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来源 :新疆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喀喇昆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奥依塔克-布伦口(简称奥布)公路受到沿线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的泥石流影响,常导致行车中断,人员和车辆安全受到威胁。在现场地质考察和走访基础上,依据ArcGIS工具对奥布公路段的15条典型泥石流沟开展了重点调查和危险性评价。首先对汇流面积、纵坡度、面积宽度比、堆积区面积和距公路距离等5个评价因子属性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两层结构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影响因子的权重,随后将属性函数与权重乘积加和,得到灾害易发性指数(DFRD);最后对泥石流危险度(DRFR)进行计算分析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发现,高-中度危险的11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布伦口峡谷上游、盖孜检查站和加水沟之间,构成了泥石流灾害发育较为集中且危害性较大的路段。工程上相应采用隧道、高架桥等绕避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奥布公路;泥石流;归一化;层次分析法;危险性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帕米尔地区受印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向该区双向俯冲影响,形成了喜马拉雅西构造结。该西构造结是古亚洲构造体系和特提斯构造体系唯一直接对接的地方,是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地壳缩短最强烈、震源深度最大和隆升最快的地区。地震层析资料揭示,在喜马拉雅西构造结部位,印度岩石圈板片向北深入俯冲到兴都库什之下500 km深度,亚洲大陆岩石圈板片向东南俯冲于帕米尔之下300 km 深处[1-5]。双向深俯冲导致亚洲大陆在该地发生了300~700 km 地壳缩短,缩短速率达10~20 mm/yr [6,7]。研究表明,在深入俯冲过程中,兴都库什岩石圈板片受印度大陆西北缘两条剪切运动方向相反的走滑断裂带(恰曼左行走滑断裂和喀喇昆仑右行走滑断裂) 制约,发生岩石圈板片撕裂[8]。从本区第四纪地质作用角度看,该地区大规模构造隆升和侧向挤压仍在继续,且外动力作用所呈现的物理风化和剥蚀夷平作用也十分显著。
  受上述复杂地质条件影响,中巴公路周边地质灾害频发。我国部分研究学者开展了对中巴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王景荣对中巴公路喀什至塔什库尔干路段泥石流灾害开展了研究[9],认为此段泥石流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固体物质堵塞而形成突发性冰雪消融洪水。张学进对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沿线7 种类型地质灾害做了粗略统计及分布特征研究[10]。胡进、廖丽萍、朱颖彦等对中巴公路穿西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山系冰缘地带沿线地形、地貌、冰川特征以及冰川灾害给公路施工及交通运行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11-14],将与冰川有关的灾害分为冰川灾害(冰雪崩、冰水溃决、冰川跃进、冰舌波动、冰川涌水)与冰川地质灾害(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冰川滑坡、冰川岩崩、堵江),并对冰川及冰川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进行总结。方成杰针对奥布公路某泥石流做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泥石流的起动成因[15]。邓恩松以奥布公路段26条泥石流为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价[16]。
  虽然前人对中巴公路地质灾害做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大多数文献未对中巴公路全线地质灾害分布进行详细分段。无论是在中巴公路,还是在各地地质灾害评价研究中[16],在评价因子选取及分级时,很少考虑灾害点与各因子的对应关系,尤其在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上,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的较为少见。
  本文在奥依塔克-布伦口(奥布)公路段82个地质灾害点(这里的灾害点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多个灾害点可能在同一条大型泥石流堆积范围内)调查工作的基础上1,选取15条典型泥石流沟,考虑多种因素对泥石流沟发育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奥布公路段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1  研究区地理地质条件
