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教学应重视地理技能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行,地理课教学从单纯的地理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教育。而地理技能的培养是地理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技能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技能分为地理智力技能和地理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比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予意义,从而开展认知活动。
  在教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安排学生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样一个技能活动。 具体步骤:
  ①观察时间选在北京时间十一时—十三时之间。②在操场上直立竿子,观察竿影并用粉笔将竿影末端划记在水泥地板上,并记录下即时时间。③每隔一或两分钟重复第②步所做工作;至结束时,地板上将出现一段由竿影末端组成的点。④将各点连接起来组成一段弧线。⑤选取弧线中最接近竿子直立点的一点,用直尺将此点与竹竿直立点连接起来,得到的直线就是一段经线。⑥根据记录到的竿影最短时的北京时间与十二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通过以上技能活动使学生懂得地方时的概念,及与北京时间的关系,知道:
  ①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时为当地正午(地方时12时),日影最短,阳光将从正北或正南或从头顶照射下来。②地球不停自转,各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差一度,时间相差四分钟。记录下日影出现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可知此地正午地方时十二时与北京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与东经120度经度差值。
  以上活动如果单纯由教师口述,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甚少。而通过此活动,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知识的掌握寓于实际实验活动中。因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做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个领域的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知活动方式。操作技能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是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来实现的。
  在教外力作用一节时,教学生做一组实验。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要求:(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1)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从而理解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 (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理解戈壁、沙漠的联系与区别。
  以上活动,不用实验来操作,效果是不一样的,即使学生懂得了一些理性知识,但对实际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不透。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还是不清不楚。
  在实际地理技能的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自我体验使实验动作和动作的结构更完善,更熟练 。具体如下:
  1.方法要多种多样。如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地理知识竞赛、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这样,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地理行为素质,拓宽视野。2.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3.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采取 “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的方法,学生就容易掌握区时换算的技能了。4.教师要提倡学生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新课程强调学生多参与、多操作、多实践、多探究和体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嘴、多动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学生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地理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品质。
  地理教育工作者,抓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重大教育改革之契机,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随着市场机制全方位进入经济生活,整个经济领域和其它一切领域都将发生深刻变革,思想领域(包括人们的认识、思想观念和思
词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语境。可以说,单词没有多少实际运用的价值,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外语水平。要养成背诵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四点体会。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    语文教师对新生的第一课至关重要。其重要之一,便是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在第一节课里,除了要把语文课的学习目的、要求和作用告诉学生,使其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外,还应当在许多细节上做精心设置,尽量使
合肥公交集团坚持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环保公交客运服务保障体系,较好地实现了“节能领跑,绿色发展、低碳创新”的目标,走在了全国公交
<正>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单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要学生储存知识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改革陈腐的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发展学生的智力。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在县级职业中学作文教学中,不少职校生面临的问题是:作文里错别字、病句频频出现,词不达意,言之无味,缺少感情,甚至偏离主题。职校生语文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使作文教学的难度加大。    一、县级职业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    1.缺乏必备的生活基础。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当今的职校学生,生活单调而乏味,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运动。学校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实行
在中学阶段,“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说它是重点:因为这类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说它是难点:因为这类题的语言叙述冗长繁琐,情景转移变化多样,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多,一个元器件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电路中很多物理量发生变化,千头万绪,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畏难情绪,挫伤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特
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女性在开端总是以优势的能力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人过中年却以较低的社会成就而告终。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普遍现象。我们经常看到在幼儿园里,那些小女孩聪
天津公交集团今年将以深化公交均等化建设、完善市区线网布局为重点,优化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出行.进一步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9月28日.合肥市第十七届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合肥公交第七届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实际操作比赛举行。合肥公交保修公司23名汽车修理工和22名汽车维修电工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