课,在对艺术家的人物画法进行分析归纳后,教师以学生为模特进行了写生示范,直观展示夸张的表现手法描绘人物。示范法作为美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除了现场示范讲授外,还可以结合微课视频进行示范,为学生创设一个多角度的、综合的学习情境。正如“自画像”的第二课时,我结合了微课来讲解刻线版画复杂的绘制步骤,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美术创作实践。
  (五)多元创作形式,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创作表现环节,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工具、新材料和新技法,感受画面偶然形成的效果,触发创新意识。儿童的创造性要有感性经验的积累,儿童美术的创造性体现为独立和独创的方式。当“自画像”进入独立创作阶段,我提供了多种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技法。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逐渐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主题拓展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呈现出一个个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画像”。从模仿到创造,孩子们迈出了一大步。
  綜上所述,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固然有赖于学生自身不断地自我发现,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贯彻落实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关注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突破的思维障碍,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江瑜常.小学生绘画发展的U型“低谷”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4:47.
  [2]余小波.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4):114.
  [3]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30.
  [4]张晓阳.想象教育论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123.
  [5]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30.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玩物丧志”、“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孩子贪玩多持否定态度。因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玩耍是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学习文化知识,于是逼孩子背唐诗,用培优班、英语班、奥数班塞满孩子的生活。玩耍真的是浪费时间吗?真的一无是处吗?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学博士,资深幼教专家秦远先生与家长朋友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别怕孩子玩  主持人:我先来问一个问题:大家爱玩吗?有没有不爱玩的?  董洁明(5岁男孩的妈妈
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实施家教,是成功家长的经验之谈。金钱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表面上看似简单,暗地里却非常复杂,是家长应该给孩子开设并精心讲授的必修课内容。  总而言之,家长跟孩子谈钱的角度和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钱是衡量个人所创造劳动价值的一个标准,是对一个人付出劳动和汗水的奖赏。生财有道,但真正的“道”是“道义”,是“品德”,而不是单纯的运气,更不是投机取巧。  二、钱并非越多越好。钱多到一定程
近几年,随着各种国外早教理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学龄前的教育,于是,一批早教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早教机构的学费不菲,有的一年仅学费就要上万元,堪比大学的学费。那么,国外幼儿早期教育又是如何进行的?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什么呢?  ——编者  德国:让孩子从小绘制地图  德国法律规定,必须给3~6岁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德国幼儿入园率高达90%。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起辅助补充作用,帮
如果要列举糟糕的家庭教育方式,恐怕要首推“溺爱”。爱心泛滥的父母恨不得拿孩子当宠物养,结果可想而知,宠物自然不能顶天立地。有些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进行“放养”,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放养到了忽略的程度,结果同样很糟糕。  程程是一个男孩,不到两岁就被送进了托儿所,3岁上全托幼儿园,小学、中学上的也是寄宿制学校。父母不是没时间照顾他,更不是不爱他,而是在执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一名身材高挑的漂亮女生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她叫柳潇潇,是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进来后,她怯怯地坐下,低着头。  我递给她一杯水,并示意她放松一下,顺便告诉她心理咨询的原则之一,就是保密,让她明白她和我之间的所有谈话都是保密的,尽快消除她心理上的戒备,早点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烦恼。  半晌,她才浅浅地喝了一口水,缓缓地抬起头,然后小声地看着我说:“邓老师,我真的不好意思开口。我
孩子碰到问题就找妈妈  周末,上小学一年级的哲哲在家里写作业,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跑去问妈妈。正在做家务的妈妈看题目很简单,知道哲哲没认真思考,就说:“你先自己好好想想,实在想不出来就等所有题目都做完了再来问妈妈。”  不料,哲哲却不肯回房间去,站在那里大发脾气,又是哭又是叫,非要妈妈马上就告诉自己答案,还理直气壮地说:“你是我的妈妈,却连我的作业都不管,那你把我生出来做什么?!”  妈妈听得目
如何让孩子健康吃肉  ●小黑  健康驿站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肉类与营养丰富是画等号的,而且肉烹煮后很香,很受宝贝的喜爱。因而,很多妈妈鼓励宝贝多吃肉,但有些妈妈担心肉吃多了会引起肥胖,而不敢给宝贝吃肉。那么,宝贝到底应该多吃肉还是少吃肉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专家意见:如果长期不给宝贝吃肉,容易使宝贝的体内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一般来说,在宝贝6个月以后就可以逐步在辅食中添加肉食了,以
[摘 要] 老师因将学生的成绩发布在家长群,引起了家长的不满,遂将老师告到了县教体局,最终以老师辞职收场。此消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地偏向学生,认为老师的做法有不妥之处,却从没有人认真地思考过老师的生存境况。且不说老师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家长的不满,如此,教师怎能安心教书呢?还老师尊严,老师才能安心教书,学生也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关键词] 教书;跪着;生存
精神失常,遗嘱无效  问:我的父亲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在患病期间,曾立下一份遗嘱,写明他名下的一套住房由我继承。后来经过治疗,我父亲的病情大为好转,和正常人一样了,他没有撤销或变更那份遗嘱。前不久,我父亲因病去世。在分割遗产时,我的两个弟弟说,法律规定精神病人没有行为能力,所立遗嘱无效,而我认为,父亲后来恢复了行为能力而没有撤销或变更遗嘱,则是对所立遗嘱的认可。请问,无行为能力人在立遗嘱后恢复了行
“教育”一词,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即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出来、塑造出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就是把一个人内心的真善美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让他有精气神地活着。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在谢红光校长的带领下,近十年来,坚守教育初心,践行“为民教子,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从知识育人转向文化引领,让每一个学生活得有价值、有尊严,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