  研究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盖孜检查站为界,西南以高山地貌为主,海拔3 000 m以上,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海拔分别为7 649 m和7 546 m,东北部则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形相对平坦(图1)。奥依塔克以南区域以高海拔山地为主,沟谷纵坡降大,动力条件充足,对泥石流发育极有利,大型坡面泥石流及沟谷泥石流分布广泛,危害较大。全长 70 km的奥依塔克至布伦口的奥布公路段沿盖孜河谷修建,沟谷狭窄,水流湍急,两侧山体陡峭,是中巴公路国内段地质灾害发生頻率最高、规模及破坏性最大的地段。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帕米尔构造结)东北缘,是西南天山-西昆仑山-塔里木盆地三大系统的结合部位,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块体边缘地带,是新构造运动与变形最强烈地带之一[17]。
  奥布公路段是中巴公路国内段地质灾害易发性最强、灾害规模最大、影响最为严重的区段,此段地质灾害中主要为泥石流灾害且影响最严重。认识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程度,是泥石流灾害防治、避灾甚至抢险救灾的重要基础。本文选取奥布公路段15条典型泥石流(图2),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本文所说的泥石流危险性是指泥石流发生时对奥布公路正常安全运行构成的潜在危害程度,对奥布公路段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的就是阐明泥石流对该公路段安全运行的潜在危害程度。图2中3种不同颜色表示3个等级的危险性程度,不同区块泥石流的流域范围等属性参数见表1。不同颜色的区块表示各泥石流汇流范围,未专门表示堆积区,但在后续危险性评价指标中实际考虑了堆积区面积。
  2  评价因子指标选取及定性分析
  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因素复杂多样,可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因子指标众多,且不同地区相同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需选取研究区规律性明显、能代表泥石流历史活动情况和潜在形成条件的指标。牛岑岑对13篇文献中研究泥石流危险性所选用的评价指标对比发现,采用的指标数量4~9个不等,其中使用较多的前5个依次是纵坡降、流域面积、岩性、植被覆盖和坡向[17]。本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目的主要服务于交通工程,考虑现场地质灾害调查及遥感影响分析结果,选取泥石流流域面积、沟纵坡度、冲出沟口宽度、堆积区面积、冲出口到公路线距离这5个主要评价因子,形成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据奥布公路段冰雪融水型和暴雨型泥石流特点和泥石流物源供给的充足程度,暂不考虑研究区泥石流物源区覆盖层厚度、降水量、地质构造、泥石流发生频率、泥石流补给长度、植被覆盖率、沟谷弯曲程度等影响因素,仅就上述5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对研究区段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这5个评价因子与评价目标(泥石流危险性)构成了如图3所示的3个层次关系(层次模型),分别是:最上面目标层,最下面方案层,中间指标层。   2.1  泥石流流域面积
  对于同一区域地质条件的研究区来说,覆盖层厚度相同条件下,泥石流汇流区面积越大,则泥石流物源体积和汇入水量越大,泥石流发生规模和影响力就越大。本区山高坡陡,流通区不很发育。因此,认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与汇流面积呈正相关。
  2.2  泥石流沟纵坡度
  据经典动能定理: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数值上等于物体质量与其运动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即:
   Ek=[12]mv2[…………………](1)
  式中:EK——运动物质携带的动能,m——运动物质质量,v——物质运动速度。
  泥石流运动携带的动能与泥石流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据能量守恒定律可认为,在运动物质质量、地形粗糙度及水平距离相同的条件下,泥石流的运动速度与其运移的垂直落差呈一定正相关关系。水平距离相同,垂直落差越大,坡度越大。因此,认为泥石流的危险性与泥石流沟纵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2.3  流域面积和出口宽度比
  在泥石流体积总量及纵坡降不变情况下,泥石流流出口断面面积越大,则流出速度越慢,其动能就越小。因此可认为,泥石流的危险性与泥石流流域面积和泥石流出口宽度二者的比值(简称面积宽度比)呈一定正相关关系。
  2.4  泥石流堆积区面积
  一般来说,泥石流流出后会呈扇形散开,在流出口附近堆积。在泥石流物质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堆积扇面积越大,则扇缘部位能量分量越小,造成的冲击力越弱。奥布公路穿越泥石流发育区路段大多在泥石流堆积扇扇缘附近,且一些当地村庄也建在较大冲洪积扇缘部位,沟谷分化已基本定型。因此,可认为泥石流危险性与泥石流堆积区面积大小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2.5  泥石流流出口到公路線距离
  泥石流通过流出口进入堆积区,即进入了减速堆积过程。在相同地表粗糙度和垂直落差条件下,泥石流在堆积区的运动距离越长,其能量损失越大。因此可认为,泥石流对奥布公路的危险程度与泥石流流出口到公路线的距离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3  评价因子指标量化
  通过现场勘测和遥感影像解译,得到奥布公路段15条典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5个因子属性值   (表1)。
  为消除不同因子属性量纲不统一对评价结果造成的不均衡影响,使不同因子的数据具可比性,便于统计和系统分析,需对各因子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量化方法需据系统评价目标、区域特征、因子属性特征、因子与目标对应关系来确定。常见的因子量化方法为归一化处理和等级划分。
  常见归一化公式如下:
   Ai=a+[(b-a)(xi-min(xi))max(xi)-min(xi) ………](2)
  式中:Ai——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a、b——归一化范围下限(本文取0)和上限(本文取1);min(xi)、max(xi)——因子量化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影响因素与系统评价目标正相关时,式(2)适用,若影响因素与系统评价目标负相关,则计算时需用归一化上限减去归一化值。
  因子影响值归一化方法适用于因子属性值与系统评价目标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情况,归一化处理较便捷。对于因子属性值与系统评价目标不呈线性关系或不呈一定递增(递减)规律的,则归一化方法不适用。如:坡度大于或小于一定角度,则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鉴于此,有些因子的量化需要采用因子标准量化处理。
  对评价因子标准量化的方法为:①据因子属性特征,对其进行定性描述,或划分其属性值区间,如地形坡度区间划分;②据因子与评价目标的相关关系,将评价因子对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做定性分级 (如影响强、中、弱等);③按评价因子的定性分级,将因子影响值定量化分为(0,1)区间内的递增数值(如分为4级,则最小级别和递增区间都为1/4=0.25的影响值,即:0.25,0.5,0.75,1)。研究区各泥石流评价因子量化结果见表2。
  4  因子权重确定
  据本区泥石流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本研究区泥石流评价所选取的5个影响因子对评价目标    (泥石流危险性)的贡献大小(影响程度)进行两两比较[18],比较时取1~9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各影响因子对评价目标影响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1,1/2,2)的确定在于:1表示两个因子同等重要,1/2表示A不如B重要,2表示A比B重要。建立泥石流危险性影响因子的权重判断矩阵见表3。计算判断矩阵A各行各因子mi的和;将A的各行元素的和进行归一化;该向量即为所求权重向量,从而得到各因子权重值W(A/B)。
  5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各泥石流的归一化(或标准化)的各影响因子量化值fij(表2),与各因子对评价目标的贡献程度(权重Wi,等于表3中 W(A/B))按式(3)进行乘积叠加,得出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危险度(Debris flow risk degree,DFRD)指标值。
  DFRDj = [i=15Wi?fij][……………](3)
  式中,下标j=1,2,…,15,代表研究区15个泥石流的编号(图2);下标i=1,2,…,5,代表所选取的5个泥石流影响因子的序号(表3)。据式(3)计算得到15条泥石流的危险度(图4)。
  由图4可见,尽管1、2和3号泥石流流域面积较大,但由于泥石流沟坡度较缓、距离公路相对较远等原因,其对公路的危险性相对较小。而10-14号泥石流虽然流域面积相对不大,但距离公路较近,坡度较陡,泥石流发生后积蓄能量较大,对公路影响的危险性较大。
  按15条泥石流危险度DFRD,初步对研究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分级。这里采用3个等级划分:相对弱危险(小于0.41)、中等危险(0.41~0.53)、高危险(大于0.53)(图2中用不同颜色区分)。高危险泥石流编号为4、6和14的3条泥石流,中等危险的泥石流编号为5、7~13的8条泥石流。这11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布伦口峡谷上游(公格尔山峰下)、盖孜检查站和克鲁格阿特村(托卡依托一桥)之间的路段,构成了奥布公路泥石流灾害发育集中且危险性较大的路段。
其他文献
石油天然气作为优质能源、化工原料及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储量及自主产能始终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国内不少油田多进入后期生产开发,复杂地质条件的油气藏相继增多,高含水油田的出现也更频繁,这愈加需要完善的油气田开发理论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针对高含水油藏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尤为重要。《油气田开发地质》一书正是基于此,介绍了油藏中不同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重点阐述了油气成因、运移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马岭油田南二区延9油藏长期注水后储层特征的变化及产生机理,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结合矿场2口检查井取心分析结果,研究了注水前后储层物性、孔喉特征和渗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注水后,由于注入水对储层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孔隙的喉道部分,储层渗透率明显增大,孔隙度增加较小;储层物性的增加主要与水洗后粘土矿物含量的降低、水洗程度、储层初始渗透率大小和裂缝的开启有关,其中裂缝开启对储层物性
期刊
摘 要:微测井是目前公认的精度最高的表层调查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宏观下的质控建模及静校正各方法应用精度的量化检验。在野外施工时,往往会遇到如电缆堆积等问题,使微测井的时深关系出现异常点,影响表层建模精度。本方法在不改变原微测井观测方式基础上,增加中远偏移距接收点记录,依据井中激发点之间的旅行时初至时差关系,准确判定出波阻抗界面位置,保证了微测井采集的可靠性。此方法在准噶尔盆地不同表层介质条件下进行测
期刊
随着石油探勘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已探明的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石油储量中占比越来越大。相关数据表明,全国总体未动用石油储量中非稠油低渗油田储量可达一半以上。低渗油田赋存地质复杂多变,具有极大的开采技术难度,因此国内对低渗透油藏储量的准确评估、地质状况的分析及开发过程中油藏内多相渗流机理的探索研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一书采取理论与实践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低渗透砂
期刊
长输管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广阔的地域面积导致管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加之人类的施工生产活动日益频繁,更加剧了地质灾害的易发性。一旦自然灾害发育,导致输送管道受损,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诱发灾难性的安全事故。《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控制》一书以埋地长输油气管道为基础,详细阐释了国内长输管道沿线潜存的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机理及成灾特点,结合实例分析了各地质风险可能引发的长输管道安全事
期刊
特低渗油田储量丰富,将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主要资源基础,其有效开发技术是我国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特低渗油田天然弹性能量普遍偏小,开发的最大难点在于注水能力及原油流动能力不足,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通常采取注水保压或储层改造等增产措施来促进生产。《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一书以特低渗油藏的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为基础,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渗流机理、有效驱动渗流理论、非达西渗流理论、井网压裂
期刊
工艺站场作为长输油气管道的接力站,在油气输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长输管线在投产运行过程中,其工艺站场埋地管线会由于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而出现腐蚀穿孔现象,从而造成天然气泄漏,进而影响管线的安全输送。《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管道施工与管理》一书基于国内外长输油气管道工艺站场埋地管线腐蚀及控制现状,分析了造成站场埋地管线腐蚀的主要因素及腐蚀机理,介绍了埋地管道最新腐蚀检测手段,结合国内站场埋地管线具体腐
期刊
摘 要:本次研究采用断面正应力大小、泥岩削刮比(SGR)、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和断面紧闭指数等定量参数,对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封闭性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泥岩削刮比(SGR)均值为0.6,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均值为0.51,泥质充填程度较高,断面正应力大小变化不大,为69.54~73.11 MPa,整体较大,紧闭指数为1.28~8.25,均值为3.98。从而认为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红车
期刊
摘 要:为研究伊犁谷地降水同位素特征及陆地内循环对其的影响,为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在伊宁、尼勒克和新源气象站采集降水同位素样品。采用回归对照法,讨论降水氘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96δ18O+10.37,与全球大气降水线较接近,水汽主要由西风带输送;氘氧同位素夏季富集冬季贫化而氘盈余无规律变化,由于降水过程不仅受温度效应,还受到水汽陆地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右岸边坡为例,据现场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开挖揭露和坡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该风化花岗岩边坡地质特点及不同开挖阶段监测点的位移。发现该边坡的滑移受到地质构造控制:断裂控制其后缘拉裂缝;节理密集带控制东边界侧缘沟谷;与斑状花岗岩相伴生的辉绿岩脉控制其西边界。工程上采取关闭滑体中部通过的公路、补充地质勘探、加强变形体监测、滑体中上部快速削方卸载、保护好西缘辉绿岩脉之下
期刊